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春归(上)

“粮价高起來不用慌,先把老婆孩子送乡下去,一则能躲躲兵灾,二來乡下吃食多,随便捋把榆树钱也能对付饱肚子。”

“实在沒办法了,就赶紧往南跑,朱佛子是菩萨心肠,当年救过扬州百姓,后來又救了睢阳和徐州的灾民,只要大伙到了淮安军的地头上,他就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大伙饿死。”

立春后,有两条流言在运河两岸不胫而走。

第一条,对所有人來说都是常识,只要不是天灾,开春后乡野间找一口吃食肯定比城里头容易,篓蒿,芦芽,荠菜,竹笋都是不错的时鲜,能顶一半儿饭吃,而着急的时候,榆钱、树皮、松针、柳叶,都可以用來果腹,反正只要熬到地里的夏粮成熟就能有喘息之机,不至于活活饿死。

第二条,则有以往的事实为证,朱屠户的口碑虽然在读书人和士大夫嘴里不怎么样,可他当年义救扬州百万黎庶,又收留了睢徐近两百万灾民的壮举,天底下却有目共睹,蒙元官府和忠于大元的读书人们即便换着法子想掩盖,也掩盖不了。

于是乎,黄河以北,临近运河的一些城市,开春后就出现了一股极其怪异的景象,大批大批的市井小民,带着老婆孩子,偷偷地沿着尚未解冻的河道向南移动,开始还是零星几波,手里好歹还拿着官方开具,或者自己伪造的路引,以应付沿途哨卡的检查,转眼间就彻底失了控,很多胆大包天的家伙,非但不肯拿出路引或者铜钱打点官差,稍有不如意,就暴起冲关,将试图在鹭鸶腿上劈精肉的差役和帮闲们打得头破血流。

“这,这粮价不才涨了,涨了两倍多一点儿么。”本以为可以休完整个正月的地方官员们气急败坏,大骂治下的刁民无赖,除了去年之外,平素哪年春天粮价不翻倍,如果春天时粮价总是跟秋收时一样,那些粮铺东家赚谁的钱去。

然而常识是这个常识,当官的却沒法解释给治下百姓听,在那些“刁顽之徒”眼睛里头,大元朝的官府信誉是反的,官府不解释,他们乱上一阵子也许还会自己恢复安定,官府一出面解释,往往就是越描越黑,原本沒有打算逃难的百姓,都会立刻卷铺盖走人了。

可听之任之,继续任由治下百姓南逃,也肯定不是办法,那些靠近黄河的城市还好办,反正淮安军马上就要打过來的,地方官员们到时候将府库一封,捧着金印和户口册子投降便是,大都城的那个皇上,肯定也沒精力追究他们最后一刻是否怠工,而陵州、南皮、沧州、清州这些地方就不成了,这些地方距离大都城比距离黄河还近,朝廷的兵马到时候肯定要沿着运河往前顶,万一到了地头上,需要就地征集百姓服役,结果领兵的主帅一看城里的百姓已经逃散殆尽,挥出的第一刀,恐怕就砍在地方官员的脑袋上了。

“來人,给我下发告示,从即日起,各家粮铺的米面价格不准再往上涨,有顶风涨价,或者囤积居奇者,皆以通淮罪论处。”官老爷们儿发现自己的脑袋收到威胁的时候,做事的顾忌就立刻少了许多,第一记狠招,就用在了平素來往颇为频繁的豪商身上。

能开得起粮铺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平素他们怎么大斗入,小斗出,怎么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只要沒祸害到官老爷头上,地方官员们念着他们四季孝敬不断的情分,就会对他们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要紧时刻,你还光顾着自己发财,却不管官老爷的死活,那就别怪官老爷们手段狠了,大不了,大伙互相拉着一起去死,谁也别指望自己站在别人尸体旁数金子。

“來人,明日起,各班衙役、差员带着门下弟子巡视地方,凡家里沒人,而坊长里正不能替其担保者,宅院与家产一律查封,除非户主在十日内,自己主动上衙门來解释清楚,否则,最多半个月后,就抄沒充公。”

第二记狠招,则砍向了当地那些正在摇摆不定的普通人,你不是想跑路吗,沒关系,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官府正愁沒钱应付朝廷的大军呢,刚好卖了你的家产去顶账,你要是沒穷到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就冷静下來自己思量思量,自己听了几句流言就把家产尽数丢光,到底值不值得。

“來人,给张老爷,王老爷,李老爷、孙老爷,还有包老爷、色目马老爷发请帖,就说本官最近见园子里的梅花欲开,想请他们到衙门來一道喝酒赏梅。”第三记狠招,看起來就文雅了许多,针对性也更为清楚。

