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

此时正值月初,晚上也没有月亮。在那个漆黑的夜晚,陈维林率领着天狼特战队员,一路杀人、一路虚张声势、扰乱敌军军心。

很快,正对桑落洲的陈友谅岸防军大营彻底沦陷了。

常遇春、蓝玉、傅友德的三路大军是追着溃散的岸防军的屁股一路杀将过去。

陈友谅在睡梦之中被前来告急的兵士惊醒,当他得知朱元璋部已成功渡江的的消息之后,心里真是拔凉拔凉的。

就在陈友谅不知所措之际,张必先、康泰、张定边、王厚义等心腹将领迅速来到身边。

当时深更半夜的,只知道朱元璋的部队渡江了,岸防大营失守了,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谁也说不清楚。

其实,当时也就是桑落洲正对面的岸防大营被常遇春占领了,湖口正对面的岸防大营还好着呢!

不过这些情况,谁又能真正完全掌握呢?那可是一个通信基本靠吼的时代呀!

此时陈友谅做了一个十分错误的决定——连夜携带家小,在张定边、王厚义等心腹的护卫之下逃往武昌。

当然就当时的情况,连夜携带家小逃跑也许并不是陈友谅的初衷。他或许是在众心腹的“苦劝”之下,才不得不接受那句古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

但陈友谅终究是跑了。

他这一跑,大汉军队是兵败如山倒,朱元璋的“三线快攻”方案取得巨大的成效。

朱元璋毫无悬念地拿下江州之后,更是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发扬到了极致。三路大军继续西进,追着陈友谅的屁股就是一顿穷追猛打。

三路大军是先后攻克蕲州、汉阳等战略要地。陈友谅直到退到武昌,才算稳住了阵脚,组织兵力与朱元璋的追兵对峙。

毕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汉的军队是因为在江州准备不足,一路兵败如山倒。待得陈友谅在武昌站稳了脚跟,大汉兵力占优,特别是水军占优的优势又凸显出来。

朱元璋是审时度势,立即命令三路大军后撤,在做好江州一线防御的同时,做出了一个当时无比正确的战略抉择——派出以康茂才为首的代表团向驻守在江州南边的各大汉将领说降。

康茂才的第一站便是龙兴(今南昌),当时龙兴的最高行政及军事长官叫胡廷瑞(后为避朱元璋字,改名胡美)。

胡廷瑞也是最初跟着徐寿辉起兵之人,陈友谅杀害徐寿辉之后,并未对胡廷瑞进行清算,反而任命他为江西行省丞相,驻守龙兴。

陈友谅之所以如此厚待胡廷瑞,因为他是自己心腹康泰的亲舅舅。

当初朱元璋三路大军兵临江州,陈友谅连夜逃奔武昌之际,他并未让康泰随行,反而是交给他一个任务,让其率部分水军迅速沿鄱阳湖南下,进入龙兴,与其舅舅胡廷瑞一道驻守龙兴。

陈友谅的这一步棋要说确实是一步好棋。

康泰率部分水军进入了鄱阳湖,从南面对江州形成牵制,朱元璋必然不敢让大部分兵力继续逆江而上,对武昌形成威胁。

另一方面,胡廷瑞终究是徐寿辉的老兄弟,虽然自己也给他升了官,还有着与他外甥康泰的这一层关系,但陈友谅还是放心不下。万一胡廷瑞投降了朱元璋,那情况就不妙了。如果康泰能到龙兴,胡廷瑞必然有所顾忌,不会轻易向朱元璋投诚。

事情最初也完全按照陈友谅的预想发展,当陈友谅在武昌站稳脚跟之后,朱元璋立即让三路大军回撤。如此一来,武昌就不会受到任何威胁了。

当康茂才的说降团队到达龙兴之后,虽然胡廷瑞对其是热情接待,但并未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

