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说话

首先,谭诚这方面,放了刘伯温儿子,这是必须的。

至于说让刘伯温去他父亲坟头上磕头,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要说这赎金的问题,刘伯温估计也支付不了多少,不过这钱的事好商量,我倒可以帮刘伯温解决。

然后,是刘伯温这方面,必须给谭诚一条活路。

既然是要给谭诚活路,那肯定不能现在抓了他。

当时,我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初步想法。

我先说动刘伯温,让他对谭诚既往不咎,我负责去跟那谭诚谈判,让他放了刘伯温儿子。

最好是谈判的过程中,能把谭诚给争取过来,让他跟着我们。

这样,刘伯温也不好意思再扣押谭诚了。

这谭诚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个重要人物,将来如果与元朝打经济战,肯定可以派上大用场。

于是,我对刘伯温说道:

“刘大人,你看这样好不好?

你让我进去跟那个谭诚好好谈谈,我让他放了你儿子。

你呢也网开一面,今天放那谭诚一马。

如果你想抓他,日后还可以再抓。

犯不着今天以自己的儿子的性命作赌注。万一那小子头脑一发热,可怜的是孩子啊!”

刘伯温听了我这话,犹豫不决。

这时,他一个手下插话道:“刘大人,万一他们跟那个姓谭的小子是一伙的,那就不妙了。你还是要慎重啊!”

刘伯温听了这话,看了看他那个手下,又看了看我,更加显得犹豫不决了。

这时,罗仁跳下马车,插话道:

“刘大人,你要是信不过咱们,我看这样。

我甘愿作你们的人质,你们用刀架着我的脖子,如果胡大哥对你们耍了什么花样,你一刀结果了我。

这总成了吧!”

刘伯温看了看罗仁,没有作声。

这时,刘伯温那个手下又插话了,说道:

“这位兄弟,不是我说你啊!

那里面可是我们刘大人才六岁的儿子,你应该就是这胡兄的一个跟班。

你说你的命怎么能跟我们刘大人的儿子的命相提并论。”

这话虽然说得难听,但仔细揣摩,也是有几分道理。

站在刘伯温他们的立场上,罗仁的命虽然也是一条命,但比不得他刘伯温儿子的命。

我正在思忖着,怎么把这笔事谈拢。

突然一个尖细的声音开了口:“我们三个当你们的人质总可以吧!三个人的命总比得过一个人吧!”

众人都循声望去,只见刚才罗仁驾的马车上跳下三个少年,说话的正是为首之人。

不错,此人就是偰兰儿。

我想这可不行,本来就答应她老爹要保护她的,总不能让她们以身涉险啊。

我正准备开口阻止,偰兰儿又开口对我道:“胡大哥,你不用担心我们,我相信刘大人是个君子,不会对我们怎么样的。”

说完朝我坚定地点了点头,意思很明确,这趟浑水她是趟定了。

此时,我的心情真是无比复杂。

说真的,我当时还真有点佩服这个小丫头的,同时也很感激这个小丫头,关键时刻她能用自己的生命作赌注坚定地相信我。

还好,刘伯温终于开口了:

“不用当什么人质了,我相信胡兄绝不会和那谭诚是一伙的。

只是要和那个亡命之徒去谈判,也不是件容易事啊!

我们不能对这么盗匪做出妥协的行为。”

见事情有了转机,我就向刘伯温他们了解情况。

原来今天一早,大约辰时末,刘伯温的儿子刚起床上茅房,就被这谭诚给逮住了。

显而易见,这谭诚早就盯上了刘家,估计夜晚就来埋伏了。

但谭诚挟持着刘伯温的儿子还没走多远,这小孩子的求救声就惊动了刘家的人。

于是刘伯温带着这一大拨人就追了出去,一直追到这座小破庙。

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形成这种对峙局面已经有近三个时辰了。

刘伯温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刘琏,生于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今年刚满六岁;次子叫刘璟,生于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今年刚满四岁。

刘伯温生于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在那个年代,三十七、八岁的人才得子,也算是比较晚的了。

