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

徐达指出,一旦陈友谅军在龙湾地域遭受伏击,肯定是边打边退,此时张德胜的水军前来截击,似乎是可以合围陈军。但如果此时陈军弃舟上岸,从陆上向西、向南逃窜呢?

水军对水军,张德胜还可以利用敌军混乱、秦淮河道太窄等优势。如果陈军上了岸,张德胜的水军可就没办法阻挡撤退的陈军了。

这样岂不是眼睁睁地看着陈军逃出了包围圈?

徐达抛出这话,在场众人,包括朱元璋在内也是为之变色。对呀!刚才大家都只考虑到了水军对敌撤退水军的优势,可没有考虑到这一层一呀!

朱元璋看看众人,众人似乎一时也没了主意。朱元璋只好又问徐达道:“那依天德将军的意见,这个疏漏我们应该如何堵上呢?”

徐达不愧是朱元璋麾下第一战将,就这短短的时间,他已在心中谋划了一个初步方案。

徐达告诉众人,还需要在大城港(此战胜利后,朱元璋改此地地名为大胜关,沿用至今)一带埋伏一支人马。这样一来,当陈军后撤之时,我们就有了水陆两路兵马截击敌军。

朱元璋盯着地图看了许久,点了点头,看来他是认可徐达这个提议了。

不过他马上又抛出一个问题,这埋伏在大城港的人马由谁当主将呢?

朱元璋话音刚落,李文忠和朱文正都立即起身,争着讨要这个差事。毕竟这可是个立功的大好机会嘛!

朱元璋立即否定了这两个子侄的请命。

朱元璋告诉李文忠,他还有重要任务,就是盯住康茂才。此战成败的关键就在康茂才,如果康茂才真的是向陈友谅诈降,这一战几乎就可以拿下了。

如果康茂才当一棵墙头草,甚至他弄假成真,真的充当了陈友谅的内应,那应天的局势就危矣!

所以康茂才这个人必须死死盯住,要完成这个任务,李文忠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李文忠得到朱元璋这个答复,也是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一个马虎不得的任务,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也充分说明了朱元璋对他的信任。

朱元璋不让朱文正去大城港设伏的理由是,他要让朱文正跟在自己身边坐镇狮子山。一旦哪支设伏人马出现战局吃紧的情况,朱文正必须去带兵增援。

说得更加通俗一点儿,朱文正就充当了战略预备队队长兼亲兵卫队队长的职责,这个职责当然也不轻松。

其实,朱元璋不让朱文正去大城港还有一个原因,只是他不愿意告诉众人而已。

这个理由就是,当初人心惶惶之际,朱文正不止一次地向朱元璋表明心志,愿与应天共存亡。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朱元璋决定要好好培养一下这个侄子。

通过这次应天事件,朱元璋坚信了还是血缘关系更加可靠的想法。既然要培养朱文正,那就让他在这次战役中跟着自己,时不时地对他指点一二。

参与此次机密会议的九人之中,徐达、常遇春、冯国胜分别是三路设伏人马的主将,李文忠、朱文正的主动请缨被朱元璋驳回了,沐英年纪又太小了一些。至于李善长、朱升、刘基三人都不是武将,看来这设伏大城港的主将人选是不可能在今天参会的人员中产生了。

正在朱元璋思谋之际,李善长倒是提出了一个人选。

此人就是杨璟。当初攻克集庆之前,此人是元军中的一个管军万户。攻克集庆之时,此人投降了朱元璋,初时编入徐达部。

后来在攻取常州的战役中,此人作战勇猛,被朱元璋授予亲军副都指挥使。眼下,此人正驻守在牛首山。

李善长推荐杨璟的理由是,此人骁勇善战,且在应天多年,对应天周边的地形是相当熟悉。

此人虽是元军降将,但跟康茂才不同的是,此人跟陈友谅及天完军方面没有任何交集,不必担心他会有二心。

听完李善长这个建议,朱元璋拿眼瞅了瞅徐达。当初这杨璟归降之时,曾在徐达麾下效力。朱元璋是要征求征求徐达的意见。

对于杨璟的能力,徐达当然是知晓的。本来他也曾想着推荐此人,但怕别人说他与杨璟有私交,便没有开口。没想到现在李善长推荐了此人,那徐达还有什么理由不帮着美言几句呢?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有了李善长和徐达的强力推荐,朱元璋很快就拍了板,这大城港就由杨璟从牛首山带两万人马过来设伏。