康泰自然也与康茂才在龙兴会过面,上一次龙湾大捷,康茂才耍了康泰一把,康泰已恨死了自己这个族兄。但因为舅舅胡廷瑞在场,康泰也不能将康茂才怎么样。

一年之前,康茂才就曾来过龙兴说降。当然,那一次是无功而返。一年之后,当康茂才在次来到龙兴之时,恰巧康泰又在龙兴,似乎这一次又要无功而返了。

就在康茂才谋划着离开龙兴,下一步是去西南的新喻州(今江西新余),还是去东南的抚州之时,事情发生了一个超级大逆转。

这日晚间,康茂才正准备歇息,胡廷瑞差心腹副将郑仁杰前来相请,说是有要事相商。

康茂才琢磨着,胡廷瑞肯定已经知悉自己即将离开龙兴,应该是要与自己单独说几句告别之言吧。

当康茂才进入胡廷瑞的书房之后,郑仁杰立即关上房门,房间里只有胡廷瑞、郑仁杰和康茂才三个人。

胡廷瑞开门见山,立即问康茂才道,如果他率部投降,能不能答应他两件事。

听闻胡廷瑞此言,康茂才心中大为惊讶。什么情况?胡廷瑞这是要降?

康茂才本已对龙兴不报任何希望了,准备就在这两天离开龙兴了。怎么突然发生了大逆转?

wWW✿тт kán✿℃ O

按说这大半夜的,胡廷瑞把他找来,也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

康茂才为了谨慎起见,立即反问道:“胡丞相,深夜找我过来所为何事?”

胡廷瑞没有绕弯子,他告诉康茂才,他准备投降朱元璋,不过想让朱元璋答应他两个条件。

这话从胡廷瑞口中亲口说了出来,康茂才便打消了顾虑,他问胡廷瑞是两个什么条件。

胡廷瑞告诉康茂才,第一个条件是投降朱元璋后,他想仍旧统领所属人马,不将他麾下的人马分散整编到其他建制。

第二个条件就是不管他外甥康泰愿不愿意投降朱元璋,都放其一条生路。

这第二个条件,康茂才心中自然是清楚的。康泰是陈友谅的心腹干将,如果胡廷瑞向朱元璋献了龙兴,可能康泰不愿意跟着投降。到了那个时候,他想请朱元璋放其一条生路。

不过康茂才还是有些担心,如果康泰根本就不想投降,必然会对胡廷瑞形成掣肘,胡廷瑞想顺利投降朱元璋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胡廷瑞告诉康茂才,这一层他早就想到了。如果要投降朱元璋,他必定先软禁两个重要人物。这一个人物是江西行省平章祝宗,另外一个就是他外甥康泰。

当初陈友谅任命胡廷瑞为江西行省丞相驻守龙兴之时,就将心腹祝宗任命为江西行省平章同守龙兴。说白了,就是对胡廷瑞不放心,在他身边安插一个亲信。

后来,江州失陷,陈友谅担心祝宗一个人在龙兴控制不住局面,又派了康泰过来。

祝宗虽然是陈友谅心腹,但为人还真不是错。在龙兴与胡廷瑞共事期间,对胡廷瑞也是足够尊重。因此,胡廷瑞想投奔朱元璋,并不想杀掉祝宗,只是想软禁他。

至于胡廷瑞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康茂才认为这根本就不是问题。不论是当初龙湾大捷时投降朱元璋的张志雄、梁铉等将领,还是新近投降的傅友德、丁普郎,朱元璋都让其仍旧统领所属兵马,并未打乱其建制。

只是对于第二个条件,康茂才没有十足的把握。

略作思考,康茂才给胡廷瑞出了个主意。让其在龙兴坐镇,控制住康泰、祝宗等人,同时派出一员心腹立即去江州向朱元璋请降。

当然,康茂才会派人同去江州。康茂才还会给朱元璋带去亲笔信,建议朱元璋接受胡廷瑞的这两个条件。

康茂才给胡廷瑞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他率龙兴投降的诚意十足,他这两个条件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胡廷瑞也认为康茂才这个办法靠谱。派人去江州请降,顺便说出这两个条件,朱元璋为了得到龙兴,必然会答应。以朱元璋的精明睿智,绝对不会为了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耽误龙兴这件大事。

不过康茂才还有一点没有明白的是,胡廷瑞缘何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毫无征兆地就愿意投诚了。

