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谋着,要是现在出发赶往小孤山,恐怕我人还没到小孤山,小孤山那边早就已经有结果了。不如就在应天静待常二哥的好消息吧!
另外,朱升老爷子还告诉我,刘基此次也以谋士的身份随朱元璋西征了。看来,咱的这位老大哥也在朱元璋那里越来越得宠了。
既然不去操心常二哥军中之事了,我便在应天时刻关注着秦淮河治理之事。
眼下,清淤工程基本完工了。杜黑子带人负责的两岸排水暗沟修建工程也接近尾声。下一步要全面展开的就是场地平整的工程。
好在是那时候的征地拆迁工作不像现在这么棘手,李善长他们早替我们搞定了。按照我们估计,到明年下半年,两岸的土地平整工作就差不多了。
到了那个时候,李善长他们就得按照当初的协议回购一半的土地了。至于咱们手中的另一半土地,又得着手来打造当初就已确定好的饮食一条街和江南的最大风月场地了。想想这些,就令人兴奋。
在与杜黑子的交谈中,杜黑子告诉我,黑石岭中的伪钞印刷工作快要进行不下去了。
这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原材料基本快耗光了,按照他与谭诚他们几个的预计,目前还剩下的桑树顶多能维持造纸到九月底、十月初的样子。这些纸张造好之后,顶多也就够印刷两个月时间的至正钞。也就是说,到明年年初的时候,谭诚他们几个在黑石岭中就无事可干了。
这另外一个原因是,至正钞贬得太快了。如果从其他地方找原材料继续来造纸、印刷的话,基本就是个亏本生意。
这至正钞贬值太快之事,我们这趟苏州之行我算是感同身受,我也认为这事儿算是告一段落了,停了就停了吧!反正这些年,靠着这印刷伪钞,咱锥子山可是狠赚了不少了。
既然话说到了这里,谭诚他们几个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就得提上议事日程了。
杜黑子把话都说到这里,我知道他肯定是有想法的。我便索性让他谈谈这几个人以后的工作安排计划。
杜黑子听我问他这话,并没有立即回答我的问题,而是问我有没有什么安排。
我心中暗想,这哥们儿真是个人精,有想法都不愿意说出来,非得让别人先亮底牌。于是,我便跟他打个太极。
我告诉杜黑子,要说这事儿我还真没想过。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黑石岭本来就属于锥子山的留守人员,他们的工作安排本来就应该由他和刘聚大哥拿计划,我哪顾得上这些?
如果他和刘聚大哥有什么打算,说出来大家议一议是最好不过了。不过,以我对刘聚大哥的了解,像这种事情,他肯定是让杜黑子全权负责的。因此,这个初步方案还得杜黑子来拿。
我将这番意思说出来之后,杜黑子一下子便没有话说了。
杜黑子尴尬地笑了笑,告诉我,至于谭诚他们几个下一步怎么安排,他也跟谭诚他们几个谈过,无外乎就是两个方向。
其一,继续待在黑石岭。不过那样的话,他们就得给周定成、唐安父子他们打下手了,他们似乎不大愿意。
另外,就是到联络点来。眼下,应天的业务越来越繁忙,人数还是远远不够。谭诚他们几个也是聪明人,如果到应天来给郑有功帮忙,肯定是能胜任这份工作的。
听了杜黑子这话,我心中暗笑道,嘿嘿!这哥们儿其实早就有打算了,不逼一逼他,他都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既然他有这个想法,不知道他跟刘聚大哥商量过没有?毕竟黑石岭中之人算作留守人员。
当我问起这事儿刘聚大哥是个什么态度的话之后。果然如我所料,杜黑子告诉我,刘聚大哥说这事由杜黑子自己定,如果非要打人商量,刘聚大哥让他找我商量。
既然如此,我便决定尊重杜黑子的决定。我告诉他,让他找个时间跟谭诚他们几个正式谈一谈这事儿,他们愿意留在黑石岭,或者去锥子山做其他留守人员的事情都可以。如果他们愿意来应天,我们也是大大地欢迎。毕竟这种人事变动之事,尊重当事人自己的意愿是最妥当的方案。
至于这事情的具体操作,我让杜黑子自己去搞。我也得学一学刘聚大哥,在这种事情上当当甩手掌柜了。
七月底的时候,偰斯派人从嘉定州那边给我带来了一封书信。信中,偰斯告诉我,他已经被任命为嘉定州同知了。同时,他也对我再三表示了感谢之意。
我当即给送信之人安排了住处,让他休息一天之后再返回嘉定州。另外,我立即给偰斯回了一封书信。
在信中,我先是让他不必客气。既然我娶了兰儿,咱们就是一家人,就不要说两家话了。另外,我还给偰斯透了风,今年年底的官员大考,我已经顺便打了招呼,不出意外,下一任嘉定州知州就是他偰斯的。
