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女帝师三(27)

小钱忙道:“李大人说,杜子钦听闻大人典职枢机,殊蒙恩信,特向大人求小小一个官位。”

我笑道:“这就来了。什么官位?”

小钱道:“幽州蓟县令即将出缺,杜子钦欲求此官。”

我沉吟道:“县令虽小,却也是正经的朝廷命官。此人没有功名在身,难。况且幽州四战之地,燕国虽灭,流寇不绝。此人不求归化富庶之地,倒想去幽州,当真是奇。”

小钱道:“杜子钦还说,若做不了蓟县令,便去弘阳郡王府做个文学宾友,谋一份闲差,也是好的。”

芳馨愈发惊异:“此人倒像是知道陛下让姑娘为王爷选官似的!”

我嘿的一声道:“做蓟县令能安民攘寇,入王府能得不意之富贵,这个杜子钦志向不小。不为山高,则为海深。”

芳馨一怔:“既这样有志气,为什么不去考科举?”

我垂眸一笑:“当年李瑞是怎样做了掖庭左丞的?黄白之物能换得的东西,何须十年、数十年的苦读?人生苦短,有几个十年?况且,此人虽不应考,倒也并非全无才学。提一提也无妨,反正让不让他做官,自有圣上面试。”

芳馨道:“此人心术不正,且姑娘已经将他的金子退还,大可不必再举荐此人。”

我笑道:“连朝廷都卖官,杜子钦此举实在不算什么。况且,弘阳郡王现下灰心得很,正需要这样真心实意想做一番事业,又有才学的人来辅佐。”

芳馨道:“不错。待弘阳郡王身子好起来,便不在宫中居住了,姑娘为殿下选一些得力的随从,也是应该的。”

我向小钱道:“你明日去掖庭属转告李大人,他的意思我已尽知,若杜子钦真有本事,自有公车待召之日,若没有,送再多的金子也无用。”

小钱道:“李大人还在掖庭属等奴婢的回话。奴婢这就去,免得耽误李大人出宫。”

小钱走后,芳馨道:“姑娘才回来,就听了这么些烦心事。”

我有些意兴阑珊:“这算什么,日后进了御书房……罢了。”复又打起精神道,“今晚不用赴宴,咱们漱玉斋关起门来乐一晚。酒都备好了么?”

芳馨笑道:“这还用姑娘吩咐么?早就备下了两坛子屠苏酒和五十碟果子,还有牌九马吊、花签花鼓,吹的拉的、说的唱的。待用过了晚膳,只将门一关,床桌一拼,漱玉斋上上下下都要给姑娘接风呢。”

我笑道:“你们这样疼我,我是没有钱赏的。”

芳馨掩口一笑道:“姑娘‘典职枢机,殊蒙恩信’,日后要赏,多少赏不得?”

用过晚膳,几个力大的内监在玉茗堂上将四张胡床推在一起,中间桌几摆了一溜,东西厢各有一桌。小丫头们兴冲冲地上果子热酒,嘻嘻哈哈,推推搡搡。我只穿了一件缃色小袄,斜倚在榻上听她们拌嘴。豆蔻年华,所有的悲喜得失都是初夏翠刮刮的树叶,飙风如呵,暴雨如濯,愈加苍翠如洗。

两个从前服侍过我的大宫女带着六七个小丫头环坐在榻上,芳馨坐在我身旁。两个小丫头夹着绿萼,只说绿萼守墓辛苦,今晚定要好生敬她一敬。其余的宫女内监则在东西厢入席。我正要举杯,忽见一个小丫头侧耳道:“是谁在外面敲门?”

绿萼笑道:“这会儿都在前面赴宴,哪里还会有人往漱玉斋来?定是你听错了。怪扫兴的,你自己先罚三杯吧。”众人都笑了起来。

她摇头道:“定是有人敲门,奴婢不会听错的。”

芳馨连忙叫一个小内监出去查看。不多时,果然引了守坤宫的小罗进来了。小罗见众人团团围坐,先是一怔,随即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华阳公主殿下一个人在宫里无趣得很,皇后娘娘请大人过去陪华阳公主说说话。”

一听守坤宫传召,不觉心头一紧。一丝厌恶、一丝恐惧,紧紧纠缠在一起。我起身道:“今夜宫宴,公主殿下没有去赴宴么?”

