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

朱元璋决定从战略战术上来反驳常遇春。

对于徐达和常遇春所说的庐州兵力强大,难以攻下这一条。朱元璋反唇相讥,说徐达和常遇春这次怎么这么怂包,连庐州都不敢去打?

为将的最忌恨别人说他是怂包。朱元璋这一反唇相讥,让常遇春心头就冒火。

朱元璋的话还没说完,常遇春就涨红了脸说道:“在下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只是不想误了大事。如果吴国公大人认为在下是贪生怕死,在下愿立即带兵奔赴庐州!”

常遇春话音未落,朱元璋就猛地一拍帅案,大叫一声:“好!”

说完,朱元璋就当即决定,此次进攻庐州还是由常遇春担当行军先锋,让其迅速整顿兵马,只待一声令下,部队立即开拨。

直到这个时候,常遇春才发现,上了朱元璋的当了。朱元璋这一激将,他没忍住,说自己不怕打庐州。这下倒好,自己成了进攻庐州的先锋了。

不待常遇春辩解,朱元璋立即问众人道:“常将军自请先锋,其他人还有谁有意见吗?”

在座众人到了这个时候都已看出了端倪,朱元璋这次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要攻打庐州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但是,此时还是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表示坚决反对。这个人朱元璋可是早就料到的,这个人正是刘伯温。

当初救援安丰,刘伯温就反对,还私下跟他分析,不救援安丰,正好是借机完成除去韩林儿、刘福通的大计。

在那一场二人的私下交流之中,刘伯温的底牌让朱元璋看得干干净净。朱元璋心如明镜,刘伯温的这点厚黑之术,比起自己来,还是差了一个档次的。

当时,朱元璋趁机给刘伯温上了一堂“忠君爱国”的政zhi课,大大提升了自己在刘伯温及世人面前的光辉形象。

这一次,刘伯温再次站出来反对进攻庐州,朱元璋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朱元璋告诉刘伯温,当初陈友谅大军压境应天,应天诸将人心惶惶,甚至有不少人准备跑路。可就是在那个关键时刻,他刘伯温以一介书生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他与应天共存亡的决心。那是何等感人!

今天的这个局面,难道比当初应天被大军压境的局面还糟糕吗?他希望众位要团结起来,不要被困难吓倒。

另外,朱元璋还告诉众人,陈友谅也不过如此。如果他真的要趁我们进攻庐州之际对我们下手,早就在我们驰援安丰的时候就下手了。

可直到眼下,陈友谅还是没有任何动静。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陈友谅也是浪得虚名,跟张士诚一样,也就是个鼠目寸光之辈嘛!

当时,朱元璋对陈友谅的那一番分析,就只差一句话了:跟我老朱相比,陈友谅这小子还嫩了点儿。

连徐达、常遇春这两大王牌,外加刘伯温这等能言善辩之士都无法说服朱元璋,让其放弃进攻庐州的计划,其他人还能怎么样?

三月底,朱元璋的部队打响了进攻庐州的战役。

当这个消息于四月初传到江州的陈友谅耳中的时候,陈友谅终于是开心地笑了。他等了许久的机会,终于是来了。

早在朱元璋驰援安丰之际,陈友谅麾下诸将就建议他立即进攻洪都。

陈友谅表现得很淡定,他让诸将稍安勿躁,立即做好进攻洪都的一切准备。至于何时进攻洪都,只待他一声令下。

因为陈友谅心中很清楚,朱元璋救援安丰之战,必定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不论救援安丰成功,还是失败,张士诚的大军都不可能在安丰立足。

陈友谅必须要让朱元璋与张士诚处于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之际,他再出手直取洪都。他要让朱元璋想分身来援洪都,都没有这个机会。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陈友谅当初预料的一样,张士诚的部队攻破安丰之后,只是抢掠一番,便迅速退出安丰。双方的部队几乎没有形成大规模地作战。

双方都未伤元气,他陈友谅怎么可能从容地进攻洪都呢?

