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高速发展的台湾

现在的基隆港和刘芾走的时候又不太一样了,原来的港口被扩大了一半,全部划归台湾海军使用。新建的港口在基隆军港的西北边,是一个全新的民用码头,基隆造船厂也划归在军用码头的范围内,成为了一个保密单位。

刘芾一下船,就回到了位于台北的总统府,并找来了海伦娜,让她带着约瑟夫和大卫,一起去看望山德鲁。自己则留在总统府,听取刘贵关于自己不在的一年多里,台湾的大概发展情况汇报。

在刘芾离开台湾出去环球旅行的这半年多里,刘贵作为看守总统,做的尽职尽责,把刘芾定下的政策一成不变的彻底执行下去。

台南打狗港的工业基地还在建设中,火电厂和一起配套设施已经开始运行;在台中,台湾银行继续发放中小额贷款,用以扶持那些从事糖业、樟脑加工的中小企业购买设备,扩大规模;合作社生产模式基本已经遍及整个台湾,在几年的摸索和发展中,虽然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和行动,不过随着广大中下层农民的受益,支持者越来越多,已经占了绝大多数,而反对者越来越少,那些在土地上占不到太多便宜的地主和富豪们,面临着大多数人的发对和政府的高压手段,也不再和农民争夺土地,纷纷把资金投入了更加赚钱的工业和加工业中。

随着新台湾政府的逐渐完善,各个部门在日常运作中,培养出来了一批各层官员,他们有的是从自愿留台的前清朝官员中通过学习选拔上来的,有的是从台湾新军中抽调出来的,再加上自愿留在台湾的一些欧美聘用人才,基本能行驶一个政府的全部功能,运转还算良好。不过,有阳光的地方必定有黑暗,这是免不了的,尽管刘芾和内务部已经用了非常激烈的手段企图把新政府中的贪污腐败扼杀在摇篮里,但是还是有人拼着掉脑袋的危险去伸手,这个从古至今谁也拦不住,刘芾也没辙,只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这些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从刘芾离开台湾,到回来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内务部已经查处了3起利用职权、贪污案件,涉案人员主要是中下层的政府官员,大部分是原来的旧官僚勾结当地地主和富商,被发现后都已经由内务部抓捕,不过还没处理,要等刘芾回来最后决定。刘芾看过卷宗后并没有立刻做决定,而是打算多听听各部门的意见,审查一下案情是否如内务部调查的一样,再做处理。虽然打击犯罪腐败是重要的工作,但是刘芾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主观判断,而造成内务部一手遮天的现状,这样对以后的发展很不好。

除去这些政府和民生问题以外,飞机场经过三年时间的修建,已经基本完工,位于几场地下的飞机实验室也运行了一段时间,照着刘芾那架模型飞机,实验室已经成功的仿制出来放大了比例的木质飞机,并载着一头猪从高处滑翔了几百米,但是最后还是摔了下来,机毁猪伤。看来飞机这个玩意并不是想山寨就山寨的出来的东西,各种部件的性能、参数都需要大量的试验才能确定,短时间内是指望不上了。而刘芾唯一能给他们指导的只是一些模糊的概念,比如说机翼的横截面形状、单层机翼不成,可以试试双层机翼,发动机不要和船一样,装在机身后面,应该装在机头上,起落架大概什么布局等等,具体的还要研究人员去自己慢慢摸索。

另外,那艘万吨级的大型巡洋舰的设计建造也不顺利,由于吨位比较大,船体造型比较复杂,钢板的加工、焊接速度很慢,还有就是大口径舰炮的研制速度也一直都比较慢,这艘巡洋舰估计还要等1年时间才能下水。被这艘巡洋舰拖累,驱逐舰的建造也快不起来,目前台湾共计只有5艘驱逐舰在服役,还有2艘在舾装,不过刘芾并不着急水面舰艇的建设,就是能爆出N条军舰来,自己也没那么多训练有素的海军官兵来使用。

剩下的就都算好消息了,首先,研究所以东风皮卡车为基础,照着刘芾的描述和那几本军事杂志上的装甲车为样子,照猫画虎的弄出了两款装甲车来。第一款是小型的装甲侦查车,摸样很想电影里那种警用装甲车,低矮的车身,四个粗壮的车轮和车顶上一挺12MM机关枪。这种车采用了四轮驱动和更先进的柴油发动机,发动机和散热水箱后置,公路最大时速70公里,涉水深1米,爬坡高度40度;装甲厚度为8MM,整车重4吨多,乘员8人,越野性能不错,在台中的各种土路和丘陵地带,时速也能达到35公里以上,而且耐用性比较强,维修也很简单。第二款装甲车和第一款完全不一样,从外观上,第二款装甲车更像一个运钞车,发动机前置,后面是车厢,可以乘坐22名战斗人员,车厢顶上是两挺12MM重机枪。整车的装甲为10MM,能防御当时台湾装备的12MM机枪的中远距离射击,不过8吨多的重量,使得车速降低到公路50公里,越野20多公里。

