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齐妃(五)

雍正元年,并不平静。年羹尧死后,朝中再起波澜。康熙帝曾三征噶尔丹,噶尔丹之侄在这一年瞅准了时机,支持青海进攻西宁反清,年羹尧已经斩首,雍正捉襟见肘,朝中可用之人并不多。整整二十万的大军,胤禛甚至有些后悔太早清算了年氏和年羹尧,此时朝中人心惶惶。

这一仗是他登基后的第一仗,只能胜不能败。弘盼知道这场战役的重要性,虽然上战场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这一战打赢了,眼眸变得幽深,这一仗阿玛不会允许输。费了些口舌让雍正同意了弘盼的出征。

第二日朝堂上便自请出征。同时请旨出征的还有晋恂郡王爱新觉罗·胤祯。见着两人出列,群臣的眼中带着些奇异。心中暗自揣测这两人都不是出征的好人选。圣上子嗣单薄,现在只有弘盼一子,另外的郡王贝子,爱新觉罗的王爷,胤禛一直压着没有重用。

胤禛见着两人说自己会考虑,便宣布下朝。无论是朝堂还是后宫,都掀起了轩然大波。雍正私下里首先见了弘盼,原本就知道弘盼思虑周全,昨日深谈才发觉自己对他了解的太少,此时对于胤祯一事,他想要听听看弘盼的想法。

胤禛见着先前意气风发的十四在自己即位之后,沉默寡言,眼中也是暮气沉沉,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削瘦了不少,人的精气神也像是垮了一般,不得不说胤禛的心中是带着隐隐快意的。太后乌雅氏对胤祯的偏疼,是他心中不可化解的心结。

雍正帝想起了在朝堂上,十四弟这次自请出征,眼神里的光彩,几乎将人灼烧。似乎很久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十四弟了。

康熙末年,十四弟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平定准葛尔叛乱和保卫西藏和平都有胤祯的影子,抛开别的不说,有胤祯在,便可给这次出征加上一枚砝码。只是,他真的能够安心为自己效力?雍正他还想再想一想。

弘盼也没有料到十四皇叔的请征,在一路上盘算着十四皇叔出征的利弊,弘盼很快就揣摩出来,如果能够趁着这一次收用了十四皇叔,是最好不过的。他的皇阿玛对他的兄弟有心结,弘盼是知道的,原本的胤礽还是太子的时候,诸位皇子便是私下里暗流涌动,自从废太子一事之后,原本的暗斗便成了明争。弘盼的诸位皇叔八仙过海,各有各的本事,例如十四皇叔就极其有征战天分,如果都如同废太子一般被圈禁就难免可惜了。弘盼想既然胤祯冒了头,边想着如何能够收用了晋恂郡王,如果成功之后,其他郡王也可以如此。

说起来十四皇叔同十三皇叔有一点最为相似,便是“甚有义气”,当年,康熙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时,胤祯挺身而出,跪奏:“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这使康熙更加愤怒,最终胤祯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艰难。

从十四叔开始着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相较于滑不留手的八皇叔,十四皇叔在皇家显得单纯而纯粹。

“此次晋恂郡王自请出征,你怎么看?”在书房里,胤禛开口问道。

弘盼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起了康熙在位时候的情形,雍正帝位来得名正言顺,是康熙亲自选定的太子,之后即位。其他皇叔纵然有才,却比不上圣上的雄才大略。

雍正从身份而言抵不过废太子贵重,废太子胤礽是康熙亲自教导学习帝王之术,废太子之后,群臣举荐太子,虽然胤禛打定了主意不冒头,见着了八弟贤王的美名还是心中一惊,他竟然笼络了如此多的人。胤禛对自己这个帝位的由来,有些心结,也正是封号“雍正”之中正字的由来,似是强调自己帝位来得正统,名正言顺。

弘盼的这话说到了胤禛的心坎里,胤礽被废了,他是圣上亲自选中的人,此时眉头舒展,“让你说出征的事情,你竟是扯到了这些旧事上。”

弘盼听出了胤禛并没有生气,笑着说道:“儿臣说些也是和此时十四皇叔自请出征有关的,想谈一谈儿臣对十四皇叔的看法。”

“哦?”胤禛有些兴趣,说道:“你且说说看。”

弘盼才说起道:“儿子年少时候随圣祖赛外行,与十四皇叔相识,甚至骑射之术也有部分是十四叔指点。十四皇叔的志向便是在沙场上一展抱负,他最大的愿望便是征战四方,做威武大将军,为大清平定江山。十四皇叔的才干,在圣祖年代,便可窥见一二。十四皇叔与皇阿玛之间有些心结,此番出征,他却愿意站出来,儿臣想,十四皇叔愿意再为大清出力,他自请出征是抱着为皇阿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念头的。”

