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须出击

“入口之战”四个字出现在吴宗睿的脑海里面。

乔明俊火速呈送的情报摆在桌上。

四月底,皇太极为了征服漠南蒙古,亲率大军出击,第二次西征察哈尔。

皇太极亲征察哈尔,大军路过的地方,靠近宣府和大同等地,三边总督洪承畴,本来是准备率领大军参与征伐流寇之战斗,得知消息和情报之后,被迫领军火速赶赴宣府和大同等地戒备,防止后金鞑子趁机进入关内劫掠。

罗典明呈送的情报,也放在桌上,陈奇瑜率领陕西、山西、河南、四川和湖广等地抽调的大军,开始剿灭流寇,已经取得大小近十次战斗的胜利,流寇被迫步步撤离,不断的收缩兵力,其中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以及老回回马守应等几路主要的流寇,逐渐朝着山西境内撤离,有了融合为一体的迹象。

陈奇瑜就是想着让几路主要的流寇融合为一体,那样朝廷大军更加易于剿灭。

罗典明对陈奇瑜此番剿灭流寇的战斗,做出了分析,认为流寇难以应对,可能被彻底剿灭,罗典明已经命令近十名潜伏在流寇队伍之中的军士回撤,赶赴开封府城,其余十来人也要加强戒备,情况不对立刻撤离。

车厢峡之战,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始,本可以名垂千古的陈奇瑜,因为麾下将领爱财,丧失了彻底剿灭流寇的机会,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据史料记载,被围困在车厢峡之中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和马守应等人,被逼无奈的情况之下,以每个军士五十两白银、共计近两百万两白银的代价,拉拢陈奇瑜麾下的主要将领,让陈奇瑜同意其投降和归顺。

陈奇瑜本人不爱财,或许是因为骄傲,认为流寇不堪一击,或许是因为仁慈,不愿意斩杀围困在车厢峡的近四万血肉之躯,同意了流寇诈降,失去了名垂千古的机会。

车厢峡之战,对于吴宗睿的影响不是很大,至少目前的情形之下,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入口之战,对于吴宗睿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

穿越之初,吴宗睿的想法很明确,一边不断的壮大自身的实力,一边坐看大明王朝在后金鞑子和流寇的轮番围攻之下轰然倒塌,尔后他坐收渔翁之利,不过穿越七年时间,他的这种想法,已经完全改变。

有所失才会有所得,一味的隐藏实力,坐山观虎斗,短时间之内,或许真的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时间长了,麾下的将领怎么看,曾永忠等人怎么看,史可法和卢发轩等人怎么看,要知道长时间做缩头乌龟,最终可能真的成为了缩头乌龟,失去人心的同时,也会让军士失去斗志和战斗力。

所以,面对此次的入口之战,吴宗睿必须要有所行动。

皇太极和后金的主要目标不是针对宣大之地,也不是针对大明关内的,只不过在彻底打败察哈尔、征服漠南蒙古之后,回来的路上,顺便攻入了大同和宣府等地,在山西和北直隶一带私掠达到了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抢劫了足够的钱财和人口之后,最终回到了辽东。

入口之战再一次让京城戒严,北方处于风声鹤唳的情形之中。

登莱新军驻扎皮岛、旅顺和金州等地,按说入口之战,与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就算是不出击,也不会遭受皇上与朝廷的责罚,但吴宗睿认为,皇太极和后金过于的狂妄,而且导致北方很多地方赤地千里,百姓家破人亡,损失惨重,如此情况之下,登莱新军若是坐视不理,说不过去,吴宗睿会良心不安。

皇太极亲率大军作战,其主力尽数出击,辽东方向的防御必定空虚,撑着辽东空虚的机会进击,一定能够取得重大的胜利。

其实皇太极领兵大举进攻漠南蒙古的时刻,就是最好的机会,如果登莱新兵这个时候出击,进攻广宁、复州、耀州、盖州和海州,甚至威胁到鞍山和辽阳等地,一定会皇太极阵脚大乱,被迫回兵驰援,护卫盛京的安全。

