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与淮安

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是八月上任的,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上任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流寇再次进入了南直隶。

正是因为流寇攻陷了中都凤阳府城,前任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被皇上罢免,身为南京督查院右都御史的范景文,得以出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这是皇上和朝廷对范景文的信任。

接到了中都留守司的奏报,范景文楞了好一会,流寇前段时间还在拼命的攻打西安府城以及洛阳府城,这才多长的时间,怎么再次进入南直隶了,难道说流寇准备再次攻打凤阳府城吗。

范景文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凤阳府城正月被流寇攻陷,惨遭损毁,迄今都还没有复原,城内的皇陵楼殿被焚烧,兴龙寺被付之一炬,钱财粮食被掠夺一空,大量的官吏被杀,所有的商贾遭遇到抢劫,流寇若是再次进攻,没有太大的意义,何况凤阳府城被攻陷之后,南京兵部以及漕运总督府,已经调遣了大量的军士,驻守凤阳府城。

凤阳留守司的奏报还是很详细的,甚至连流寇兵分三路都侦查到了,留守司的奏报里面还提到了,新任的东南五省总督,率领的登莱新军,正在宿迁一带。

江北四府三州,其主要的防御任务归属漕运总督府,南京兵部可以插手,也可以不插手,毕竟各自有分工,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皇上与朝廷的意思很明确,南直隶调兵遣将的事宜,主要由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负责,新任漕运总督刘荣嗣主要是协助范景文,换句话说,范景文甚至可以直接调动漕运兵丁。

新任的东南五省总督吴宗睿,也可以管辖江北四府三州的军务,不过一般情况之下,任何新任的东南五省总督,都不会直接插手江北四府三州的军务,一方面是因为中都凤阳府城正月被流寇攻陷,惨遭屠戮,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南直隶的地位特殊。

至少范景文是如此认为的。

吴宗睿率领的登莱新军,抵达了宿迁,并未给南京兵部以及漕运总督府任何的信函,应该就印证了这一点。

范景文对新任的东南五省总督吴宗睿还是有些好奇的。

南京的吏部存有吴宗睿的卷宗,范景文专门看过,吴宗睿不过是崇祯二年的二甲进士,不管是资历还是年龄,都不足一提,按照道理说,这样的资历和年龄,能够成为正五品的六部郎中,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可吴宗睿却领兵部尚书衔、敕封督查院右副都御史,兼任东南五省总督、登莱巡抚,这已经算是大明王朝第一人了。

范景文有一个雅号,被成为“不二公”,也就是不受委托、不受馈赠的意思,朝中人人皆知,谁都知道范景文清廉,且做事情的能力不一般。

范景文出任南京兵部尚书,是在异常特殊的情况之下,因为中都凤阳府城被流寇攻陷,前任的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被皇上罢免,前任的漕运总督杨一鹏被弃市,整个的南直隶都是人心惶惶,范景文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稳定南直隶的局面,另外就是要加强南直隶各地的防卫,让南直隶不再遭受到流寇的荼毒。

流寇再次进入南直隶,不得不引起范景文的高度重视。

墙上挂着南直隶的详细地图,范景文转身看向了地图,从凤阳留守司禀报的情况来看,一路流寇已经攻占了霍丘和颍川等城池,其余两路流寇分兵行军,其具体的目标是什么,尚不是特别的清楚。

“正月,流寇攻陷了中都凤阳府城,十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他们再次进入了南直隶,究竟是什么目的,他们兵分三路,究竟是因为无法攻克西安府城和洛阳府城,无奈之下进入南直隶,还是有意来到南直隶,准备攻打其他的城池。。。”

范景文看着地图,喃喃自语,一时间无法做出决断。

“大人,漕运总督府的奏报。。。”

范景文猛地转身,大踏步走过去,拿起了漕运总督府的奏报文书。

看着看着,范景文走到了地图的前面。

“三路流寇,一路进攻霍丘和寿州等城池,一路朝着和州的方向而去,一路朝着滁州的方向而去,看样子他们是不可能攻打凤阳府城了。。。”

