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演化

华枫知道有关大陆的起源问题,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杜托特(A. L. Du Toit)于1937年在他的《我们漂移的大陆》一书中提出了地球上曾存在两个原始大陆的模式。

如果这个模式成立,那么这两个原始大陆分别被称为劳亚古陆(Lanrasia)和冈瓦纳古陆(Gondw****and);这实际上就象以前魏格纳等人所主张的那样,把全球大陆只拼合为一个古大陆。

杜托特认为,两个原始大陆原来是在靠近地球两极处形成的,其中劳亚古陆在北,冈瓦纳古陆在南,在它们形成以后,便逐渐发生破裂,并漂移到今天大陆块体的位置。

早在19世纪末,地质家学休斯(E. Suess)已认识到地球南半球各大陆的地质构造非常相似,并将其合并成一个古大陆进行研究,并称其为冈瓦纳古陆,这个名称源于印度东中部的一个标准地层区名称(Gondwana)。

冈瓦纳古陆包括现今的南美洲、非洲、马达加斯加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南极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它们均形成于相同的地质年代,岩层中都存在同种的植物化石,被称为冈瓦纳岩石。

杜托特用以证明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的存在和漂移的主要证据,是来自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古气候学方面。根据三十多年中积累起来的资料,有力地证明冈瓦纳古陆的理论基本上是正确的。

劳亚古陆是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结合体,这些陆块即使在现在还没有离散得很远。劳亚古陆有着很复杂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它主要由几个古老的陆块合并而成,其中包括古北美陆块、古欧洲陆块、古西伯利亚陆块和古中国陆块。

在晚古生代(距今约3亿年前)这些古陆块逐步靠扰并碰撞,大致在石炭纪早中期至二叠纪(即2亿至2亿7千万年前)才逐步闭合。

古地质、古气候和古生物资料表明,劳亚古陆在石炭~二叠纪时期位于中、低纬度带。在中生代以后(即最近的1-2亿年间)劳亚大陆又逐步破裂解体,从而导致北大西洋扩张形成。

研究表明,全球新的造山地带的形成和分布,都是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破裂和漂移的构造结果。

在这过程中,大陆岩块的不均匀向西运动和离极运动的规律十分明显。总的看来,劳亚古陆曾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带,冈瓦纳古陆则曾一度位于南半球的南极附近;这两个大陆之间由被称为古地中海(也称为特提斯地槽)的区域所分隔开。

在杜托特(1937年)提出劳亚古陆与冈瓦纳古陆理论之前,魏格纳(A.L.Wegener)早在1912年曾提出了地球上曾只有一个原始大陆存在的理论,称为联合古陆。魏格纳认为,它是在石炭纪时期(距今约2.2亿-2.7亿年前)形成的。

魏格纳把联合古陆作为他描述大陆漂移的出发点。然而根据人们现在的认识,魏格纳所提出的联合古陆决不是一个原始的大陆。虽然仍有很大一部分人赞同联合古陆观点,但他们所作出的古大陆复原图与魏格纳所提出的复原图相比,已存在很大的差别,相反倒有些接近杜托特的两个古大陆分布的理论。

最近2亿年以来的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已得到了确切证明和广泛的承认。然而有人推测,板块运动很可能早在30亿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而且不同地质时期的板块运动速度是不同的,大陆之间曾屡次碰撞和拼合,以及反复破裂和分离。

大陆岩块的多次碰撞形成了褶皱山脉,并连接在一起形成新的大陆,而由大洋底扩张形成新的大洋盆地。

因此,要准确复原出大陆在2亿多年前所谓的"漂移前的漂移"是十分困难的。地球的年龄已有46亿年历史,目前已经知道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年龄为43.74亿年 ,并且分布的面积相当小。这样,从46亿年到37亿年间,约有9亿年的间隔完全缺失地质资料。此外,地球上25亿年前的地质记录也非常有限,这对研究地球早期的历史状况带来不少困难。

有关大洋的起源和演化研究从本世纪初才开始,在此之前一般认为大洋盆地是地球表面上永存的形态,也即大洋盆地自从贮水形成以来,其位置和分布格局是固定的。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本世纪初以魏格纳为首的大陆漂移这一革命性的学说的提出,对自最近的2亿多年以来大洋的起源和演化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对于大陆漂移学说,并非一开始就得到许多人支持的,因为当时对引起大陆漂移的机制,即力源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