小罗道:“殿下淳孝,留在宫中侍药。”

我只得道:“待我更衣,这就随公公去。”见众人扫兴,又道,“我将姑姑带去,这样就没人拘着你们了。好生代我敬一敬绿萼,回来我是要问的。”绿萼正要起身,我压一压她的左肩道,“你就坐在这里,代我多饮几杯。”众人这才释然。

绿萼扶我回寝室更衣,我摘下胸前的砗磲赤金柳叶领针,没精打采地坐在镜前。芳馨细细梳理着头发,缓缓道:“姑娘似是不高兴。”

我勉强笑道:“只是有些扫兴罢了。”

芳馨锐利的目光自镜中漫开,倏然散去,浮起洋洋暖意。她垂头在我头顶找了一阵,微微笑道:“姑娘从前的白头发都不见了,是拔去了么?”

“兴许是自己掉了。”

知觉头顶酥酥麻麻的一道,芳馨将我的头发分作两半,闲闲道:“以前奴婢总不敢这样梳头,只怕姑娘的白发藏不住。休养三年,一切如初,白发不见了,心气精神却回来了。”

我抬眸,遇见她明澈的笑眼,荡漾着刀锋的冷光。我精神一振,感激道:“不错。都回来了。”

走进椒房殿,桂旗迎上来行礼道:“公主殿下还在寝殿侍药,请大人稍待。”说罢命人上茶,又拿了一本小册子上来,道,“皇后娘娘怕姑娘枯坐无聊,特命奴婢拿了崇文馆大学士芈琪新修的《太祖实录》过来赠与大人。娘娘说,大人用《实录》佐茶,倒比点心好。”

我恭恭敬敬地接过书:“微臣多谢娘娘。”桂旗行礼,退了下去。

芳馨瞧了瞧深绿的茶水,笑道:“茶有些浓,喝下去该睡不着了。”

我笑道:“这是给我醒酒呢,怕我一会儿冲撞了公主殿下。”

芳馨道:“姑娘还没来得及喝酒,就被召来了。”

我拿起书晃一晃,得意道:“能看到新修的《太祖实录》,只当酒喝了。”

但见《太祖实录》道:

“太祖英武圣文神德孝庄皇帝高抃,字元靖,成都人,唐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高力士七世孙。初,高力士奉玄宗入蜀,子高敏遂留成都。敏生希,希生原,原生露,露生皇祖考文宣帝寔,寔生皇考昭烈帝怀,怀生太祖。

皇考昭烈帝怀字叔海,唐咸通二年生,性歧嶷疏诞,博洽群书。天复七年,征壁州刺史,有治名。坐法免,与蛮杂居,不通宾客。梁乾化五年卒于家。太祖居丧三年,瘠毁过哀,水浆不进,杖不能起。乡里称焉。

太祖天复元年五月己卯未时生。初,皇祖妣光哀明皇后梦日东升,入口含之。时皇妣懿烈皇后杜氏娩,旦日不决,昭烈帝悲惶不能起。明皇后指杜皇后牖谓昭烈帝曰:‘此独佳儿,应日而生,吾宗赖之,汝且定。’太祖生,红光满室,异彩千条,乡里异焉。沉敏有大志,美容仪,通经史。膂力绝人,射艺精湛。自谓直比史鱼,勇如孟贲。

解褐成都府刑法功曹。时晋梁逆拒,中原板荡,蜀中酷税,严刑峻法。石氏归降称子,北骑寇略边境,南至澶渊,以为威慑。太祖击剑,慨然流涕。

天福元年腊,太祖辞官,散尽家财,聚乡勇千人,起兵攻壁州,明令无犯乡民。壁州民尤念昭烈帝,共斩伪刺史娄健,以壁州降。”

读到此处,我掩书叹道:“原来太祖乃是唐宦官高力士之后。”

芳馨奇道:“高力士不是……宦官么,怎么会有子孙?”

我笑道:“高力士原本姓冯,净身后被一位姓高的宦官收养,改姓高。想来这高敏当是高力士在蜀中所收的养子。高力士随唐玄宗回了长安,这一支便留在蜀中了。”

芳馨道:“那不是……和曹操一样么?”

我淡淡一笑道:“英雄不问出处,是宦官之后又怎样?”

