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采石矶告急

干完了碗中酒,就开始吃肉。吃几口,大家又接着干。从现场气氛来看,大家就真的算是掏心窝子的兄弟了。

四人这顿饭吃到未时,才散了。

常遇春、陈维林二人也喝了不少,有点晕晕乎乎了,但还是都骑上马向太平城驰去,只不过这速度就比来时慢了不少。

毕竟是酒后驾驶,还是要小心慢行、安全第一嘛!

回到太平城,常遇春、陈维林二人立即给朱元璋作了个详细汇报。

朱元璋虽然对常、陈二人满嘴酒气有些不悦,但这二人带回来的结果他是很满意的,少不得把二人夸赞了一番,让二人回去歇息了。

第二天,朱元璋再次召集开会,安排部署六月十七日接受投降的相关事宜。

朱元璋和众将心中都有数,这陈家军投降有可能是迫于陈野先被俘,采取的缓兵之计。

所以,这第一,要防着诈降,要充分做好各种准备。万一陈家军是打着投降的旗号来到太平城,突然发动攻击营救陈野先,那可得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这第二,如果陈家军是暂时投降,又该怎么办?

这第三,如果陈家军是真心归附,应当如何妥善安置他们这么多人马。

会议开了近两个时辰。最终议定,六月十七日,陈兆先、陈飞虎二人领大军来太平城时,以城内狭小,无法容纳这么多大军为由,让陈家军的大部留在城外扎营,陈兆先、陈飞虎可带少量随从人员入城。

同时,要加强对陈野先的控制,做到内紧外松,表面上看,陈野先是有自由的,实际上,他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在陈兆先、陈飞虎二人带兵归附之前,要充分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将已俘虏的陈家军迅速整编到各队伍之中。

陈兆先、陈飞虎二人归附之后,为了显示我们的诚意,他们的部队还是由他们自己带领,我们不夺他一兵一卒。但归附前已被我们俘虏的兵士,肯定不能再还给他们了。

因此,得迅速完成整编。

如果到时候陈兆先、陈飞虎提出要求我们将太平之战俘虏的陈家兵士还给他们之时,我们可以以已经完成整编为由,言明没办法再交还这些兵士给他们。

会议当场,朱元璋就做了一个简单的分配。

那一万六千余俘虏中,有一千多人受伤严重,立即让李善长派人运回和州养伤。

廖永安驻防采石矶,说好让他带走三千兵士的,就让他带一千红巾军、两千俘虏整编的陈家军。

徐达、汤和各整编三千俘虏的陈家兵士;冯国胜、邓愈各整编两千俘虏的陈家兵士;余下约三千兵士全部整编到常遇春的先锋队中。

另外,陈野先不得随意离开太平城。投降后,照旧任命他为元帅,陈兆先、陈飞虎分别为他的副元帅,仍统领其所属兵马。

当然,陈野先的这个元帅还得归朱元璋管,只不过他相当于朱元璋麾下的一个方面军司令员,大致和徐达、汤和他们差不多。

日后的行军作战,陈野先得时刻跟着朱元璋走,具体战事由陈兆先、陈飞虎二人负责。

相当于陈兆先、陈飞虎二人领兵在外,陈野先当人质。若陈兆先、陈飞虎二人敢有什么不轨行为,我们这边可以随时解决掉陈野先。

这也不失为一个防止其叛乱的好办法。

会议结束后,各将领迅速按照朱元璋的指示,立即开始整编俘虏。

廖永安很快也带着三千人去了采石矶,常遇春也补充了三千余人。

想想当初带着一百二十人出锥子山,到和州后,甘泽生、陈维林带着黑蛟帮的三百余人来投。再到现在,常遇春手下也有四千余人了,也是正牌的先锋官了,形势发展喜人啊!