刘伯温对这两个儿子自是十分喜爱,这次被谭诚抓住的就是他的长子刘琏。

虽然刘伯温也是救子心切,但让他就这么屈服于谭诚,他肯定是不会干。

这要是传出去,他这个饱读圣贤书之人以后都不知脸面往哪里放。

其实要是一般人,要是自己的孩子在别人手中,肯定会想办法和解。

但刘伯温不一样,这其一,他是读书人,自然明白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舍生取义的事他们这些读书人干得出来。

这其二,他是元朝任命的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他可不想给别人留下一个因私废公的把柄。

这要做通读书人的思想工作,可就得动点脑筋了。

于是,我缓缓开口说道:

“刘大人,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今天令公子在别人手上,我觉得咱们不妨以退为进,今天就先放过那个姓谭的小子。

等把令公子救出来以后,日后多的是机会捉拿那姓谭的小子。

你是堂堂的元帅大人,肚子里肯定也是有能撑船的量。你看行不行?”

这话我是一边劝他一边夸他,好让他松口放了那谭诚。

刘伯温还没答话,他旁边的几个家人就纷纷插话了,都说我说得有道理,还是先救小公子要紧。

刘伯温皱了皱眉,道:“胡兄说得也在理,但我是朝廷命官,也是从小读着圣贤书长大的。我不能为了我的儿子,而放弃朝廷的法度,丢了读书人的尊严。”

唉,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我就担心这刘伯温心里这么想,这样要是想用常规手段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就太难了。

看样子,得走点偏门,忽悠忽悠他了。

于是,我问道:

“刘大人,久闻你饱读诗书,天文地理、星相占卜也是十分精通。

在下今天斗胆向你请教一二,不知刘大人觉得咱大元朝的气数还能维持多少年?”

此话一出,刘伯温脸色大变,他睁大双眼,怒视着我说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这话可是大逆不道之话,今天我要忙着缉拿土匪之事,不与你作过多计较。

没什么其他事,你们速速离开。

不要妨碍我的公务。”

我知道这话起作用了,刘伯温不知是不敢回答,还是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回答。

总之,我这句话肯定在他的内心是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的。

既然这话起作用了,我决定要把这谈话继续下去,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刘伯温肯定是会有所顾忌的。

于是,我开口说道:“刘大人,咱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刘伯温紧盯着我没有开口,我做了个“请”的动作。

刘伯温犹豫再三,与我一前一后走出了人群,天还在下着小雨,我们直走到离人群约两百米开外的一棵大树下,才停住了脚步。

刘伯温转过头,对我说道:“你有什么要说的?”

我咧了咧嘴角,笑道:“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刘大人你还没回答我呢。”

刘伯温听我又提起这事,十分严肃地说:“咱大元朝疆域辽阔、兵多将广,蒙古铁骑横扫天下、所向披靡。难道你对咱大元朝的江山还有什么疑问吗?”

我知道这并不是他的真心话,于是哈哈笑道:

“刘大人,这都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了吧!

你看看现在,各地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徐寿辉、刘福通、郭子兴、张士诚……

对了,还有你们浙江的方国珍,都有兴起燎原之势。

当然了,元朝也有一些能耐人。

比如前宰相脱脱,也算是个文武全才。本来在江苏镇压起义军,搞得是有声有色,但昏庸的朝廷突然下旨,罢了他的官。

这脱脱一倒,他原来任用的一些能臣干吏都跟着遭到清算。

多的例子我就不举了,咱就举两个例子。

朱升老爷子,知道吧?

那也是一代大儒啊,脱脱被罢相后,他不光是被迫辞官,家人都遭到暗算,差点儿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偰玉立大人知道吧,泉州路达鲁花赤,色目人中的优秀人物。

不久前不光被罢官,偰府还被围,也不知道偰玉立大人这次能不能逃过一劫。”

其实,我就知道这两个例子,全部拿来忽悠这刘伯温了。

刘伯温听了我这话,也是一惊,诧异道:“你说偰玉立大人现在也被罢官,身陷囹圄了。还有那朱老先生,他辞官的事我听说了,你说他的家人遭到了暗算?”

