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达避雷

终于,在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在西吴各路大军的猛攻之下,苏州城的各处城门相继失守。而此时的张士诚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他一边安排亲兵继续在城内坚持与突入城内的西吴军巷战,一边迅速安排了两件重要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迅速派人杀害了已被他囚禁九年的廖永安。

第二件事情,就是让兵士在齐云楼下堆积了大量的柴火等易燃物。

张士诚带着一众妻妾及子女,来到了齐云楼下。

张士诚对众妻妾及子女说道:“城已破了,西吴军马上就杀到了。你们都到楼上去吧!你们要是被西吴军抓到,必然是受尽百般折磨而死。与其这样,咱们不如一家人死在一起,到了阴曹地府,咱们一家人还是团聚在一起。”

众妻妾皆携子女哭哭啼啼地上了齐云楼,张士诚亲自在下面点燃了那些早已堆积好的柴火。

看着火势越来越大,众妻妾及子女都已陷身火海毙命之后,张士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绳子,系在一棵离齐云楼不远的歪脖子树上,然后上吊自杀了。

或许是张士诚的命太硬,就在苏州城破之时,徐达命令兵士带着李伯升、吕珍、潘元绍、潘元明、“五太子”等人入城分头寻找张士诚的下落。

就在张士诚刚刚上吊之际,随西吴军入城的张士诚旧将赵世雄发现了齐云楼前上吊的张士诚。赵世雄与西吴军兵士迅速将张士诚解救下来,掐了几下人中,张士诚就活过来了。

找着了张士诚的下落,徐达很高兴。他亲自拜会了张士诚,但张士诚始终一言不发。

徐达无奈,只好让李伯升、潘元绍、吕珍等人常伴张士诚身边,意图让这些人来劝说张士诚向朱元璋投降。

对于李伯升、潘元绍、吕珍等人的劝降,张士诚也是一律不予理会,甚至眼睛都不睁开一下,他是不想再看见这帮自己昔日深信的重臣。

攻克苏州、活捉张士诚,这么大的好消息,徐达立即发出紧急军报,送往应天的朱元璋。

因为张士诚始终不发一言,而且拒绝进食,徐达也来不及等朱元璋的答复,立即派人走水路送张士诚回应天。徐达可不想让张士诚因为绝食而死在自己手中,那样的话,将来要是朱元璋怪罪下来,自己可担不起。

徐达不仅加派军士护卫张士诚回应天,还让李伯升、潘元绍、吕珍他们几个跟着船一同回应天。徐达交待他们几个,要全力确保张士诚的安全,如果张士诚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儿,绝不轻饶他们几个。

虽然张士诚在途中还是坚持不进食,但好在苏州与应天相隔不远,张士诚到应天之后,一切还是安然无恙。

将张士诚押解到了应天,交给了朱元璋的亲卫队,徐达的任务算是完成了,李伯升、潘元绍、吕珍他们几个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徐达派出的这些人则立即掉转船头,返回苏州。

朱元璋得知张士诚已被送来了应天,正思谋着怎么跟张士诚会面的细节问题。朱元璋心中最理想的方案当然是张士诚向他投降,然后他像对待陈友谅的父亲、儿子及兄弟一样,封他一个什么爵位,将其软禁起来。这样一来,江浙一带的民心才会迅速归向于自己。

正是因为朱元璋有如此多的考虑,他就不可能在张士诚被押往应天的第一时间与其会面。也正是因为他没有在第一时间与张士诚会面,这明末两大枭雄至死都没有能会上一面。

当日夜间,趁着亲卫队不备,张士诚解下自己的腰带,上吊自尽了。

当朱元璋得知张士诚的死讯,气得是将茶杯都摔碎了。

当还身在苏州的徐达得知了张士诚在被押往应天后的当夜上吊自尽,心中暗自庆幸:总算成功地避雷一次!

廖永安的尸首是被亲弟弟廖永忠发现并收殓的,毕竟苏州城一破,别人都在寻找张士诚的下落,而廖永忠却在寻找哥哥廖永安的下落。

好在是张士诚处决廖永安之后,廖永安被秘密囚禁一事儿也就不再是秘密了。廖永忠寻找廖永安的遗体,并没有大费周折。

收殓好哥哥的尸体之后,廖永忠立即上书朱元璋,请求亲自扶哥哥灵柩归老家巢湖,将其安葬。但朱元璋并未同意其请求。

朱元璋派人来苏州告诉廖永忠,他亲自派人运送廖永安的遗体回巢湖安葬。朱元璋派来的人着重强调,廖永安的遗体途经应天之际,朱元璋将亲自前往江边祭奠。

朱元璋亲自派人运送廖永安的遗体回巢湖安葬,并承诺在应天江边祭奠廖永安,这对于廖家来说,已是非凡的荣耀了。廖永忠虽然不能亲自扶哥哥的灵柩回家乡,但也说不得什么。

至于朱元璋为何不让廖永忠扶哥哥灵柩回家乡巢湖,那是因为朱元璋对廖永忠另有重任。

按照朱元璋的指示,众将在苏州整顿兵马之后,以汤和为征南大将军、廖永忠为副将军,立即攻占上虞、余姚二地,然后迅速南下,攻取方国珍的地盘儿。

南下进攻方国珍的另一路大军由李文忠为主帅、朱亮祖为副帅,兵出浦城,立即向方国珍的重兵屯集地庆元发起攻击。

两路南征大军一南一北,从两个方向夹击方国珍,朱元璋这是要一举平定江南的节奏。

虽然南征方国珍的两路大军中,李文忠并未被朱元璋授予什么征南大将军之类的,但是,朱元璋可是给了自己这个亲外甥一个大大的实惠。

张士诚兵败被俘之后,朱元璋立即令李善长等人行文,成立了浙东行省,其地盘儿不仅包括今天的浙江,还包含江苏的大部分地方,以及即将攻克的福建诸地。而这浙东行省的最高长官,也就是浙东行省的右丞就由李文忠来担任。也就是说,李文忠现在也称得上是封疆大吏、一方诸侯了。

