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变

对于朱元璋在公元1362年年初的这一重大人事变动,虽然在朱元璋治下成了当时的一条爆炸性新闻,但并未收到关于此事的任何负面消息。也就是说,朱元璋是成功地完成了将侄子朱文正提拔为自已得力干将的重要工作任务。

如果说公元1361年是朱元璋成果丰硕、顺风顺水的一年。那么,接下来的公元1362年,一切就显得不那么顺心咯!

或许这也正是应了咱老祖宗那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首先出事的是浙江战场。

公元1361年,朱元璋在西线与陈友谅的战争中占尽上风,不断攻城略地。但在东线,与张士诚的较量上,就略处下风。

为了提拔朱文正,朱元璋早先将李文忠从浙江战场调回应天,整个浙江战场由耿再成、胡大海二人坐镇。

少了李文忠的生力军,张士诚不仅是守住了杭州,还趁势夺回了绍兴、义乌等地。

在张士诚军强大的攻势之下,兵力处于劣势的朱元璋部不得不采取守势,由耿再成镇守处州(今浙江丽水),胡大海镇守婺州(今浙江金华),谢再兴镇守诸全州(今浙江诸暨),三人互为犄角,与张士诚军成对峙之势。

张士诚在加紧浙江战场上军事压制的同时,还使用了与朱元璋对付陈友谅相同的策略,花重金拉拢浙江战场上的中、高级军官。

张士诚物色的拉拢腐蚀目标也是挺有讲究的,以元廷降将为主。因为张士诚相信,背叛是一个人的本性。如果一个人做过一次叛主求荣之事,很可能会做第二次。

反正张士诚地处江浙鱼米之乡,又掌握大量海盐资源,他有的是钱。对于这种私下腐蚀拉拢行动,十人之中只要有一人被拉拢,那就是成功。

人都是喜欢钱的,人也都喜欢给自己多留几条退路。

面对张士诚送来的金银财宝,加上还能攀扯上张士诚这条线,有那么几个人内心开始躁动了。

最先决定投靠张士诚的是婺州的蒋英、刘震、李福三个人。这三人是当初胡大海攻克严州之时,被迫投降的三位苗军将领。

苗军向来以跷勇著称,而蒋英、刘震、李福三人都是那种打起仗来不要命的主儿。加上胡大海自己也是个猛张飞似的人物,因此,他特别欣赏蒋英、刘震、李福这三个人。

渐渐地,胡大海以将这三人视为自己的嫡系力量,对其是格外关照。

可就是这么三个人,最终是算计了胡大海。

公元1362年二月初,三人密议,杀了胡大海,投奔张士诚。

一日清晨,蒋英到胡大海府邸请他去八咏楼的苗营观看军事演练。蒋英告诉胡大海,近日苗营之中组建了一支强弩队,效果十分不错。他日战场之上,必能大显神威。

胡大海听说苗营又练习了新战法,自然是十分高兴,带着儿子胡关住、郎中王恺,随蒋英去八咏楼的苗营。

胡大海一行刚入苗营,就有一名苗军军官跑过来跪在胡大海面前,说要请胡大海为他作主。

胡大海识得这名苗军军官,人称“钟矮子”,便立即下马将其拉起,问其有何事。

钟矮子立即指着胡大海身后的蒋英说道:“蒋将军私通敌军,被我无意中发现,他欲杀人灭口,置我于死地。请胡将军为在下作主。”

闻听此言,胡大海心中一震,他立即回头准备质问蒋英。

岂知胡大海这一回头,看见的是一柄大铁锤直奔自己面门而来……

在这一刹那间,胡大海已是闪避不及,他本能地选择一边后退,一边用双手去迎上蒋英打过来的铁锤。因为在这一瞬间,他只能以后退来部分抵消蒋英这一铁锤的重击,同时伸出双手再来抵消一部分铁锤的重击。

在这极短的时间内,胡大海已相信了钟矮子的话,蒋英真的私通敌军。那么也就是说,钟矮子现在是可靠的,现在往他身上退,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但胡大海还是失算了,钟矮子向他揭发蒋英,完全是蒋英一手策划的。

