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喜忧

第1104章 喜忧

文氏回到家的时候,太阳都偏西了。她整个人都感到疲倦不已,往圈椅上一坐,就不想动弹了。

丫头们连忙给她端茶送水,又侍候着她把头上的钗环卸下来。但她连外头的大衣裳都还没来得及换呢,谢映容已经闻讯赶到了。

谢映容满面希翼地向嫡母行了一礼,才问声好,便迫不及待地询问:“太太,万太太那边答应了么?!”

落后一步的谢慕林与谢映慧这时候才从后者的院子赶到,因为要向文氏行礼,就稍稍耽搁了一下文氏回答问题的时间。

谢映容面上的焦急之色都已经明显得能叫所有人看出来了。

谢慕林还上前替母亲递了把湿帕子,好让她擦手,谢映慧则帮着丫环递上了干净的家常外裳,又将文氏换下来的大衣裳转交到身后的丫头手中。

这时候谢映容已经开始咬牙切齿了,但为了在文氏面前继续装出乖巧孝顺女的形象,她忍住这口气,从文氏身边的丫环手里夺过茶碗,转呈到文氏面前:“太太喝茶。”

文氏看了看一脸懵的丫环,又看了看谢映容,微笑着接过茶碗:“你们三个都有心了,坐下吧。”

谢映容迅速在最近的椅子上落了座。

她说前半句时,谢映容露出了惊怒的表情。但听到她的后半句,谢映容的表情又转怒而喜。这样的表情变化,让她的五官显得有些扭曲。正坐在她对面的谢映慧看了个分明,忍不住嗤笑了一声。

文氏看着谢映容面上自信的笑容,只觉得这孩子真是太年轻了,把事情想得太顺利。那些积年的公侯勋贵门第,规矩礼数哪里是这么简单的?年轻新进门的小媳妇,哪怕吃了亏,也还不知道自己吃了亏呢!

文氏叹了口气:“可不是么?若不是万大人忽然回来了,只怕我就只能失望而归了。”

可文氏的这些担忧,谢映容并不放在心上。她十分有信心地表示:“太太放心。女儿到了平昌侯府,定会牢记您的教导,孝敬长辈,友爱万三哥的手足。只要女儿尽了自己的本分,事事做得最好,人心总是肉长的,平昌侯府的长辈们又怎会看不到女儿的好处呢?况且万太太的性情为人,平昌侯府众人尽知,晓得她连名声都不顾了,只知道为了赌气而不管庶子的婚礼,连王府的旨意都不理会了,难道还会说她做得对不成?他们是不会因此而迁怒到女儿身上的!”

文氏心里是真的挺替谢映容发愁的,本来事情不会闹得如此僵硬的地步,偏偏燕王府有令下来,万太太却又是个倔强性子,万般看不得庶子比嫡子风光得意,哪怕会得罪燕王府,也不愿意咽下这口气。而万参议在别的事情上可以向老婆服软,却在关系到仕途前程的事情上,不肯放纵妻子,还用十分强硬的方法逼迫妻子服软。他们夫妻之间闹得如何,本不与外人相干,可一旦有京城平昌侯府的人掺和进来,事情就只会越来越复杂。

“就算外人不知情,平昌侯府万家的女眷们,却一定清楚是怎么回事。哪怕有燕王谕令挡在前头,她们心里对你这个才进门就逼得嫡婆婆退避三丈的新媳妇,恐不会有什么好观感。婚后不久,你就要跟着万隆去京城上任了,到时候肯定要跟平昌侯府的人日夜相处。你这可要怎么办呢?!”

文氏想起谢映容这个庶女,近年来越发懒怠与人交往,连自家手足至亲,关系也十分疏离,一点儿都不象是有心计的模样,这样的性子如何能适应平昌侯府那等高门大户的生活?万隆在本家也没多少依仗,只怕也找不到哪个靠谱的长辈来庇护妻子。更何况他在兵部的差事必定十分忙碌,又要替燕王府办事,怎么能再让他分心理会内宅琐事?燕王府属意他婚后再进京赴任,绝对不会希望他的妻子给他拖后腿的。到时候可就是谢家的家教让人说嘴了!

谢映容没听见,她两眼直盯着文氏追问:“太太这话的意思是……万太太已经答应了?!”

文氏便把在万家的经历前前后后都讲了一遍。今日的万家之行,花的时间比她预料的长了一倍有余,若不说清楚,几个女儿都会觉得奇怪的。与其后头再一点一点找补,把事情解释明白,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把整件事的经过结果说清楚。

介绍完情况后,她又叹了一口气,郑重地对谢映容道:“容姐儿,万太太虽说出于与我们谢家联姻的想法,促成了你与万隆的婚事,但她心里仍旧不待见万隆。如今只怕连你都怨恨上了。她是个不在乎妒妇名声的人,若真象她说的那样,要从京城平昌侯府来人筹办这桩婚礼,她这个正经婆婆反而要装病避让,等你进门之后,只怕还不知要如何叫人说嘴呢!

谢慕林与谢映慧不理会她,从从容容地各自落了座,方才微笑着问母亲文氏:“娘今儿去万家,万太太没发火吧?她是不是不乐意答应替万隆办婚礼的事?”

