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弹

思淑没有拒绝,头随着我的手抬了起来,但眼睛是闭上了。

这是一张美丽得令人窒息的面庞,也是一张美丽得令男人血脉喷张的面庞。

我含着一大口水的嘴就朝着这张美丽面庞上的小嘴凑了上去……(此处略去一万一千二百字)

接下来的日子,算得上是我从出生以来,最快乐的一段日子了。

每天有两位美人相伴,晚上还有两位美人轮流侍寝,我真是感觉这日子比当皇帝还爽。

过了几天,黑石岭中又传来好消息。

说是唐世超父子做的燃烧弹快完工了,加上之前已做好的各种弹药,总共大概有六百多枚。

当初我从黑石岭回来,就把准备让陈元贵去给常遇春送弹药的事情说了,陈元贵当时也是一口就答应了。

本来柳怀镜还准备过个十来天,才带车队去和州拉盐,但为了早日把弹药给常遇春送去,只能让柳怀镜他们提前几天出发了。

我把陈元贵和柳怀镜都叫了来,把黑石岭那边的大致情况都说了一下。

我们三人一阵商议,议定车队三天之后就出发。

车队出发之前,先派人去黑石岭把那些弹药都搬到韭菜山山脚的那个岔路口来等着。车队途经那个路口时,就顺便把那些东西带上。

我反复叮嘱柳怀镜和陈元贵,这次运送的弹药一定要轻拿轻放,要远离火源,否则发生了爆炸事故,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另外,为了让这些弹药射程更远,在锥子山上,我也让杜黑子安排木匠,做了十多个小型投石机,投这些弹药正合适,这次让他们也全部给常遇春带去。