正读到高元靖率大军攻入汴城,暴君携后妃皇子逃入北燕时,华阳公主自东偏殿的西北角门走了出来。此时芳馨去茶房寻桂枝说话,殿中只余我一人。华阳静悄悄地来到我面前,好一会儿都不说话。但觉眼前孔雀绿的裙角一晃,我这才惊觉我面前有人,抬眼看时,华阳满脸是泪,神色又悲又怕。

华阳侍药出来,却是这副神情,想是皇后病势转沉。我大惊,也不顾尊卑,拉起华阳的手道:“殿下怎么哭了?”

华阳泣道:“玉机姐姐,母后……”她泪水涟涟,忽然张嘴大哭起来。她身后的乳母任氏慌忙悟住华阳的嘴,沉声道:“殿下噤声,仔细娘娘在后面听见。”

华阳掰开任氏的手,愤然道:“听见就听见!我就是要让父皇听见!母后病成这个模样,父皇却在前面莺歌燕舞!”

那任氏正是今天早晨进漱玉斋询问华阳公主去向的乳母。她口角微微一动,眸光半隐,不阴不阳道:“这……陛下如何能听得见呢?”皇后病危势弱,华阳又是女孩儿,即便是金枝玉叶,也免不了让人轻视。贴身乳母尚且如此,遑论他人?

我冷冷地刺她一眼,拿出绢子为华阳擦拭眼泪,柔声道:“今日熙平长公主归宁,太后也在前面坐着。待散了,陛下得了消息就一定会来的。”

华阳红肿的眼皮翻了两翻,犹自不信:“果真么?”

我无法肯定地回答,只身不由己地点了点头。华阳止了哭声,啜泣良久。她转头对任氏道:“嬷嬷你先出去。”

任氏暗暗扁嘴,斜睨我一眼,方才退下。我这才向华阳行礼,请华阳上座。华阳指着《太祖实录》道:“这是什么书?”

我将书慢慢推到她的面前,微笑道:“回殿下,这是皇后赏赐给微臣的书,是崇文馆新修的《太祖实录》。”

华阳翻了几页:“是说太祖爷爷怎样挣下这天下的么?”

我答道:“是。”她凝神不语,盯着书看,目光却散了。呆了半晌,她叹道:“太祖爷爷真了不起。我身为太祖的子孙,偏偏这样没用。不能让母后高兴起来,也帮不了自己。”

我明知故问道:“微臣斗胆。殿下除却忧心皇后娘娘的身子,莫非还有别的烦恼?”

华阳侧头,目光灼灼道:“我有烦恼,却不知向谁说。”

我试探道:“殿下可以向嬷嬷诉说。”

华阳垂头摆弄着衣带,叹息道:“自从窦嬷嬷去了,再没有人真心对我好了。任嬷嬷她们,早就不耐烦服侍我了。”

我问道:“殿下为何不回禀皇后娘娘,换一位嬷嬷?”

华阳撇撇嘴道:“母后病得那么重。我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孩、不得父皇喜爱的公主,换一个嬷嬷也不会真心待我好的。横竖再有几年我就不用嬷嬷服侍了。”

我笑道:“殿下何不选个侍读陪伴?”

华阳蹙眉,甚是不耐烦:“我不是说过侍读比嬷嬷还要不好么!”

我讪讪笑着:“是。微臣竟糊涂了,殿下恕罪。”

华阳自知失态,歉然道:“玉机姐姐你别恼我。”不待我答话,她叹道,“他们都说父皇朝事忙,又喜怒无常,可能父皇不来倒比来好。”

恍惚又回到了咸平十年的冬天,皇帝意外地来到长宁宫陪高曜玩耍,我和高曜目送銮驾回宫时,高曜仰头向我抱怨道:“父皇总是很忙,不肯多陪孤一会儿。”那日的夜宴,皇帝以曾娥的死质问裘后,不过几日,裘后自请退位。再后来,高曜成了孤儿。

华阳公主也要直面这样的命运,这才是她痛苦无奈的根源。我微微一笑道:“朝事忙是自然的。喜怒无常又从何说起?”

华阳道:“有好些事情呢。”她闭目思忖道,“比如两年前火器厂的少监做不出合父皇心意的火器,被免官了,以白衣行少监事。灰心之下,疏懒大意,险些烧了火器厂,死了好几个大匠。按律法,本该投入诏狱问罪才是,父皇却宽恕了他,没过多久就官复原职。那人感恩戴德,后来果然做出了好些厉害的火器。也就是去年十一月的时候,父皇却将他斩了。还有,听说有个老臣当年有谋逆之罪的,父皇也只是将他免官,去年秋天,也斩了,这中间足有七八年呢。这算不算喜怒无常?如果父皇本来看母后好端端的,忽然不痛快起来,也翻出些旧事和母后理论,母后的病还能好么?”