现在,朱元璋兵发庐州,对于陈友谅来说,那是个天赐良机。

庐州城池坚固,张士诚有重兵把守,怎么会轻言放弃?而朱元璋一旦兵发庐州,那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不可能打个两、三天,一看攻不下就撤退。那样的话,他朱元璋的面子又往哪里放?

也就是说,这场庐州战役不论谁胜谁败,朱元璋都是不可能速战速决的。

陈友谅当机立断,让诸将迅速整顿兵马,立即杀向洪都。

这一次,陈友谅几乎是以举国之力,意图要拿下洪都。水陆大军齐发,号称六十万大军。

四月二十三日,陈友谅的几十万水陆大军,将洪都是围了个水泄不通。

而此时,朱文正的洪都城内有多少守军呢?

只有两万多人,不足三万人!

兵力悬殊如此巨大,考验朱文正的时候到了!

在这里,我们就得好好介绍一下这位朱文正大都督了。

我们是一路风雨兼程,于二月二十六日到达的洪都。

听闻是常遇春给他派来的援军,朱文正是大喜过望,立即亲自在抚州门相迎。

当朱文正发现带队之人是我时,脸上立即表现出一丝不悦,但这一丝不悦马上又被他的满面堆笑所掩盖。即使是如此,我也是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

从这一丝不悦来分析,朱文正是不希望我来洪都的。我可是常遇春派来支援他的呢?他为什么会不希望我来呢?这里面肯定大有蹊跷。

我隐隐觉得,朱文正肯定是在洪都干过什么不法勾当,或者是准备干什么不法勾当。请求常遇春派特战队员支援,很有可能就是还得帮他干一些私活儿。

可是现在我随同特战队一起来了,朱文正肯定是无法私自调动特战队员的。因此,他才有了最初见到我时,那一丝不悦。

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我还需要证实。

不过有一点已经很明确,我这次来洪都是来对了。否则,咱们的两个特战分队极有可能被朱文正这小子给糟践了。

当天晚上,朱文正为我们一行六十三人准备了丰盛的欢迎晚宴。出席晚宴的除了朱文正及几个亲信,还有胡廷瑞父子、郑仁杰等人。

在来洪都之前,我就听说过当初徐达回应天之时,留下了自己的一部分精英,由赵德胜、薛显二人暂时统领。另外,邓愈也应该在洪都城内驻扎的呀!怎么今日的晚宴,这几位都没有到场呢?

以我跟常二哥的关系,以及朱文正对我们这支援军的重视,他不可能不让邓愈、赵德胜等人出场呀!

有问题!肯定有问题!

晚宴在一个大厅里举行,整整摆了八大桌。不过这大厅倒是十分宽敞,八张桌子的中间还有一大块空地。

朱文正、胡廷瑞、郑仁杰、胡廷瑞的儿子胡涉与我和陈维林、罗仁、陈定邦坐了一桌,双方各四人,一桌正好坐八人。

欢迎晚宴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朱文正虽然身为大都督,对我也是相当客气。

胡廷瑞父子和郑仁杰那就更不消说,或许是因为看见朱文正对我都如此恭敬,他们也是有样儿学样儿吧!

因为与胡廷瑞父子和郑仁杰是初次见面,我自然对他们也是十分客气。双方言语交谈之间,我竟然得知胡廷瑞改名字了,现在不叫胡廷瑞,叫胡美了。

细问其由,原来是因为朱元璋的字是“国瑞”,胡廷瑞为了避讳朱元璋字中的“瑞”字,便改名胡美了。

我心中暗道:胡廷瑞,哦,不对,应该说是胡美这哥们儿也是个地地道道的马屁精。

这胡美当时也应该是奔五的年纪了,比朱元璋大了十多岁。朱元璋现在也只是一个吴国公,有什么好避讳的。如果以当时朱元璋这个级别的人物,别人都需要避讳的话,那普通人起名字就没有多少字可以用了。

假如是朱元璋称帝了,你说你要改名字避讳,咱们都能理解。现在这八字都没一撇呢,就搞这一套,你说这胡美不是个马屁精,是什么?