另外,我对陈元贵还有交待。

让他带十几个人去,到了和州,先去看看李善长回来了没有。如果回来了,那一切好办。

如果没回来,就去找李善长的手下,让他们安排船只,由陈元贵带队亲自把这些弹药送到常遇春军营去。

至于为什么要李善长的手下安排船只,这主要是考虑到如果我们自己找船,到了太平那边还得跟那边的防守部队解释,万一出个什么岔子就不好了。

如果是李善长的船,那就好办多了。因为太平那边的防守部队是认得李善长的船的。

另外,我还给常遇春写了一封信,告知他蓝玫又给他生了个儿子,让他给起个名字。

一切安排完毕,陈元贵和柳怀镜就下去准备出发的相关事宜了。

我则继续跟霏儿和淑儿过着甜蜜、幸福的日子。

既然思淑已经跟我成了婚,刘聚和王氏的事,我也让她跟霏儿一起跟进,让王氏要有耐心,多鼓励鼓励刘聚。

毕竟思淑跟王氏相识多年了,有些话说起来,肯定会更加大胆一些。

到了十一月底,刘善荣又来了。

这次他又带了一件拉丝软甲、一把陨铁刀、一把陨铁宝剑。这件拉丝软甲是给我的,陨铁刀也是我的,宝剑是思淑的。

这次的刀和剑都是采取的灌钢的新工艺,比上次的刀和剑的分量轻了不少。我和思淑试了一下,都觉得十分满意。

我让刘善荣给周定成带话,让他放心大胆地做试验。那个陨铁刀多打造几把,以后给常二哥手下的几个得力干将一人配备一把。

又过了几日,我们便商量着去和州的事了。

因为与沈大哥约好了,年底在和州会面的,我们预定腊月初十出发。

到了和州后,估计陈元贵也给常遇春送完弹药回和州了,可以从他那里了解一下常遇春的近况。

另外还要跟沈大哥好好叙旧,当然还得看看李善长那边是个什么情况,毫州的事情是否顺利,下一步去滁州有没有什么还需要我们帮忙的。

这一切处理完,我就准备把霏儿送回石门。她也说过了,以后有淑儿跟着我,她在家里也安心。

至于把霏儿送回石门后,下一步的打算,就只能回和州了再看了。

刘聚那边的情况,我让霏儿和思淑一直在跟进。总之就是鼓励王氏要在刘聚身上多采取些手段,要有耐心。

可惜那个时候也没有淘宝,也没有情趣内衣,不然让霏儿和思淑在网上给王氏买两套。

腊月初十,按照预定计划,我带着两位夫人,还有罗仁、陈定邦、贾海通、郑光成一行七人,告别了刘聚他们,向和州而去。

在滁州的地界上,我们遇见了柳怀镜的车队。从他口中,我也得知,他们到和州的时候,李善长还没从毫州回来。

陈元贵找了李善长的手下,要了三条船,亲自带人送那些东西去太平的常遇春军营了。

到和州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一日了。

沈大哥还没来,陈元贵也没回来。我便与众人在联络点先安顿了下来。

第二天,我便带着两位夫人和罗仁他们在和州城里好好转了一转。

这天晚上,李善长那边就派人来报信了,李善长今天下午刚回到和州,我们可以随时去找他。

我当即决定第二天去拜会拜会这位老朋友。

第二天一早,我便带上罗仁、陈定邦去见李善长了。

李善长见了我也是格外高兴,看他那高兴的样子,我就知道这趟毫州之行应该是收获不小。

李善长把毫州之行的大致经过给我们讲了一遍,和我们当初预料得也差不多。

李善长去毫州后,先去拜访刘福通,但吃了几次闭门羹。最后,还是按照我的办法,先去找了刘福通的弟弟刘六。

这刘六任知枢密院事,都是因为沾了哥哥的光,平常结交拜会他的人就不似他哥哥那么多。

这刘六可是个见钱眼开的主,李善长去拜会了他几次,每次都送了些好东西,这一来二去的,两人就混得熟透了,经常以兄弟相称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刘六,从小就穷惯了,突然一下子当了官,那还不得多多捞钱,把自己这前半辈子受的苦给补偿回来。

既然李善长与刘六混熟了,李善长就向刘六讲明了来意。

刘六听说李善长是代表和州、滁州那一带的朱元璋来求官的,当即就给李善长打了包票。

刘六敢打这个包票,也不纯粹是一时托大,讲哥们儿义气。而是他认为,自己是在帮哥哥谋划大事。

当时,刘福通在龙凤政权内部其实是真正的一号人物,但他自己不想当这个“出头鸟”,再加上又想利用“小明王”的身份来忽悠普通人民群众。因此,就让韩林儿当皇帝。

“名不正,则言不顺。”

虽然韩林儿只是个傀儡,但他是个名正言顺的皇帝,因此,刘福通要巩固自己的势力地位,就得笼络各方势力。

郭天叙、张天佑已死,原滁州、和州一带的三把手朱元璋要上位也无可厚非。

但滁州还有郭子兴的小儿子郭天爵,如果立郭天爵为滁州、和州一带红巾军的头领也未尝不可。

用现在的话来讲,刘福通代表的龙凤政权就有一个自由裁量权,他们想扶持朱元璋也可以,想扶持郭天爵也有道理。

既然有这么一个自由裁量权,那就得用好这个自由裁量权,要让自己的权力发挥最大的效益。

因此,在刘六看来,朱元璋既然主动示好,他哥哥刘福通就没有理由拒绝。

只要朱元璋愿意唯他哥哥刘福通马首是瞻,这就是一件“双赢”的大好事。

另外,如果这件事儿他帮着办成了,那个新结交的好兄弟李善长肯定不会亏待自己,那不就是“三赢”了嘛!

刘六虽然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也没什么文化水平,但政治能力、权谋水平还是有的。