考虑到李文忠还年轻,办事儿容易冲动,为了不让其重蹈朱文正的覆辙,朱元璋是绞尽脑汁,给李文忠治下的浙东行省派去了一个重要人物杨宪。

杨宪一向以敢于得罪人、行事泼辣的风格甚得朱元璋欢心。当初朱文正与李饮冰在洪都城内闹得满城风雨,朱元璋本来是派汪广洋去替他到洪都申诫朱文正的,考虑到汪广洋的行事风格不够强硬,朱元璋便派杨宪同行。

朱元璋此次任命杨宪为浙东行省参政,其实他更重要的工作还是自己的老本行检校。

临行前,朱元璋亲自找杨宪谈话。朱元璋告诉杨宪,李文忠是我外甥,但他太年轻了。你此去浙东行省,就是要替我管住他。军事上以他为主,民政、吏政上就由你做主,如果出了问题,我唯你是问。

对于朱元璋临行前的重托,杨宪自然是不敢怠慢。他也下定决心,到了浙东行省,一定要将各项事务都抓起来,要干出点儿成绩给朱元璋看看。

朱元璋本来是想派一个人去浙东行省替李文忠掌掌舵,帮李文忠将浙东行省治理好,出一些成绩。谁知,因为后来的一些机缘巧合,这二人在浙东行省又闹成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再来说说朱元璋最重要的两张王牌——徐达和常遇春。朱元璋在安排妥当浙东行省的相关事宜后,立即命令徐达和常遇春二人迅速率大军班师回应天。与此同时,朱元璋从徐州前线召回前期立下大功的傅友德。

十月初,徐达、常遇春、傅友德三员大将齐聚应天,朱元璋召集身在应天的诸将及谋士们召开了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

会议开始之前,朱元璋将傅友德是狠狠地表扬了一番。朱元璋说,这次能成功地灭掉张士诚,徐达、常遇春等参与围攻苏州的诸将自然是功不可没。但是,傅友德在徐州痛击南下侵犯徐州的元军,也是为围攻苏州赢得了宝贵而充分的时间。

朱元璋说到这里,又顺带着将徐达又表扬了一番。朱元璋告诉众人,当初徐达向他推荐傅友德可镇徐州的时候,他心里还有点儿没底。

可是这次傅友德在徐州一战成名,让朱元璋格外惊喜。朱元璋顺带着对常遇春又是一顿猛夸,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说常遇春为他培养了一个重要的军事人才。

紧接着,朱元璋话风一转,说以傅友德之才,应当单独引领一军。同时,朱元璋又对常遇春半开玩笑地说道:“我的常先锋官,这次能取下苏州,你的结拜大哥也立功不小。先前嘉兴府、嘉定州的投诚,你安插的人也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是这一次,你虽然立了大功,我不仅没有及时奖赏你,反而要先找你讨一个人哟!”

常遇春听朱元璋这么表扬他,虽然心中高兴,但是也不敢怠慢。听朱元璋说找他要一个人,连忙称自己能为吴王培养、输送人才是莫大的荣幸。

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一百零六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四百一十五章 刘李会面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亲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达木第五百章 截胡高丽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二百九十五章 谁守常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话别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爷子的下落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狱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实力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四百章 砍价砍一半第七十章 抢柳家庄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门密谋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帅驾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双面间谍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广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汉皇位之争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一百零一章 安庆三结义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来历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三百零七章 领工资喽第二百二十八章 软猬甲第一百九十四章 鲜花儿插在牛粪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处理俘虏的问题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四百六十七章 东窗事发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二百五十章 贴心小棉袄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门之战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第八十八章 初见思淑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华山第二十三章 追杀千户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六百八十一章 舍车保帅第三百零九章 谋取江阴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萧何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讯第十五章 杨过的原型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五百八十三章 汤和替子求学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第四百七十五章 双面间谍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过扬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说话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门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七十七章 带队赴峡州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第四百六十二章 说漏嘴了第六百零八章 陆父心动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显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庙第一百零七章 经不起推敲的谎言第十九章 兵行险着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来历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男人一台戏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内讧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疯?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训练基地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462章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东窗事发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渗透第三百零七章 领工资喽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卖会只是幌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们被包围了
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一百零六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四百一十五章 刘李会面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亲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达木第五百章 截胡高丽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二百九十五章 谁守常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话别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爷子的下落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狱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实力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四百章 砍价砍一半第七十章 抢柳家庄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门密谋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帅驾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双面间谍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广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汉皇位之争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一百零一章 安庆三结义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来历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三百零七章 领工资喽第二百二十八章 软猬甲第一百九十四章 鲜花儿插在牛粪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处理俘虏的问题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四百六十七章 东窗事发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二百五十章 贴心小棉袄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门之战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第八十八章 初见思淑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华山第二十三章 追杀千户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六百八十一章 舍车保帅第三百零九章 谋取江阴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萧何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讯第十五章 杨过的原型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五百八十三章 汤和替子求学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第四百七十五章 双面间谍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过扬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说话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门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七十七章 带队赴峡州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第四百六十二章 说漏嘴了第六百零八章 陆父心动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显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庙第一百零七章 经不起推敲的谎言第十九章 兵行险着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来历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男人一台戏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内讧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疯?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训练基地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462章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东窗事发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渗透第三百零七章 领工资喽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卖会只是幌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们被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