看着地图上面的滁州与和州,范景文忽然脸色大变。

“难、难道流寇准备进攻南京府城吗,他、他们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范景文揉了揉眼睛,再一次仔细看着地图,滁州州城与和州州城,距离南京城都不是很远,流寇若是拿下了滁州州城与和州州城,两路进军南京府城,很有可能,至于说还有一路流寇,则可以做策应,迎战各路前来驰援南京府城的朝廷大军。

如果说一年前,范景文绝不会有这等猜测与想法,他认为流寇不过是乌合之众,没有什么战斗力,绝不敢攻打坚固的城池,可现在不一样了。

流寇不仅攻陷了中都凤阳府城,还两次围攻西安府城,一次进攻洛阳府城,这说明流寇战斗力增强了,更加的丧心病狂了。

仅仅半个时辰,范景文印证了自身的判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流寇真的攻打南京府城,怕是会引发巨大的轰动。

南京兵部左侍郎进入了屋内。

范景文看着兵部左侍郎,神色严肃的开口了。

“以南京兵部的名义,给漕运总督府发函,要求其抽调五千漕运兵丁,昼夜兼程赶赴南京府城,与南京京营军士共同拱卫南京府城,同时以南京兵部的名义,给东南五省总督吴宗睿大人写去信函,请他率领登莱新军,驰援南京府城,此外,中都留守司的将士,务必要小心谨慎,预防流寇发起突袭,淮安府城的漕运总督,更要时刻注意,若是流寇朝着淮安府城的方向而去,他们必须要护卫淮安府城,不得有丝毫的闪失。。。”

范景文想到了南京城、凤阳府城以及淮安府城,唯独没有想到庐州府城。

兵部左侍郎以及看过了中都留守司以及漕运总督府送来的文书。

“大人,和州与滁州该如何应对。”

范景文沉思了一下,微微摇头。

“快马加急,要求驻守滁州与和州城池的守备衙门军士,务必护卫城池,不得懈怠,否则严惩不贷。。。”

兵部左侍郎的脸上,出现了为难的神情。

“大人,守备衙门军士人数太少,下官觉得,他们怕是守不住城池。”

范景文瞪了一眼兵部左侍郎,守备衙门军士的战斗,他怎么不知道。

“流寇分两路突袭和州与滁州,你认为他们真的只是攻陷和州与滁州州城那么简单吗,正月的时候,流寇攻陷了中都凤阳府城,五月到七月,两次进攻西安府城,九月的时候,进攻洛阳府城,现如今突然杀向了南直隶,他们仅仅想着进攻和州与滁州的州城,有何作用。”

兵部左侍郎看了看墙上的地图,神色瞬间变化。

“大人的意思是说,流寇想要进攻南京府城吗。”

“有这种可能,流寇的目标若是针对南京府城,我们将南京京营的军士派遣到和州与滁州去,你认为流寇会怎么做。”

兵部左侍郎连连点头,对着范景文抱拳稽首开口了。

“大人英明,下官愚钝,下官这就给和州与滁州守备衙门写去文书,要求他们全力固守城池。。。”

“好,漕运兵丁的动作也要快,至于说吴宗睿大人那里,尽力吧,谁知道吴大人是怎么想的,怎么部署的。。。”

淮安府城,漕运总督府。

漕运总督刘荣嗣坐立不安。

身为大明朝廷的水利专家,刘荣嗣出任漕运总督还是说得过去,不过要求他领兵作战,护卫江北四府三州的安全,就有些勉为其难了,刘荣嗣做官二十多年,从未染指军中的任何事宜。

好在皇上和朝廷令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全权负责整个南直隶的防御事宜,这对于刘荣嗣来说,是难得的好消息。

因为中都凤阳府城的失陷,更因为前任的漕运总督杨一鹏被斩首弃市,刘荣嗣上任之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行事异常的谨慎与小心,严令漕运兵丁以江北四府三州的军士,加强警戒,严密监控流寇的踪迹,若是流寇有进入南直隶的迹象,即刻禀报。

流寇再次进入南直隶,让刘荣嗣仰天长叹,遂将侦查到的详细情报,迅速禀报南京兵部。

漕运总督府知事龙建宏手持文书进入厢房。

“大人,南京兵部的文书来了。”