我十分坚定地对他说道:“千真万确!”

既然得交个朋友,我就得拿出点诚意来。

于是,接着说道:

“去年年末,我路经安庆。

安庆有个黑蛟帮,现帮主姓傅,叫傅友广,与我也算是个朋友。

当时,朱老爷子辞官准备回休宁县老家讲学。

临行前,他的爱女朱霏突然被劫持到了黑蛟帮。

当时黑蛟帮的老帮主病重,说是要娶了这朱霏冲喜。

但这事儿恰巧让我们给碰上了,我与那当时的黑蛟帮二当家傅友广有些交情,就让他说动了老帮主,放了朱霏。”

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达苏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龙头”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叔明休妻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五百四十四章 郁闷的谢再兴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爷子的重托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丽要崛起?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的请求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云楼第三百零八章 这个账算得不错第七百二十六章 杨日礼的昏招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休会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们都是“活雷锋”!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归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寿辉迁都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六百七十四章 阿鲁温投降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陨坑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内”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锅大侠”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五百四十六章 此马云非彼马云第六百五十六章 谢再兴以死谢罪第二百六十二章 锥子山传来好消息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七百章 朱升辞官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纪律的张思淑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六百四十章 宋兴反水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四百五十五章 鸿门宴弱爆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个老油条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时第二十一章 哲别的传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杨日礼的昏招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第三百二十七章 锦衣卫的前身第四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东第二百一十一章 二女受伤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华山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一百七十章 口无遮拦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长期规划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三十四章 偷袭锥子山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一百九十章 金镶珠宝蝴蝶簪第一百九十七章 狱中接头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二百九十章 我是男神?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谋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须守住的秘密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称帝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汉皇位之争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狱中接头第三十七章 见好就收第四百一十一章 群龙无首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长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爷子立功了第六十八章 围点打援(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杨宪下狱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五百七十二章 华容道再现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胜门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里逃生第十三章 仗义救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见元帝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锥”第五百四十章 猫有九条命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岭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陈第六百四十六章 群众的智慧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造混乱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叔明休妻第二百三十七章 谋取采石矶第五章 盆地脱困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五百七十一章 陈友谅归天第二十二章 张然殒命第四百九十三章 龙抬头,再聚首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达避雷
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达苏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龙头”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叔明休妻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五百四十四章 郁闷的谢再兴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爷子的重托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丽要崛起?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的请求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云楼第三百零八章 这个账算得不错第七百二十六章 杨日礼的昏招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休会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们都是“活雷锋”!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归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寿辉迁都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六百七十四章 阿鲁温投降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陨坑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内”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锅大侠”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五百四十六章 此马云非彼马云第六百五十六章 谢再兴以死谢罪第二百六十二章 锥子山传来好消息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七百章 朱升辞官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纪律的张思淑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六百四十章 宋兴反水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四百五十五章 鸿门宴弱爆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个老油条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时第二十一章 哲别的传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杨日礼的昏招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第三百二十七章 锦衣卫的前身第四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东第二百一十一章 二女受伤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华山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一百七十章 口无遮拦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长期规划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三十四章 偷袭锥子山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一百九十章 金镶珠宝蝴蝶簪第一百九十七章 狱中接头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二百九十章 我是男神?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谋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须守住的秘密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称帝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汉皇位之争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狱中接头第三十七章 见好就收第四百一十一章 群龙无首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长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爷子立功了第六十八章 围点打援(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杨宪下狱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五百七十二章 华容道再现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胜门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里逃生第十三章 仗义救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见元帝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锥”第五百四十章 猫有九条命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岭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陈第六百四十六章 群众的智慧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造混乱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叔明休妻第二百三十七章 谋取采石矶第五章 盆地脱困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五百七十一章 陈友谅归天第二十二章 张然殒命第四百九十三章 龙抬头,再聚首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达避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