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吴城古镇

邓愈尴尬地笑了笑,说朱元璋此番召他秘密回应天,是跟他商谈北上攻元的大事,至于具体内容,他现在不方便跟我透露,希望我能理解。

听邓愈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了。朱元璋与王保保秘密达成了停战协定,才使得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进攻张士诚的大事上来。

但是,朱元璋并不是对王保保十足地信任。不但是派邓愈驻守在襄阳,紧盯着南阳、信阳的元军,还把常遇春麾下得力干将傅友德放在徐州,防止山东南部和河南东部的元军来犯。

而现在,朱元璋还正在跟张士诚开战,就开始谋划着北上攻元的大计了。不得不说,朱元璋高啊!假如把朱元璋比作一个棋手,别人顶多是走一步看三步,他朱元璋至少是走一步看十步。

既然邓愈不方便跟我继续这个话题,我就立即将话题引到了焦玉身上。

这一次,我对焦玉是一顿猛夸,说他不仅是把咱锥子山的技术都学全了,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进攻湖州的战斗中,正是使用了焦玉研制的“炸炮”,咱们才轻松地收拾了吕珍和“五太子”率领的苏州援军,最终迫使湖州城内的李伯升投诚。

焦玉经我这么一夸,也是红着脸,十分不好意思。

既然把话题扯到了焦玉身上,邓愈就不得不提及下一步对焦玉的安排了。

邓愈告诉我们,他也准备效仿常遇春,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秘密建造一个基地,让焦玉在那里专门替他的部队研制火器。

听邓愈这么一说,他这次应该是不准备带焦玉去襄阳了。毕竟襄阳处于与元军对峙的最前沿,不适合作为一个秘密制作火器的基地。

果然,邓愈告诉我们,鄱阳湖大战过后,他就在洪都北边、鄱阳湖西畔的吴城镇物色了一块绝佳的地盘儿,准备将制作火器的秘密基地就设在那里。

按照邓愈的描述,赣江、修河、饶河都从吴城镇内经过,汇入鄱阳湖,交通十分方便。这为制作火器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原材料的运输,以及成品的运输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鄱阳湖大战之际,吴城镇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没少受到战火的洗礼。大战过后,该地人口暴减。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邓愈让人在此处买了数千亩地,就是为了日后作为秘密基地。

听邓愈如此一说,我才发觉这个年轻人真是不简单。别看他还不满三十岁,但其眼光却是相当独到,大大超出了他的同龄人。

不过还是有个问题,邓愈肯定是要急着回襄阳的。那焦玉又如何去吴城镇开展工作呢?

况且这个秘密基地要建起来,首先得兴建许多设施、设备,还得购买大量的铁矿石、煤、硝石等原材料,这都得需要钱,同时也得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眼下就焦玉一个光杆儿司令,似乎是不太好弄呀?

当我和焦玉提出这个疑问之后,邓愈笑着告诉我们,所有的前期工作,他都已经给洪都府的刘知府交待清楚了,等焦玉带着邓愈的亲笔信去洪都府找到刘知府,刘知府自然会全力配合焦玉的工作。

至于设施、设备的兴建,当然得是焦玉到了吴城镇再展开,毕竟别人也不知道这些设施、设备是个什么样子,应该怎么兴建。

至于购买各类物资所需款项,刘知府自然是会保证供给,只需要焦玉到时候派个人把账目记清楚,便于核查就行了。

至于人员嘛!邓愈更是早有准备。

自从洪都保卫战后,邓愈这几年南征北战,受伤的兵士也是不少。一些受伤较重、无法继续上战场,但又没有丧失劳动能力的兵士,邓愈先征求个人意见。如果要求返乡的,便发一笔遣散费,让他们回乡。

还有一些人,已经没有亲人,自然是不愿意返乡。邓愈便让这些兵士在洪都一边养伤,一边帮着刘知府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后勤保障工作。眼下,洪都城内这些处于半养伤状态的受伤兵士,已有近千人。

