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陷阱

绿竹林海

百花宴后,一行人回到绿竹林海都已经筋疲力尽。这一天大家都在提神戒备,一刻没有放松过,赴宴比打架还累。

“玉儿,你还没告诉我,你的筷子怎么回事?”柴叔达还没忘记这茬。

“如果不是我和明王在暗中护着你,你以为你能走出百花宴。”

“你也不要怪叔达,如果不是他挺身而出,我们也无法得知对方的虚实。”

“你们到底在说什么?”

“你跳舞的时候,对面案几有人出手暗算。玉儿折下筷子替你挡下暗算,现在我们还不确定出手的是谁?不是北汉少主就是耶律赢风。”

“是耶律赢风。”玉儿肯定的说。

“你这么肯定?刘继元的大将曾经折在你们的手上,如果他要出手陷害也不奇怪。”

“刘继元不是这样的人,何况他身边还有杨继业跟着。他与叔达惺惺相惜,绝不会将我们置于死地。耶律赢风想让叔达在百花宴上出丑,借唐主之手杀了他,也给明王你一个下马威。”

“我想没有那么简单,他在百花宴上出招试探,不过是前戏。接下来的两日,耶律赢风一定还有其他的动作,一定要小心应付。唐朝这边一心想借耶律赢风的力量试探我们的实力,所以这一次我们是孤军奋战,别指望有外援。”

“赢了我们才能在唐国立足,输了就会被他们扫地出门,有可能连命都赔进去。”

“你怕了?”

“怕,开玩笑,不到最后,谁知道鹿死谁手。”柴叔达被激怒了。“倒是你,你和耶律赢风有血海深仇,后面两天的校场较量,你能静下心来面对他吗?”

“明王,你可有把握?”玉儿也不无担心。

“既然他来到了金陵,我和他之间的一战在所难免。所有人都知道我和耶律赢风仇深似海,可他竟然还敢跟着北汉少主前来,说明他有绝对的自信能全身而退。”

“明王,莫不是你早有盘算?”

“或许我留不下他,可是也绝不能让他退的那么容易。”

蓝姬这时无声的站到左迦明王身后,“传明王令。”

“是。”蓝姬眼神一凛,双手接过左迦明王递出的令牌。

“我中原疆土岂容辽人来去自如,就算他奉有天子之命,那又如何。”左迦明王猛一挥袖,蓝姬立刻领命而去。

金陵城内

柴叔达送柳承萱回卿雨阁的路上,一路两人无言,各有各的心事。眼看卿雨阁就要到了,柳承萱终于忍不住打破沉默。

“你在想什么?”

“你又在想什么?”

“现在什么时候了?你还要和我扯皮吗?”

“你是不会理解我想的事情的,问来也多余。”

“谁说我不懂?你在担心明王。”

“玉儿说了,明王成竹在胸,担心他有何必要?不过这个时候我们身边并不安全,你回去卿雨阁就好好呆着,没事别老往绿竹林海跑。”

“我柳承萱是那种危急关头抛下朋友的人吗?”

“这个时候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现在风云诡谲,不知前景。你们卿雨阁是为国主办事的,在局势未明之前,你们不要趟这趟浑水。玉儿让我劝劝你。”

“又是玉儿?什么都是玉儿为我想,难道你从来没有为着想过?”

“玉儿想的正是我想的。”

“柴叔达,玉儿根本不是你的妻子是不是?”

“啊?”

“你们根本就不是夫妻,在我看来,你们之前的关系更像是姐弟。”

“这个时候你问这个合适吗?”

“果然,我说对了。”

“我和玉儿的关系也不是你可以理解的。你少自作聪明。而且现在说这个合适吗?大家都在为眼前的危机想办法,你脑子在想什么?”

“柴叔达,你听着,不管你遇到什么危机,我一定会站在你这边。”柳承萱很认真的说道。

柴叔达突然觉得很感动,又觉得有些不自在,“你一直和我打打闹闹的,我都习惯了。你突然这么认真的和我说话,反而有些怪怪的。”

柳承萱突然拉起柴叔达的手,“如果换作是你,你也会这样做,是不是?”

“当然了。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因为我们是朋友。”

“只是朋友?”柳承萱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不是,我们是好朋友。”柴叔达并没有察觉到柳承萱的变化,“我一定会保护你。”

柳承萱还要说什么。

“承萱。”

“啊,师父?”

顶爷的突然出现,让柳承萱不得不将想说的话咽了回去。柴叔达第一见到顶爷,倒是有些惊讶。

“这位是你的师父?”

“这位就是你常提起的那位朋友。”

“在下柴叔达。”

“我是承萱的师父,他们都叫我顶爷。”

“顶爷。”柴叔达拱手行礼,“承萱,既然你师父来了,我先回去了。”

眼看叔达转身离去,柳承萱正想出言挽留,却被顶爷喝止了。

“承萱,你跟我来。”

卿雨阁

“你刚才在干什么?”

“没,没什么。”柳承萱低着头,声音比蚊子还细。

“你是不是想对柴叔达有所表白?”

“师父。”

“师父也是过来人,怎么会看不出来?但是你要想清楚了,他可是有家室的人。”

“他们之间根本不是夫妻关系。”

“那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这些你都查到了?”

“还没有。”

“连柴叔达的底细都没有查清楚,对他们来到李唐的目的还是模棱两可的时候,这么快就让自己陷进去?承萱,我是怎么教你的?”

“对不起,师父。承萱知错了。”

“对左迦明王这几个人,唐主还没有完全接受他们。百花宴是一个决定性的考验,在百花宴结束之前你不要再接近他们。”

“师父?”