第二天一早,我将写好的书信封好后交给了送信之人,并给了他一锭二十五两的银子作为答谢,请他务必将此信亲手交给偰斯。
那送信之人本就是偰斯安排过来了,我即使不给他银子,他也得替我将信送回去。何况是有了这一锭银子,那送信的小伙子是更加欢喜了。跟我道别之后,那送信的小伙子立即踏上了返回嘉定州的征程。
八月下旬,朱升老爷子和李善长便接到西线传来的好消息,小孤山的傅友德和丁普郎率军投降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事情的发展正如我当初预料的那样。拿下安庆、池州之后,朱元璋召集众将在安庆召开了阵前军事会议,会议的议程当然是如何拔掉小孤山这颗钉子。
朱元璋并没有被顺利拿下池州和安庆而冲昏头脑,毕竟镇守池州和安庆的虽然是陈友谅的嫡系,但都是名不见经传的角色。但镇守小孤山的傅友德和丁普郎则大不相同,这二人是早就声名远播了。
虽然朱元璋对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是相当重视,但众将并未被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的声名吓倒,都是纷纷请战。
正是因为傅友德和丁普郎是曾经徐寿辉麾下的“四大金刚”,那就算不上陈友谅的嫡系,自然就成了朱元璋要努力争取的对象。
也正是因为想着收服此二人,朱元璋才对小孤山如此重视,召开了阵前军事会议。
会上,众将是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稳扎稳打,进军直逼小孤山。不过,大军到了小孤山一带,并不急于进攻,而是以攻心为上,最好是能派人到小孤山敌军军营中去交涉一番,争取说服这二人。
虽然在一年之前,康茂才曾奉朱元璋之命去过小孤山,傅友德和丁普郎当时也并未就此事发表任何意见。但这一次再去说降,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康茂才当时只是扮作普通人,而且是秘密进行,傅友德和丁普郎不会担心被陈友谅发觉。因此好酒好肉招待康茂才是一个正常人都会作出的举动,毕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多给自己留条退路有什么不好呢?
这一次再去招降,那是什么情况呢?
朱元璋兵临小孤山,两军交战一触即发。站在傅友德和丁普郎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一次来人说降,相当于就是最后通牒,如果他们两人不降,对面就要开打了。
在这种情况下,傅友德和丁普郎就有点被迫投降的感觉。如果他们两个脑子一热,不接受这种受迫投降,杀了说降之人,与朱元璋开战,也是相当有可能的。
另外,这次朱元璋兵临城下,派人过来说降,那就是明目张胆地进行的。即使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不答应投降,陈友谅也必定会知道此事。
如果傅友德和丁普郎不降,那就必须杀掉来说降之人,以向陈友谅表忠心。如果不杀掉说降之人,他们两个以后在陈友谅面前也是没有办法交待的。
也就是说,这一次去小孤山说降,是有相当大的生命风险的,与一年之前的康茂才说降有着天壤之别。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说到了这去小孤山敌营中说降之事,大家就都不发话了。因为这事儿搞不好就把自己小命儿搭进去了。虽然自古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之说,但在现实中,经常有拿对方说降之人祭旗的事情发生。
正在众人都没开口之际,常遇春自然是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他立即向朱元璋请命,他愿意以先锋官的身份去敌营中劝降。
常遇春一出来冒这个泡,许多人都是松了一口气,他们生怕被朱元璋派去小孤山说降。并不是说这些人贪生怕死,而是这些人觉得要是死在说降的过程中太憋屈了。
朱元璋手下的这些将领,有许多人都是不怕死的,但是那种不怕死是指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