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张士诚突围

张士诚骑马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张士信则在队尾压阵,兄弟二人带着士气高昂的两万东吴精锐,杀气腾腾地向东边奔去。

巳时时分,以张士诚为首的先头突围人马已抵达了燕桥浜地域。随着数十声“嘭嘭嘭”的爆炸声响起,张士诚所在的先头部队是一阵人仰马翻,这正是常遇春命人布设的“炸炮”。

“炸炮”一响,泥土沙石、人体零部件什么的,在空中飞舞了一阵子。不过,处在队首的张士诚不知是运气特好,还是真的有神灵庇佑,竟然没有什么事儿。

要是张士诚不说被“炸炮”炸死,就是被炸伤,这两万东吴精兵肯定得顿时大乱,常遇春他们也不用费什么事儿。

也许是上天要磨练西吴军的意志吧,张士诚除了受到一点惊吓,没有任何不适。眼见着先头部队被这一阵爆炸搞得有点乱了阵脚,张士诚立即大声喝止部队,让大家稍安勿躁,迅速结成战斗队形。

当然,就在张士诚喝止部队的过程中,常遇春的伏击人马已经是一阵箭雨袭来,紧接着东边和南边都有人马杀出,张士诚的东吴军少不得又是要受点儿损失的。

不过,由于张士诚的果断处置,东吴军的损失并不大,双方你来我往,是好一番恶战。

就在后面的东吴军不断加入战斗,战局呈僵持状态之际,一支人马突然从东吴军的屁股后面杀了过来。

东吴军的队尾是张士信在压阵,这哥们儿的水平大家都知道,比起哥哥张士诚,那就差太远了。

张士信见有西吴军杀了过来,立即命令兵士们顶住,而他自己则骑着马立即往中军处冲去。

站在张士信的立场,他这么做完全没有错。毕竟他是东吴国的丞相,是吴王张士诚的亲弟弟,像他这么重要的人物,怎么能亲自顶在作战的一线呢?这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自己要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是东吴国的一大损失,甚至可能直接导致东吴国的全面溃败。

想想东吴要是没了自己,可能就转不动了,张士信当机立断,还是躲到中军里面安全一些。

再来说说那股朝着张士信杀过来的西吴军人马,领头的将领正是王弼。这王弼与朱元璋是正宗老乡,因擅使双刀,被人称为“双刀王”,打起仗来也是个不要命的狠人。

一个是嗜血的主儿,带着精兵亲自打头阵;一个是胆小如鼠之辈,看见敌人就开溜。这一交上火,双方高下立判,东吴军的尾队顿时乱了阵脚。

当队首的张士诚得知队尾受到攻击时,只好命令大军一边抵抗一边向北边撤退。

常遇春、王弼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要东吴军向北撤退,他们肯定是在后面穷追不舍。关键是东吴军这一向北撤退,士气立马就掉了一大截,再加上常遇春、王弼两员猛将一顿疯**作,东吴军很快就退到了阳澄湖边。

不少兵士已顾不得张士诚的喝止,开始跳向湖中,有的兵士自恃水性好,打算游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去。

只要有人开始跳湖,很快就形成了羊群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就朝阳澄湖里涌了过去,而骑在马上的张士诚在自己人马的裹挟之下,也落入了阳澄湖中。

张士诚虽然是盐贩子出身,但水性并不怎么样。也许他本来水性也不错,只是多年不练,导致游泳技能生疏,这一落水湖水中,张士诚就有些招架不住,连续呛了几口水。

几名亲兵一看,这可不行,连忙去拖张士诚上岸。

就在这时,湖中传来阵阵惊叫,原来有一支西吴水军朝着他们杀了过来。

即使水性再好的兵士,面对船上的敌军,那也是处于绝对的劣势。眼见西吴水军杀来,刚刚被亲兵拖上岸的张士诚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呼喝着手下的兵士,赶紧随他后撤,杀回苏州城去。

要说这一招倒还是真的出乎徐达、常遇春等人的预料。他们当初判定,张士诚在城外遭遇埋伏,一定会继续拼死往东突破,或者是往南突破。因为北边是阳澄湖,湖上有廖永忠的水军,他们肯定是不敢去。也只有向东或向南,才有一线生机。

但徐达、常遇春没有料到的是张士诚竟然是向西退回苏州城。

为了堵截张士诚,常遇春的兵力在东部,而王弼的主要兵力在南部,至于西部,只有王弼的少量人马。即使是张士诚率领的这支残兵,也是很快就突破了王弼的堵截,只奔娄门而去。

而刚刚在娄门外被张士诚的精锐冲杀了一阵的郭兴部,此时都还没缓过神儿来,又被张士诚杀了个回马枪。

好在是张士诚的主要目的是逃命,是逃回苏州城内,否则郭兴的人马这次要吃大亏了。

虽然最终让张士诚、张士信兄弟溜回了苏州城,但此役的斩获还是不小的。常遇春、王弼共斩杀东吴军精锐三千余人,廖永忠更是捡了大便宜,斩杀、俘虏跳入阳澄湖中的东吴军七千余人。

如此一来,苏州城内的东吴军已不足四万人了。突围受阻、损兵折将,苏州城内再度士气低落。再加上城外那高高的木塔之上的西吴军不间断骚扰,配合以吕珍、李伯升、潘元绍等人的心战宣传,苏州城的局势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为了提振士气,张士诚再次发了狠。七月二十日,他亲率一支五千余人组成的敢死队,抱着“杀一个够本儿,杀两个赚一个”的思想,从城西的胥门杀出。

