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称王

听刘伯温一说想见此人一面十分困难,马悦便更加好奇了。

刘伯温告诉马悦:“我刚才所说的这个人就是相城灵应宫的主持子阳子真人。我并不是说这子阳子真人派头有多大,而是因为他身为灵应宫主持,自然有很多琐事。另外,子阳子真人还经常闭关修炼,要是与他无缘之人,真是难得见到他一面。当初他还没有到灵应宫当主持的时候,我就曾去拜会过他三次,但一次面都没见着。现在当了灵应宫主持,想见他一面肯定是更加困难了。”

听刘伯温说到这里,我立即想起来了,他说的这人不就是道衍小和尚新拜的师傅嘛!上次为偰斯求官之事去找张士荣,张士荣也告诉我他那个园子就是请的子阳子真人设计的嘛!

想到这些,我立即告诉马悦:“这子阳子真人我也听说过,甚至还有一面之缘,他的确是位高人。即使以后想请教他,实在没有机缘,也不要紧。我与他的一位高徒相熟,此书中的堪舆风水方面的内容,如果连刘先生也参不透的,我们就去找那位子阳子真人的高徒。眼下,咱们要紧的是让刘先生先帮你参透这奇门遁甲方面的内容。”

马悦还没来得及回我的话,刘伯温就惊讶地问我道:“胡老弟,你是什么时候去的灵应宫?什么时候见的子阳子真人?而且你还和灵应宫的人如此相熟?你厉害呀!”

我告诉刘伯温,我认识的这位子阳子真人的高徒,并非是灵应宫的人。这人只是曾经在灵应宫待过一段时间,跟子阳子真人学习周易术数、堪舆风水而已。我也正是因为去找这位好友,才在灵应宫与子阳子真人有了一面之缘。

听我这么一说,刘伯温总算是弄清了缘由,冲我点了点头。

这时,马悦算是回过神来了,他立即跪在刘伯温面前,说道:“如果刘先生不弃,在下愿意拜刘先生为师。”

刘伯温一看马悦来这一出,立即是将马悦拉了起来,说道:“我早就说过了,此书的内容咱们共同研究、一起来参透,马老弟不要太客气了。如果马老弟信得过我,就将此书先放在我这里,每天晚上你到我府上来,咱们一起来研究。另外,我也有一个不情之请。”

马悦见刘伯温答应教他参透此书了,心里自然是高兴,听刘伯温说还有什么不情之请,立即说道:“刘先生有话但讲无妨,在下能做到的一定竭力而为。”

刘伯温说道:“马老弟这套书的确是好书,我想,我想将此书自己手抄一套,将来肯定能用得着。”

马悦听刘伯温说的是这事儿,立即笑道:“刘先生果然是光明之人。假如刘先生不说此事,我的书放在刘先生这里,刘先生完全可以偷偷抄录一份。可刘先生主动提出这个请求,足以证明刘先生的人品。我先前早就说过,如果能将此书发扬光大,我会更加开心。刘先生想抄录此书,但抄无妨。”

就这样,马悦向刘伯温求教这事儿,算是被我圆满促成了。从这一天开始,几乎每天晚上马悦都会到刘伯温府上来求教。刘伯温对于马悦这个后生晚辈,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再来说说朱元璋。东征凯旋归来的朱元璋,一回到应天就又赶上了另一件好事儿,那就是经过李善长去滁州的亲自活动,韩林儿册封朱元璋为吴王啦!

虽然这事儿早在意料之中,但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实锤之后,还是十分开心的。

朱元璋觉得这是个大事儿,得举办一场隆重的庆典仪式,可不能就是召集一下文武百官,宣读一下龙凤政权的诏书草草了事。

朱元璋晋升吴王的庆典就定在了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的正月初一。

这一天,朱元璋府前是人山人海。不过老百姓只能远远地围观看热闹,朱府大门口聚集着一众文武百官,自然是有不少兵士用人墙围成了一个警戒区。

由于滁州的韩林儿几乎就是孤家寡人一个,也派不出太监前来宣旨了。这宣读圣旨之事,只好让李善长代劳了。

当李善长宣读完晋封朱元璋为吴王的诏书之后,朱元璋率先磕头谢恩,紧接着是君臣山呼“皇上万岁,王爷千岁!”

在众人的喧闹声中,朱元璋府前的“吴国公府”牌匾被替换为“吴王府”的牌匾。

接下来,朱元璋发布了即兴就职演说。

朱元璋的这个就职演说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相当于农历龙年的新年贺词。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朱元璋将称吴王的庆典,放在龙年的第一天,其深意是不言自明的。

第二个部分,朱元璋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对于死去的冯国用、耿再成、胡大海、张德胜、赵德胜等将领,朱元璋是表达了无限哀思。对于历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他们击败了陈友谅的大汉,朱元璋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好好说道了一番。

第三个部分,当然就是展望未来、鼓舞士气。这当领导的,就是要善于给属下讲故事,你的故事如果讲得不够精彩,属下就会离心离德,不愿意跟着你干。

遥想当年,曹操在征伐张绣的途中,由于天气炎热加上缺水,部队行军速度十分缓慢,甚至有少部分体弱士兵晕倒。

为了应对如此不利的局面,达到迅速行军赢得战机的目的,曹操便编了一个故事。他对兵士们说,前面不远处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杨梅又大又好吃。

兵士们一听主帅此言,立即来了精神,加快了行军速度,顺利地克服了这个难关。“望梅止渴”这个经典的成语故事也就此产生。

当年的曹操,就是个善于讲故事的人。当然,对于朱元璋来说,这讲故事根本就不是个事儿。要论讲故事的能力,朱元璋可是一点儿也不比曹操差。

朱元璋滔滔不绝地为众将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宏伟蓝图,并将现场的气氛调动到了**。