六月十七日,陈兆先、陈飞虎二人果然带着三万余人来到太平城下投降。

朱元璋为了显示诚意,带着诸将出城迎接。

当然陈野先也得出来迎接,只不过朱元璋的身边围着一圈他亲自挑选的亲卫兵。而常遇春和陈维林就在陈野先的身后,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

朱元璋当着众人的面,宣布陈野先继续当元帅,陈兆先、陈飞虎二人分别为副元帅,继续统领所属兵马。

当着这些受降兵士的面,朱元璋再次发挥了他的忽悠才能。

他站上一个高台,呼吁广大的汉人兄弟团结起来,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子孙后代不再被蒙古挞了奴役,大家共举反元大业。

朱元璋的一番慷慨陈词,博得了不少兵士的欢呼,陈野先、陈兆先、陈飞虎三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们三人不过是将投降作为一个权宜之计,他日一旦得到机会,再报这太平之战之仇。

朱元璋一番忽悠之后,言明太平城内地方狭小,这么多兵士涌入,必将造成城内混乱,所以让陈家军就在城外扎营。

按照朱元璋的意思,陈兆先、陈飞虎二人当然可以跟着陈野先入城居住。

所有的一切,正按着朱元璋设定的轨道运行。

接下来的几日,朱元璋及众将领的主要工作就是安抚这帮投降的陈家军。

朱元璋也多次看望部队,亲切地与官兵交谈,逐步在兵士中树立了一个和蔼可亲、爱兵如子的统帅形象。

陈野先投降之后,朱元璋每次召开高级军事会议,都让陈野先也参加了。但真正讨论什么核心机密问题,都是另外拉着徐达、汤和他们几个开小会,从来不让陈野先参与。

就这样过了几日,情况基本稳定下来了。

六月二十五日,采石矶方向传来了重大军情,送信的是廖永忠,采石矶守将廖永安的亲弟弟。

当初,廖永安、廖永忠两兄弟在巢湖一带为匪,当朱元璋从和州南下准备渡江时,廖永安、廖永忠两兄弟带领众人及一些船只投奔了朱元璋。

廖家两兄弟在采石矶大战和攻太平的战役中都作战勇猛,朱元璋授予廖永安管军总管一职,隶属于徐达指挥。

集庆方向有元军南下之际,朱元璋便派廖永安带了三千人驰援采石矶,并任命廖永安为采石矶的最高统帅,全权负责采石矶的防御。

朱元璋没料到蛮子海牙这次动了真格儿,派了水陆两路大军共计一万五千多人,由水军元帅康茂才担任指挥官,直取采石矶。

廖永安也是看到元军南下兵力太强,他这五千人恐怕抵挡不住,立即派亲弟弟廖永忠回太平去报信。

即使是这样,廖永安也守不住采石矶。

他的五千兵马中,原驻守采石矶的两千人,有一半是攻取采石矶所获俘虏整编的,他从太平带来的三千援军中,有两千是原陈野先的部下。

也就是说,他这五千兵士,真正是从和州那边过来的只有两千人,有三千人都是刚俘获的俘虏整编的,那这个战斗力可想而知。

再加上对面元军的实力着实强大,康茂才亲率五千水军,近百艘战船从集庆江面直奔采石矶,陆上另有一万步兵与水军遥相呼应。

采石矶的部队全是步兵,战船全被李善长藏到和州去了。

一边是水陆协同作战,一边只有敌军三分之一兵力的步兵,而且大部分还是近期整编的俘虏。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廖永安的部队与元军一接触,高下立判。就在廖永忠在给朱元璋作汇报的时候,廖永安的部队就被击溃了。