“师父是为你好,也是为了他们好。如果唐主知道卿雨阁有份帮他们,对我们两方都不利。承萱,不管你对柴叔达的感情到了什么地步,你都要记住,做臣子只能把君王的情感摆在第一位。忠君事君是我等一生的宿命。”

“那就要牺牲自己的感情?”柳承萱红着眼,第一次质问起师父来。

顶爷没有立刻回答她,他脑海里浮现出另一个人的面容。

“是。”

“师父难道没有后悔过?”

顶爷心里有些慌乱,却不敢表现出来。“你说什么?”

“就算面对自己过去心爱的人的时候,师父也没有后悔过吗?”柳承萱期待着。

“没有。”顶爷快速的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斩钉截铁的回答。

柳承萱收回期待的目光,“是吗?但是承萱做不到。师父您放心,这两日我哪里都不会去。不是因为我听话,而是我相信他一定能过这关。两日后他一定会活着来找我,我就在这里等着。”

大唐校场

校场在金陵东郊,幅员辽阔。这里是唐国练兵阅兵的所在,平日里校场上很是热闹。今天虽然这里也是人头攒动,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只能听到风吹过旗帜带起的哗哗声。

左迦明王坐在下首,和冯玉儿还有柴叔达坐在一处。晋王和风止语也是早早来到坐在唐主附近。刘继元带着耶律赢风和杨继业坐在晋王对面。左迦明王和耶律赢风没有眼神交集,甚至看都没往对方的方向看一眼。但是玉儿相信他们心里都在打量着对方,用很不善意的眼神打量着。

“明王,风姑娘昨天说的话,你还记得吧?”

“嗯。”左迦明王面色如常

“人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是对这个耶律赢风,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毫无取胜之法。”

“对方也一样啊。所以明天我们能不能取胜,就要靠今天的互相试探。”

柴叔达听着他们的对话,不解道,“明天?不是今天决胜负?”

玉儿摇了摇头,“三天的百花宴,没有一天是多余的。今天大家都不会出全力的,不过是互相试探加隐藏实力迷惑对手。

“国主驾到。”众人闻声而起,迎接唐主和太子的驾临。

“坐。”唐主和太子落座后,也招呼大臣和使节们坐下。

太子刚落座,旋即起身向唐主行礼,“父王,往年在校场上比试的都是骑射,马术什么的,这些哪里能难倒在场的诸位。大家都是征战沙场的英雄汉,这样简单的比试如何能显出真本事来。”

“那你有什么办法?”

“儿臣想换个比试的方式,真戏假作。”

国主似乎很有兴趣,“说。”

“分别由耶律将军和左迦明王带队,在这东郊校场重现左伽之乱。”

太子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众人面面相觑,不敢多嘴。左迦明王看了一眼太子身边的冯延巳,沉默不语。耶律赢风也似乎没有想到唐国会有这样的提议,频频和刘继元耳语。晋王和风止语对视一眼,都看向左迦明王的方向。

唐主似乎有些难以抉择,他转向晋王。

“晋王,你看太子的提议是否恰当?”

晋王回道,“耶律将军和明王是当年左伽之乱的参与者,这场仗对他们的意义不可言喻。臣弟以为是否应该征求这两位的意见,再做定夺。”

耶律赢风站了起来,“我对太子殿下的提议没有意见,当年一战的结果令人惋惜,若是再有机会和明王一战,那是我的荣幸。”

左迦明王缓缓而起,“将军言重了。左伽山最后毁于一旦,伤亡数万人,魔门教徒流离失所,这就是当年一战的下场。我也很有兴趣与将军再战一次。”

左迦明王的话令到现场气氛一时剑拔弩张,最后还是北汉少主刘继元出来打圆场。

“当年两位立场不同,各为其主,战事一起,难免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而如今在太平盛世,重现左伽之乱不为挑起战事,而是引以为鉴。我等今日聚在这里,正是要冰释前嫌,放下过去,维护当今的和平盛世。”

玉儿和柴叔达心里都开始骂娘了,只听左迦明王说道,“少主所言甚是,石天恭敬不如从命。唐主陛下,石天愿意和耶律将军在校场一战。既然是重现左伽之战,当年石天以少敌多的事迹流传于世,我只需要三位帮手就可以了。其余的将士都可以调派给耶律将军。”

“你需要哪三位?”

“冯玉儿,柴叔达和风止语姑娘。”

唐主看了看晋王和风止语,“止语,你愿意帮明王这方吗?”

晋王看着止语摇头,示意她不要答应。但是风止语没有回应他,“臣愿意助他们一臂之力。”

唐主满意的点了点头,“好,那就交给太子你安排。”

太子暗自得意,“儿臣遵命,来人,请他们几位下去挑人挑马。”

校场马厩

柴叔达一边挑马匹,一边问道,“你说太子怎么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

“恐怕这是冯延巳的主意。”

“你也看出来了?”明王赞赏的看着玉儿。

“太子哪里想的出这一招来逼出你和耶律赢风的本事,八成是冯延巳,韩熙载之流在背后撺掇。”玉儿不无担心,“没想到他们如此迫不及待。”

“左伽山上我可以赢他,东郊校场我一样可以打败他。当年如果不是他不顾天理道义,放火屠山,我们又怎么会一败涂地?”左迦明王说到这里,激愤不已。

“冷静。”

“如果你担心我不够冷静,大可不必。”左迦明王转头就去牵刚才就看中的马匹。

柴叔达悄悄对玉儿说,“这么下去可不妙啊。”

