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来历

当日傍晚,那请来的月嫂就到位了。

听她们说还不到五十岁,但我觉得看上去,都快六十了。古人的操劳程度比现代人辛苦多了,又没什么化妆品,显老也很正常。

曹氏告诉我们,这位月嫂本姓周,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因为夫家姓赵,自从嫁到赵家后,大家都管她叫“赵嫂子”。

曹氏管她叫赵嫂子没问题,但我们比曹氏又矮了一辈,我们叫赵嫂子肯定就不妥。

于是,我就管她叫“赵大妈”。那赵大妈也不管我们怎么叫她,反正照顾孩子还是很认真。

就这样,偰兰儿让桃儿和杏儿在思淑这里轮流值夜,再加上赵嫂子,因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考虑到小孩子可能晚上会闹,我们便提出让赵大妈每天午饭后可以回去休息两个时辰,晚饭的点儿再过来。反正白天我们这里人多,另外赵大妈的家离这里也不远,也很方便。

那赵大妈没想到我们竟然这么体贴他,直夸朱家和我都是大好人。

这照顾思淑和孩子的事情搞定之后,给这孩子起名字问题,就成了眼下的头等大事了。

霏儿、兰儿她们几个名字倒是帮着想了很多。我倒是想让思淑给孩子起名字,可思淑坚决让我起。

我看了看霏儿和兰儿她们起的名字,都不是很满意。

这“牛”啊、“虎”啊的,虽然是按照思淑的意思来的,但未免太过俗气了一点儿。起小名尚可,起大名就不合适了。

我这几天也是除了白天帮助照顾孩子,就是想名字。

首先,我觉得这“虎”字不好,太过霸气,容易遭人妒嫉。便决定在这“牛”字上面做文章,但这名字中肯定是不能出现“牛”字。

于是,我就开始想与“牛”有关的。水牛、黄牛、耕牛,这几个字似乎都不适宜作名字。

而且离开“牛”字,这“水”、“黄”、“耕”字与“牛”又没太大的关系了。

那到底什么字脱离了“牛”字,还能让人想起牛呢?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我开始用“牛”组词。组着组着,我想到了“牦牛”。

这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应该算是除人类之外,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了。

牦牛能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

这牦牛岂不是比起普通的牛来,显出更加坚韧、顽强的气质吗?

就选“牦”字了。

可叫什么呢?叫胡牦?胡小牦?好象都不太好。

胡超牦?胡胜耗?似乎也不妥。

想了一大堆,还是觉得胡小牦稍微比较中意,毕竟这人的身体素质是不可能比牦牛还厉害的,选“超”、“胜”等字,显得太张狂了。

小牦,就是小牦牛的意思,也可以代表比正宗的牦牛还是差一点点,似乎这个名字就是最好的了。

但这小牦二字,还是略显俗气,如果能文雅一点儿就更好了。

那就只能在这“小”字上作文章了。

这与“小”字相近的,比如“微”、“弱”等等,好象也都不太合适。

我反复琢磨着这个“小”字,小也可以代表排行最小嘛。这古人在排行的时候,有“孟”、“仲”、“叔”、“季”之分。

这“季”字就是排行最小的意思呀,叫“胡季牦”怎么样?

我越想越兴奋、越想越觉得这个名字好。

我立即跑去找思淑。当时是下午,那赵大妈回去休息了,正好霏儿、兰儿和杏儿在。今晚归桃儿值班,所以她也去休息了。

我跑进屋子,就嚷道:“淑儿,淑儿,我想好名字了,就叫胡季牦好不好?”

思淑躺在床上还没回话。杏儿忍不住了,问道:“什么?系毛?还系绳子呢?系毛?”