谢映容甚至觉得,即使燕王府用不了几年就要倒霉,但眼下他家的名头还算威风,能借来使一使。平昌侯府知道她嫁给万隆,背后还有燕王府撑腰,只会对她更加客气。等到将来燕王府不成了,万隆早就巴结上新君了,整个平昌侯府都要看他的脸色,那时她又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可谢映容高高兴兴地,一副巴不得明天就要嫁给心爱未婚夫的模样,文氏这个做嫡母的又能做什么?她只能尽量替谢映容将嫁妆办好了,稍稍教导些日后在婆家的人情世故,谢映容听不听,就不是她能管得了的了。谢映容的生母大金姨娘还活着,总不会不教女儿的。她倒是可以跟大金姨娘好好谈一谈,让后者去劝劝女儿,但就怕谢映容那执拗的性子,连生母的话都会当耳旁风,只一心照着自己的想法行事。

文氏想了想,叹了口气,决定祭出最后一招:“婚礼虽然还有大半年,但很多事情都要预备起来了。眼下我正替你两个姐姐筹备嫁妆,连你那份一块儿备上了,也不费什么事,倒是陪嫁的人选,你有什么想法?我看你的两个丫头,一个顺心倒还机灵,偏偏腿上有些残疾,不大好看,怕到了平昌侯府,要叫人嘲笑;另一个如意,性子又太软了,人也不大聪明。但她们侍候你许久了,对你也颇为忠心,兴许你想把她们带上?那就得安排几个精明些的陪房了,也免得你日后办事不方便。”

谢映容顿了一顿:“太太,我……我想换两个丫头,不知道行不行?”

文氏睁大了双眼:“什么?顺心和如意两个丫头,你都不打算带?!”

(本章完)

第588章 问题第434章 隐秘第1399章 打听第921章 霸占第527章 糕点第1490章 斋宫第495章 邀约第197章 猜疑第816章 消息第592章 上门第1604章 惊闻第1361章 夜谈第1079章 忌讳第232章 路途第1197章 失误第1317章 出游第1518章 善意第1639章 补药第1230章 合卺第1212章 道别第898章 门前第360章 离开第1462章 分说第1272章 拦路第1352章 行囊第197章 猜疑第906章 挤兑第1637章 请罪第462章 吾友第55章 婚约第1356章 直白第1432章 宁王第1639章 补药第1519章 红人第1201章 戒心第878章 思路第1657章 烦恼第1491章 湄如第938章 丧信第1220章 力劝第614章 哀求第229章 夺理第1289章 请求第435章 发热第618章 团聚第482章 艰辛第1196章 为难第871章 陪嫁第672章 再劝第913章 盘算第1101章 顾虑第1074章 提醒第1014章 无依第864章 猛药第256章 心平第53章 不巧第365章 传闻第1170章 决裂第643章 产业第954章 批文第311章 提醒第613章 借人第505章 发火第1380章 请帖第298章 正轨第903章 赏诗第198章 伤心第258章 复诊第1080章 辞行第1044章 算计第685章 传话第51章 感叹第1116章 赠园第1261章 提醒第678章 准信第723章 疑虑第849章 东院第874章 来访第1325章 实情第1124章 愤怒第108章 往事(下)第686章 台阶第1465章 内讧第142章 相遇第1244章 慈云第1233章 安利第375章 猜测第237章 误导第86章 喊冤第253章 侍疾第397章 典故第310章 燕王府第957章 结果第302章 复诊第1148章 提醒第248章 平望第1602章 哭求第318章 疑心第511章 打发第1220章 力劝
第588章 问题第434章 隐秘第1399章 打听第921章 霸占第527章 糕点第1490章 斋宫第495章 邀约第197章 猜疑第816章 消息第592章 上门第1604章 惊闻第1361章 夜谈第1079章 忌讳第232章 路途第1197章 失误第1317章 出游第1518章 善意第1639章 补药第1230章 合卺第1212章 道别第898章 门前第360章 离开第1462章 分说第1272章 拦路第1352章 行囊第197章 猜疑第906章 挤兑第1637章 请罪第462章 吾友第55章 婚约第1356章 直白第1432章 宁王第1639章 补药第1519章 红人第1201章 戒心第878章 思路第1657章 烦恼第1491章 湄如第938章 丧信第1220章 力劝第614章 哀求第229章 夺理第1289章 请求第435章 发热第618章 团聚第482章 艰辛第1196章 为难第871章 陪嫁第672章 再劝第913章 盘算第1101章 顾虑第1074章 提醒第1014章 无依第864章 猛药第256章 心平第53章 不巧第365章 传闻第1170章 决裂第643章 产业第954章 批文第311章 提醒第613章 借人第505章 发火第1380章 请帖第298章 正轨第903章 赏诗第198章 伤心第258章 复诊第1080章 辞行第1044章 算计第685章 传话第51章 感叹第1116章 赠园第1261章 提醒第678章 准信第723章 疑虑第849章 东院第874章 来访第1325章 实情第1124章 愤怒第108章 往事(下)第686章 台阶第1465章 内讧第142章 相遇第1244章 慈云第1233章 安利第375章 猜测第237章 误导第86章 喊冤第253章 侍疾第397章 典故第310章 燕王府第957章 结果第302章 复诊第1148章 提醒第248章 平望第1602章 哭求第318章 疑心第511章 打发第1220章 力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