玉儿点了点头,“呆会看着他,别让他冲动行事。”

“明王不会有事的。”说话的是风止语。

“风姑娘,我们还要多谢你的仗义相助。有你在,我们才有了一点胜算。”

“你太抬举我了。太子这次的提议实在唐突莽撞,重提左伽之乱,等同于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不过我相信明王能过这一关,我想亲自来见证。不要因为有我在你们就掉以轻心,对方是契丹战神,名不虚传,实在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如果我们不能在这里锉他锐气,他日就会在战场上被他打压的一蹶不振。太平盛世的维系,靠的是至尊的实力。这一战我们都要全力以赴。”

“多谢风姑娘。”左迦明王很清楚风止语的话不假,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仍愿意站在自己这一方,可见风止语也是血性儿女。当年的左伽之乱点燃了西域各族对辽人残暴统治的反抗,耶律赢风最后的恼羞成怒打破了世人对契丹战神的幻想。“今天我们就在这里终结耶律赢风的战神传说。”

柴叔达刚想鼓掌,被玉儿压了下来。“你激动什么?看看再说吧。”

左迦明王等四人骑上挑好的马匹来到校场上,耶律赢风骑着一匹白龙驹,看似等候已久。他的身后站着一百位武士,个个精壮魁梧,果然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手。刘继元带着杨继业走了过来。

“耶律将军好眼光。”说话的是杨继业,明显语带讽刺。

耶律赢风怎么会听不出他的弦外之音,“继业兄误会了,这是太子殿下的安排。”

玉儿心里一动,又是太子。太子安排一场实力悬殊的比试,是对左迦明王太有信心了,还是欲借刀杀人,是在耐人寻味。

“耶律将军,明王,今日一战,真戏假作,两位当尽力而为,但也点到即止。”刘继元说的恳切。

“少主放心。”耶律赢风满口答应。

左迦明王沉默片刻,也开口道,“少主的关心,石天谨记。”

远处传令官策马奔来,“两对既已准备好了,请跟随各自的旗官前往指定的地点待命。耶律将军是蓝旗,左迦明王是红旗。请两位带队跟紧。”

红蓝两旗分别向相反方向奔驰,耶律赢风和左迦明王也不敢怠慢,紧跟其后,扬尘而去。太子看着两队分开之后,这才宣布:“这里观战不便,请各位移步南山观望台。”

南山

左迦明王和耶律赢风对决的战场选在北山。东郊有两座俩俩相望的山林,分南北两座。北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阴。虽无拔地通天之势,却有擎手捧日之姿。当比起唐朝境内其他几座高山,北山并不算是巍峨,但也山壁陡峭,道路曲折,百转千回。太子特意选择了这里来做比试,也是考虑到它的山形奇特,暗栈密布,最是适合斗智斗勇的所在。南山与北山可称得到上子母山,南山三面环水,孤峰兀立,山势较北山更高,太子在这里修筑了观战台,恭迎国主和诸位大臣以及外国使节们。太子先将国主迎到主位,再眼见其他大臣们都陆续入座,得意的对身边的韩熙载说道,“没想到这么顺利。”

韩熙载不敢怠慢,“太子,现在才刚刚开始,您可千万不要松懈。”

“你放心,一切都在本太子的掌控之中。”

韩熙载看着太子一副小人得志的面孔,心中一阵翻滚,为什么自己会沦落到要替这样的人卖命。可是一想到冯延巳之前和自己说过的话,他唯有硬生生将心中的念头摁压下去。

“太子或者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却是最容易掌控的人。将来他继承李唐天下,你我在旁辅佐又能出什么偏差。可是如果让晋王上位,李唐哪里能像现在这样太平?一旦北伐,劳民伤财,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唐朝江山岌岌可危,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到时候你我只得惨淡收场。”老师的话言犹在耳,韩熙载不得不强迫自己做出一副附和太子的模样。

卿雨阁

“东郊来报,太子的意思让左迦明王和耶律赢风分别带队,重现左伽之乱。”

顶爷一惊,一旁的柳承萱已经坐不住了。顶爷示意柳承萱稍安勿躁,对前来报信的探子说道,“现在什么情况?继续说。”

“国主已经允准了太子的折子。左迦明王已经带着柴叔达和冯玉儿上了北山了。还有。。。。。。。”探子略一犹豫,还如实禀报。“还有风止语姑娘也和他们一起上了北山。”

“止语也和他们在一起?”这次换顶爷坐不住了。

“师父,太子到底在筹谋什么?”柳承萱有些焦急。

顶爷对探子一挥手,“再探,没半个时辰回报一次,事无巨细,不得耽搁。”

“是。”探子领命而去。

“师父?”

“你还看不出吗?太子在用激将法,将本来藏在暗处的暗涌逼出来。左伽之乱的惨烈和造成的后果,有目共睹。左迦明王和耶律赢风因为这场仗已经势同水火。第一天的百花宴上你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太子的建议就是压断他们的理智,放任他们厮杀。如果左迦明王赢了,就是李唐赢了。如果耶律赢风赢了,就是左迦明王输了,国主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在用这样的方法逼出左迦明王的真正实力。国主应该也是看透了这一点才会允准太子。”顶爷冷笑一声,“以太子的资质,绝对想不出这招来。是冯延巳和韩熙载。他们在帮太子赢取国主的心。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无论麒麟才子有多么重要,只有能准确的揣摩圣意,才能在朝廷中稳立不败之地。”

“柴叔达他们现在很危险,我们要不要?”