这话一出口,众人都乐了。

我立即给大家解释,这“季牦”是哪两个字,又是个什么来历,什么意思。

我这一番解释后,霏儿先开口说“好”,兰儿想了想也觉得好。

思淑没开口说话,但我看她那脸上的笑容,我就知道她肯定是满意的。

本来小季牦是睡着了的,我们这一阵说话声,直接把他是给吵醒了。

霏儿立即把小季牦抱起来,一边拍一边哄道:“小季牦,不哭哦,今天爸爸给你起名字了哟!”

霏儿这一阵哄,兰儿和杏儿也跟着哄小季牦,倒是思淑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

她见小季牦还没止住哭声,便让她们快把小季牦抱给她,估计小季牦是饿了。

果然,小季牦让妈妈一抱,嘴里一含着奶就不哭了。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转眼间,小季牦就满月了。

思淑在家里也是闷坏了,九月份也是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每日带着一大帮子女子抱着个小孩子在房前屋后转悠一阵,也是一件令人十分畅快的事情。

本来当初是打算等小孩子满月了就回集庆的,但现在有思淑、小季牦与我一家三口的温馨,也有夜夜与霏儿的缠绵,我实在是舍不得离开。真是有点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了。

直到十月十二日,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一系列的宁静。

这个人就是陈维林。

陈维林不在集庆待着,突然跑到石门来找我,这本就是一件令人十分奇怪的事情。

陈维林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个跟班。他们二人都身着普通人的衣服,这个跟班也就二十岁左右,我也没太在意。

陈维林见了我,立即拉着那个跟班跟我进了屋子,说是有紧急事情要和我谈。

当时,我就奇怪了,如果说有紧急事情要谈,这个小跟班是不是应该回避?

难道是陈维林一时心急,顾不了这么多?

我给二人倒了杯水,二人都是一口气就喝完了,我又立即给他们续上。

既然陈维林说是有要事相谈,我还是侧面提醒一下他。凡事还是小心为妙,万一这个小跟班口风不严,将来可能惹出大麻烦。

于是,不待陈维林说话,我先问他道:“维林,不要急,有事慢慢说。这位小兄弟是?”

说完我指着陈维林带来的那个小跟班。表面上我是在问他这个小跟班是谁,其实我是在提醒他,是不是让这个小跟班回避。

毕竟他是陈维林带来的人,我直接说让他回避,显得不太礼貌。

陈维林也是聪明人,明白了我的意思。他直接跟我介绍道:“这件要事就是和他有关,他姓郭,叫郭天爵。”

此言一出,我心里一个格登,郭天爵,郭子兴的小儿子?

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我故作镇静地道:“你说他是郭丞相,郭老元帅的幼子?”

当时,郭天爵被龙凤政权册封为中书省右丞,我称呼他为郭丞相也算得上是一种尊重。

陈维林告诉我,此人正是郭子兴的小儿子郭天爵。这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我离开集庆的第二天,胡惟庸就从毫州回来了。因为上次李善长已经打通了与刘福通的关系,所以胡惟庸这次一切都很顺利。