不知是谁脱口叫出了“吴王万岁!”的口号。这一下可是不得了,现场的气氛瞬间被引爆,“吴王万岁!”的山呼声几乎响彻了整个应天的上空。

幸亏这“吴王万岁!”的山呼声也只是响彻了应天的上空,要是这山呼声传到了滁州,估计韩林儿得被气得当场吐血。

晋封庆典仪式结束之后,李善长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吴王府前耍龙灯、舞狮子的传统节目让众多应天百姓是大饱眼福。

不过最精彩的当属这日晚上的焰火晚会。在一声声巨响下,一个个焰火像一朵朵艳丽多姿的鲜花,在黑色的夜幕下盛开,有的像美丽的菊花,有的像艳丽的牡丹,有的像倒挂着的金杨柳,有的像气势磅礴的金色瀑布。这些美丽的花一朵紧接着一朵,在短时间内盛开,又在短时间内凋谢了,但它们盛开的瞬间,却给应天百姓以无比的绚丽和震撼。

春节过后不久,朱元璋收到了朱文正从前线传回来的军报。陈友谅的小儿子陈理在张定边、张必先的鼎力支持下,继位称帝。

话说身受重伤的张定边带着陈友谅的尸体和小陈理回到武昌之后,大汉的百官震动,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自己强大的水军几乎被全歼,皇帝陈友谅被乱箭射死的事实。

在百官看来,本来是一场十分有把握的胜仗,最后却输得一塌糊涂。如果要打个比方的话,就好比是在斗地主的时候,你摸了双王、四个二,最后竟然输了。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既然陈友谅死了,那么当务之急便是尽快确定皇位继承人,新皇迅速继位,以稳定军心、民心。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是有一些小插曲的。陈友谅的大哥陈友当、二哥陈友直听说弟弟陈友谅战死、太子陈善也生死不明的消息之后,心中自然是会有一些想法的。特别是陈友谅的大哥陈友当,他甚至认为这大汉皇位的继承人,非他莫属。

毕竟这大汉皇位的继承虽然算是国事,但在陈家之中,也可以称为家事。老大陈友当认为,这事儿想要顺利成功,必须得到老父亲陈普才的认可。

于是,陈友当率先找到了父亲陈普才。当大儿子陈友当说明了来意之后,陈普才认为大儿子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陈友谅死了、太子陈善也不知在哪里,大汉得有新国君呀!陈友谅的小儿子陈理毕竟也太小了,如果由他来继承皇位,怎么可能驾驭得了那帮如狼似虎的臣子?

权臣欺负幼主,甚至取而代之的事情在历史上无数次地重演。陈普才当然是不希望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子孙们身上,按照中国人长子继承家业的传统,陈普才也认为让大儿子陈友当来继承大汉的皇位是最合适的了。

可就在陈普才、陈友当两父子密谋如何继位之际,二儿子陈友直也立即掺和了进来。

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须守住的秘密第六百三十六章 决战东吴第三十三章 阿古达木受奖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况激烈第二十一章 哲别的传人第十五章 杨过的原型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线接头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五十二章 两个初生牛犊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六百一十六章 陈维林大婚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云楼第九十二章 逃离倚云楼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枪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四百五十四章 御驾亲征?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疯?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计划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岭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内”第一百七十章 口无遮拦第六百八十一章 舍车保帅第二百六十章 准备大干一场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变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个先锋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雳火球第二百七十六章 “数落”常遇春第589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归山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叔明休妻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爷子被囚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六百五十章 见死不救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损招儿第四百五十五章 鸿门宴弱爆了第一百零三章 绝症肺痨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六百九十章 陈日礼继位第四百一十五章 刘李会面第四百八十四章 给刘伯温“挖坑”第六百三十四章 诱降宋兴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九十九章 抵达安庆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七百二十九章 坚壁清野第四百零九章 “灵活”也是把双刃剑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渗透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战张定边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里逃生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雳火球第二十六章 锥子山上排座次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十章 黑石岭的传说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讯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七百零六章 家里有矿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聚得子第四十六章 郭子兴取怀远第四百四十九章 给花云配个副将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满意的贿赂第二十一章 哲别的传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群众的智慧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会第491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六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与《推背图》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四百零七章 热火朝天地印钱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杀蔡彦文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讯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三百一十八章 颇见成效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顿吏治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计划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
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须守住的秘密第六百三十六章 决战东吴第三十三章 阿古达木受奖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况激烈第二十一章 哲别的传人第十五章 杨过的原型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线接头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五十二章 两个初生牛犊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六百一十六章 陈维林大婚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云楼第九十二章 逃离倚云楼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枪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四百五十四章 御驾亲征?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疯?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计划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岭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内”第一百七十章 口无遮拦第六百八十一章 舍车保帅第二百六十章 准备大干一场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变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个先锋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雳火球第二百七十六章 “数落”常遇春第589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归山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叔明休妻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爷子被囚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六百五十章 见死不救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损招儿第四百五十五章 鸿门宴弱爆了第一百零三章 绝症肺痨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六百九十章 陈日礼继位第四百一十五章 刘李会面第四百八十四章 给刘伯温“挖坑”第六百三十四章 诱降宋兴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九十九章 抵达安庆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七百二十九章 坚壁清野第四百零九章 “灵活”也是把双刃剑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渗透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战张定边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里逃生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雳火球第二十六章 锥子山上排座次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十章 黑石岭的传说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讯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七百零六章 家里有矿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聚得子第四十六章 郭子兴取怀远第四百四十九章 给花云配个副将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满意的贿赂第二十一章 哲别的传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群众的智慧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会第491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六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与《推背图》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四百零七章 热火朝天地印钱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杀蔡彦文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讯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三百一十八章 颇见成效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顿吏治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计划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