“这事我们不方便插手。”

“师父。”柳承萱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顶爷于心不忍,“这是国主的旨意,我们不能违抗。如果你相信柴叔达吉人自有天相,就耐心点看下去。至少有止语在他们那边,事情不会太糟。”顶爷安慰着柳承萱,也安慰着自己。“可是为什么偏偏是北山?”

顶爷想到北山上隐藏的隐患,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

北山

经过半日的骑行,在红旗武士的带领下,左迦明王一行四人已经到达了北山之巅。

“请诸位稍事准备,留意对面南山上的旗帜。当红旗和蓝旗同时摇起的时候,就代表开始。山下的部队就会按照指示开始攻山了。”红旗武士交代完毕后,将红旗交给左迦明王后,便下山离去了。

左迦明王看着手中的红旗,“今天我们要守护的就是这柄旗。”

“旗在人在,旗亡人亡。”风止语接过这面旗,将它展开。

冯玉儿看着迎风飘展的红旗,“明王,风姑娘,我们只有四个人,一旦战事开始,我们应该如何抵挡山下敌人的进攻?”

左迦明王微微一笑,“既然是重现左伽之战,耶律赢风就不会马上攻上来,他会用围困之策把我们困在山上,等到晚上视线模糊不清的时候,他就会开始攻击。就像当年一样。”

“也不能保证他一定会使用和当年一样的兵法策略,只怕他兵行险招,出奇制胜。”玉儿不无担忧。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以静制动,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柴叔达倒是信心满满,甚至让人感觉他有点兴奋。

风止语一边仔细的观察北山的地形,一边说道,“我只寄望耶律赢风初来乍到,还不知道北山的底细。否则这场仗我们就输定了。”

左迦明王,柴叔达和冯玉儿一听这话,都刷刷望向风止语,后者还在认真的远眺四周的地形地态。

“南山那边摇旗了。你们看,山下有动静了。”风止语指向山下。

山下果然有了不同寻常的动静,那一百位武士已经化整为零,向山腰处挺进。左伽明王看到他们的步伐身形,心下奇怪,却没有声张。

“他们上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柴叔达问道。

风止语上前一步,“叔达,玉儿你们去山腰拦截他们,只要能拖住他们一炷香的时间,就足够我做一些布置。”

“我帮你。”左迦明王自告奋勇。

“事不宜迟。”

风止语和左迦明王一路,柴叔达和冯玉儿一路,分头去准备。叔达和玉儿赶到半山腰的时候,没有看到一个人影。

“难道他们还没有到?”柴叔达狐疑道。

玉儿没有立刻搭话,她小心的观察着周遭的环境,这里安静的不像话。

“没有人声也就算了,连鸟叫虫鸣都没有。”玉儿警觉起来,“他们已经到了。”

玉儿和叔达身后的灌木丛中劲射出两道白光,“闪开。”叔达一掌将玉儿推开,自己也借力闪到一旁,躲过暗器的偷袭。

“给我出来。”叔达一掌劈向暗器射来的方向,掌风将灌木丛劈开,里面窜出两个唐装军士来。又是两道白光。玉儿和叔达狼狈的避开从背后而来的暗器,白光又回到两个唐装军士的手上,叔达和玉儿这才看清楚刚才的暗器就是他们手上的弯刀。

“你们是那伙商队的人?” 看到弯刀,叔达恍然大悟。

“他们不是大唐军士?”玉儿追问道。

“我和他们交过手,这帮人绝不是唐人。”柴叔达严阵以待,看来事情比他们想的要复杂的多了。

面前的敌人一言不发,手持弯刀再次攻了上来。柴叔达和玉儿一人对一个和他们缠斗起来。一边打,玉儿还不忘提醒叔达。

“只出现了两个,小心其他人夹攻我们。”

正说呢,后方又陆续出现了敌人的身影,粗略估计至少有十来人。

“啊,你个乌鸦嘴。”柴叔达一个不小心,差点让对手的弯刀划伤。眼看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叔达一急眼,运气于胸,贯劲于掌,“九阳秘法,乾坤挪移。”

正在与柴叔达缠斗的军士眼前一花,突然就失去了柴叔达的影子,刚想回头已经迟了,身上大穴被封死,倒地不起。柴叔达用相同的方法解决了玉儿的对手。

“对手太强,人太多,我们先撤。”玉儿脱身之后,拉起柴叔达就跑。身后的敌人紧追不舍。

突然一个人影闪至柴叔达和冯玉儿的身后,玉儿扭头一看,“风姑娘。”

“你们先走。”风止语一扬手,“千万不要往后看,快点走。”

玉儿会意,拉起柴叔达就施展轻功,以最快的速度逃离。

风止语正面迎向敌人,双臂缓缓展开。那十几个追兵见只有风止语一个人,柴叔达和冯玉儿已经不见踪影,于是齐齐攻向风止语。

“云淡风轻。”风止语双臂缓缓展开,轻轻挥动起来。看似轻柔的动作中,蕴藏了无限的柔力,敌人本来势汹汹,却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搡开来。自身的劲力被卸掉,十几个人同时倒地,他们快速的跳起来,互相看了看,没有人受伤。

“原来只是虚张声势,大家上。”为首的一人喝道,十几个人再次将风止语围在中央,挥起手上的弯刀甩了出来。

“风起云涌。”风止语劲敌在前,面不改色,再次挥动双臂,内劲倒灌入巨大的衣袖中,鼓鼓生风。在她的周围卷起一阵劲风,将十几把弯刀都卷进了劲风之中,在半空中盘旋。众人顿时目瞪口呆,几时见过这样的阵仗。