这不能怪廖永安指挥作战不力,的确是双方实力差距太大。

朱元璋还在召集众将讨论如何援救采石矶,采石矶就已经失守了,廖永安正带着两千残余兵力向太平方向溃逃而来。

当然,当时并没有手机,也没有无线电,朱元璋他们肯定是不知道采石矶已经失守了。

众将都认为,元军是水陆并进,我军驰援如果只派步兵、骑兵的话,很容易受制于人,因此,我军也得水陆并进。

但目前船只都在和州那边,且从采石矶方向运过来显然不合适,因为敌军很可能已经封锁了从和州通往采石矶的江面。

如果和州的船只从江心岛的南面绕过来,先到太平,那需要很长时间,等船只都调遣过来,康茂才早拿下了采石矶,且已做好防御,想攻下采石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元军拿下采石矶后,很可能会从集庆继续增兵采石矶。所以就目前的形势分析,去与元军争夺采石矶并非明智之举,不如避其锋芒,另辟蹊径。

其实,这最关键的问题是朱元璋现在还不想与元军主力正面交锋,他想保存实力,让郭天叙他们与元军主力拼个两败俱伤。

既然准备放弃采石矶,那就得做好下一步的打算。

第一,和州至采石矶的水上交通线肯定是被敌军控制了,我军太平与和州的联系,就只能是从江心岛的南边绕过来了。

第二,下一步必须加强太平北边的防守,一定不能让元军南下攻取太平,如果太平再失守,整个渡江攻取集庆的计划就正式宣告失败了。

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战告捷第四十二章 准备突围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战集庆第七百一十章 汪广洋丢官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六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与《推背图》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第一百八十九章 吴钥有喜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长的关系户第十章 黑石岭的传说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岭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一百零二章 做客黑蛟帮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四百九十四章 蓝玫换刀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见朱元璋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狼特战队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张必先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四百二十二章 这是什么地方?第五百六十九章 突围闯关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门?倩女幽魂?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造混乱第三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中计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恋吗?第四百九十章 于光投诚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战集庆第一章 引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凯旋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亲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四百七十五章 双面间谍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来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线易帅?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认了两个妹妹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陈野先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愤的张思淑第二十八章 峡州一别第一百九十一章 郭子兴死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潜入狮子山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爷子的下落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应天?第五百四十九章 张子明被擒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七百零四章 卞元亨拒召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机遇到新问题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六百一十八章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第五百六十五章 瓮中捉鳖之计第六百四十五章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击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战集庆第六百三十章 原来是施耐庵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归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一章 引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第四百六十二章 说漏嘴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七十章 抢柳家庄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第五百九十三章 陈理继位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怀疑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二百零一章 大战采石矶第一百零一章 安庆三结义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况激烈第七十七章 带队赴峡州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四百五十章 刘基来了第五十二章 两个初生牛犊第五百章 截胡高丽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五百四十五章 诸全州兵变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
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战告捷第四十二章 准备突围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战集庆第七百一十章 汪广洋丢官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六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与《推背图》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第一百八十九章 吴钥有喜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长的关系户第十章 黑石岭的传说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岭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一百零二章 做客黑蛟帮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四百九十四章 蓝玫换刀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见朱元璋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狼特战队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张必先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四百二十二章 这是什么地方?第五百六十九章 突围闯关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门?倩女幽魂?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造混乱第三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中计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恋吗?第四百九十章 于光投诚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战集庆第一章 引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凯旋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亲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四百七十五章 双面间谍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来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线易帅?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认了两个妹妹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陈野先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愤的张思淑第二十八章 峡州一别第一百九十一章 郭子兴死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潜入狮子山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爷子的下落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应天?第五百四十九章 张子明被擒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七百零四章 卞元亨拒召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机遇到新问题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六百一十八章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第五百六十五章 瓮中捉鳖之计第六百四十五章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击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战集庆第六百三十章 原来是施耐庵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归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一章 引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第四百六十二章 说漏嘴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七十章 抢柳家庄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第五百九十三章 陈理继位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怀疑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二百零一章 大战采石矶第一百零一章 安庆三结义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况激烈第七十七章 带队赴峡州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四百五十章 刘基来了第五十二章 两个初生牛犊第五百章 截胡高丽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五百四十五章 诸全州兵变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