酒过三巡之后,旁边桌上已有不少人喝得东倒西歪了。因为我预感到朱文正有问题,也就没有放开喝,我想看看朱文正是不是还有什么名堂。

果然,红光满面的朱文正招来旁边桌上的一名心腹,对其耳语了几句之后,这名心腹就悄然离开了大厅。

不久之后,只听得鼓乐齐鸣,紧接着有十多名身着长裙、外罩青纱的妙龄女子,迅速小跑着进入我们这八张桌子中间的空地。

这十多名女子立即在中间这片空地之上,伴着欢快的乐曲,跳起了舞来。

仔细一瞧,这些妙龄女子在那身长裙的衬托之下,显得身材格外曼妙。特别是那长裙的设计颇有些门道,不仅面前是一个深“V”形,而且还可以直接透过青纱看见内着的小衣,随着妖娆的舞姿,让人不禁遐想连篇。

第二百零八章 采石矶告急第四百一十一章 群龙无首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阴招第三百九十六章 与李善长磋商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七百章 朱升辞官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难攻的衢州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喽!第一章 引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纪律第二百九十五章 谁守常州?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五百八十三章 汤和替子求学第六百五十章 见死不救第六十九章 围歼援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四百三十四章 两个心愿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三百六十章 “野猪”来袭?第六百七十八章 令人发疯的蒙古骑兵战术第六百零二章 轮番劝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狱中接头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三百零九章 谋取江阴第二十三章 追杀千户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锥子山传来好消息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萧何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归第三十章 蓝玫寻死第六百一十一章 赵敏的大哥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二百六十四章 现场规划第十七章 风云突变第一百九十二章 热脸贴了冷屁股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测第四百零八章 丢人丢大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门之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亲大会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论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论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一百八十二章 陨铁宝刀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难攻的衢州城第六百零九章 沈万三讲故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狼特战队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五百七十章 冲出湖口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头脑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一百章 再遇常遇春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五百三十一章 进攻庐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达苏州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陈野先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论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笔私盐生意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庙劫案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四百九十四章 蓝玫换刀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爷子被囚第一百九十二章 热脸贴了冷屁股第二百章 让常遇春去当炮灰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来历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废纸的至正钞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九十二章 逃离倚云楼第三百一十八章 颇见成效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锅大侠”第一百六十五章 刘聚让贤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萧何第四十一章 中计遭伏第二百零八章 采石矶告急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
第二百零八章 采石矶告急第四百一十一章 群龙无首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阴招第三百九十六章 与李善长磋商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七百章 朱升辞官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难攻的衢州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喽!第一章 引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纪律第二百九十五章 谁守常州?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五百八十三章 汤和替子求学第六百五十章 见死不救第六十九章 围歼援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四百三十四章 两个心愿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三百六十章 “野猪”来袭?第六百七十八章 令人发疯的蒙古骑兵战术第六百零二章 轮番劝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狱中接头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三百零九章 谋取江阴第二十三章 追杀千户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锥子山传来好消息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萧何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归第三十章 蓝玫寻死第六百一十一章 赵敏的大哥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二百六十四章 现场规划第十七章 风云突变第一百九十二章 热脸贴了冷屁股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测第四百零八章 丢人丢大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门之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亲大会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论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论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一百八十二章 陨铁宝刀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难攻的衢州城第六百零九章 沈万三讲故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狼特战队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五百七十章 冲出湖口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头脑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一百章 再遇常遇春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五百三十一章 进攻庐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达苏州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陈野先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论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笔私盐生意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庙劫案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四百九十四章 蓝玫换刀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爷子被囚第一百九十二章 热脸贴了冷屁股第二百章 让常遇春去当炮灰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来历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废纸的至正钞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九十二章 逃离倚云楼第三百一十八章 颇见成效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锅大侠”第一百六十五章 刘聚让贤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萧何第四十一章 中计遭伏第二百零八章 采石矶告急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