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生就是忽悠

晚餐也安排得很丰盛,锥子山的几个兄弟因为长年奔波惯了,因此这一路也不算什么,有了好酒好肉,大家兴致都很高,直折腾到半夜才散了,回去休息。

考虑到朱霏母亲的身体状况,当晚我和常遇春加上朱升、黄宗海一合计,决定在宣州休息几天。三天之后的一早出发,向南直奔泾县。

因为宣州已出了池州路的管辖,所以休整的这两天,大家也没有了那种逃亡的感觉,心里畅快多了。

张思淑天天和朱霏泡在一起,毕竟两个姑娘年纪相仿,就相差几个月,因此也非常谈得来。

罗仁、陈定邦他们几个都是年轻人精力旺盛,第二天开始,就带着朱异、朱同在宣州城瞎转悠了两天。

当然,我和常遇春也在城里稍微转了转,但因为担心朱家的安全,我们主要待在客栈里陪着朱升老爷子。

这朱升老爷子不光学识渊博,而且也是十分健谈,没事儿就拉着我和常遇春天南海北地胡侃。

常遇春没读过什么书,主要就是当一个忠实的听众。

我可是受过现代教育的,这朱老爷子以为自己的观点新奇,我的观点比他更新奇。

虽然我们差了三十岁,但我们还相当谈得来。这一来二去,搞得我跟他成了忘年交似的。

他也不计较我的年龄比他小了三十岁,老是一口一个“小哥”地叫我。搞得我都不好意思,只好跟他说,我的名字叫“胡硕”,还是叫我“胡硕”好一些,不然我真的不好意思了。

那朱升老爷子也不计较这些,有时叫我胡硕,但叫着叫着,又叫我“小哥”,搞得我也是没有办法。

三天之后,我们从宣州出发。一路向南,过了泾县、旌德县、绩溪县,相当于是从黄山的东边把黄山给绕过去了。

这一路,我们也抛却了是在逃命的顾虑,完全是以一种游山玩水的心态,到了绩溪县。

冬天的黄山虽然比不上春、夏、秋三季那么秀美,但更增添了一分自然之色。

绕着黄山走了半圈,我们都是心情大好。

特别是朱升老爷子,已经完全从至交脱脱被罢官,自己弃官遭迫害的不良境遇中走了出来,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当然,这不光是黄山风景的功劳,其实最主要是我的功劳。

这一路上,我和常遇春都是骑着马陪在朱老爷子身边,陪他谈天说地。好歹我也是从未来世界过来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我知道未来发生的好多事。

当然,如果当时我穿越的时候要是能带本《明史》,那就更不得了,那我就能对即将发生的各大事件了如指掌,那我当时绝对比刘伯温还牛。

说到这里,我也有点鄙视我自己。都这样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总之,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因为我掌握了大量未来的信息,因此在当时看来,我的学识似乎比这一代大儒朱升老爷子还要渊博。

所以我们二人就非常谈得来。

这一路上,朱老爷子有事儿没事儿,就跟我谈论当时天下的形势。

我很明确地告诉他:元朝必亡,汉人即将执政。

但他还是半信半疑地对我的话刨根问底,我就给他分析当下形势,各地农民起义如星星之火,元朝统治都已经到了顾得了头就顾不了尾的地步了。

更为关键的是,当时的统治者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再不断地内耗。

比如脱脱罢官,朱升弃官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元朝的统治阶级内部,正在发生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演变。

当然,“劣币驱逐良币”是现代的一个经济学名词,我把它用在当时,朱升都听得愣了。

但经过我的解释,他也觉得这个词形容得太贴切了。

朱升老爷子又问我,现今各地战火四起,将来谁可得天下?

这事在当时真还只有我知道,朱元璋呗!

但当时,朱元璋还只是郭子兴手下一员战将。而且当时,郭子兴的义军并不是实力最强大的。

如果我当时直言不讳地说,将来是朱元璋得天下,估计好多人认为我是痴人说梦。

于是,我来了个反问,我问朱升老爷子,对当前几股农民起义军的看法,看他认为谁将是天下之主。

当时,最大的两股农民起义军就是徐寿辉和刘福通,二人都是打着红巾军的旗号。

徐寿辉于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在鄂东一带起义,起义之初并未引起元朝高度警觉,所以势力发展很快。

徐寿辉随即在蕲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建都称帝,国号“天完”,“天完”的意思就是在“大元”的上面加上一横和一个宝盖头,取全面压制大元之意。

随着徐寿辉的称帝,第二年,其队伍迅速扩展到百万人,纵横驰骋于长江南北,控制了湖北、湖南、江南、浙江以及福建等广大地区。

也就是因为他称帝,元朝将他作为当时的主要打击对象。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元军调集大量军队围剿“天完”政权。随着彭莹玉战死,国都蕲水县城也被攻破,徐寿辉只得率残部退到黄梅县山区。

另一支红巾军刘福通部也是于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在其家乡颍州(今安徽阜阳市)起兵。

占领颍州后,刘福通先是向北进军,占领豫南大部地区,后又挥师南下,队伍迅速壮大到二十余万人。

但后遭到元军主力打击,只得退守濠州,与郭子兴部一起在庐州地界上与元军相持。

另外一些小股红巾军,如郭子兴部也只是在濠州地界上蠢蠢欲动,由于其部下互相掣肘,并未取得较大成就。

其他的,如芝麻李部已被脱脱剿灭。

张士诚部在脱脱的大军面前,眼看是不支,幸亏元朝内讧,统治者解除了脱脱的军权,罢其官。给了张士诚一个喘息的机会。

浙东方国珍部是最先反元的,但其人胸无大志,且反复无常,受到元朝招安,与元军和其他义军都是关系暧昧。

上述各人的情况,我和朱升老爷子都一一作过剖析,我和他一致认为,这些人还不具备成为天下之主的能力。

朱老爷子见我对时局分析得头头是道,好多意见、主张竟然与他不谋而合,对我更是大加欣赏。

其实,当时我心里在想,这些事儿能算得了什么,我知道的还多着呢?