胤祯开口冒着极大的风险,原本偏安一隅,又有皇太后护住,想要平安顺遂过完一生也不难。可是他所谋求的恐怕并不是平安顺遂,而是一展抱负,不愿意做折了翼的雄鹰。

“朕如何知道他是真心为这江山效力?”胤禛缓缓说道,他十四弟的性子他也明白。

“此时出征还有儿臣。”弘盼笑了,两人在说了阵收用了胤祯的好处。

等到弘盼离开之后,雍正坐在软凳上想,或许弘盼将来是个好皇帝,只是他不会犯下康熙走过的错处,不再明立太子,而是垂垂老矣的时候将传位诏书放在那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

“好了,朕再想想,无论这一次的出征有没有你十四皇叔,都有你,也同你额娘说一声。弘盼,要记得在战场上,第一便是保全自己。”胤禛说道。

弘盼告退之后,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成了八分,原本想着出府之后最好同十四皇叔说一声,后续还要看他的表现,转念想到皇阿玛私下里的眼线遍布,就打消了这个主意。希望十四皇叔能够抓住这次的机会,弘盼真心不希望明珠蒙尘。

太后不知道弘盼和胤禛私下里的议论,手里捻着小叶紫檀木的时候,听到了这个消息,手猛地一顿,“你说十四自请出征!”

得到了确认的答复,太后猛地站立起来,“他真是糊涂了,竟还有这样的主意。”嘴唇泯住,如同困兽一般来回走动,她这般蛰伏便是为了皇儿,胤禛怎会让他的孩子掌握兵权?“兵权,是他能碰的吗?”

嬷嬷说道:“太后,您别急。这件事情应当还有回旋的余地,自请出征的,还有荣辉贝子。”荣辉贝子便是弘盼了。

“他自请出征?”太后问道。

“是。”

心念一转,太后已经有了主意,“嬷嬷,替我传荣辉贝子。”太后说道。其实按照太后的想法,弘盼和胤祯都并不好的选择,只是到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后更宁愿弘盼能够揽下出征,更希望这次事情解决之后,胤祯更够更加处事思虑周全。

得到了消息荣辉贝子正在上书房和皇帝详谈,太后让人在书房外候着,等到弘盼出来了,第一时间让他来慈宁宫。

太后的想法不难揣测,弘盼笑着说道:“皇阿玛已经允了孙儿的请求。”

太后顿时欣慰,语气放缓说道:“皇玛姆等着你凯旋的日子,当年的小弘盼也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替你父皇分忧了。”

弘盼并没有说破帝王正在考虑让十四皇叔也出征,笑着同太后叙旧,便请辞,“孙儿还想着跟额娘说说话。”

“知道你是个有孝心的。”太后说道,“去陪她说说话也好,战事来得及,恐怕不日就会出发。”

“孙儿告退。”弘盼告退之后,再给皇后请安之后,才去了齐妃那里。

此时弘盼要出征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后宫,除了零星几人,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此时是弘盼出征,晋恂郡王的请求被皇帝轻轻揭过,不再提,而弘盼在李筠婷这里吐露了事情。

“十四弟。”李筠婷想到了小时候他养在雍和宫的时候,素来同自己亲近。“如同你说的,明珠蒙尘也怪可惜的。”

“可不是?”弘盼笑嘻嘻地说道,“原本是模模糊糊的念头,竟是在同文太妃相交那段时日里渐渐清晰。有些事情堵不如疏,更何况是有才干之人,不充分利用了,岂不是可惜?”

两人说了阵话,快到午膳的时候,李筠婷并没有留弘盼吃饭,而是说道:“早点回去吧,她在外面恐怕也刚知道这个消息,又有了身孕,指不定在担心受怕呢。”

“儿子先前就同她说过,额娘放心。”弘盼笑着说道,“儿子想同您亲近亲近呢。”