蒋英故意让钟矮子向胡大海告密,以分散胡大海的注意力。当胡大海回头之际,就是蒋英铁锤击出之时。

蒋英正是忌惮胡大海勇武有力,怕这一击不中,便安排钟矮子来这么一出。

果然,胡大海往钟矮子面前后退。与此同时,钟矮子迅速拔出腰间的短刀,刺入向他退过来的胡大海的后背。

胡大海虽然身着铠甲,这钟矮子背后给的一刀刺入身体不深,并未伤着要害,但他已无路可退了。

就在胡大海扭身准备看向钟矮子的同时,蒋英的铁锤第二次击中胡大海的脑袋。一个猛男就此丧命……

随同胡大海前来的儿子胡关住、郎中王恺也难逃厄运,早被埋伏在一旁的刘震、李福带人给收拾了。另外几个随行的兵士更不消说,早去阎王那里报到了。

杀了胡大海等人,蒋英、刘震、李福三人带着苗营的兵士在婺州城内大肆抢掠了一番,直到婺州城内汉营兵士反应过来,蒋英、刘震、李福三人才带着胡大海父子的脑袋及抢掠的财物出了婺州城,直奔义乌的张士诚军而去……

婺州苗将造反、胡大海被杀的紧急军情还在传往应天的路上,耿再成驻守的处州又出事儿了。

在处州搞事情的同样是苗人降将,这位降将名叫李佑之,是处州副元帅,其地位只在耿再成之下。

还是那熟悉的配方,还是那熟悉的味道。李佑之与婺州的蒋英、刘震、李福三人一样,同样成了张士诚拉拢的重要目标。

不过与蒋英、刘震、李福三人不同的是,李佑之没有那么冲动,他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也绝不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当婺州胡大海被杀之后,张士诚派来与其接头、拉拢之人对他讲了一番话,让李佑之觉得必须立即行动了。

张士诚的人告诉李佑之,婺州乱了,蒋英、刘震、李福三人已归顺张士诚。为了汲取婺州事件的教训,朱元璋必定在江浙战场进行整顿、排查,如此一来,他李佑之很有可能成为朱元璋的重点怀疑对象。现在造反,正是时机!

不看广告看疗效!张士诚的人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句句说在了李佑之的心坎儿里。

李佑之自从被拉拢腐蚀以来,最担心的事儿就是被朱元璋发现。现在婺州已经出事儿了,以朱元璋一贯的作风,为了防微杜渐,一定会展开排查。

是时候与朱元璋绝裂了!

一天晚上,耿再成正在府中宴客,李佑之突然带兵杀到。

耿再成听闻李佑之造反,立即召集府中兵丁御敌。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耿再成身先士卒,力求顶住叛军的攻击。

耿再成清楚,只要他在府上能顶住一个时辰,处州大营的兵士必然收到消息,定会赶来救援。

但就是这么一个时辰,耿再成由于敌众我寡,没能顶住李佑之叛军的进攻。耿再成被李佑之的叛军击伤活捉。

李佑之活捉耿再成之后,本想着逼其就范,让其宣布整个处州投降张士诚。但这一次,李佑之失算了。

耿再成对李佑之的叛军破口大骂,迫于处州城内有大量忠于耿再成的军队,最终李佑之不得不杀了耿再成迅速逃出了处州。

一个昔日的老油条,就此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耿再成死后,曾被部将草草下葬。但当应天的朱元璋得知胡大海、耿再成二将先后丧命之后,就命人将二将灵柩运回应天厚葬。

据传,耿再成葬在聚宝山,胡大海葬在钟山。

从婺州、处州事件来看,无疑是张士诚的重金拉拢之策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最终结果来分析,找对目标、找对人才是关键。这二地叛变的将领俱是从元廷投降过来的苗军将领。这事儿还真值得朱元璋同志好好总结经验教训。

就是放在今天,我们同样可以从这两起事件中得到启发,加强队伍纯洁性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真的是很重要啊!