为了鼓舞士气,张士信亲自在胥门的城楼上为敢死队击鼓助威。

这一回的敢死队杀出胥门,沈万三可是一点儿也不知情,因为这是张士诚的临时决定。

当沈万三得知张士诚亲率敢死队出了胥门之时,立即匆匆赶到了胥门的城楼上。虽然沈万三不是东吴军中的人物,也不是东吴官员,但正因为他与张士诚、张士信的密切关系,因为他多次为东吴军捐钱捐物,竟然没有一个兵士阻拦他上胥门的城楼。

当沈万三站来到张士信身边之时,张士信擂鼓擂得正起劲儿,而胥门城外的东吴军敢死队也正在大杀四方,将华云龙的围城部队打得狼狈不堪。

得知胥门发生险情,徐达、常遇春各自率了一支精兵,准备赶过来助阵。

就在徐达、常遇春的人马奔向胥门外的事发现场之时,张士诚的敢死队先锋已经快要冲到太湖边了。假如让张士诚的人马冲到太湖边,抢夺湖边的一些渔船,进入了太湖之中,那事情就麻烦了。

就在这情况万分紧急的时刻,沈万三是灵机一动,他指着远处的太湖对张士信说道:“丞相大人,朱元璋诡计多端,前番故意让咱们的突围大军冲过娄门,然后在城外设下重兵埋伏,意图全歼咱们的突围部队。多亏了吴王和丞相大人临危不乱、沉着应对,一个回马枪杀得城外的西吴军措手不及。我看这一回,那太湖之上竟然连个渔船也看不到,这肯定是有问题吧?”

听沈万三这么一说,张士信也是朝着太湖上张望,的确如沈万三所说,真的连一艘渔船都没有。其实,当时朱元璋与张士诚在苏州打得正欢,哪个渔民会这么傻,离苏州城这么近去打渔,早就溜得远远得了。

可是张士信却没想到这一层,他认为沈万三这话有道理。不过张士信眼看着哥哥率领的敢死队就要冲到太湖边了,也没看见西吴的伏兵出来,要不再等一等,看看情况?

就在张士信犹豫之际,沈万三继续说道:“假如太湖之中有埋伏,吴王这次可能就……假如太湖之中没有埋伏,吴王进入了太湖,哪咱苏州城就……”

嘿嘿!沈万三不愧是机智过人。他这一个选择题是让张士信无所适从。如果太湖中有埋伏,那张士诚估计惨了!如果没有埋伏,张士诚逃了,那苏州城中的张士信就必死无疑了。因为张士诚都逃了,那些天天受到吕珍、李伯升等人喊话宣传的东吴守军,要么降了,要么开小差溜了。谁还会傻愣愣地陪着他张士信呀?

张士信是什么人?

张士信虽然打仗、治国的水平都很臭,但玩弄权术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沈万三这话一点,张士信心中就立即透亮了。

眼看着张士诚的敢死队即将占领太湖边的滩涂阵地了,张士信忽然命令城楼上的兵士敲锣,示意城外的敢死队赶紧收兵。

张士诚的敢死队能将华云龙的队伍冲得七零八落,其战斗素养自然是挺高的。这一听到城楼上敲锣,兵士们立即后撤。除了心有不甘的张士诚,几乎没有人对张士信这个突然鸣金收兵的举动有什么质疑。

张士信与沈万三亲自站在胥门的城楼下,迎接入城的敢死队。当张士诚黑着脸站在张士信面前时,张士信、沈万三立即下跪朗声说道:“恭迎吴王凯旋!”

第二百零五章 斩首行动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风宴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龙头”第五百四十九章 张子明被擒第一百二十八章 处理俘虏的问题第四百零九章 “灵活”也是把双刃剑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击追兵第六百一十章 替陆家撑面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长第三百七十章 替姐姐拜堂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干双先锋第一百九十七章 狱中接头第十三章 仗义救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险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第五百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丽美女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恼张思淑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谋反?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四百八十一章 正能量的重要性第十二章 收了个小弟第六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与《推背图》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陈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五百二十章 灭绝师太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难攻的衢州城第八十八章 初见思淑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四十章 阿古达木的奸计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五百八十三章 汤和替子求学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四百零三章 冯国用之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三百零五章 滚动预算第五百零一章 机智的文人第五百零六章 马垱受降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八十二章 张思淑遭算计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十三章 仗义救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报信第三十二章 蓝家入伙第422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来要地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损招儿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一百九十三章 议定婚事第六百七十章 箭离弦,必见血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四百零三章 冯国用之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杀人诛心第七十八章 救人于危难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军首胜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凯旋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当校长啦
第二百零五章 斩首行动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风宴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龙头”第五百四十九章 张子明被擒第一百二十八章 处理俘虏的问题第四百零九章 “灵活”也是把双刃剑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击追兵第六百一十章 替陆家撑面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长第三百七十章 替姐姐拜堂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干双先锋第一百九十七章 狱中接头第十三章 仗义救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险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第五百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丽美女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恼张思淑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谋反?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四百八十一章 正能量的重要性第十二章 收了个小弟第六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与《推背图》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陈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条耿再成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五百二十章 灭绝师太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难攻的衢州城第八十八章 初见思淑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四十章 阿古达木的奸计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五百八十三章 汤和替子求学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四百零三章 冯国用之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四百八十五章 咽下嘴边之言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三百零五章 滚动预算第五百零一章 机智的文人第五百零六章 马垱受降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八十二章 张思淑遭算计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十三章 仗义救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报信第三十二章 蓝家入伙第422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来要地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损招儿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一百九十三章 议定婚事第六百七十章 箭离弦,必见血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四百零三章 冯国用之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杀人诛心第七十八章 救人于危难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军首胜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凯旋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当校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