不过吴宗睿不会这个时候出击,也不能够这个时候出击。

后金大致进攻漠南蒙古的消息,身在登州的吴宗睿,是不可能知晓情况的,更不用说后金鞑子控制的辽东抵御防御空虚,如果选择这个时候发起进攻,就算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紧接着就是皇上与朝廷的怀疑。

真的出现那样的局面,吴宗睿无法解释。

唯有皇太极率领的后金鞑子入关作战,在宣大、山西以及北直隶一带肆虐的时候,才是登莱新兵出击的最好时刻。

当然,暂时不出动,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这个时候的情报工作,至关重要。

。。。

廖文儒进入了厢房。

吴宗睿一脸严肃。

“文儒,今日之内,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命令驻扎旅顺岛、金州和皮岛的罗典召、罗典勇和秦大龙,做好一切准备,等候命令,随时准备出击,驻扎这些地方的军官军士,取消所有休假,留在军营之中。”

“第二件事情,命令牛犇,想尽一切办法,进入到广宁和复州等地,探查到广宁、复州、海州、耀州和盖州等地的情形,越详细越好。”

“第三件事情,登莱之地,包括旅顺岛、金州和皮岛等地,严密封锁情报,决不能让登莱新军任何的消息泄露出去,非常时期,若是发现可疑情况,可以先斩后奏。”

。。。

半个时辰之后,廖文儒回到了厢房。

还没有等到廖文儒开口,吴宗睿开口了。

“文儒,事情全部都做好了吧。”

“大哥,全部按照您的命令做了,旅顺岛三天时间能够接到命令,金州需要四天时间,皮岛大约需要五天时间。。。”

“那就好,你还有什么事情吗,是不是建议登莱新军不要发起如此大规模的战斗。”

“这个,大哥,我真的有这样的想法,后金鞑子征伐漠南蒙古,我以为登莱新军不需要发起对复州等地的进攻。。。”

廖文儒没有说出来理由,吴宗睿也不会追问。

“文儒,登莱新军很长时间没有遭遇过战斗了,特别是来到登州和莱州之后,安逸的时间太长了,他们必须要出去厮杀,当然,我不会让他们白白的流血,皇太极率领的大军,正在漠南蒙古征伐,这个时候,登莱新军自然不会出击。”

“一旦皇太极率领大军进入关内作战,影响到北方和中原等地的稳定,登莱新军必须要出击,要打的后金鞑子不敢轻举妄动。”

廖文儒脸色有些发白,看着吴宗睿,有些迟疑的开口了。

“大哥,皇太极和后金鞑子的目标是漠南蒙古,难道他们会对宣大、山西和北直隶一带发起进攻吗,我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啊。”

吴宗睿脸上浮现一丝冷笑的神情。

“皇太极此人,内心的傲气绝不一般,上次派遣大军,企图占据旅顺岛和金州等地,遭遇到失败,内心一定是不舒服的,后金水师力量孱弱,归顺后金鞑子的尚可喜,上次战斗遭遇重创,导致皇太极无法再次进攻旅顺岛和金州等地,眼睁睁看着登莱新军占据了旅顺岛、金州以及皮岛等地,这次,他亲自领军进攻漠南蒙古,回来的时候,会经过宣府和大同等地,岂会放过入关厮杀劫掠的机会。”

廖文儒看着吴宗睿,用力的点头。

“大哥,我明白了,您放心,不仅仅是驻守旅顺岛、金州和皮岛的登莱新军要做好一切准备,驻守登州和莱州的新军军士,也要做好准备。。。”

吴宗睿微微一笑。

“不用,登州新军和莱州新军,新进入的军士比较多,还是以强化训练为主,尽快提升他们的战斗力,驻守旅顺岛、金州和皮岛的军士,大都有作战的经验,而且他们的兵力已经扩充到一万五千人的规模,战斗力足够了。”

“朝廷大军畏惧后金鞑子,登莱新军可不会畏惧后金鞑子,这一次,我们就是要狠狠的收拾后金鞑子,皇太极领兵屡次进入关内劫掠,这次我们就让皇太极和后金尝尝被劫掠的滋味,登莱新军说过之处,不要给后金鞑子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