щшш✿тт kдn✿co

五路伏兵的事情搞定了,还有一个重要事情得交给李善长了。那就是待康宁走后,立即在江东桥边迅速修建一座石桥。

李善长当即领命,迅速去布置。他给朱元璋打了包票,七日之内,一定把石桥造好。

对于李善长的办事能力,朱元璋当然是放心的。

考虑到杨璟率兵赶到大城港还得需要时间,朱元璋定下五月初四再次召开会议。参会人员除了今日这九人,还要叫上杨璟、赵德胜、张德胜、朱虎、邵荣五人。

会后,李文忠被朱元璋单独留了下来。朱元璋告诉李文忠,接下来的几天,他不仅是要时刻关注康茂才的动向,还要兼顾一些其他官员的动向。

眼下大战在即,人心思变,万万不可出一点儿纰漏。天完方面既然想到了策反康茂才,难保不会策反其他人。

也正是这个任务艰巨,刚才朱元璋才没有同意李文忠的请战。之所以刚才只说监视康茂才之事,就是不想众人都知道朱元璋对他们也不信任。

听了朱元璋交的这个底之后,李文忠才真正体会到了此次任务的重大。

五月初四,吴国公府召开了一次高级别的军事会议。参会人员除了朱元璋,还有上次就已确定的十四个人。

会上,李善长汇报了江东石桥的施工进展情况。据李善长汇报,自从康宁走后,新桥立即投入施工,人员分为三班倒,夜间用火把照明继续施工。

李善长拍着胸脯保证,五月初七天黑之前保证完工。

听了李善长这个汇报,朱元璋当然是满意的。

接下来,朱元璋亲自讲解了此次应天防御战的详细作战计划。

徐达、常遇春等人早已知道这个计划,但杨璟、赵德胜、张德胜、朱虎、邵荣五人可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计划,脸上显出几分兴奋之情。

当然,最激动的就非杨璟、张德胜二人莫属了。其他三人都是各路人马的副将,这二人却是主将,自然是更加兴奋了。

就在朱元璋在应天城外给天完军布下一个天罗地网之时,陈友谅也在谋划着他的大事。

陈友谅与四大心腹经过反复计议,将除去徐寿辉的日子就定在五月初四,称帝的日子则定在了五月初五。

之所以定在五月初五,众人也是仔细研究了一番。

既然准备称帝,那就得搞得隆重一些。但徐寿辉还没死,明目张胆地准备称帝事宜,也不太合适。万一被徐寿辉察觉出什么消息,打草惊蛇就不好了。虽然眼下徐寿辉已被软禁,但毕竟池州还有欧普祥的人马,这个人可是个“保徐党”。

为了不引起众人的怀疑,陈友谅宣布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要犒赏三军,并在采石矶举办龙舟赛等庆祝活动。

嘿嘿!陈友谅还考虑得挺周到的。以“端午节”举办活动犒赏三军为由,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准备称帝庆典了。