【第十九节 蜉蝣之羽】

向来朝政大事,尤其是官员任免升黜和用兵部署,定乾宫的宫人是绝不敢向外透露的,而华阳公主小小年纪,却能准确地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想来是皇帝告诉了皇后,华阳公主旁听知晓,或是皇后事后告知于她。然而……我心念一动,有意将她的心思从皇后的病上引开,遂道:“殿下可知道太祖皇帝为何能在五年内便由蜀中打进了汴城?”

华阳道:“自然是太祖爷爷厉害。”

我笑道:“太祖皇帝固是得天所授,英明神武。可是‘韩信伐赵,张耳为贰;马援讨越,刘隆副军’[66],天下这么大,总要有忠心耿耿、齐心协力的将相之才,方能成大事。”

华阳侧头道:“嗯……韩信、张耳、马援我都听说过。韩信和张耳是刘邦的大将和谋臣,马援是光武帝的伏波将军。我听母后说过,太祖爷爷当时也有韩信和马援,便是肃王莫敖和定王周明礼。是不是?”

除了莫敖和周明礼,建国之初的四大元帅之中,还有陈四贲。平定南方的十年之中,更少不了太祖的长子废骁王高思谏的功劳。陈四贲软禁十年,畏罪自尽,高思谏大逆不道、满门抄斩。从此大昭小儿的口中,再没有战功彪炳、披创弥深的陈四贲,更没有冲锋陷阵、情义深重的高思谏。也许假以时日,大昭的子孙终会赞叹和敬慕他们的功勋——百年以后。

时间,唯有时间,能将个人的生死得失一笔直书,化作春花秋月的笑谈。风云激荡之后,血肉消磨,只余一身傲骨笔直立在史河两岸,灰暗残缺、风蚀殆尽,却执拗地不肯倒下——脚下已尽是灰土尘埃。

华阳是金枝玉叶,却也是“大昭小儿”,百年之后也许只是史书上极简的一笔:“某后无子,生平阳、华阳、祁阳三公主”“某子某尚某帝第四女华阳公主”。后人也许会从夫家的传记中对华阳的事迹管窥一二,仅此而已。

我自己呢?仅是厚厚的尘土中最细微的一撮,弹一弹指甲,便不复存在于天地之间。精气骨血,如一闪念,聚而复散,散而湮灭。

我微微一笑道:“殿下博闻。”

华阳似有所感,追问道:“听闻定王是周娘娘的父王,最是精通火器整造,是不是?”