“她到底有了身孕,事情临头了和当初也不太一样,快回去吧。”李筠婷说道。

弘盼听了李筠婷的话,便离开了。

果然如同李筠婷预料到的那般,那拉氏抱着弘盼流了会儿泪水。

弘盼软语安慰,旁边的嬷嬷也劝说怀孕了流泪不好,才渐渐止住了泪水,等到吃过了膳食,也不肯午睡,说是要给弘盼收拾东西。

第53章 偏院(一)第44章 京中(四)第122章 刁难(二)第122章 刁难(二)第152章 齐妃(四)第62章 空间(二)第126章 刁难(六)第54章 偏院(二)第65章 进宫(三)第91章 隆冬(一)第101章 开府(一)第56章 还乡(二)第24章 番外 -前世今生第39章 赴京(一)第18章 破局(一)第21章 娇客(二)第37章 浪起(四)第86章 错棋(一)第101章 开府(一)第149章 齐妃(一)第126章 刁难(六)第124章 刁难(四)第69章 进宫(七)第64章 进宫(二)第25章 归去(一)第53章 偏院(一)第3章 夺舍(三)第16章 缘法(四)第48章 微醺(二)第130章 丫鬟(三)第1章 夺舍(一)第9章 困境(六)第59章 选秀(三)第80章 承德(八)第74章 承德(二)第58章 选秀(二)第94章 孕事(二)第116章 嫡子(五)第148章 雍正(九)第69章 进宫(七)第3章 夺舍(三)第45章 王府(一)第17章 缘法(五)第146章 雍正(七)第106章 大婚(二)第104章 家中(二)第141章 雍正(二)第7章 困境(四)第58章 选秀(二)第147章 胤禛(八)第103章 家中(一)第75章 承德(三)第34章 浪起(一)第138章 子殇(二)第76章 承德(四)第99章 瑞哥(二)第47章 微醺(一)第46章 王府(二)第70章 宅斗(一)第143章 雍正(四)第116章 嫡子(五)第50章 微醺(四)第86章 错棋(一)第56章 还乡(二)第86章 错棋(一)第150章 齐妃(二)第71章 宅斗(二)第22章 归巢(一)第104章 家中(二)第91章 隆冬(一)第48章 微醺(二)第118章 嫡子(七)第70章 宅斗(一)第131章 丫鬟(四)第1章 夺舍(一)第138章 子殇(二)第38章 浪起(五)第97章 孕事(五)第65章 进宫(三)第131章 丫鬟(四)第5章 苦境(二)第86章 错棋(一)第84章 上位(二)第27章 归去(三)第64章 进宫(二)第70章 宅斗(一)第49章 微醺(三)第40章 赴京(二)第76章 承德(四)第4章 苦境(一)第86章 错棋(一)第51章 微醺(五)第112章 嫡子(一)第39章 赴京(一)第52章 微醺(六)第25章 归去(一)第9章 困境(六)第14章 缘法(二)第71章 宅斗(二)
第53章 偏院(一)第44章 京中(四)第122章 刁难(二)第122章 刁难(二)第152章 齐妃(四)第62章 空间(二)第126章 刁难(六)第54章 偏院(二)第65章 进宫(三)第91章 隆冬(一)第101章 开府(一)第56章 还乡(二)第24章 番外 -前世今生第39章 赴京(一)第18章 破局(一)第21章 娇客(二)第37章 浪起(四)第86章 错棋(一)第101章 开府(一)第149章 齐妃(一)第126章 刁难(六)第124章 刁难(四)第69章 进宫(七)第64章 进宫(二)第25章 归去(一)第53章 偏院(一)第3章 夺舍(三)第16章 缘法(四)第48章 微醺(二)第130章 丫鬟(三)第1章 夺舍(一)第9章 困境(六)第59章 选秀(三)第80章 承德(八)第74章 承德(二)第58章 选秀(二)第94章 孕事(二)第116章 嫡子(五)第148章 雍正(九)第69章 进宫(七)第3章 夺舍(三)第45章 王府(一)第17章 缘法(五)第146章 雍正(七)第106章 大婚(二)第104章 家中(二)第141章 雍正(二)第7章 困境(四)第58章 选秀(二)第147章 胤禛(八)第103章 家中(一)第75章 承德(三)第34章 浪起(一)第138章 子殇(二)第76章 承德(四)第99章 瑞哥(二)第47章 微醺(一)第46章 王府(二)第70章 宅斗(一)第143章 雍正(四)第116章 嫡子(五)第50章 微醺(四)第86章 错棋(一)第56章 还乡(二)第86章 错棋(一)第150章 齐妃(二)第71章 宅斗(二)第22章 归巢(一)第104章 家中(二)第91章 隆冬(一)第48章 微醺(二)第118章 嫡子(七)第70章 宅斗(一)第131章 丫鬟(四)第1章 夺舍(一)第138章 子殇(二)第38章 浪起(五)第97章 孕事(五)第65章 进宫(三)第131章 丫鬟(四)第5章 苦境(二)第86章 错棋(一)第84章 上位(二)第27章 归去(三)第64章 进宫(二)第70章 宅斗(一)第49章 微醺(三)第40章 赴京(二)第76章 承德(四)第4章 苦境(一)第86章 错棋(一)第51章 微醺(五)第112章 嫡子(一)第39章 赴京(一)第52章 微醺(六)第25章 归去(一)第9章 困境(六)第14章 缘法(二)第71章 宅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