邓愈计划让焦玉带着这些人去吴城镇。当然,也不能让焦玉带的人全部是一帮残疾人士,毕竟到时候肯定还是会有一些急难险重任务的。邓愈另外在洪都还给焦玉准备了一支百人的卫队,直接受其指挥。

听邓愈说了这些,焦玉脸上是越来越兴奋,大有立刻去洪都大干一番的想法。

可谁知,邓愈突然话风一转,对我说道:“胡兄,既然说到这里,还有一事就得麻烦胡兄了。”

听邓愈跟我客气,我立即对他一拱手道:“邓兄客气了,你我之间也算得生死相交了,有事尽管开口。”

邓愈笑了笑,说道:“既然胡兄如此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想请胡兄帮的这个忙,就是想让胡兄帮我把焦玉安全送到洪都刘知府那里。此次秘密回应天,也没曾想到能如此凑巧遇上你们,我从襄阳也没带回来几个人。如果到了江州拐个弯儿,先将焦玉送到洪都,再回襄阳的话,肯定得耽误不少时间。襄阳紧临南阳、信阳,我要是长时间不归位,也是有些不放心。”

听邓愈说是这事儿,我立即拍着胸脯跟他保证,这事儿没问题。如果焦玉这边不急的话,过完年之后,我打算亲自送他回洪都。三年之前,死在洪都的那些特战队员,我都还没有去祭奠过,我得去看看这些兄弟。

如果焦玉急着回洪都,立即展开工作,那也不要紧。我在应天还是有几个身手不错的属下,将焦玉安全送到洪都,肯定是没有问题。

不待邓愈回话,焦玉是抢着说道:“那我就跟胡大哥等开年了,一起去洪都。我也没想到邓将军将秘密基地的事儿都安排上了,这要去立即开展工作,兴建设施、设备,我还没有什么经验。我想留在应天一段时间,让胡大哥帮我介绍一下当初他们兴建秘密基地的人员,我好讨教一番。”

听焦玉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他这话在理。这搞土木建设,杜黑子有的是经验。当初黑石岭,也是在杜黑子的指挥下,一手建设起来的。

我告诉焦玉,过几天我带他去找咱们锥子山的五当家杜黑子,他现在正在应天负责秦淮河的治理工程,当初咱们的秘密基地,就是他一手建设起来的。

听我这么一说,邓愈和焦玉都是十分高兴。

邓愈当即写了一封信,交给了焦玉,说是等他到了洪都,就将此信交给刘知府,刘知府自然就明白了他的身份。另外,邓愈回襄阳后,也会立即给洪都的刘知府去信,告诉焦玉明年开春就会来洪都的事情,让刘知府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谈妥了此事,看看天已晚了,我和焦玉就准备告辞了。没想到邓愈突然冒出一句:“胡兄,我听说有一句偈语,‘大哉乾元,传世百年。谁可代之,明珠当先。’是从你这儿流传出来的,是真的吗?”

闻听此言,我心中一惊。怎么邓愈这哥们儿也关心起玄学来啦?

当初这句偈语,我跟朱老爷子、刘伯温都说过。当初为了劝说这二人投奔朱元璋,我只能玩儿点玄乎的。毕竟要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话,我这点儿水平哪能跟他们两个比呀!

可是邓愈为什么突然要问这个问题呢?

记得当初我还曾怀疑邓愈也是穿越人物。因为我无论如何也想不通,邓愈当时才是一个不满二十岁、且手握重兵的青年才俊,正是天不怕、地不怕,谁都不服的年纪。为什么就那么坚定地跟着当时还并不十分出名儿,还只是郭子兴手下一个部将的朱元璋走。如果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又是怎么能从大大小小的义军头目中,识别真正的明主的?

想到了这些,我反问邓愈道:“怎么?邓兄对这句偈语,难道有什么见解?”

邓愈盯着我看了许久,说道:“按这句偈语的意思,元朝应该是快完了。取代元朝的,很可能就是咱们的吴王朱元璋哦!”

见邓愈说得这么直接,我点了点头,说道:“按这句偈语的寓意,以及当今天下的形势,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邓愈问道:“胡兄能告诉我这句偈语的来历吗?”

