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回 华兴约书

八月十三,军政工作会议,张宾就分田问题补充道:“我再加上两条。其一,公布一条政令,凡选择务农者五年内不得改为非农丁户,而选择非农丁户者,则可于每年年底丁户调整之际,自由迁户为农业丁户。其二,放出消息,华兴府明年或将再得大量土地,丁户若推迟至明年参与分地,可在今年分地方案基础上额外多得五亩自有田的安置配额。”

得,窥控人性,果然是老狐狸!包括纪泽在内,许多人心中嘀咕。当然,众多只知打杀的军将们依旧一片茫然。会场再无他人出声,显然纪泽与张宾二人提出的解决办法或得了一众高层的认可。

华兴府可没大晋官场的冗语拖沓,眼见别无意见,纪泽随即道:“既如此,分地之事便按上述办法实施劝导,还请相关部门多下功夫,务必做好说服解释工作,既控制农户人数,又得避免百姓生怨,并且,本月底必须完成丁户登记,下月底前则需结束人员落户地调整,达成各乡村农户最终的合理配置。好了,诸位可还有其他议题?”

......

又是一应事务讨论,直到再无人提出议题,纪泽这才敲敲案几,正色道:“而今法规定了,机构全了,百姓也基本齐心了,海外四岛即将分田分地,完全步入社会正常秩序,某决定十月初一举办典礼,开府立衙,正式成立华兴府!”

此言一出,众人皆眼前一亮,虽非公然称王独立,但华兴府也是妥妥的自立政权,大伙跑不了一个开府功臣啊。纪泽淡淡一笑,转而严肃道:“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我华兴府自然不可能得到大晋朝廷敕许,纪某也无意搞甚天意昭昭,我华兴府以民为本,民意即天意,是以,某欲与所有公民、平民签订一份《华兴约书》,作为我华兴府成立之民意依据!”

言罢,纪泽冲吴兰使个眼色,吴兰旋即取出一份文稿,开声朗读道:“《华兴约书》初稿如下,第一条,华兴府民承认接受府主纪虎(纪泽)之管理,由其颁布律法,组织机构,任免官吏,编练军队,行使最高一级之立法、司法、行政与军事等权;第二条,纪虎须得保护府民,使其免受非法侵犯,并于危困之际承担赈济义务。”

“第三条,纪虎有权向府民适度征收法定税负,但需依据通用法律条文,且须保证府民正常生活所需;第四条,府民若是损害华兴府或其他府民之权益,华兴府须得依据既有法律条文,经公开审理方可予以处罚,否则不得损害府民人身、财产、言论等任何合法权益;第五条,府民未成年子女同样享受华兴府府民待遇...”

纪泽搞的这份《华兴约书》在许多年后被看做了里程碑式的创举,可在现在的议事厅中却显得稀奇古怪。多数人将之当成了盗贼们常用的入伙画押,只有张宾等少数人隐约看出其中另有门道,但相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类既有的封建教条,约书内容对众人显然更为有利,所以众人也不管纪某人抽的是什么风,纷纷对约书内容点头复议。

见此,纪泽道:“既如此,即日起,华兴府海外府民,凡过十六岁者,必须认同签订此份《华兴约书》,署名或指印皆可,方可在开府之后,正式成为公民或平民,方可登记参与私有化落户安置。月底之前,随私有化登记一道,签者留,不签者去,我华兴府治下,公民、平民这等自由辖民必须自愿。”

其实,纪泽也不愿搞类似君主立宪的这一套来束缚自己,做封建府主多带劲,可以说一不二,生杀予夺,多爽!但作为实际上的叛晋组织,要想被逼迁移海外的府民们有凝聚力和上进心,他必须改造众人的思想,可改着改着,他悲剧的发现,按照自己宣传的思想,华兴百姓们确实渐渐想开了,不再遵从皇权和士族官府,同时也没理由遵从他纪某人,所以他只能采用平等的约书来维护自己的地位,以及华兴府的组织合理性...

华兴府继续深化建设,隔海的朝鲜半岛则依旧战火熊熊。大战正式爆发已近两月,恰如纪泽预料,马韩却是疲态渐显。在其西线,箕髦大军虽仍能抗住百济军,但与其说是对垒,不如说是闭门埋头只管挨打;在其东线,数场恶战之后,箕焕大军已被弁韩军赶出了业度方国,双方重新恢复边境对峙。

半岛大战迄今,马韩常备军伤亡六千,应征兵壮死伤近万;该国口不过三十多万,算上十数万统计外的隐民与奴隶,其青壮最多八九万。此番战事下来,马韩伤损青壮已近两成,可谓元气大伤,就连正常秋收的人手都将捉襟见肘。

