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

受形势所迫,张定边不得不答应了张必先的要求,让罗复仁进了城。

进城之后的罗复仁当然首先就是去找了陈友直。陈友直听说了朱元璋对罗复仁的礼遇,而且朱元璋还再三言明,只要陈理投降,绝不会害陈家人的性命,陈友直当然是心动了。

自从高冠山失守之后,陈普才、陈友当父子就把日子论天过了。他们不知道武昌城还能坚守几天,自己还能活过几天。

可是当陈友直带着罗复仁来找到陈普才父子,并言明了朱元璋的宽大政策之后,陈普才、陈友当是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虽然罗复仁拍着胸脯为朱元璋担保,只要陈理出降,绝不伤害陈家的人。但是陈普才、陈友当、陈友直还是有点儿不敢相信。特别是罗复仁说的,朱元璋不会杀害陈理之事,陈普才三父子更是不敢相信。

因为陈普才已是垂垂暮年,陈友当、陈友直对朱元璋也是威胁不大。但是陈理不一样呀!陈理还年幼,而且曾经是大汉的皇帝,朱元璋真的能容得下他?该不会是为了诱陈理出降,故意耍的一个手段吧?

对于陈普才父子的这种担心,罗复仁是好好为他们分析了一番。

罗复仁告诉陈普才父子,朱元璋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他绝不会满足于仅仅当个吴王,成为一方霸主。也就是说,朱元璋的终极目标肯定是君临天下。

既然朱元璋有如此深远的目标,他怎么可能在陈理这件小事上给别人留下口实呢?一旦陈理出降,大汉的百官要么投降朱元璋,要么选择归隐。

自鄱阳湖大战之后,可以说大汉精兵强将几乎损失殆尽,眼下还活在世上且有些号召力的也就剩下张定边、张必先、邹普胜三人了。

邹普胜虽是徐寿辉重臣,但对先皇陈友谅也还算忠心。可是自从先皇陈友谅驾崩之后,邹普胜就已心灰意冷,根本无心辅佐新皇陈理。如果陈理出降,邹普胜归隐的可能性非常大。

张必先现已被朱元璋擒获,虽然他誓死不愿意投降朱元璋,但他还是支持陈理出降的,因为这是保存先皇陈友谅这唯一一支血脉的最后机会。

既然张必先现在都支持陈理出降,他就没有理由日后鼓动陈理再有什么异心。因为如果那样做,不仅是成功的机率微乎其微,还不如现在就坚守武昌城,而且这事儿一旦被朱元璋察觉,陈理必死无疑。

至于张定边嘛!也就剩下他这个顽固分子了。但是陈理执意出降的话,张定边还能有什么好说的。以张定边的秉性,陈理一旦出降,他必将选择离开。

只要这三人自此之后不与陈理绑在一起,陈理就算今后有点儿什么想法,也是难以成事,根本不会对朱元璋构成任何威胁。

虽然罗复仁这话说得在理,但是从军多年、还算有些见识的陈友直说道:“在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前,陈理应该是安全的。怕就怕他日一统天下之后,朱元璋想起了宋太祖赵匡胤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至理名言。而陈理则可很能就步了南唐后主李煜的后尘。”

虽然李煜死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已死,由其弟赵光义继位。但是相较之下,还稍显仁慈的哥哥赵匡胤都容不得李煜,何况是有虎狼之心的弟弟赵光义呢?

不得不说,陈友直这个担心是十分有道理的。陈理出降之后,虽然朱元璋答应给其封侯封爵,但当某一天来临,朱元璋看着陈理不爽,而且也没有任何顾虑的时候,除掉他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陈友直这话说完,不仅是陈普才、陈友当父子陷入了沉思,连一旁的罗复仁也觉得陈友直的分析有那么几分道理。

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罗复仁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陈理出降,有可能在N年之后遭到清算。但陈理要是不降,肯定活不过今年。还是先顾眼前吧!