“不要被她唬住了,风止语是幻术师。这不过是障眼法而已。”为首那人再次喝道,想要把大家的神智拉回来。只可惜为时已晚,半空中那十几把弯刀夹带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随劲风倒劈向它们的主人,敌人们猝不及防,纷纷中刀倒地。只有为首之人躲开了风止语的攻击,他见大势已去,只得丢下同伴,仓皇朝来路逃去。

“想走?”风止语屈指一弹,一股劲力直冲向逃走之人的背心。

“啊。”一声惨叫传来。

被风止语的劲力击中的敌人,竟然还能勉力运功,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逃出风止语的视线范围。

“咦,中了风弹的人还能站起来?”风止语惊讶不已。

北山之巅

左迦明王听着玉儿和柴叔达的描述,心里已经暗暗有数。这时风止语也回来了。

“风姑娘,辛苦了。”

“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风止语面色凝重。“你们怎么看?”

“其实在校场上我见到这一百位武士的步履身姿,已经有所怀疑。”左迦明王说道。

“恐怕他们根本就不是唐人。”接话的是冯玉儿。

风止语沉思半响,“这帮人训练有素,弯刀为武器,又受命于耶律赢风。明王?”

她看向明王,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铁骑营。”左迦明王和风止语异口同声说道。

“铁骑营?”玉儿和叔达都不明所以。

“耶律赢风的亲卫队,在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铁血部队。看来他早就知道太子的计划。”风止语沉思道。

“太子不会蠢到和辽人同流合污。”玉儿摇头,难以置信。“恐怕是冯延巳。”

“冯延巳是辽人在李唐的内奸?真没想到。”左迦明王冷笑道,“看来这场百花宴并不是要试探我们的战场,而是要将我们彻底铲除的炼狱。”

“此话怎讲?”柴叔达慌忙问道。

“冯延巳怎么会想不到我们能看穿铁骑营的真实身份,既然他有恃无恐,说明他有绝对的把握让我们走不出北山,揭不开他的秘密。既然他是内奸,就绝不会容许我们为李唐效力,他的目的昭然若揭。”左迦明王嘴上说的严重,表情却没有一丝慌乱,似乎一切尽在掌握。

冯玉儿见到左迦明王成竹在胸的样子,心里安定了不少,“明王是否已经有对策了?”

“就像叔达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不变应万变。”

柴叔达慌忙道,“我随便说说,你随便听听,真要对付这么厉害的角色,我们还是要早做准备的。南山那帮人都在那边看着呢,就算死也不能死的太难看。”

“冯延巳果然大胆,他让所有人看着我们的败亡,就算有人认出耶律赢风的亲卫队,我们的死刚好可以推到辽人身上。这个冯延巳八成是左右逢源,双面人。无论是帮唐主铲除耶律赢风也好,或是帮契丹除掉我们也好,他两面立功,是最大的赢家。”玉儿不禁对冯延巳刮目相看,“好深的城府,所有人都在他的棋盘里。”

“既然我们已经身陷局中,就算识破了冯延巳的诡计也为时已晚。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赢。”柴叔达急道。

“刚才多亏你和叔达拖住他们一段时间,我才能在山上做了一些布置,短时间内他们没有办法攻上来。”风止语说道。“不过刚才我走漏了一个人。他不但能认出我的幻术,甚至在中了风弹之后还能逃去无踪,来的不是一般的高手。.”

“更何况在知己知彼的状况下,他们的暗袭占尽了优势。”冯玉儿显的忧心忡忡,“我们被困住了。”

左迦明王走到山崖处向南山眺望,“风姑娘,这北山里是不是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事?”

冯玉儿和柴叔达闻言齐齐望向风止语。

北山腰

耶律赢风端坐在一块平整的石块上,聆听手下的回报。

“将军,没想到风止语的幻术远超我们的想象。之前的调查实在是小看了她。”手下拖着受伤的腿,忍着痛楚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耶律赢风闭着眼睛听完,“风止语隐藏身份十几年,流亡军营,能知她的底细的,世上能有几人?看看北山上的几个人,左迦明王,柴叔达,冯玉儿再加上一个风止语,没有一个是可以掉以轻心的对象。风止语的幻术,左迦明王的谋略,柴叔达的武功,还有冯玉儿这个神秘莫测的女人,个个都是我契丹的心腹大患。绝对不可以让他们活着走出北山。”

“是。”周遭铁骑营的将士纷纷跪倒,齐声领命。

耶律赢风看着眼前的铁血将士们,心里澎拜不已,“左迦明王,真希望能和你在战场上一绝高下,只可惜王命难违,所以你可别轻易的死去。如果你连北山都走不出去,也不配做我的对手。”

南山

冯延巳早已安排国主和大臣们进入南山行宫休息。

“老师。”敲门而入的是韩熙载。

“你来了,坐。”桌上已经准备好了参茶,看来冯延巳早已料到韩熙载会来。

“老师,现在是酉时了,刚才的一场骚乱之后,到现在两边都还没有动静。”韩熙载在桌前坐定,却没有喝茶的欲望。

冯延巳替他倒上茶,摆了摆手,“不用担心,戌时一到,必有变化。”

韩熙载品尝着老师奉的茶,心里并不轻松。“学生愚钝,请老师点拨。”

“耶律赢风在上一场的交锋中吃了亏,他必然不会再轻举妄动。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不会再贸然出击。他的目的不是赢得比赛,他要的是人。”

“这就是学生想不通的地方,老师为什么要放任辽人杀我猛将?这岂不是自毁长城?”