我摇了摇头道:“我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听来,这真要说到来历,我自己都说不清楚。”

邓愈低头沉思了片刻,突然抬起头问我道:“胡兄可曾知道,我与你二哥常遇春差不多是前后脚投奔的朱元璋。只不过,我投奔朱元璋的时候,他还没取下和州,郭子兴也还没有病倒。”

我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正是我不解的地方。按说邓兄当时拥兵上万,也算是一方豪强,怎么那么早就甘于朱元璋之下。”

接下来,邓愈的话可是让我大吃一惊。

邓愈告诉我,他当初坚定地带着手下的人马投奔朱元璋,也是因为一句偈语。

第一百六十三章 义助小僧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六百三十三章 郁闷的宋兴第九十二章 逃离倚云楼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三百四十九章 枞阳屯田第八十九章 听荤曲儿第四百章 砍价砍一半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胜门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子出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谁?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驾第六十六章 苦练精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第三十八章 机灵鬼蓝玉第四百七十五章 双面间谍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纪律的张思淑第二百九十一章 认了两个妹妹第五百五十六章 决战鄱阳湖第三百一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三十二章 蓝家入伙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二十四章 上锥子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一百二十章 杀回锥子山第四百四十九章 给花云配个副将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亲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与李善长磋商第七百一十四章 赐婚李祺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门密谋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谋第一百五十九章 谈判继续第一百零七章 经不起推敲的谎言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战集庆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价涨疯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五百八十三章 汤和替子求学第四百八十四章 给刘伯温“挖坑”第一百四十章 炼铁计划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饮冰告状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恋吗?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头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险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谢内斗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猫发威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六十六章 苦练精兵第六百九十九章 温水煮青蛙第六十九章 围歼援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三百五十六章 营救朱文正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帅驾到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子出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六百七十七章 归隐之约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获夷首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十四章 顺利脱险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庙劫案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显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五百七十一章 陈友谅归天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顿吏治第一百零一章 安庆三结义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帮内讧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第九十九章 抵达安庆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四百一十七章 清淤工程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赚大了第七百二十章 追杀恭定王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四百五十章 刘基来了第六十五章 确定目标第一百九十四章 鲜花儿插在牛粪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难以启齿的重伤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爷子的重托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岛夷志》第三百五十六章 营救朱文正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报信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殒命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个老油条
第一百六十三章 义助小僧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六百三十三章 郁闷的宋兴第九十二章 逃离倚云楼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三百四十九章 枞阳屯田第八十九章 听荤曲儿第四百章 砍价砍一半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胜门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子出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谁?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驾第六十六章 苦练精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第三十八章 机灵鬼蓝玉第四百七十五章 双面间谍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纪律的张思淑第二百九十一章 认了两个妹妹第五百五十六章 决战鄱阳湖第三百一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三十二章 蓝家入伙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二十四章 上锥子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一百二十章 杀回锥子山第四百四十九章 给花云配个副将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亲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与李善长磋商第七百一十四章 赐婚李祺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门密谋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谋第一百五十九章 谈判继续第一百零七章 经不起推敲的谎言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战集庆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价涨疯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五百八十三章 汤和替子求学第四百八十四章 给刘伯温“挖坑”第一百四十章 炼铁计划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饮冰告状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恋吗?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头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险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谢内斗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猫发威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六十六章 苦练精兵第六百九十九章 温水煮青蛙第六十九章 围歼援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三百五十六章 营救朱文正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帅驾到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子出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六百七十七章 归隐之约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获夷首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十四章 顺利脱险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庙劫案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显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五百七十一章 陈友谅归天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顿吏治第一百零一章 安庆三结义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帮内讧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第九十九章 抵达安庆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四百一十七章 清淤工程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赚大了第七百二十章 追杀恭定王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四百五十章 刘基来了第六十五章 确定目标第一百九十四章 鲜花儿插在牛粪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难以启齿的重伤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爷子的重托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岛夷志》第三百五十六章 营救朱文正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报信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殒命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个老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