另外,罗复仁告诉陈普才父子。如果陈理不降,不光是陈理必须死,他们整个陈家的人很可能都被朱元璋攻破武昌城后灭族。

但是如果陈理出降,即使将来陈理遇害,但陈家的其他人至少存活下来了。如果为了一个家族的存亡,只是牺牲了陈理一个人,那肯定是值得的。

罗复仁这一番道理摆了出来,陈普才率先表了态,必须出降。虽然陈理是他的亲孙子,他也不想把亲孙子送进虎口,但是如果用这个亲孙子的性命,能换回他更多子孙后代的性命,他认为这是值得的。

陈普才一表态,陈友当、陈友直兄弟自然也是赞同的。

见陈家父子这样子,好像陈理出降就是被判了死刑似的。罗复仁立即开导他们,刚才咱们分析的只是最坏的情况。有可能咱们低估了朱元璋的肚量,只是杞人忧天而已……

陈家父子计议已定,便带着罗复仁一起去找小皇帝陈理。

面对爷爷、伯伯的苦口婆心的劝说,陈理有些心动了。他虽然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但是他不想看到千千万万的人当了他的陪葬。

陈理虽然心动了,但是并没有糊涂。如果要出降,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不跟太尉张定边商量?陈理立即召张定边进宫。

张定边入宫之时,看见陈普才、陈友当、陈友直、罗复仁均在场,知道这些人已经劝过陈理出降了。

张定边正准备跪拜,陈理连忙阻止了。虽然现在张定边是他的臣子,可他也是自己父亲的结拜大哥,要不是他,自己也根本继承不了皇位。

陈理告诉张定边,爷爷和伯伯都劝他向朱元璋投降。眼下城外高冠山已失,丞相已然被俘,城内守军也是人心惶惶。真要想跟朱元璋死战到底,除了搭上城内众多兵士的性命,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但是,关于出降这事儿,他还是想听一听张定边的意见。

张定边的眼睛有些湿润,因为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结拜兄弟陈友谅。不仅是当日没有保护其突围而出,现在也无法保护陈理继续在武昌当皇帝。

张必先已被俘虏,想要依托武昌城与高冠山与朱元璋打持久战的计划已经破产。正如众人所说,选择继续坚守,也不过是苟延残喘一些日子罢了。

陈理出降,确实可以让许多人避免枉送性命,但是陈理自己,可能就是落入虎口,随时可能丢了性命。这个道理,张定边必须跟陈理讲清楚。至于是降,还是不降,完全由他陈理自己作主。

听了张定边的话,小陈理低头陷入了沉思。许久,他终于抬起头对众人说道:“如果能由我陈理一个人的性命,换回武昌城内众多苍生的性命,我认为是值得的。我愿意出降,至于具体事情,你们去安排吧!”

说完,陈理离座,在侍卫的陪同之下回了寝宫,而陈普才、张定边等人均愣在了当场。

在这里,我们必须为陈理点个赞!不愧是一代枭雄陈友谅的儿子,小小年纪,还是有几分霸气的。

三日之后,陈理开城门投降。城内汉军兵士放下武器,率先出城投降。朱元璋则在一众官员及亲卫的簇拥之下,进入武昌城受降。

陈理则与陈普才、陈友当、陈友直跪在武昌城门下恭迎朱元璋入城。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在朱元璋入城之前,常遇春率领五千精兵率先入城,并迅速控制住各个城门。而徐达则将兵力屯集在南门之外,随时监视着出城投降汉军的一举一动。

朱元璋在城门处亲自搀扶起跪在地上的陈理、陈普才等人。看着这个还不满十三岁的小皇帝,朱元璋温和地对他说:“你不用害怕,我不会伤害你的。过几天,你跟我回应天,武昌城内有什么东西你想带过去的,尽管带走。”

当着众人的面,朱元璋封陈理为归德侯,封陈普才为承恩侯,封陈友当为归仁伯,封陈友直为怀恩伯。

朱元璋还宣布,明日在武昌城内祭祀陈友谅及他两个在鄱阳湖大战中身亡的亲弟弟,所有大汉的降官降将,明日都参加祭祀活动。

不得不说,朱元璋在武昌城整的这一出还是相当成功的,大汉的降官降将几乎都被他给感动了,从此死心踏地的跟着他干了。

但是,有没有心如磐石、不为所动之人呢?