1931年,霍姆斯等人提出了地幔对流学说,用于解释大陆漂移的力源,然而这个观点在当时很少受到人们的注意。

19世纪后期,有人建立了地球收缩的全球构造学说,用于解释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造山运动。

然而,本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性大洋中裂谷的巨大拉张性证据的发现,收缩学说被普遍放弃了,与此同时,地球膨胀学说很快流行起来。膨胀说认为,地球开始时很小,直径是现今地球的一半。

由于地球大幅度膨胀,原始地壳裂开成为现在的大陆,裂开的地方经过不断发展成为现代的大洋盆地。并且,由于地球的大幅度膨胀引起的所谓大陆漂移,表明大陆块基本上是停留在原地的,即各大陆之间和大陆相对于地幔之间并没有发生过显著的移动。

由于膨胀说无法解释大陆地壳上广泛发育的褶皱山脉构造特征是怎么形成的,霍姆斯等人的地幔对流说很快再次被重视。

60年代初,随着洋底探测资料的迅速积累,赫斯(H. H. Hess)和迪茨(R. S. Dietz)首先把地幔对流方案发展为海底扩张的学说。赫斯在1962年发表了《大洋盆地的历史》一文,提出了大洋起源的新观点,即海底扩张理论。

赫斯认为洋底的主要构造就是由地幔对流作用的直接表现。海底扩张理论证明,大陆和洋底是在对流着的地幔上被动地移动着,而不像早期的大陆漂移说所主张的大陆在洋底上主动漂移。海底扩张理论提出后不久,一些别的洋底观测结果,诸如洋底地壳构造、地磁、地震震源和地热流量分布等对这个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这种情况下,使得大部分的学者都转向了关于海底扩张的研究。现在已经普遍确认,可以用海底扩张和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大洋起源和演化,大洋盆地的固定论看来是过时了。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对大洋的起源和演化的理论解释的基础都是地幔对流说。

现代研究证实,大洋最初是在大陆内部孕育的,并开始于大陆岩石圈中的裂谷。大陆在裂谷处破裂并相互分离,从而开始产生新的大洋盆地。魏格纳曾把南大西洋两对岸的吻合作为阐述大陆漂移说的出发点。

事实上,把南美洲与非洲两大陆拼合到一起,不仅大陆边沿地形轮廓非常吻合,而且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也可以对接起来。现已证明,大西洋在二叠纪(2亿5千万年前)时还根本不存在,据估计,形成中大西洋的大陆裂谷发生在稍后的三叠纪(约1亿6千万-1亿9千万年前)。

至侏罗纪末期(约1亿2千万年前),中大西洋可能已张开达1000公里的宽度;南大西洋的张开大约开始于早白垩纪(约1亿1千万年前),而最初的裂谷发生在晚侏罗纪(约1亿3千万年前);北大西洋张开最晚,大约开始于第三纪初(约6000-7000万年前),与此同时,由北大西洋裂谷向东北延展而伸入格陵兰与欧洲之间,挪威海随之张裂开。

从6千万年到2千万年前,挪威海、巴芬海和北大西洋主体都在扩张,但速率和方向均有些变化。

综上所述,现今的那些广阔的大洋盆地并不是从来如此,而是长期的地球运动和演化的结果。大洋由狭窄海湾到宽阔盆地的发展,是通过持续发生的大规模海底扩张过程实现的。海底扩张和板块运动的动力都是地幔对流。

由于地球原始地壳自从形成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大规模的地质构造形态的运动。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地球上大洋和陆地的形态就是过去数拾亿年来大规模地壳运动的结果。

古生物学家迄今发现的远古生物历史可追溯至6.35亿年前的欧巴宾海蝎,这些地球最早期生物的生活方式非常像现今的海绵,根部扎在海底,过滤水中的食物颗粒。

化石记载地球上最早在大约35亿年前出现生命。有专家提出,但是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出现的仍是科学界未解决的谜题之一。

根据1871年查尔斯·达尔文的推测,早期生命可能开始于一个温暖的小池塘中,但是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早期生命可能存在于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水域环境中,比如温度较高的热液喷涌,但是最近一组科学家提出另一种理论,认为生命可能起源于非常寒冷的地方,一些偶发事件促进了无机环境中形成有机物质。