刘芾对这两款装甲车都还比较满意,虽然看着样子丑陋了些,不过还是很实用的。第一款装甲车被命名为“山鼠式”,第二款装甲运兵车被刘芾命名为“獾式”,并开始量产,装备台湾新军。

除了装甲车以外,研究所还为台湾陆军研制生产了第一种真正的大炮,75毫米野战炮。这种大炮是由海军舰炮改造而来的,炮管为75MM口径30倍径,炮架为双轮单脚的模式,全重不足一顿,用卡车就可以拉着跑,行动极为方便;另外,由于采用了全液压制退复进系统,此炮的射击精度和射速都大为提高,射程也达到了7000米。现在这种火炮主要由基隆的机械厂在制造,等到台南的工业基地建成,将由台南机械厂负责制造。

除了火炮和装甲车意外,研究所还为陆军提供了一种不算是新装备的新装备,那就是地雷。

地雷这种东西据《火龙经》记载在明朝就有,而随着19世纪烈性火药的发展,地雷才真正走上了步兵武器的舞台。

这次台湾研究所研制出来的是一种防步兵地雷,采用踏发和绊发两种形式。这种地雷的整体重量为2公斤,其中有半公斤烈性炸药和1.5公斤共计300颗玻璃珠子。

这种地雷的主要杀伤半径为15米,不过玻璃珠子最远射程能达到150米,主要对目标是起杀伤目的,而不是杀死。

刘芾对这种歹毒的武器还算比较了解,因为在后世,全世界还有N多的地方埋着各种地雷,有些地反几十年以前埋的,至今仍未清理干净,还在不断的制造着伤人和杀人事件。这种便宜的小玩意,在防御和封锁作战中,被利用的淋漓尽致,而且效果凸显。

由于台湾目前的陆军还是比较弱,对于陆地防御刘芾还不是很放心,现在有了这种防御利器,刘芾立刻下令大量生产,以防备万一被敌人在台湾登陆,那么迎接他们的就是满地飞射的小玻璃珠子。

虽然大型巡洋舰项目进展速度不令人满意,但是海军其他的研究并没有中断。“金枪鱼级”潜艇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排水量增加了近50%,航程和航速都有所提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远洋潜艇。为了区分和前两代“金枪鱼级”的区别,刘芾把第三代潜艇命名为“鲨鱼级”。

“鲨鱼级”远洋潜艇的排水量为1022/1291吨,艇长70/62米,宽6.5/5.4米,吃水深度5米,双层耐压壳体;采用新型柴油机组和电动机组为动力,水上最高航速18接,续航能力11000海里,水下最高航速22节,续航能力700海里,设计潜深150米;武器系统改为533毫米鱼雷,前4后2配置,备弹15发,艏楼上装备2挺19毫米高平两用机关炮,备弹5000发;其他如通气管、长波电台、主动声呐和水听器都有部分改进。

有了这种能够远航的潜艇,台湾不仅能够近海防御作战,对于中远距离的偷袭和破交战也有了一定能力。

除了“鲨鱼级”潜艇,研究所在鱼雷的改进上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不仅450MM“Ⅱ型”鱼雷技术更加成熟,而且继而开发出了威力更大的“Ⅲ”型533毫米重型鱼雷,以对付更大更坚固的水面船只。

这种533毫米重型鱼雷,光战斗部就重达190多公斤,全长近8米,采用改进型热动力发动机推动,最高航速36节,射程2000米。另外,研究所还发展了一款电力推动的450毫米鱼雷,不过由于电池和电动机的动力不足,航速只有21节,航程也只有不到1000米,要想达到更高的航速和更远的射程,还要等电动机和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

除了武器方面的研究发展以外,研究所在电子和声呐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新一代的电子管已经把发热和不稳定的问题改进了不少,从而使长波电台和声呐设备的开机时间大大加长,基本能够满足作战的需要。并且按照刘芾的计划,研究所正在研制雷达这类设备,虽然渔船上那部小型海事雷达把声呐、导航、测绘等一大堆功能都集中在了一起,并且大多是集成电路模块和小型天线,对于简单的山寨成成品雷达没有很大帮助,但是毕竟原理上还是差不多的,从理论和研究思路上对研究一种适合当代使用的雷达还是由很大指导的。