答案还是有的。

第一个就是张必先。朱元璋本以为自己在武昌城祭祀了陈友谅及他的两个弟弟,会令张必先感动。当他再次去跟张必先谈话之际,张必先还是那句话:“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见张必先是铁了心不跟自己干,朱元璋并没有为难他,而是释放了他。

张必先见朱元璋真的放了自己,颇感意外。他对朱元璋抱了抱拳,说道:“我张必先今生绝不与吴王为敌!就此别过!”说完,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朱元璋还是替张必先留了个台阶,他冲着张必先的后背喊道:“他日张兄若改变了主意,随时可以到应天来。我朱元璋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第二百零五章 斩首行动第一百九十一章 郭子兴死了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险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卖会只是幌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兴病倒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称王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线易帅?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丧于此?第一百四十九章 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第四百零九章 “灵活”也是把双刃剑第二百三十一章 常遇春再得子第七十五章 再获大胜第五百九十九章 张必先杀到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愤的张思淑第五百五十章 张子明变节?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妙计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四百四十三章 羞辱天完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六百三十三章 郁闷的宋兴第七百二十二章 穷途末路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结安答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二百七十七章 调配人员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华山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寿辉“驾崩”第六百二十八章 颠覆三观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顺帝的助攻第二百七十五章 镇江军营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况激烈第三百三十八章 远走高丽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杀计划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袄第四百三十三章 赵普胜被杀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二百三十一章 常遇春再得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一百九十二章 热脸贴了冷屁股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帅驾到第二百二十八章 软猬甲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一百一十章 初见朱升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赚大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软猬甲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嘱常遇春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门遁甲第一百九十四章 鲜花儿插在牛粪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鸿门宴弱爆了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三百四十四章 确定行程第四百一十四章 沈万三的深谋远虑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乡遇故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结安答第九十八章 投资入股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丽美女第一百零二章 做客黑蛟帮第一百六十三章 义助小僧第一百八十二章 陨铁宝刀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击第一百二十章 杀回锥子山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顿刘基第一百零六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第六十五章 确定目标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二十章 舍命相搏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袄第六百二十一章 拥兵自重第三百零八章 这个账算得不错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寿辉“驾崩”第五百四十九章 张子明被擒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蛟帮实力大增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
第二百零五章 斩首行动第一百九十一章 郭子兴死了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险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卖会只是幌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兴病倒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称王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线易帅?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丧于此?第一百四十九章 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第四百零九章 “灵活”也是把双刃剑第二百三十一章 常遇春再得子第七十五章 再获大胜第五百九十九章 张必先杀到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愤的张思淑第五百五十章 张子明变节?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妙计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四百四十三章 羞辱天完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六百三十三章 郁闷的宋兴第七百二十二章 穷途末路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结安答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二百七十七章 调配人员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华山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寿辉“驾崩”第六百二十八章 颠覆三观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顺帝的助攻第二百七十五章 镇江军营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况激烈第三百三十八章 远走高丽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杀计划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袄第四百三十三章 赵普胜被杀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二百三十一章 常遇春再得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一百九十二章 热脸贴了冷屁股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帅驾到第二百二十八章 软猬甲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一百一十章 初见朱升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赚大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软猬甲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嘱常遇春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门遁甲第一百九十四章 鲜花儿插在牛粪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鸿门宴弱爆了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三百四十四章 确定行程第四百一十四章 沈万三的深谋远虑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乡遇故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结安答第九十八章 投资入股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丽美女第一百零二章 做客黑蛟帮第一百六十三章 义助小僧第一百八十二章 陨铁宝刀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击第一百二十章 杀回锥子山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顿刘基第一百零六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第六十五章 确定目标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二十章 舍命相搏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袄第六百二十一章 拥兵自重第三百零八章 这个账算得不错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寿辉“驾崩”第五百四十九章 张子明被擒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蛟帮实力大增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