既然五月初五要在采石矶举办庆祝活动,陈友谅便“请”徐寿辉五月初四一大早一同前往采石矶。

徐寿辉听说采石矶要举办活动,也没过多怀疑,便与陈友谅一道乘船从太平出发,当日午时便到了采石矶。当然,即使徐寿辉有所怀疑,想不去采石矶也不是可能的。

到了采石矶,陈友谅陪徐寿辉在座船上用过膳之后,便提议一起上岸去传说中的李白坠江处游览,去凭吊这位大诗人。

徐寿辉虽是市井小民出身,但现在也是贵为天完政权的皇帝。人往往最缺什么,就越想去显摆什么。

当了皇帝的徐寿辉当然是愿意附庸风雅的,他可不想让世人知道他低微的出身。凭吊李白是一件有利于提升自身形象的事情,徐寿辉当然是乐于前行。

徐寿辉在陈友谅的陪同之下去附庸风雅,可他却不知道,陈友谅已经给他设了一个局,准备送他上西天。

在江边解决徐寿辉,伪造其不慎失足落水的假象,这是徐寿辉与张定边、王厚义等人商定的A计划。

徐寿辉、陈友谅登岸,张定边、王厚义这两大高手肯定是一起随行。

很快,徐寿辉和陈友谅就到了李白墓前。

据传,当年李白在这采石矶江边饮酒赏月、对江吟诗。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真被美丽的景色陶醉了,李白竟然去江中捉月。就此,一代大诗人在此溺水而亡。

李白坠江之后,其尸身漂流到青山,便葬于青山。而采石矶的一个渔夫在江中捞起李白的衣服,就为李白在这采石矶的江边修建了这座衣冠冢。

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许第六百六十九章 强渡洛水第五百七十一章 陈友谅归天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资都交给老婆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喽!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风宴第一百七十二章 准备出山第五百七十一章 陈友谅归天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驾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过扬州?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四百一十章 批评与表扬第六百六十五章 东南平定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云楼第二十六章 锥子山上排座次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一章 引子第十四章 顺利脱险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男人一台戏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战集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达木第六百九十二章 陈叔明的顾虑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门密谋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干双先锋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条件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爷子被囚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聚得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七十六章 蜀中来信第五十八章 重大发现第六百三十三章 郁闷的宋兴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称帝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胜门第三百二十七章 锦衣卫的前身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亲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朱霏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毙托音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韩林儿之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东窗事发第一百三十五章 贪污腐败 无处不在?第一百八十九章 吴钥有喜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岛夷志》第七百零七章 刘伯温不愿为相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十六章 拜师学艺第一百九十四章 鲜花儿插在牛粪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三百二十七章 锦衣卫的前身第七十八章 救人于危难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们都是“活雷锋”!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达避雷第七百二十三章 死里逃生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陈维林大婚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条件第五百七十章 冲出湖口第四百零六章 相约在应天第三百零七章 领工资喽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谢内斗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陈野先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一百四十章 炼铁计划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阳指也是假的?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二十二章 张然殒命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六百四十九章 余杭告急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四十三章 惊动敌军
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许第六百六十九章 强渡洛水第五百七十一章 陈友谅归天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资都交给老婆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喽!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风宴第一百七十二章 准备出山第五百七十一章 陈友谅归天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驾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过扬州?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四百一十章 批评与表扬第六百六十五章 东南平定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云楼第二十六章 锥子山上排座次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一章 引子第十四章 顺利脱险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男人一台戏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战集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达木第六百九十二章 陈叔明的顾虑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将献计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门密谋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干双先锋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条件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爷子被囚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聚得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七十六章 蜀中来信第五十八章 重大发现第六百三十三章 郁闷的宋兴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称帝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胜门第三百二十七章 锦衣卫的前身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亲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朱霏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毙托音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韩林儿之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东窗事发第一百三十五章 贪污腐败 无处不在?第一百八十九章 吴钥有喜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岛夷志》第七百零七章 刘伯温不愿为相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十六章 拜师学艺第一百九十四章 鲜花儿插在牛粪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三百二十七章 锦衣卫的前身第七十八章 救人于危难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们都是“活雷锋”!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达避雷第七百二十三章 死里逃生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陈维林大婚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条件第五百七十章 冲出湖口第四百零六章 相约在应天第三百零七章 领工资喽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谢内斗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陈野先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一百四十章 炼铁计划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阳指也是假的?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二十二章 张然殒命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六百四十九章 余杭告急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四十三章 惊动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