由于渔船上有很多这个时代里没有的东西,所以从几年前,在潜艇基地里,有一座专门的山洞船坞是专门给渔船设计使用的,哪里由内务部全力戒备,就是研究所里的研究人员,也必须经过刘芾的授权或者陪同,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进入船坞使用船上的必须品为科研项目做研究原型。现在的渔船已经开不出船坞了,从船体到动力舱,从雷达天线到驾驶台上的设备,基本都被拆卸了下来,封存在船坞里,供研究之用。虽然只是一条普通的远洋鱿鱼钓船,但是从钢板到焊接方式,从船型到船舱的分割,从柴油机到传动齿轮箱,从发电机组到无线电设备,都可以成功转化为超越这个时代一代甚至很多代的科学成就。

第8章 备战第102章 恶魔现身第78章 海军条约(三)第26章 冲锋队第1章 联合调查第18章 有人顶缸了第31章 旗舰的下场第73章 国防第108章 新矿工第79章 P38战斗机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51章 鱼雷攻击机第55章 反击(二)第68章 溃败第142章 车祸第11章 三国分赃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33章 他的奋斗(二)第56章 入侵美国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42章 海南岛(四)第18章 西线第55章 看戏的都是傻子第10章 快速舰队第79章 南美ABC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1章 用美国人的油赚美国人的钱(下)第28章 北极熊游过来了第59章 登陆越南(一)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35章 皇家海军第41章 空袭新加坡港(六)第47章 重巡和飞机第21章 没事但可以挑事第9章 哭泣的爪哇岛(二)第27章 大阪师团第14章 本土防御第70章 99年的坑人证第80章 攻心战第15章 西部大开发(四)第8章 备战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39章 金牌第71章 安南第69章 占领西雅第53章 活话剧(一)第26章 高速发展的台湾第60章 登陆越南(二)第70章 99年的坑人证第47章 民国(三)第58章 “泼妇”第73章 诱饵(二)第96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第62章 登陆越南(四)第24章 冰箱第49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34章 偷袭成功第61章 登陆越南(三)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14章 西部大开发(三)第69章 富兰克林罗斯福第36章 衰落的德国第12章 波兰这只风箱中的老鼠第73章 亚洲人民的亚洲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62章 布网(三)第134章 我们将何去何从第99章 关东大地震第70章 建国(二)第96章 如此相似第18章 有些准备第17章 台湾有点贫血第42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33章 山本的遗言第12章 波兰这只风箱中的老鼠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4章 内田的打算第22章 东海岸第72章 诱饵(一)第13章 政府和大会的僵局第58章 星君级飞机母舰第62章 布网(三)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6章 打还是不打第38章 空袭新加坡港(三)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105章 博弈(二)第29章 没良心炮第115章 市长的忠告第66章 重典第34章 暗度陈仓第42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18章 空袭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岛(三)第78章 撒达母炮第24章 冰箱第12章 黑完美国黑法国第107章 西澳矿区第21章 问题(二)
第8章 备战第102章 恶魔现身第78章 海军条约(三)第26章 冲锋队第1章 联合调查第18章 有人顶缸了第31章 旗舰的下场第73章 国防第108章 新矿工第79章 P38战斗机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51章 鱼雷攻击机第55章 反击(二)第68章 溃败第142章 车祸第11章 三国分赃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33章 他的奋斗(二)第56章 入侵美国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42章 海南岛(四)第18章 西线第55章 看戏的都是傻子第10章 快速舰队第79章 南美ABC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1章 用美国人的油赚美国人的钱(下)第28章 北极熊游过来了第59章 登陆越南(一)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35章 皇家海军第41章 空袭新加坡港(六)第47章 重巡和飞机第21章 没事但可以挑事第9章 哭泣的爪哇岛(二)第27章 大阪师团第14章 本土防御第70章 99年的坑人证第80章 攻心战第15章 西部大开发(四)第8章 备战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39章 金牌第71章 安南第69章 占领西雅第53章 活话剧(一)第26章 高速发展的台湾第60章 登陆越南(二)第70章 99年的坑人证第47章 民国(三)第58章 “泼妇”第73章 诱饵(二)第96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第62章 登陆越南(四)第24章 冰箱第49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34章 偷袭成功第61章 登陆越南(三)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14章 西部大开发(三)第69章 富兰克林罗斯福第36章 衰落的德国第12章 波兰这只风箱中的老鼠第73章 亚洲人民的亚洲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62章 布网(三)第134章 我们将何去何从第99章 关东大地震第70章 建国(二)第96章 如此相似第18章 有些准备第17章 台湾有点贫血第42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33章 山本的遗言第12章 波兰这只风箱中的老鼠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4章 内田的打算第22章 东海岸第72章 诱饵(一)第13章 政府和大会的僵局第58章 星君级飞机母舰第62章 布网(三)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6章 打还是不打第38章 空袭新加坡港(三)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105章 博弈(二)第29章 没良心炮第115章 市长的忠告第66章 重典第34章 暗度陈仓第42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18章 空袭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岛(三)第78章 撒达母炮第24章 冰箱第12章 黑完美国黑法国第107章 西澳矿区第21章 问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