“能够带走的军械、战马、钱财、粮食和人口,都不要留下,对于某些顽固的后金鞑子,以及满人权贵,不要留情,让他们到地下去效忠皇太极和后金。”

“火炮、骑兵和步卒联合作战的方式,登莱新军军士要熟练掌握,这次就是最好的锻炼机会,一定要将战术发挥到极致,特别是在攻打城池的时候,用火炮压制守城的后金鞑子,让他们尝尝被无情轰炸的滋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筹集事宜,现在就开始,一定要秘密进行,不可暴露。”

。。。

吴宗睿的神色平静,其实他已经下定决心,一定会亲自参与和指挥此次作战。

这一场战斗,对于登莱新军来说,至关重要,后金鞑子战斗力强悍,名气早就流传出去,登莱新军军士不可避免的存在畏惧的心里,此番作战,就要彻底打碎这种畏惧的心理,这对于登莱新军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胆英雄(4)第四十六章 家族护卫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无毒不丈夫(2)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惊(2)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较量(1)第五百零三章 艰难抉择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关之战(8)第四百五十三章 摇摆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较量(4)第九百四十一章 议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还是忍不住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楔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样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圣旨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书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见识(1)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务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绪(1)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锅之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二百一十五章 暂时忍住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极称帝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战(11)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后的挣扎(5)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该忍则忍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势渐成(2)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远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为之第一百七十七章 动手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赵兴志的礼物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犹豫和彷徨第七百二十五章 态度决定一切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四百六十八章 识时务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发枪第三十章 严师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四百二十一章 机会?第五百二十章 人选第七百三十八章 终于动手(2)第七百五十五章 临机决断(2)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举风波(4)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谋远虑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惭愧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气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复元气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富之家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里逃生(2)第一百五十四章 职权范围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识第七百九十五章 铁腕手段(6)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一百九十二章 强硬第六百六十九章 无奈何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厉害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应第九百六十九章 无法阻拦(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击第九百四十六章 这就是底气第六百零七章 内心想法第二百三十章 绝妙建议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从容应对第三百四十八章 斗智斗勇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准备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权第一百五十章 强硬争取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三百零六章 声东击西(5)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举风波(7)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过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五十二章 刘宁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一百四十章 当爸爸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枭雄末路(10)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尘埃落定(6)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战(10)第五百七十五章 错得离谱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四十八章 指挥权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四百六十七章 残阳如血(4)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一十二章 诱敌深入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较量(2)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计不错第五十二章 刘宁第四百三十章 被动与主动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击(1)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五百三十七章 长亭之盟(1)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关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胆英雄(4)第四十六章 家族护卫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无毒不丈夫(2)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惊(2)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较量(1)第五百零三章 艰难抉择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关之战(8)第四百五十三章 摇摆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较量(4)第九百四十一章 议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还是忍不住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楔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样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圣旨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书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见识(1)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务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绪(1)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锅之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二百一十五章 暂时忍住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极称帝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战(11)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后的挣扎(5)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该忍则忍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势渐成(2)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远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为之第一百七十七章 动手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赵兴志的礼物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犹豫和彷徨第七百二十五章 态度决定一切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四百六十八章 识时务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发枪第三十章 严师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四百二十一章 机会?第五百二十章 人选第七百三十八章 终于动手(2)第七百五十五章 临机决断(2)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举风波(4)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谋远虑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惭愧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气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复元气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富之家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里逃生(2)第一百五十四章 职权范围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识第七百九十五章 铁腕手段(6)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一百九十二章 强硬第六百六十九章 无奈何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厉害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应第九百六十九章 无法阻拦(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击第九百四十六章 这就是底气第六百零七章 内心想法第二百三十章 绝妙建议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从容应对第三百四十八章 斗智斗勇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准备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权第一百五十章 强硬争取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三百零六章 声东击西(5)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举风波(7)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过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五十二章 刘宁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一百四十章 当爸爸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枭雄末路(10)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尘埃落定(6)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战(10)第五百七十五章 错得离谱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四十八章 指挥权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四百六十七章 残阳如血(4)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一十二章 诱敌深入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较量(2)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计不错第五十二章 刘宁第四百三十章 被动与主动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击(1)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五百三十七章 长亭之盟(1)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