在很多情况下,政治手腕及其能力并不与其文化水平挂勾。不信你看看刘邦、朱元璋,文化水平在当时的社会并不出众,但政治权谋却是那个年代的翘楚人物。

在与李善长一番计议之后,刘六迅速去找了哥哥刘福通。

果然如刘六所料,刘福通也是有意结交这个兵权在握的实力人物朱元璋。

在刘六的穿针引线下,李善长迅速拜见了刘福通。

李善长充分发挥了能言善辩,外加善于忽悠的本领,一番话是把刘福通给说得服服帖帖。幸亏当时朱元璋不在场,不然刘福通得当场跟朱元璋结拜兄弟。

李善长那一番可以命名为《论刘福通与朱元璋结盟的重要性》的重要论述,如果是从“公事”的角度来说服刘福通的话。

那么接下来,李善长进献给刘福通的那一箱珠宝,就是从“私人关系”的角度,彻底让刘福通心服口服了。

当李善长从怀中拿出事先与朱元璋一起拟好的奏章递给刘福通的时候,刘福通只是草草看了一下,就满口应承道:“这事儿是一点儿问题没有。”

刘福通让李善长先回住处等消息,三日之内,他毕竟把此事安排妥当,让他面见“小明王”韩林儿,并亲自递上朱元璋的奏章。

只要有他刘福通在,朱元璋在奏章上所言之事,没有人敢提出异议的。

果然,才过了两天,刘福通就派人知会李善长,让他准备第二天一早去拜见韩林儿。

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二百六十四章 现场规划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头第三百七十五章 再闯高府第十六章 拜师学艺第八十八章 初见思淑第七百一十章 汪广洋丢官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寿辉“驾崩”第三百零九章 谋取江阴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杀出程咬金第三百六十章 “野猪”来袭?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错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卖会只是幌子第七章 穿越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现场规划第一百八十八章 唐家入伙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疯?第十六章 拜师学艺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东第二百七十八章 议定改革方案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二百五十章 贴心小棉袄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价涨疯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里逃生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会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笔私盐生意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三百六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三十章 蓝玫寻死第二十四章 上锥子山第六百三十章 原来是施耐庵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一百一十三章 抵达石门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一百一十八章 设立和州办事处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六百六十章 古装版《无间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四百一十五章 刘李会面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三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中计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头脑第六百四十章 宋兴反水第四十二章 准备突围第七百一十五章 杨宪下狱第二百五十七章 买房置地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阳神功》?第六百五十六章 谢再兴以死谢罪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训练基地第四百九十章 于光投诚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达木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况第五百零七章 常遇春“犯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归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六百三十六章 决战东吴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当雷锋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渗透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弹第四百零三章 冯国用之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陈野先第二百四十七章 苗军反水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休会第五百六十五章 瓮中捉鳖之计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三百零一章 结亲刘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帮内讧第六百四十五章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怀疑第513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镇江军营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雳火球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伤离别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五百七十八章 陈善中计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萧何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户第七十五章 再获大胜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六十二章 入伙之争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
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二百六十四章 现场规划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头第三百七十五章 再闯高府第十六章 拜师学艺第八十八章 初见思淑第七百一十章 汪广洋丢官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寿辉“驾崩”第三百零九章 谋取江阴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杀出程咬金第三百六十章 “野猪”来袭?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错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卖会只是幌子第七章 穿越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现场规划第一百八十八章 唐家入伙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疯?第十六章 拜师学艺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东第二百七十八章 议定改革方案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二百五十章 贴心小棉袄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价涨疯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里逃生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会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笔私盐生意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三百六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三十章 蓝玫寻死第二十四章 上锥子山第六百三十章 原来是施耐庵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一百一十三章 抵达石门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一百一十八章 设立和州办事处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六百六十章 古装版《无间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四百一十五章 刘李会面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三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中计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头脑第六百四十章 宋兴反水第四十二章 准备突围第七百一十五章 杨宪下狱第二百五十七章 买房置地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阳神功》?第六百五十六章 谢再兴以死谢罪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训练基地第四百九十章 于光投诚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达木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况第五百零七章 常遇春“犯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归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六百三十六章 决战东吴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当雷锋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渗透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弹第四百零三章 冯国用之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陈野先第二百四十七章 苗军反水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休会第五百六十五章 瓮中捉鳖之计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三百零一章 结亲刘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帮内讧第六百四十五章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怀疑第513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镇江军营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雳火球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伤离别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五百七十八章 陈善中计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萧何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户第七十五章 再获大胜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六十二章 入伙之争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