百济与弁韩也不好过。或因有了王浚的兵甲援助,抑或有着邢晨出谋划策,甚或有着坏分子暗中捣偏乱,老迈衰落的马韩此番发挥得远胜其过往的历史战绩。至少,其已令百济伤亡超过八千,弁韩不下一万。可以说,半岛三方此番皆伤筋动骨,白幡处处。

不过,战局至此,三方均已感觉疲敝,也都有了停战意愿。本来嘛,一场莫名其妙发生的半岛大战,各方原还信心满满的各怀心思,可损兵折将后发现竟然一无所获,那还拼个啥。尤其是两面受敌且伤亡最重的马韩,已经遣使中立势力,请求介入调停了。只是,都打出狗脑子了,再有坏分子居中挑拨捣乱,想调停又谈何容易...

相比朝鲜半岛的乒乒乓乓,华兴府的另一主要邻居大晋,如今却因河间王完败与晋惠帝返洛,政局难得的安生了些许。定鼎内战胜局的关东阵营,经过数月来的讨价分赃,终于在进入八月之后,由东海王操刀,完成了内战红利的蛋糕切割,当然,利益分享必须仅在士族之间。

《资治通鉴》有载:“八月,以司空越为太傅,录尚书事;范阳王虓为司空,镇鄴;平昌公模为镇东大将军,镇许昌;王浚为骠骑大将军、都督东夷、河北诸军事,领幽州刺史。越以吏部郎颍川庚敳为军谘祭酒,前太弟中庶子胡母辅之为从事中郎,黄门侍郎河南郭象为主簿,鸿胪丞阮修为行参军,谢鲲为掾。辅之荐乐安光逸于越,越亦辟之。敳等皆尚虚玄,不以世务婴心,纵酒放诞;敳殖货无厌;象薄行,好招权;越皆以其名重于世,故辟之。”

看似转向平稳的大晋朝局,并未令反骨铮铮的纪泽感到多少压力,这既因司马越的所谓新朝班底多为“江左八达”中的那些有名无实之辈,也因华兴府愈加向着铜豌豆的角色演变,更有巴氐造反派李雄跳出来释放了一记极品“嘲讽大招,继两年前称王,此番正式称帝,拉开了第一个五胡十六国成员为期半个世纪(正史)的篇章,也吸引了全天下的注意力。

《资治通鉴》有载:“(光熙元年六月)成都王(李)雄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曰晏平,国号大成。追尊父特曰景皇帝,庙号始祖;尊王太后曰皇太后。以范长生为天地太师;复其部曲,皆不豫征税。诸将恃恩,互争班位,尚书令阎式上疏,请考汉、晋故事,立百官制度,从之。”

其实,李雄称帝已是六月的事,怎奈其立国所在的西蜀群山环绕,险阻重重,消息闭塞,称帝惊闻广传天下却是晚了一个多月,以至乐岛收到大晋与成国定鼎朝局的消息却在同时。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称帝了,还是在原本的大晋疆域,有李雄的成国挑头,还有匈奴,还有陈敏,纪某人实在想不出东海王当下有何理由再来收拾他这个仅占大晋一郡之地的铜豌豆...

伴着华兴府私有化政策的微调,丁户安置意向的登记与《华兴约书》的签订工作随之在海外四岛展开。相比来自鳌山与太行两地的华兴老军民,今年方才加入华兴府的流民们毕竟跟随纪某人“中毒”尚浅,面对私有化登记后永远的背井离乡,乃至签订华兴约书后白纸黑字的背离晋廷,他们显然要纠结得多。

华兴府为了留下移民,发展壮大,虽然承诺私有化分田分地,更是不乏铺天盖地的宣传鼓动,但出于自愿原则和稳定考虑,华兴府并不强迫准府民们留下。凡是不愿签订约书,不愿追随华兴府的人,秋收后均可按照年初招募时的承诺,被送返大晋内陆。于是,皮球被踢到了每个百姓面前。

八月二十一,下晌饭时,乐北县石磊村,一座后世再寻常不过的水泥小平房内,团团围坐着张小山、赵大福、钱二禄、孙三寿、李四贵以及周老邱等数人,这群来自沛国小丘村,各自逃荒的同村老乡,神奇般的相聚于乐岛,虽不在同一乡村,但都在乐北县西部,故能时常聚会,尤其在每旬一二的法定休沐日里,今天则轮到在张小山家开伙。

像惯常那般,他们聚集一处边吃边聊。但却不似以往有说有笑,聊些家常,而是神情沉重的商讨着如何选择前路,因为,最近一期的华兴时报已经通知,本月月底前便将结束私有化登记以及华兴约书的签订,届时必须做出选择,表明立场了。

一片闷气中,颇为碎叨的孙三寿忍不住抱怨道:“大伙儿倒是说个话,别光闷着呀!哎,吃饱穿暖,多好的日子,这华兴府也真是的,搞什么自愿,直接裹挟着大家分田分地便是,干嘛还要俺们签字画押,这不等于投名状,难为人吗?”

