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吃惊的众人

等儿子走后,孟薛氏心里真的痛,多好的儿郎,小时病了一场,孟薛氏几个月的贴身照顾,天慈庵都去了几趟,发誓只要儿子好了,就事事如他意。后来儿子长大了,身子没什么不好的,念书又好,长得比他父亲还要好,除了性子有点执拗,就没有不好的。

当儿子说要娶宋家小娘子时,孟薛氏真的是五雷轰顶,她寄予希望的儿子,她那么辛苦养大的儿子,却为了那么个小娘子违抗母亲。当时孟薛氏大怒,坚决不同意,但看到儿子眼里的执拗,她心缩了一下,又想,给他娶梅家娘子,他难道还会如何?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一说要定梅家娘子的事,他就沉默,不吱声,虽然每日还是照样念书,还跟之前一样的生活,孟薛氏也盘问了他身边的小厮,都说从没和宋家娘子单独说过话,孟薛氏还派了人监视了儿子和宋娘子,两人都没有异常。但是儿子日渐消瘦,没了笑脸,本就不爱说笑,这下更是沉默不语了。

女儿也来劝自己,说宋娘子本人挺好,性子明朗,和不爱说话的二哥刚好一对,可孟薛氏还是不甘心,她可不想和宋八宋江氏做亲家,再好的小娘子有这样的父母,她都不同意。

最后在一次孟薛氏看望了儿子回来,痛哭时,相公孟二老爷说道:“你忘了当初文泽病时,你在天慈庵许的愿了?你老说儿子执拗,我看他就随了你,我这几个月一直不说话,就想看看你到底要执拗个什么,伤了儿子的心,还是违背了给菩萨许的愿?”

薛孟氏一下想起,当年她一步一磕头的上了天慈庵的大门台阶,给菩萨许愿,如果儿子好了,将来必让儿子事事如意,自己减寿十年二十年,也要儿子活下去。

听了自己相公的话,孟薛氏再一次五雷轰顶,她觉得这是菩萨考验她,看她是否诚心许愿,所以后面她就答应了儿子,托了人去宋府探话。给儿子说时,看着儿子眼里的惊喜,看着儿子眼中的神采,孟薛氏感叹万分,幸好她同意了,不然这执拗的儿子她就要失去了。

第二天在苏氏的惊叹还没下去,娘家大嫂陶氏就来了。陶氏过来看望她,顺便把四房给庶子定了郡王妃侄女的事说了,苏氏也说了孟家要和随国公小娘子定亲的事说了。

大嫂也是张大嘴,惊了半天,才说道:“就是当初你也看上的那个宋娘子?她爹和妹夫玩的好的那房?”

苏氏点点头,大嫂道:“小娘子到是个好的,那孟家儿郎更是个好的,但这两人凑到一块,怎么看都不可能呀”

苏氏也笑道:“是呀,单看两人没什么毛病,可就是孟府怎么会去给宋家去求娶,就让人想不通了”

大嫂问道:“会不会是俩人自己先勾搭上了,孟府没法,只有接纳了此事”

苏氏摇摇头,说道:“不可能,我看宋娘子不是那种人,还有就是,孟薛氏是那种息事宁人的人吗?如果是私自勾引孟家儿郎的话,孟薛氏就更不可能娶那样的小娘子当媳妇了”

大嫂点头,道:“也是,孟家二房的可不是好惹的,我就是觉得,那孟儿郎就是娶个公主都使得,可怎么就挑了宋家的,最初还听闻孟薛氏看中的是梅家小娘子的”

苏氏笑道:“孟薛氏自己就是公主的外孙女,她可不会给儿子娶个公主,皇家的人那么好伺候啊,看中梅家的事我也听说过,具体的就不清楚了,但是,好像端和郡王府的县主是中意孟家二郎的”

大嫂嗤之以鼻,耻笑道:“京里哪个不知郡王妃和孟薛氏多年不和,这俩人能当亲家才怪,都是不让人的,怎肯为了儿女低头?”

俩人叨叨的,又八卦了最近的新鲜事,苏氏想起一事,赶紧嘱咐大嫂道:“大嫂,刚说的孟宋俩家结亲的事,还没下定,只是孟府去了表舅家探了话,大嫂先别说出去,等下了定,那才算定了,不然还没定就满城风雨的,这也是我家老爷昨儿个去表弟那知道的”

大嫂应了,又道:“我说怎么没听外面说什么,这要是下了定,估计要亮瞎多少人的眼”

大嫂又看了看苏氏的肚子,问道:“你快到日子了吧?”