能跟地方大员平辈论交的,不是一等一的大户,就是家里有人正在,或者曾经为官,这些人不好得罪得太狠了,所以,将他们请到衙门里头仔细沟通一下,是必须的过程,无论平抑粮价,还是将那些躲到乡下的胆小鬼逼回城,也都离不开他们的点头与支持,而淮安军万一兵临城下,地方上是守还是降,更需要跟他们提前打个商量

一番鸡飞狗跳的折腾,到了正月底,这股突如其來的“逃荒”潮,总算得到了遏制,但是粮价,却沒如地方官员所愿,被牢牢地冻结在一个不至于饿死人的平衡点上,在开集后短短二十余日内,竟然每天都在冲击新的高度,转眼就从平素的两到三倍,跳到了十倍以上,并且还翻着筋斗,继续朝更高的云端攀升。

那些地方上的豪商和士绅们当面答应的都不错,过后,却非但沒有拿出和官府一道对付老百姓的力气來对付粮价,反而想尽一切办法抢购或者惜售,人为地制造恐慌,哪怕有官员狠下心來,在自己治下抓了几个不开眼且根子不够硬的家伙砍脑袋,过后,粮价依旧是涨起來沒商量。

根子硬到连官府也轻易不敢下手的人家,在每路每州都不算多,两、三户而已,可这两三户人家所制造的口子,却足以令地方官员最后的努力,付之东流,在他们疯狂的逐利行为下,非但粮价在飙升,布匹、绸缎、瓷器、牲口、木器,也都开始跟风而起,甚至连乡下随便就可以挖到的荠菜,只要进了城,身价也扶摇直上,对此,卖菜的商贩也自有一番说辞,忙碌上一整天,好歹也得自己换回两个干馒头來果腹,否则,明天早晨饿得头晕眼花,哪还有力气再挑着担子出城。

“淮安军早点儿打过來就好了,只要淮安军一到,那些囤积粮食不让大伙吃饱饭的狗大户,谁都跑不了。”因为舍不得家产,被官府硬生生绑在了城里的百姓,很快就找到了罪魁祸首,私底下,悄悄地抱怨。

“官老爷是存心想把大伙给饿死在城里,大伙偏不如他的愿,先挖野菜吃糠对付今天,等淮安军一到,大伙立刻想办法献城。”有一些胆子大的,则想出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打仗时沒饭吃,让仗早点儿结束便是,只要有一方能赢,不管是哪一方,大伙自然就得到了解脱

当一座城市里大部分人都吃不饱饭时,整座城市就变成了一个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火山,无论当地驻扎着多少官兵,无论城墙上挂着多少颗血淋淋的脑袋。

“打开大门迎吴王,吴王來了就放粮。”

“北风尽,南风归,看朱成碧非心乱,五德相生复相克。”

“火生土,土生金,金光散尽火重來,寒意退去春始归。”

如果说老百姓的抱怨,只是停留于发泄层面,对大元朝的地方官府构不成实际威胁,暗中传播的民谣,则径直开始对士大夫们诛心了。

尽管朱重九自己,对鬼神命理嗤之以鼻,尽管从刚刚建立那一刻开始,淮扬大总管府就公然否定了五德轮回之说,但黄河以北,却不归他的管辖,黄河以北的绝大多数读书人,却依旧对五德之说深信不疑。

按照王莽篡汉后的官方修订的说法,五德相生,是以虞为土德,生金德夏,金德夏,又生水德商,以此类推,火德宋之后,自然该是土德金,然后便轮到了金德的大元。

但官方归官方,民间却一直流传有,五德不但会相生,而且会相克的公论,朱屠户以杀戮为修行,杀了一万口猪,才重开了灵智,随后又更改火药配方,制造火炮火铳,因此,他江山必然为火德,按照五行相克的论断,金德的大元,注定要被火德的大吴所融炼,携北方寒气而來的蒙古骑兵,也注定要败在戴着南方春暖而归的淮安军之手。

与对待老百姓的抱怨不同,无论官员还是地方士绅,听了不知道从何而來的民谣后,都开始惶惶不可终日。

这东西太邪门儿了,从商周交替,一直到隋唐易鼎,周宋相继,华夏历史上,几乎每一次朝代更迭,都有相应的民谣抢先给出暗示,昔日一句“桃李子,皇后下扬州”,导致隋炀帝杨广用疯狂的手段诛杀一切可疑的李姓将军,最终,却仍然免不了杨家江山被太原李氏所取代,如今,民谣里头都指明的朱屠户这个火德,要取代金德的大元了,作为凡夫俗子,还敢逆天而行么。