当朱元璋先后收到婺州、处州苗军兵变的消息时,已经是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四月初了。

浙江战场连失两员大将,而且都是因为部下兵变被杀,让朱元璋既感到震惊,又感到痛心。

震惊归震惊,伤心归伤心,但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收拾浙江前线的残局。

自从胡大海、耿再成死后,浙江前线资历最深的将领就成了新任大都督朱文正的老丈人谢再兴了。

对于谢再兴这个人,朱元璋还是十分了解的。在朱元璋的心中,对谢再兴有四个字的评价:难当大任!

以朱元璋的眼光之犀利,对谢再兴的这四字评价,我们就不需要过多怀疑了。

也就是说,眼下最紧迫的任务是派人去浙江战场镇场子。

派谁去呢?这成了一个值得仔细研究的问题。

朱元璋在心中把麾下的各位将领在脑子中过了个遍……

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枪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灵感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贵惨死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四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四十八章 曼陀罗花汤第四百零六章 相约在应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588章第八十九章 听荤曲儿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八十一章 奔赴江夏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变第七百零九章 杨汪反目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寿辉“驾崩”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二百零五章 斩首行动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个先锋官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二章 地震来袭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们都是“活雷锋”!第二百六十章 准备大干一场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羞辱天完第五百三十七章 进贤门告急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五百七十五章 陈维林“战死”第九十九章 抵达安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投资集庆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四百零一章 诚王“化缘”第六百一十六章 陈维林大婚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贫的公务员第六十七章 围点打援(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八十一章 奔赴江夏第一百七十五章 锥子山告急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征“寨粮”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满意的贿赂第四百七十九章 龙湾大捷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休会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内讧第三百二十五章 远行前的准备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变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杀出程咬金第六百一十六章 陈维林大婚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喽!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恋吗?第五十八章 重大发现第四百四十章 复克池州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588章第六百六十五章 东南平定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六百九十三章 “烧死”陈曔第六十八章 围点打援(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三百四十四章 确定行程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雷的鼻祖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422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四百九十章 于光投诚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广拜年?第三百九十六章 与李善长磋商第二百二十章 双喜临门第七百一十九章 陈元晫的皇帝梦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五百五十七章 闪击战之祖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的请求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训练基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广拜年?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长的关系户第六百七十章 箭离弦,必见血第四百九十章 于光投诚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机会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击盘门第七百二十章 追杀恭定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态严重第一百零七章 经不起推敲的谎言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二拨追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请罪第一百零八章 吴啸天的部署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491章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陈
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枪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灵感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贵惨死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四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四十八章 曼陀罗花汤第四百零六章 相约在应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588章第八十九章 听荤曲儿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八十一章 奔赴江夏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变第七百零九章 杨汪反目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寿辉“驾崩”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二百零五章 斩首行动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个先锋官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二章 地震来袭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们都是“活雷锋”!第二百六十章 准备大干一场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羞辱天完第五百三十七章 进贤门告急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五百七十五章 陈维林“战死”第九十九章 抵达安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投资集庆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四百零一章 诚王“化缘”第六百一十六章 陈维林大婚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贫的公务员第六十七章 围点打援(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八十一章 奔赴江夏第一百七十五章 锥子山告急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征“寨粮”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满意的贿赂第四百七十九章 龙湾大捷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休会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内讧第三百二十五章 远行前的准备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变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杀出程咬金第六百一十六章 陈维林大婚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喽!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恋吗?第五十八章 重大发现第四百四十章 复克池州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588章第六百六十五章 东南平定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六百九十三章 “烧死”陈曔第六十八章 围点打援(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三百四十四章 确定行程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雷的鼻祖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422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四百九十章 于光投诚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广拜年?第三百九十六章 与李善长磋商第二百二十章 双喜临门第七百一十九章 陈元晫的皇帝梦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五百五十七章 闪击战之祖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的请求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训练基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广拜年?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长的关系户第六百七十章 箭离弦,必见血第四百九十章 于光投诚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机会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击盘门第七百二十章 追杀恭定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态严重第一百零七章 经不起推敲的谎言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二拨追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请罪第一百零八章 吴啸天的部署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491章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