“哦,南京兵部的文书这么快就来了。”

刘荣嗣顾不上其他的,接过了文书,打开之后仔细看起来。

很快,刘荣嗣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好了,你去吧。”

龙建宏离开厢房,刘荣嗣脸上的笑容变得灿烂,南京兵部的文书,说的很清楚了,流寇下一步很有可能进攻南京府城,也就是说,流寇就算是攻陷了和州与滁州州城,皇上和朝廷也不会怪罪,毕竟南京府城更加重要。

至于说抽调漕运兵丁的事宜,刘荣嗣肯定是执行的。

第五百四十四章 做好准备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执行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聪明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毕露(2)第四百章 都有改变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为己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饥荒第九百八十二章 笼络人才(2)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胆英雄(2)第九百八十二章 笼络人才(2)第二百五十章 愤怒无用第七十章 预感第三百零二章 声东击西(1)第八百六十四章 强硬与柔软(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击第一千章 微服私访(1)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注定第十九章 算账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枭雄末路(11)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后的安排第六百五十一章 无心插柳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亏一篑(4)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为进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渐丰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并非忠心(2)第七百二十九章 预料之中的选择(2)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难移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区别对待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迹象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担忧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节嘱托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尘埃落定(1)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后的挣扎(7)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险恶用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赵氏家族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聩第三百四十九章 残阳如血(1)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问几个为什么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绪(2)第八百八十章 大动荡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说的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章 转嫁矛盾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断的决定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东(7)第七百九十章 铁腕手段(1)第九百九十二章 黄宗羲的感悟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一百九十六章 难道是天意第四百六十八章 识时务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货郎第六百零二章 算准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零三章 靠实力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六十四章 灭顶之灾(8)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图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于心何忍第四百八十七章 辽东构架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远的安排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头疼的事(2)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三百零五章 声东击西(4)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轻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机会难得第一千零七十章 将计就计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击(2)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气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准的分析第四十四章 改换门庭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选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一百四十七章 琐碎的家务事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较量(4)第六百四十五章 闲暇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择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战(16)第二百三十六章 还治其人之身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八百四十章 功亏一篑(3)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战(9)第八百章 未雨绸缪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谈第七百五十三章 虚虚实实(2)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准把握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说的心思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为霸气第三百零七章 声东击西(6)第三百四十章 请战
第五百四十四章 做好准备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执行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聪明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毕露(2)第四百章 都有改变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为己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饥荒第九百八十二章 笼络人才(2)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胆英雄(2)第九百八十二章 笼络人才(2)第二百五十章 愤怒无用第七十章 预感第三百零二章 声东击西(1)第八百六十四章 强硬与柔软(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击第一千章 微服私访(1)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注定第十九章 算账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枭雄末路(11)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后的安排第六百五十一章 无心插柳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亏一篑(4)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为进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渐丰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并非忠心(2)第七百二十九章 预料之中的选择(2)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难移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区别对待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迹象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担忧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节嘱托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尘埃落定(1)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后的挣扎(7)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险恶用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赵氏家族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聩第三百四十九章 残阳如血(1)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问几个为什么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绪(2)第八百八十章 大动荡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说的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章 转嫁矛盾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断的决定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东(7)第七百九十章 铁腕手段(1)第九百九十二章 黄宗羲的感悟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一百九十六章 难道是天意第四百六十八章 识时务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货郎第六百零二章 算准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零三章 靠实力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六十四章 灭顶之灾(8)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图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于心何忍第四百八十七章 辽东构架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远的安排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头疼的事(2)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三百零五章 声东击西(4)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轻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机会难得第一千零七十章 将计就计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击(2)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气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准的分析第四十四章 改换门庭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选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一百四十七章 琐碎的家务事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较量(4)第六百四十五章 闲暇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择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战(16)第二百三十六章 还治其人之身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八百四十章 功亏一篑(3)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战(9)第八百章 未雨绸缪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谈第七百五十三章 虚虚实实(2)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准把握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说的心思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为霸气第三百零七章 声东击西(6)第三百四十章 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