第53章 破贼(上)第243章 神秘访客第203章 革命军第175章 琐事第58章 历史的尘埃(中)第6章 赴会(上)第56章 吴良谋第124章 徐达第211章 万人敌(上)第44章 经济(下)第27章 与子同仇第86章 等待(下)第94章 无题之二第189章 弹指第196章 高邮之盟(上)第13章 道义(下)第34章 润物(上)第77章 英雄不读诗书第34章 年关(上)第78章 算计(上)第219章 无题第47章 背叛(中)第4章 建章立制(下)第43章 名将第136章 两手准备第124章 徐达第57章 风暴(中)第40章 转身(下)第44章 黄老歪第24章 阴云密布第186章 张九十四第74章 时势(上)第28章 睡醒的河第177章 千刀万剐朱丽叶第314章 黄河赋(下)第182章 拉朽(中)第73章 是非第77章 处州(下)第85章 远谋(下)第115章 歪批楚汉第77章 英雄不读诗书第49章 讨伐(上)第146章 三三第36章 鬼才李四第285章 天算(中)第286章 天算(下一)第210章 胶着(下)第2章 春来(下)第7章 药(下)第40章 夺营(下)第94章 破阵第267章 沈万三(中)第213章 炮兵第244章 大麻烦第26章 仙家秘法第312章 黄河赋(下)第25章 匕现(上)第64章 苦战(上)第15章 血祭(上)第7章 药(下)第216章 水师第67章 出洞(上)第6章 弥天大谎第2章 春来(下)第8章 因果第52章 春归(上)第9章 时间第94章 无题之二第21章 跨海第316章 黄河赋(下)第183章 拉朽(下)第14章 紫微(上)第194章 朱公路(下)第98章 一塌糊涂第86章 腾渊第63章 经验(下)第63章 经验(下)第30章 与子同袍第49章 讨伐(上)第83章 第一步第67章 关系(下)第7章 左军都督第85章 等待(中)第271章 普天之下(上)第224章 血债(下)第8章 观星(上)第46章 禄公第138章 少年第306章 黄河赋(下)第188章 高邮第38章 监军第54章 椅子(上)第249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294章 警讯(中)第19章 科技(下一)第57章 历史的尘埃(上)第318章 黄河赋(下)第63章 众生(上)第23章 鬼怪魍魉第45章 小人
第53章 破贼(上)第243章 神秘访客第203章 革命军第175章 琐事第58章 历史的尘埃(中)第6章 赴会(上)第56章 吴良谋第124章 徐达第211章 万人敌(上)第44章 经济(下)第27章 与子同仇第86章 等待(下)第94章 无题之二第189章 弹指第196章 高邮之盟(上)第13章 道义(下)第34章 润物(上)第77章 英雄不读诗书第34章 年关(上)第78章 算计(上)第219章 无题第47章 背叛(中)第4章 建章立制(下)第43章 名将第136章 两手准备第124章 徐达第57章 风暴(中)第40章 转身(下)第44章 黄老歪第24章 阴云密布第186章 张九十四第74章 时势(上)第28章 睡醒的河第177章 千刀万剐朱丽叶第314章 黄河赋(下)第182章 拉朽(中)第73章 是非第77章 处州(下)第85章 远谋(下)第115章 歪批楚汉第77章 英雄不读诗书第49章 讨伐(上)第146章 三三第36章 鬼才李四第285章 天算(中)第286章 天算(下一)第210章 胶着(下)第2章 春来(下)第7章 药(下)第40章 夺营(下)第94章 破阵第267章 沈万三(中)第213章 炮兵第244章 大麻烦第26章 仙家秘法第312章 黄河赋(下)第25章 匕现(上)第64章 苦战(上)第15章 血祭(上)第7章 药(下)第216章 水师第67章 出洞(上)第6章 弥天大谎第2章 春来(下)第8章 因果第52章 春归(上)第9章 时间第94章 无题之二第21章 跨海第316章 黄河赋(下)第183章 拉朽(下)第14章 紫微(上)第194章 朱公路(下)第98章 一塌糊涂第86章 腾渊第63章 经验(下)第63章 经验(下)第30章 与子同袍第49章 讨伐(上)第83章 第一步第67章 关系(下)第7章 左军都督第85章 等待(中)第271章 普天之下(上)第224章 血债(下)第8章 观星(上)第46章 禄公第138章 少年第306章 黄河赋(下)第188章 高邮第38章 监军第54章 椅子(上)第249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294章 警讯(中)第19章 科技(下一)第57章 历史的尘埃(上)第318章 黄河赋(下)第63章 众生(上)第23章 鬼怪魍魉第45章 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