“柴叔达和冯玉儿来路不明,暂且不说。左迦明王确能称得上是当世奇才,只可惜他的心根本不在李唐。”

“那风止语呢?她是忠臣之后,更为李唐在外征战十几年,其心天地可鉴。”

“本来这次的计划里就没有风止语,她自己非要卷进去,如果我当场阻止她,必会惹来嫌疑。而且你不要忘记了风家的没落罪魁祸首是谁?是当今的圣上。风止语流亡军营也拜国主所赐,她的心越来越让人看不透。”

韩熙载不再言语,却仍未真正释怀。冯延巳对这个学生的心思很了解,他意味深长的拍了拍韩熙载的肩头。

“有时即使是看起来无辜的人,可身在大局之中也不那么无辜了。你明白老师的苦心吗?”

“学生明白。”

“为了李唐的江山,不管背负怎样的恶名,我都一定要坚持下去,死而后已。”

“老师为了国家不惜个人名节,学生当竭尽全力为老师达成心愿。”韩熙载为自己刚才的话感到惭愧不已。

“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陪在太子身边,太子对我们的计划并不是全盘了解,到时候出现什么问题,你要及时安抚住太子,不要让他胡言乱语才好。”

“学生知道。”韩熙载站起身,“学生现在就去太子那边待命。”

韩熙载刚离开,冯延巳房中的屏风后便闪出了一个人。此人身着大唐军士服饰,和北山上耶律赢风的部属如出一辙。

“冯公。”

“你不在北山上帮将军夺旗,跑到我这里来做什么?”

“事情不如计划进展的顺利,将军特派我来问计。”

冯延巳放下手中的茶杯,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你将这个锦囊交给将军。”

来人小心翼翼的接过锦囊放入怀中,“冯公不问问现在的状况?”

“重要吗?将军有了这个锦囊,便胜券在握。我都已经知道结果了,又怎么会在意眼前的挫折。”

“冯公说的是,我立刻回去复命。”

“如果你们还想保住我这个棋子的话,就不要再公然跑到我的房间里来找我。”

军士本已经要离开,听了这话又停下了脚步。

“冯公还记得自己效忠的对象?”

“你是什么意思?”

“刚才来的时候无意听到你和那个文官的对话,似乎句句发自肺腑。或许冯公也得提醒一下自己,就算是死你也是辽人的鬼。”

军士说的轻描淡写,冯延巳听来却如刀刺在喉,浑身发抖,他刚要发作,军士却已消失在敞开的窗口处。冯延巳的房间外就是悬崖峭壁,他赶到窗前的时候根本看不到任何人影。

“这就是耶律赢风最精锐的部队。”冯延巳站在窗边向远处眺望,“辽人,汉人,哼!”

这么多年的双面人生活,已经让冯延巳对自己的真实身份越来越模糊不清。当年离开故土的时候才十来岁,为成大事,从此再也没有踏足过故乡。在李唐生活了四十多年,人孰无情,这里早已成了冯延巳的第二故乡。如果不是最近接到契丹萧太后的密函,冯延巳以为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原本以为自己早已成为国家遗忘的棋子,没想到多年后再次被挖了出来。冯延巳感到一阵苦涩,这么多年来自己的感情早已偏向李唐,所有的谋划计策都是为了稳固李唐的江山,现在萧太后要自己做的,不正是亲手毁掉这一切。这么多年来,冯延巳第一次记起了一个早已被自己遗忘的身份——契丹第一代幽冥暗使。

北山腰

耶律赢风的手下陆续带伤返回。

“风止语根据地形在树林中施展了幻术,让我们的人损兵折将,却迟迟无法靠近山顶。”说话的正是之前中了风止语一记风弹的军士。

“凌,我们之中你对幻术最了解,连你也破不了风止语的布置。”

“属下惭愧,遇到真佛,才知多年来的研究不过是皮毛。风止语乃中原武林大师级的人物,名不虚传。她的幻术早已出神入化,即使我知道破解的方法,居然都无法按常理来破解她的幻术。”

“什么意思?”

“就好比我和她所学的都来自波斯大典,我还停留在熟读书中所学的时候,她早已经根据掌握的幻术为基础,创出自成一派的新幻术。那么书中记载的破解方法根本对付不了她。中原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想必就是这个道理。”

“风止语。”耶律赢风轻念着风止语的名字。

“将军,风止语是个可怕的对手。仅凭一人之力就能将我铁骑营的精锐抵挡在山腰之下,如果我们无法除去她,将来必成大患。”

耶律赢风眉头一皱,这时前往冯延巳处问计的军士回来了。他带来了冯延巳的锦囊。耶律赢风读完锦囊中的密函,长吁了一口气。

“将军?”凌小心的观察着将军的神情,紧张的问道。

“如果锦囊中说的属实,不要说风止语,就是左迦明王一干人等都再无走出北山的可能。你可以安心。”耶律赢风说完这话,放眼朝山顶望去,心中竟满是失落。

“左迦明王,难道你真的逃不过这一劫,你我再无机会在战场上对决?”

但是凌和其他的将士都非常的雀跃,“听凭将军调遣!”

北山之巅

左迦明王,柴叔达,冯玉儿,风止语围坐在地,个个眉头深锁。

“风姑娘,你说的是真的?”柴叔达想半天就憋出来这么一句。

“应该是真的。风姑娘绝不会危言耸听的。”玉儿不等风止语有所反应,就回答道。

风止语望向左迦明王,其他两人也随着她的视线望向明王。

“如果这场比试是公平的,耶律赢风绝无理由知晓北山的秘密。但是现在,真的不好说。我们只能假设他已经知道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风姑娘在山腰设下的屏障能挡得多久?”