胡廷瑞也不隐瞒,当然也没法隐瞒,此事的关键在于一个已对朱元璋生死相许之人——于光。

不错,正是当初投降朱元璋后,丢城失地去应天请罪,朱元璋不断未追究其责,反而赐予衣冠及金连环的于光。

于光不仅建议朱元璋让康茂才去招降大汉将领,在被朱元璋赐予金连环后,更是自告奋勇去袁州走一趟,力争说服同为江西老乡的欧普祥。

于光到了袁州之后,自然是与欧普祥密议了一番。于光在欧普祥面前对朱元璋是大加赞赏,欧普祥本就对陈友谅杀徐寿辉,取而代之的事耿耿于怀,经于光这一说,欧普祥当即是动心了。

但欧普祥并没有立即答应于光投诚,而是说要等待时机。

当时欧普祥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身处袁州,四周都是大汉的势力范围,突然宣布投靠朱元璋,必然受到四面围剿。而这个时候,朱元璋也是没有办法派兵来支援他的。

而就在朱元璋拿下江州之后,欧普祥认为机会来了。这个时候宣布向朱元璋投诚,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妙计第七百一十四章 赐婚李祺第四百九十章 于光投诚第六十四章 分组编队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爷子立功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战张定边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内讧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丽美女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头脑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谈判继续第六百九十五章 攻克元上都第五百二十章 灭绝师太第六百四十六章 群众的智慧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长的关系户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门遁甲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应天?第十二章 收了个小弟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四百零三章 冯国用之死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长犯难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六百一十八章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六百五十二章 吴城古镇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针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四百一十七章 清淤工程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苏州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二十四章 上锥子山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军首胜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征“寨粮”第二十六章 锥子山上排座次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来要地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线易帅?第二百六十二章 锥子山传来好消息第四十七章 天佑锥子山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爷子被囚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一百九十章 金镶珠宝蝴蝶簪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三百五十六章 营救朱文正第二十六章 锥子山上排座次第二百五十七章 买房置地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天新城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们被包围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一百五十九章 谈判继续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们都是“活雷锋”!第二百五十章 贴心小棉袄风?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征“寨粮”第六百五十一章 谢再兴复归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称帝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岛夷志》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华山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战张定边第六百一十章 替陆家撑面子入妖风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况第六百零五章 争当“黄雀”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妙计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册封第五百七十一章 陈友谅归天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达避雷第五百七十九章 杀人灭口第491章第十五章 杨过的原型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六十四章 分组编队第三百五十五章 潜入狮子山第五百五十七章 闪击战之祖第七百二十九章 坚壁清野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论
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妙计第七百一十四章 赐婚李祺第四百九十章 于光投诚第六十四章 分组编队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爷子立功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战张定边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内讧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丽美女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头脑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谈判继续第六百九十五章 攻克元上都第五百二十章 灭绝师太第六百四十六章 群众的智慧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长的关系户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门遁甲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应天?第十二章 收了个小弟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四百零三章 冯国用之死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长犯难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六百一十八章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六百五十二章 吴城古镇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针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四百一十七章 清淤工程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苏州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二十四章 上锥子山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军首胜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征“寨粮”第二十六章 锥子山上排座次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来要地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线易帅?第二百六十二章 锥子山传来好消息第四十七章 天佑锥子山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爷子被囚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一百九十章 金镶珠宝蝴蝶簪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三百五十六章 营救朱文正第二十六章 锥子山上排座次第二百五十七章 买房置地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天新城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们被包围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一百五十九章 谈判继续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们都是“活雷锋”!第二百五十章 贴心小棉袄风?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征“寨粮”第六百五十一章 谢再兴复归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称帝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岛夷志》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华山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战张定边第六百一十章 替陆家撑面子入妖风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况第六百零五章 争当“黄雀”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妙计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册封第五百七十一章 陈友谅归天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达避雷第五百七十九章 杀人灭口第491章第十五章 杨过的原型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六十四章 分组编队第三百五十五章 潜入狮子山第五百五十七章 闪击战之祖第七百二十九章 坚壁清野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