“噗嗤!让你自己决定,你说别个难为你;要真裹挟了你,保管你又说别个逼良为匪!嘿,你丫就恨不得别个拿刀逼着你过好日子是吧?”赵大福不禁笑出声来,挤兑两句后,他率先说出了自己的决定,“俺看这华兴府蛮好,能让俺们吃饱穿暖,又不欺负俺们穷人,眼见就要分地,反正俺家贫如洗,干脆就跟着混得了,从贼就从贼,背井离乡总比饿死冻死强!”

“得,哥几个也算跟了华兴府大半年,可得想清了,谁知回乡后官府是否会诬陷通匪呢?叫我说,还是都留下吧,也好互相照应,没准还能一块混个好前程呢。”钱二禄瓮声瓮气道。他饥荒之际曾经自甘为匪,倒是更容易接受华兴府的平等氛围和史政宣传,更已主动报名参军入了伍,继赵大福之后,自也表态留下。

“俺最喜欢这里的和睦,没有官府压榨,没有豪族欺凌,有规有矩,多干多得,不用巴结谁,也不怕得罪谁,这才叫活个自在,反正俺是不愿再回乡受那些鸟气了!况且,俺听说下月初蒙学就要开课了,不论谁家的孩子,到了七岁都能去呢,为了咱家大宝,俺也得留下啊!”张小山敲敲筷子,跟着说道。随后,孙三寿、李四贵二人出于这样那样的考量,也纷纷表态留在华兴府。

“千好万好不如自家好,听报纸上说,东海王已经赢了大晋内战,重新组了朝廷,天下或能就此安稳呢,俺还是想回乡,也好每年给爹娘上个坟,可就是年底要难熬了!”周老邱犹豫半天,最后终是说道。他家本是拥田近百亩的富农,寻常年景也算丰足,自然成了唯一一名不愿留下的。

对此一众老乡也不好相劝,各奔前途在所难免。性情豪爽的钱二禄从怀中掏出一小叠花花绿绿的纸币,约摸有个两贯多,他说道:“老邱,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队伍里吃穿全包也不缺钱,这些就分你路上用吧,左右年底前这纸币与铜钱尚能自由通兑,你自个去钱庄换去。还有,俺家那二十几亩地,你若有余力也拿去种,只望逢年过节你替俺给祖坟上个香。”

毕竟同在异乡,众人不愿周老邱太过困难,有钱二禄带头,纷纷解囊,共给周老邱凑了四贯钱,加上他自家得自华兴府的工钱与粮补,倒也够他一家撑上一年了。类似的场景,发生在华兴府各处,最终统计下来,不愿签订华兴约书留居海外的准府民约有两万多。

一份华兴约书,一个去留自便,准府民便少了两万多,看似华兴府就此少了一批准府民,实力有所削弱,可谁又知道,华兴府这一维稳的人性化举措,非但少了日后的内部纷乱,还令大晋内陆多了两万对华兴府充满好感的百姓,而当日后中原再度乱起,他们更将为华兴府带来二十万甚至二百万人口...