后来,朱老爷子一再问我,有没有觉得当今之人谁适合作天下之主的。

当时,朱元璋的名头还不响,我也不能说。

我只好告诉他,这未来天下之主,必须要胸怀大志,要有远见卓识。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急着称帝。

我先是拿徐寿辉的例子给他论述。

要说,当时徐寿辉的势力是最强大的,虽然他的队伍迅速壮大与他迅速称帝有很大关系,但他迅速称帝也使得他迅速成为元军的主要打击对象,因此他的失败是可以预见的。

为了更加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我又举了汉朝末年袁术的例子。

朱升老爷子是博学之人,我一提到袁术这人,他也就当即明白了。

“枪打出头鸟”啊,在那种群雄并起的年代,谁对统治阶级的威胁最大,统治阶级就是集中兵力先对付谁。

而且袁术急着称帝,不仅成了当时以曹操为首的汉朝的打击对象,也成了其他各势力的打击对象,袁术最终也成了其他势力混水摸鱼、趁乱扩张自己势力的牺牲品。

同时,为了显示我未卜先知的能力,我还告诫朱老爷子道:

“朱老爷,您是一代大儒。

虽然您现在是归隐,但您的名头实在太响了,将来肯定还会有各方势力派人请您出山。

您可得擦亮眼睛,万不可轻易上了贼船啊。

那可是上船容易,下船难啊!”

我这话说到了朱老爷子的心坎里,他就更加追问我道:“有什么办法能识别这未来的天下之主,还请胡小哥多多指点啊。”

这话就越说越不成样子了,本来他是一代大儒,平常都是他指点别人,现在倒成了我来给他指点迷津了。

刚开始,我是不想告诉他一些关于未来的信息的。

后来经不起他的软磨硬泡,加上在救朱霏一事上,我对他女儿的名声也有亏欠,我决定指点他一下。

但肯定不能明说,将来是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得找个隐晦的说法。这古人都信迷信,我得跟他说得玄乎一点儿。

幸亏我以前看得书多,我知道这元朝的建立为什么定国号为“元”,是取自《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那么我得跟他们玩点儿高深的,不然怎么能忽悠得了朱升这一代大儒?

于是,我就在心中反复思索,怎么编个偈语出来,这古人最信这个了。

经过反复思考,我编了个“大哉乾元,传世百年;谁可代之,明珠当先。”

“大哉乾元,传世百年;谁可代之,明珠当先。”

嘿嘿,这还挺押韵的,我自己都有点佩服自己的忽悠能力了。

我把这句偈语念给朱升老爷子听了。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东南平定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废纸的至正钞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个先锋官第三百四十九章 枞阳屯田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五章 盆地脱困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阳指也是假的?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战张定边第七百零四章 卞元亨拒召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战在即第一百七十五章 锥子山告急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四百六十四章 商机再现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四百零九章 “灵活”也是把双刃剑第三百六十六章 交易初步达成第九十八章 投资入股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庙劫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三百六十章 “野猪”来袭?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风宴第一百零七章 经不起推敲的谎言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造混乱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脱第六百九十三章 “烧死”陈曔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锅大侠”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枪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三百二十三章 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陨坑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称帝第三百七十六章 难以启齿的重伤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萧何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庙劫案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十六章 拜师学艺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况第六百章 争夺高冠山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爷子被囚第四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五十章 手术成功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六百一十章 替陆家撑面子第六百零五章 争当“黄雀”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五百七十五章 陈维林“战死”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三十一章 袭杀蒙古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饮冰告状第六百二十八章 颠覆三观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取采石矶第四百三十一章 双簧好戏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三十七章 见好就收第七十三章 大胆的计划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三十四章 偷袭锥子山第八十九章 听荤曲儿第四百八十八章 刘聚的情商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五十章 手术成功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恋吗?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战告捷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馆儿有大作用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价涨疯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六百零八章 陆父心动第三百七十一章 先去腾冲救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庙凶案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门遁甲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为进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怀镜的方案第七百一十九章 陈元晫的皇帝梦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东南平定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废纸的至正钞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个先锋官第三百四十九章 枞阳屯田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五章 盆地脱困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阳指也是假的?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战张定边第七百零四章 卞元亨拒召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战在即第一百七十五章 锥子山告急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四百六十四章 商机再现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四百零九章 “灵活”也是把双刃剑第三百六十六章 交易初步达成第九十八章 投资入股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庙劫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三百六十章 “野猪”来袭?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风宴第一百零七章 经不起推敲的谎言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造混乱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脱第六百九十三章 “烧死”陈曔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锅大侠”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枪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三百二十三章 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陨坑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称帝第三百七十六章 难以启齿的重伤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萧何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庙劫案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十六章 拜师学艺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况第六百章 争夺高冠山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爷子被囚第四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五十章 手术成功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六百一十章 替陆家撑面子第六百零五章 争当“黄雀”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五百七十五章 陈维林“战死”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三十一章 袭杀蒙古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饮冰告状第六百二十八章 颠覆三观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取采石矶第四百三十一章 双簧好戏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三十七章 见好就收第七十三章 大胆的计划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三十四章 偷袭锥子山第八十九章 听荤曲儿第四百八十八章 刘聚的情商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五十章 手术成功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恋吗?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战告捷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馆儿有大作用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价涨疯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六百零八章 陆父心动第三百七十一章 先去腾冲救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庙凶案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门遁甲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为进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怀镜的方案第七百一十九章 陈元晫的皇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