第七十章 美人计第六十五章 群妖毕现第140章 六道第137章 扑朔迷离第十三章 炼气之月色撩人第234章 星环第261章 潮汐隆起第177章 鬼谷纵横第五十五章 熊猫莫扎特第242章 冰洋第111章 迟来的救援第八十六章 回家路上的赌注第103章 海底金字塔第148章 薛定谔的猫第234章 星环第218章 微博探索第169章 死亡之手第二十九章 龙虎山第十四章 联谊会第199章 掩星第224章 月海第161章 似是而非第144章 星体第二十六章 批量制造的忍者第219章 黑暗森林第123章 魔法师第四章 血战群狼第181章 演化第257章 波云诡谲第111章 迟来的救援第八十九章 A级任务第124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第144章 星体第九十章 成都寻色魔第189章 生息第144章 星体第153章 太极之初第七十一章 性感尤物第173章 万物生第七十二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187章 分分合合第129章 时空理论第171章 白洞第149章 视界之外第八十章 逍遥游第185章 战国第四十一章 逆鳞之怒第177章 鬼谷纵横第197章 生命第234章 星环第164章 百尺竿头第五十七章 元帝之境第四十三章 破局第240章 艾奥峰第163章 流光容易把人抛第三十章 北域雪主的女儿第七十五章 灵魂契约的力量第268章 转道第219章 黑暗森林第222章 天上月第十八章 营长的实力第209章 粒子应用第八十六章 回家路上的赌注第六十章 初见雪主第125章 血族秘史第213章 错觉第159章 人马座第154章 先天图第七章 回忆第151章 道者第237章 远谋第253章 变形构造第130章 时光旅行第157章 梦回第126章 十三氏族第七十七章 武当山下(一)第269章 征程第166章 地外探索第八十五章 风雨欲来第129章 时空理论第122章 挥之不去的声音第八十七章 催婚第170章 寻踪第175章 有所为第133章 穿越虫洞第259章 暗环第133章 穿越虫洞第118章 特别的入学仪式第270章 银河年第三十二章 第三类接触第201章 邻居第238章 甲烷海洋第133章 穿越虫洞第264章 围炉第139章 不困于心第七十三章 吸血鬼凯瑟琳第八十一章 齐聚武当山第249章 撞击平原第110章 困境第八十六章 回家路上的赌注
第七十章 美人计第六十五章 群妖毕现第140章 六道第137章 扑朔迷离第十三章 炼气之月色撩人第234章 星环第261章 潮汐隆起第177章 鬼谷纵横第五十五章 熊猫莫扎特第242章 冰洋第111章 迟来的救援第八十六章 回家路上的赌注第103章 海底金字塔第148章 薛定谔的猫第234章 星环第218章 微博探索第169章 死亡之手第二十九章 龙虎山第十四章 联谊会第199章 掩星第224章 月海第161章 似是而非第144章 星体第二十六章 批量制造的忍者第219章 黑暗森林第123章 魔法师第四章 血战群狼第181章 演化第257章 波云诡谲第111章 迟来的救援第八十九章 A级任务第124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第144章 星体第九十章 成都寻色魔第189章 生息第144章 星体第153章 太极之初第七十一章 性感尤物第173章 万物生第七十二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187章 分分合合第129章 时空理论第171章 白洞第149章 视界之外第八十章 逍遥游第185章 战国第四十一章 逆鳞之怒第177章 鬼谷纵横第197章 生命第234章 星环第164章 百尺竿头第五十七章 元帝之境第四十三章 破局第240章 艾奥峰第163章 流光容易把人抛第三十章 北域雪主的女儿第七十五章 灵魂契约的力量第268章 转道第219章 黑暗森林第222章 天上月第十八章 营长的实力第209章 粒子应用第八十六章 回家路上的赌注第六十章 初见雪主第125章 血族秘史第213章 错觉第159章 人马座第154章 先天图第七章 回忆第151章 道者第237章 远谋第253章 变形构造第130章 时光旅行第157章 梦回第126章 十三氏族第七十七章 武当山下(一)第269章 征程第166章 地外探索第八十五章 风雨欲来第129章 时空理论第122章 挥之不去的声音第八十七章 催婚第170章 寻踪第175章 有所为第133章 穿越虫洞第259章 暗环第133章 穿越虫洞第118章 特别的入学仪式第270章 银河年第三十二章 第三类接触第201章 邻居第238章 甲烷海洋第133章 穿越虫洞第264章 围炉第139章 不困于心第七十三章 吸血鬼凯瑟琳第八十一章 齐聚武当山第249章 撞击平原第110章 困境第八十六章 回家路上的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