龙凤政权也册封朱元璋为吴国公,顺带着按照朱元璋的提名,册封了朱元璋手下好些个官员,连常二哥也被封了一个元帅。

这集庆改为应天之事,也是顺理成章地得到了同意。

朱元璋很高兴,授意李善长与胡惟庸第二天就回和州,与马夫人、郭夫人一道去滁州,请张夫人和郭天爵到应天来享清福。

李善长他们一行是七月十九日到的滁州。

到了滁州,先是把龙凤政权新的旨意传达给张夫人听了,也正式代表朱元璋向张夫人和郭天爵发出了邀请,请他们立刻动身去应天。

李善长、胡惟庸二人顺带着又是一番忽悠。说什么濠州的大片地方还在元军手中,现在滁州倒成了战略最前线。

应天拿下之后,势必是将来的总后方,兵力必然向应天集中。应天是大都市,生活条件比滁州高了好多个档次之类的。

再加上马夫人、郭夫人这一个养女、一个亲生女儿不停地劝。还说她们马上也准备搬到应天去了,就是不放心母亲和弟弟,所以才亲自过来相请。

张夫人也觉得这滁州待不下去了。下一步朱元璋要是把兵都派到江南去了,元军一旦南下攻滁州,她们娘俩想跑都来不及了,还是赶紧去应天享清福吧。

只要张夫人的思想工作做通了,那郭天爵的事情就好办了。

七月二十四日,以张夫人、郭天爵为首的滁州家眷团共计约七、八百人在李善长和胡惟庸的全力保障下,浩浩荡荡地向应天进发。

一路上,马夫人、郭夫人都是不离张夫人左右,李善长、胡惟庸二人也是鞍前马后照顾得周到。张夫人还没到应天,对这女婿朱元璋的安排还是十分满意的。

家眷团比不得正规军,没几个会骑马,只能坐马车。速度也不快,直到八月十三日才乘船在应天码头靠了岸。

朱元璋是随时掌握了张夫人她们一行的一举一动的,朱元璋带着大小官员数百人亲自在应天码头列队迎接。也算得上是给足了张夫人和郭天爵面子。

第六十七章 围点打援(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三百零九章 谋取江阴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子出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蛟帮实力大增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二十八章 峡州一别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显第三百零五章 滚动预算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第七百一十五章 杨宪下狱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爷子的下落第一百八十八章 唐家入伙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谁?第六百九十二章 陈叔明的顾虑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第六十二章 入伙之争第三百六十七章 宝山乡马家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三十二章 蓝家入伙第四百五十五章 鸿门宴弱爆了第六十三章 先打豪强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达避雷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兴病倒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实力第三百一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第六百三十六章 决战东吴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四百零五章 锥子山上的藏宝洞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册封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长期规划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过扬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远行前的准备第七十章 抢柳家庄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脱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队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达木第一百九十七章 狱中接头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男人一台戏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门?倩女幽魂?第五十七章 原来是虫洞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称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义助小僧第六百六十五章 东南平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袄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门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针第六百二十六章 好兄弟,讲义气!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第588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户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陈理继位第六百一十六章 陈维林大婚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须守住的秘密第一百二十八章 处理俘虏的问题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谋反?第五百零八章 怪招制敌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长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七章 穿越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处理俘虏的问题第四百九十三章 龙抬头,再聚首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线易帅?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称王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陨坑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恼张思淑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称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当局者迷第十九章 兵行险着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阳城堡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谢内斗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四百四十九章 给花云配个副将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当雷锋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天新城
第六十七章 围点打援(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三百零九章 谋取江阴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子出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蛟帮实力大增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二十八章 峡州一别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显第三百零五章 滚动预算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第七百一十五章 杨宪下狱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爷子的下落第一百八十八章 唐家入伙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谁?第六百九十二章 陈叔明的顾虑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第六十二章 入伙之争第三百六十七章 宝山乡马家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三十二章 蓝家入伙第四百五十五章 鸿门宴弱爆了第六十三章 先打豪强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达避雷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兴病倒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实力第三百一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第六百三十六章 决战东吴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四百零五章 锥子山上的藏宝洞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册封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长期规划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过扬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远行前的准备第七十章 抢柳家庄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脱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队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达木第一百九十七章 狱中接头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男人一台戏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门?倩女幽魂?第五十七章 原来是虫洞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称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义助小僧第六百六十五章 东南平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袄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门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针第六百二十六章 好兄弟,讲义气!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第588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户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陈理继位第六百一十六章 陈维林大婚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须守住的秘密第一百二十八章 处理俘虏的问题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谋反?第五百零八章 怪招制敌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长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七章 穿越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处理俘虏的问题第四百九十三章 龙抬头,再聚首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线易帅?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称王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陨坑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恼张思淑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称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当局者迷第十九章 兵行险着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阳城堡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谢内斗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四百四十九章 给花云配个副将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当雷锋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天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