第七十三回 叶家三娘第二十回 铁血誓师第五百六十一回 骑战慑敌第十回 小灭胡蛮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六百零六回 美丽构想第五十回 引蛇出洞第五十一回 张网歼匪第四百一十一回 大溃夷敌第四百零二回 南迁惠政第二百一十六回 内外有别第一百五十八回 挑拨离间第一百二十一回 百果佳酿第六百零五回 兵逼伽耶第一百五十六回 翻云覆雨第七百四十二回 中牟乱夜第四百二十八回 外交抗议第三十四回 再诈胡营第二十五回 扩军整编第六百八十五回 陉东大捷第二十回 铁血誓师第二百零七回 石虎救母第一百五十七回 趁火打劫第三十回 难民骤现第六百二十回 战局调整第一百七十三回 左右开弓第五百一十二回 成事在天第三百零二回 池鱼之殃第三百四十七回 轻困逼降第五百三十二回 巡视鳌山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马韩第二百二十三回 雁门无归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温语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头换粮第六百五十二回 洛阳陷落第一百五十四回 翻手搅局第一百二十一回 百果佳酿第三百八十一回 华兴约书第三百三十一回 韩使丘拔第六百三十回 廷议密谋第二百一十四回 善报难料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马韩第六百三十八回 圈套落空第五百五十八回 调戏伏兵第四百零八回 示弱以待第六百四十四回 晋丧其主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里藏刀第六十一回 药翻胡寇第四百零一回 韩人劳工第八十五回 恒产恒心第三百八十九回 财迷张憧第六百一十三回 晋境云动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里藏刀第二百三十一回 洗劫陈记第七百六十四回 夜宴行凶第七百二十四回 拒出军都第二十二回 身东击西第七百九十九回 漠北迭变第六百九十七回 城门失火第七百三十三回 炮火摧城第一百三十八回 张宾献策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袭第五百六十一回 骑战慑敌第八十回 军候周新第六十二回 尔虞我诈第六十四回 翻脸灭胡第四百九十一回 机关算尽第八百零四回 宇文败落第七百零四回 石生自救第三百一十三回 政策之争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释箕焕第四百四十八回 未雨绸缪第四十九回 无端推波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恼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三百七十五回 马韩困局第六百九十七回 城门失火第三百三十七回 皇袍帝冕第三百一十八回 灰色批斗第六十二回 尔虞我诈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礼之论第一百五十五回 鹤蚌之斗第七百二十六回 剑指匈奴第一百零八回 劫粮幕后第五百三十六回 半岛歇战第三百二十九回 劝进风波第三十八回 强敌突至第五百回 战云汇聚第六百二十七回 挑拨分化第四百四十五回 魏复起兵第六百七十三回 对垒安次第五百三十二回 巡视鳌山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二十一回 血旗猎猎第四百三十三回 拓荒商会第七百六十二回 使团遇刺第二百二十四回 画饼碧海第六百五十八回 请狼入室第四百二十八回 外交抗议第六百八十二回 招抚刘琨
第七十三回 叶家三娘第二十回 铁血誓师第五百六十一回 骑战慑敌第十回 小灭胡蛮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六百零六回 美丽构想第五十回 引蛇出洞第五十一回 张网歼匪第四百一十一回 大溃夷敌第四百零二回 南迁惠政第二百一十六回 内外有别第一百五十八回 挑拨离间第一百二十一回 百果佳酿第六百零五回 兵逼伽耶第一百五十六回 翻云覆雨第七百四十二回 中牟乱夜第四百二十八回 外交抗议第三十四回 再诈胡营第二十五回 扩军整编第六百八十五回 陉东大捷第二十回 铁血誓师第二百零七回 石虎救母第一百五十七回 趁火打劫第三十回 难民骤现第六百二十回 战局调整第一百七十三回 左右开弓第五百一十二回 成事在天第三百零二回 池鱼之殃第三百四十七回 轻困逼降第五百三十二回 巡视鳌山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马韩第二百二十三回 雁门无归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温语第四百二十二回 石头换粮第六百五十二回 洛阳陷落第一百五十四回 翻手搅局第一百二十一回 百果佳酿第三百八十一回 华兴约书第三百三十一回 韩使丘拔第六百三十回 廷议密谋第二百一十四回 善报难料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马韩第六百三十八回 圈套落空第五百五十八回 调戏伏兵第四百零八回 示弱以待第六百四十四回 晋丧其主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里藏刀第六十一回 药翻胡寇第四百零一回 韩人劳工第八十五回 恒产恒心第三百八十九回 财迷张憧第六百一十三回 晋境云动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里藏刀第二百三十一回 洗劫陈记第七百六十四回 夜宴行凶第七百二十四回 拒出军都第二十二回 身东击西第七百九十九回 漠北迭变第六百九十七回 城门失火第七百三十三回 炮火摧城第一百三十八回 张宾献策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袭第五百六十一回 骑战慑敌第八十回 军候周新第六十二回 尔虞我诈第六十四回 翻脸灭胡第四百九十一回 机关算尽第八百零四回 宇文败落第七百零四回 石生自救第三百一十三回 政策之争第四百七十六回 暗释箕焕第四百四十八回 未雨绸缪第四十九回 无端推波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恼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三百七十五回 马韩困局第六百九十七回 城门失火第三百三十七回 皇袍帝冕第三百一十八回 灰色批斗第六十二回 尔虞我诈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礼之论第一百五十五回 鹤蚌之斗第七百二十六回 剑指匈奴第一百零八回 劫粮幕后第五百三十六回 半岛歇战第三百二十九回 劝进风波第三十八回 强敌突至第五百回 战云汇聚第六百二十七回 挑拨分化第四百四十五回 魏复起兵第六百七十三回 对垒安次第五百三十二回 巡视鳌山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二十一回 血旗猎猎第四百三十三回 拓荒商会第七百六十二回 使团遇刺第二百二十四回 画饼碧海第六百五十八回 请狼入室第四百二十八回 外交抗议第六百八十二回 招抚刘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