第94章 女帝师二(23)第131章 女帝师二(60)第16章 女帝师一(16)第50章 女帝师一(50)第90章 女帝师二(19)第138章 女帝师二(67)第24章 女帝师一(24)第47章 女帝师一(47)第268章 女帝师四(62)第268章 女帝师四(62)第75章 女帝师二(4)第63章 女帝师一(63)第113章 女帝师二(42)第310章 女帝师五(35)第65章 女帝师一(65)第213章 女帝师四(7)第322章 女帝师五(47)第337章 女帝师五(62)第327章 女帝师五(52)第64章 女帝师一(64)第296章 女帝师五(21)第88章 女帝师二(17)第208章 女帝师四(2)第42章 女帝师一(42)第57章 女帝师一(57)第62章 女帝师一(62)第185章 女帝师三(47)第125章 女帝师二(54)第62章 女帝师一(62)第243章 女帝师四(37)第169章 女帝师三(31)第253章 女帝师四(47)第316章 女帝师五(41)第21章 女帝师一(21)第134章 女帝师二(63)第123章 女帝师二(52)第225章 女帝师四(19)第298章 女帝师五(23)第180章 女帝师三(42)第144章 女帝师三(6)第347章 女帝师五(72)第58章 女帝师一(58)第262章 女帝师四(56)第48章 女帝师一(48)第351章 女帝师五(76)第306章 女帝师五(31)第212章 女帝师四(6)第226章 女帝师四(20)第85章 女帝师二(14)第337章 女帝师五(62)第124章 女帝师二(53)第144章 女帝师三(6)第22章 女帝师一(22)第232章 女帝师四(26)第77章 女帝师二(6)第273章 女帝师四(67)第231章 女帝师四(25)第128章 女帝师二(57)第160章 女帝师三(22)第153章 女帝师三(15)第239章 女帝师四(33)第93章 女帝师二(22)第50章 女帝师一(50)第191章 女帝师三(53)第233章 女帝师四(27)第129章 女帝师二(58)第87章 女帝师二(16)第344章 女帝师五(69)第57章 女帝师一(57)第196章 女帝师三(58)第122章 女帝师二(51)第140章 女帝师三(2)第276章 女帝师五(1)第5章 女帝师一(5)第120章 女帝师二(49)第307章 女帝师五(32)第134章 女帝师二(63)第193章 女帝师三(55)第229章 女帝师四(23)第245章 女帝师四(39)第107章 女帝师二(36)第258章 女帝师四(52)第202章 女帝师三(64)第197章 女帝师三(59)第105章 女帝师二(34)第108章 女帝师二(37)第173章 女帝师三(35)第199章 女帝师三(61)第99章 女帝师二(28)第49章 女帝师一(49)第346章 女帝师五(71)第254章 女帝师四(48)第69章 女帝师一(69)第117章 女帝师二(46)第92章 女帝师二(21)第273章 女帝师四(67)第145章 女帝师三(7)第313章 女帝师五(38)第118章 女帝师二(47)第168章 女帝师三(30)
第94章 女帝师二(23)第131章 女帝师二(60)第16章 女帝师一(16)第50章 女帝师一(50)第90章 女帝师二(19)第138章 女帝师二(67)第24章 女帝师一(24)第47章 女帝师一(47)第268章 女帝师四(62)第268章 女帝师四(62)第75章 女帝师二(4)第63章 女帝师一(63)第113章 女帝师二(42)第310章 女帝师五(35)第65章 女帝师一(65)第213章 女帝师四(7)第322章 女帝师五(47)第337章 女帝师五(62)第327章 女帝师五(52)第64章 女帝师一(64)第296章 女帝师五(21)第88章 女帝师二(17)第208章 女帝师四(2)第42章 女帝师一(42)第57章 女帝师一(57)第62章 女帝师一(62)第185章 女帝师三(47)第125章 女帝师二(54)第62章 女帝师一(62)第243章 女帝师四(37)第169章 女帝师三(31)第253章 女帝师四(47)第316章 女帝师五(41)第21章 女帝师一(21)第134章 女帝师二(63)第123章 女帝师二(52)第225章 女帝师四(19)第298章 女帝师五(23)第180章 女帝师三(42)第144章 女帝师三(6)第347章 女帝师五(72)第58章 女帝师一(58)第262章 女帝师四(56)第48章 女帝师一(48)第351章 女帝师五(76)第306章 女帝师五(31)第212章 女帝师四(6)第226章 女帝师四(20)第85章 女帝师二(14)第337章 女帝师五(62)第124章 女帝师二(53)第144章 女帝师三(6)第22章 女帝师一(22)第232章 女帝师四(26)第77章 女帝师二(6)第273章 女帝师四(67)第231章 女帝师四(25)第128章 女帝师二(57)第160章 女帝师三(22)第153章 女帝师三(15)第239章 女帝师四(33)第93章 女帝师二(22)第50章 女帝师一(50)第191章 女帝师三(53)第233章 女帝师四(27)第129章 女帝师二(58)第87章 女帝师二(16)第344章 女帝师五(69)第57章 女帝师一(57)第196章 女帝师三(58)第122章 女帝师二(51)第140章 女帝师三(2)第276章 女帝师五(1)第5章 女帝师一(5)第120章 女帝师二(49)第307章 女帝师五(32)第134章 女帝师二(63)第193章 女帝师三(55)第229章 女帝师四(23)第245章 女帝师四(39)第107章 女帝师二(36)第258章 女帝师四(52)第202章 女帝师三(64)第197章 女帝师三(59)第105章 女帝师二(34)第108章 女帝师二(37)第173章 女帝师三(35)第199章 女帝师三(61)第99章 女帝师二(28)第49章 女帝师一(49)第346章 女帝师五(71)第254章 女帝师四(48)第69章 女帝师一(69)第117章 女帝师二(46)第92章 女帝师二(21)第273章 女帝师四(67)第145章 女帝师三(7)第313章 女帝师五(38)第118章 女帝师二(47)第168章 女帝师三(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