“对方阵营中也有幻术高手,戌时之前应该能破我幻阵。”风止语约莫估计了一下。

左迦明王不再言语,反而闭上了眼睛。柴叔达按耐不住刚要发问,却被玉儿给制止了。

“今夜……”左迦明王说了这两个字就不再言语,风止语像是领会了什么似的,也闭上眼开始养神。冯玉儿把焦躁的柴叔达拉到一旁。

“你不要打扰他们。”

“哥,现在情况危急,他们俩还跟没事人似的。”

“别着急,我相信风止语,更相信左迦明王的本事。”

“哥,如果有什么事,你先冲出去。我武功比你好,万一你看不见我,千万不要为了我回头。”柴叔达真情流露。

冯玉儿感动不已,“那你也记住,万一看不见我,绝不能为了我回头。”

“那不行。”

“那你凭什么让我别回头找你。”

“我武功比你好。”

“我运气比你好。”

“那你先跑。”

“你先跑。”

“一起跑。”

“好。”

“万一跑散了,看不见我,别回头来找。”

“你又来了……”

戌时已到,夜幕降临了……

北山山腰突然发出巨大的声响,群鸟被震起半空。

“将军,风止语的幻阵破了,从这里到山顶的路已经畅通无碍。”凌赶来禀报。

“我们的人都准备好了?”

“只待将军下令。”

“好,出发。”没人注意到耶律赢风暗叹了口气,不过事已至此,就算心中不愿也一定要全力以赴。个人的遗憾和国家的利益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南山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不好了,不好了。”内侍连滚带爬的奔入行宫。

“放肆,行宫内岂容你大声喧哗,惊扰圣驾。”太子正在韩熙载的陪同下饮酒作乐,冷不防被打断了兴致,不禁勃然大怒。

“殿下赎罪,但是真的不好了。北山上烧,烧起来了。”内侍虽被吓的魂不附体,但还是尽忠职守的禀告了实情,毕竟北山上的几个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啊。

太子一惊,手中的酒杯掉落在地,“你说什么?”

太子一把踢开跪在地上的内侍,慌忙向观站台赶了过去。韩熙载不敢迟疑,也紧随其后。当太子赶到观战台的身后,数名大臣也都差不多同时赶到。此时的观望台被对面大火映照的如白昼一般,炙热的浊风扑面而来,让人透不过起来。个大家眼看着北山的熊熊烈火,束手无策。太子脸上大颗大颗的汗珠往下滴落,眉头皱成了川字。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耶律赢风怎么可能会想到用……”

韩熙载慌忙上前,“太子殿下,事发突然,千万不要自乱阵脚。为今之计尽快派人前去救援,国主那边恐怕还要太子亲自去禀报为好。”

“哦,对,对,你说的没错。那你?”

“太子放心,救援方面就交给下官。”

太子感激的看了韩熙载一眼,就急忙下了观战台往父皇寝宫奔去。韩熙载目送太子离开,再将目光移到对面的北山。此时的北山任由怒火肆虐,彷如人间炼狱,早已不见真容。

卿雨阁

“你说什么?北山大火?”顶爷又惊又怒。

“是,从戌时开始烧起,现在北山上一片火海,国主已经派人去救援,但是火势太大,生人勿进。”

“在烧起来之前,你确定山上没有人离开过?”

“没有,我们的人没有见到左迦明王等人下山,所以确定他们还在山上。”

顶爷呆坐在座椅上,“那么止语她也在山上?”

前来报讯的属下犹豫了一下,还是据实以告,“风姑娘也没有下山,应该和左迦明王他们一路。”

“再探,一定要得到确实的消息。”

“是。”属下一走,顶爷立刻起身准备,冷不防房门被人猛力推开,冲进来一个人。

“师父。”柳承萱连敲门都省了,“出事了。”

“行了,我知道了。”顶爷现在的心情恐怕比柳承萱好不了多少,“我要去北山。”

“我也去。”

“放肆,是不是连师父的话都敢违抗了?”顶爷大怒。

“那师父现在前往北山不也是违抗君意?”柳承萱毫无退缩。

“你。”

“师父带我一起去,否则我一辈子都不会安心的。”柳承萱一把拖住顶爷的手臂,红着眼睛,执拗的说道。

顶爷看着徒弟的眼睛,知道她所言不虚。现在的柳承萱,不也正如当年的风止语。只可惜……

顶爷不敢再想下去,终于还是屈服了,“备马。”

“多谢师父。”柳承萱忍住眼泪,立刻下楼备马。

顶爷和柳承萱一前一后,快马扬鞭的往北山而去。一路上顶爷的心思百转,“是谁将北山的秘密透露给辽人,是太子?不会,太子岂会自毁长城。是冯延巳,这个可能性很大。可他是李唐栋梁,朝廷柱石,他没有动机啊?但是这场比试表面是太子提出,明显是冯延巳的意思,我知道,国主也知道。如果冯延巳要铲除异己,难道是得到了国主的旨意?”

顶爷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头疼,只得更加奋力的往马屁股上喂鞭子,“快点,再快点,止语你千万不能有事,千万不要有事。”

而此刻在南山上的晋王也在祈祷着相同的话,“止语,你千万不要有事,千万不能有事。”

国主出现在晋王身后,“你已经调动了所有可以调动的兵力上山救人,连孤的亲卫队都给了你一半,你为她做的够多了。”

“臣弟愿意以这条命换止语平安归来。”

国主闻言勃然大怒,“你以为是孤?”

“臣弟愿意奉上一切,包括臣弟这条命来换取止语平安归来。”晋王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国主死死的盯着晋王,颤抖的胡须表明他已经处于雷霆一怒的边缘,但是晋王还是没有起身的意思,他一遍一遍的给国主叩头,直到头破血流。

“来人,来人,看着晋王,不许他离开房间一步,找御医来,如果晋王再做出自损的行为,孤唯你们是问。”国主下令软禁晋王之后,怒气冲冲的走出房间。太子等在门外,吓的噤若寒蝉。国主阴沉着脸,一言不发的往观战台而去。

在如火炉般的观望台上,国主看到了正在被熊熊烈火吞噬的北山。冯延巳等大臣已经在这里等候着。

“情况怎么样?”

“如今靠人力运水上山,但是火势凶猛,只怕是杯水车薪,更不要说靠近山顶了。”

“再增派人手,不够就从御林军,禁军甚至京师附近的驻军里调。”

“调派驻军进京?”

“孤让你做,你就做。”国主转向太子,“就因为你,混账。”

太子吓的跪倒在地,“父皇息怒,父皇赎罪。”

国主恨恨的指着太子骂道,“重现左伽之战,左伽之战最后就是大火封山。你竟然毫无防备,任由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现在还连累孤被晋王误会,你简直罪不可恕。”

看着吓到瘫倒在地的太子,冯延巳慌忙下跪进言,“国主息怒,千万保重龙体。太子有过,但其心可悯。太子本想为国主分忧,如今造成这样的后果,实属始料未及。而且北山如今情况未明,现在下论断尚且言之过早,臣现在立刻调派兵力,上山救人。”

国主挥了挥手,面露疲惫。冯延巳不敢怠慢,立刻带着韩熙载奔下观战台,调兵去了。

“全部下去。退下。”国主喝退了包括太子在内的所有人,就连贴身侍卫也被屏退到观战台下守候。国主一人站在观战台上,注视着北山大火。

“国主。”

“你还是来了。”

“属下未经传召,擅自行动,请国主恕罪。”

“算了,一听到风止语出事,孤就知道你一定会来。”

“我还是来晚了吗?”顶爷见到北山的惨状,心如刀绞。

“孤已经派出了所有可以调派的军队上山救人,天亮之前一定能将大火扑灭。不过你也要有心理准备,火势这么大,到现在都没有人冲出来,那么他们生还的机会是很渺茫的。”

顶爷只感到心痛难当,“国主。”

“不是孤,不是孤的意思。孤不会做任何伤害晋王的事情,孤又怎么会伤害止语。如果孤事先知道北山上发生的事情,一开始就绝不会同意止语的加入。”

“臣不敢。”

“那你相信孤吗?”

“臣相信国主。如果国主允准,臣也想去看看晋王。”

“孤软禁他在房间里,你拿孤的令牌去吧。”顶爷接过令牌,谢恩就要退下,却又转了回来。“臣将她也带来了。”

国主身躯一震,“她吗?”

“北山上也有她关心的人。”顶爷说完便转身离去。

国主掏出怀中的玉佩,陷入了沉思。这玉佩正是当年准备赐给宁妃腹中骨肉之物,只可惜发生了蛊乱,事后国主也有过后悔,这才一直将玉佩带在身上,以作怀念。国主抚摸着玉佩,那让他承受锥心之痛的往事再次涌上心头。

风止语阴阳错乱入狱入宫旧案重提阴阳错乱北山陷阱初入柴家初入柴家入狱地宫鬼火初建奇功深入虎穴流亡南唐初入柴家风止语北山陷阱风止语阴阳错乱深入虎穴左迦明王流亡南唐入宫初入柴家旧案重提深藏不露风止语风止语北山陷阱深入虎穴初入柴家旧案重提阴阳错乱初建奇功风止语旧案重提百花宴斗从军西安古城深藏不露从军义父来了风止语义父来了北山陷阱流亡南唐百花宴斗初建奇功西安古城深入虎穴北山陷阱从军流亡南唐旧案重提回到古代初入柴家阴阳错乱入宫初建奇功北山陷阱百花宴斗义父来了地宫鬼火西安古城义父来了初入柴家义父来了地宫鬼火回到古代左迦明王义父来了阴阳错乱回到古代深藏不露皇太弟初建奇功初入柴家皇太弟义父来了阴阳错乱阴阳错乱地宫鬼火入宫入狱西安古城皇太弟深藏不露从军地宫鬼火初建奇功初入柴家皇太弟初建奇功
风止语阴阳错乱入狱入宫旧案重提阴阳错乱北山陷阱初入柴家初入柴家入狱地宫鬼火初建奇功深入虎穴流亡南唐初入柴家风止语北山陷阱风止语阴阳错乱深入虎穴左迦明王流亡南唐入宫初入柴家旧案重提深藏不露风止语风止语北山陷阱深入虎穴初入柴家旧案重提阴阳错乱初建奇功风止语旧案重提百花宴斗从军西安古城深藏不露从军义父来了风止语义父来了北山陷阱流亡南唐百花宴斗初建奇功西安古城深入虎穴北山陷阱从军流亡南唐旧案重提回到古代初入柴家阴阳错乱入宫初建奇功北山陷阱百花宴斗义父来了地宫鬼火西安古城义父来了初入柴家义父来了地宫鬼火回到古代左迦明王义父来了阴阳错乱回到古代深藏不露皇太弟初建奇功初入柴家皇太弟义父来了阴阳错乱阴阳错乱地宫鬼火入宫入狱西安古城皇太弟深藏不露从军地宫鬼火初建奇功初入柴家皇太弟初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