苏氏道:“还差十几天,一想到这,我就心慌慌,当初生那三个小子可没这么样,还是年龄大了,”

大嫂赶紧道:“你可别多想,你看你当初生九郎,跟母鸡下蛋似的,稳婆刚进去,你咕咚就生了,所以你看,九郎自小就省心,好带”

苏氏乐道:“瞧大嫂说的,还母鸡下蛋,这都成啥了”

大嫂也乐,“不是让你安心吗,都说生的越多越好生,你都第四个了,肯定没事的”

苏氏道:“都这么说,我也希望如此,能顺顺利利的生了这胎,我就谢天谢地了”

过了几天,京里知道了孟宋两家联姻,还是京里好女婿人选孟家二房的年轻的秀才孟文泽和随国公宋家的宋八的嫡女,那是一片哗然,谁都没有想到,估计除了随国公府满心欢喜外,其他人家全都愕然了。都第一个想法:不会吧,你说错了吧。等得到确定的消息,孟府已经送了聘礼去宋府,那更是莫名其妙了,事先没听到什么风声呀。

长英县主自从听到消息就在房里摔东西,打了两三个丫鬟,郡王妃进来就看见一屋子碎片,横了一眼跟进来的女儿的贴身丫鬟,厉声道:“还不收拾了”

长英县主气呼呼的坐在椅子上,手里还捏着一个小茶盅,郡王妃赶紧上前夺了下来,道:“我的小祖宗,你生气摔了它就得,捏着手里,万一划了手,你找谁哭去”

长英县主一扭身,看也不看母妃,道:“要你管,我就是死了,你也不会看上一眼”

郡王妃气的没法,狠狠的点了女儿的额头,道:“我不管你谁管你,我可是你亲娘”

心里暗恨,这个女儿本来就让郡王爷从小给惯坏了,郡王妃就纳闷了,这女儿像父亲,长的不貌美,一点不像她,偏偏二儿子就像了自己,翩翩美儿郎,可郡王爷就对这个像了自己的女儿自小喜爱,娇宠的不像样子,女儿这次去了外祖家回来,更是脾气见长,没一点小娘子的柔和,本就只喜爱儿子的郡王妃更是对这个亲生的女儿添了一份不喜。脾气厉害又没有脑子,哪点像自己,怎么就生了这么个呆蠢的冤家来。

065 五爷和丑鸟666 保媒512 贾花痴459 神仙养大的083 聆听者213 不要脸二楞子组合014 这回真的是同喜了371 耳闻知不如目见之218 无赖舅舅530 远亲522 文大夫048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085 满月酒693 正妃692 大笑511 议论630 八月十五284 干股513 误会211 小白兔太太674 想娶媳妇292 又背黑锅的三老爷225 文武双全084 媳妇是那摘果子的人737 以绝后患315 吊篮139 小儿的小名559 发薪水464 称呼318 男人的想法144 满场惊呆303 投奔的人764 恨铁不成钢?348 郝家姨娘634 护送449 乖张与随意831 废柴592 缠磨040 你让她生个鸟出来?681 儿孙自有儿孙福663 嫉妒619 看诊692 大笑824 从和778 突发430 紫菀738 不详378 三姑奶奶的演技384 苏叶氏348 郝家姨娘250 兔唇可以手术900 翻脸166 赤玉413 胡铁伤人553 真男人122 五爷的懵逼665 出动745 为难124 棒槌也是有好处的563 吕姨奶奶446 以其少有利焉812 方舟910 端和郡王府896 暗藏主意546 熏肉889 惹不起049 二太太的鹦鹉事件152 五体投地长磕头752 何名?778 十万个为什么300 行万里路753 大饼663 嫉妒584 被骗入庵396 偷跑的妾473 我嫁妹子236 初步想法943 把你捧在心上937 礼之用,和为贵809 伦理纲常573 主意706 背媳妇856 梁修的异常281 遐想379 如花415 玩伴354 摆脸子140 出月子就像出牢774 偏心眼153 三太太又冒新主意067 三老爷的主意802 糊涂人家095 虎头山下天慈庵552 不当妾934 我冤呀784 养子589 旧识494 老乡不是拿来让你坑081 戏台 二441 抢爹游戏
065 五爷和丑鸟666 保媒512 贾花痴459 神仙养大的083 聆听者213 不要脸二楞子组合014 这回真的是同喜了371 耳闻知不如目见之218 无赖舅舅530 远亲522 文大夫048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085 满月酒693 正妃692 大笑511 议论630 八月十五284 干股513 误会211 小白兔太太674 想娶媳妇292 又背黑锅的三老爷225 文武双全084 媳妇是那摘果子的人737 以绝后患315 吊篮139 小儿的小名559 发薪水464 称呼318 男人的想法144 满场惊呆303 投奔的人764 恨铁不成钢?348 郝家姨娘634 护送449 乖张与随意831 废柴592 缠磨040 你让她生个鸟出来?681 儿孙自有儿孙福663 嫉妒619 看诊692 大笑824 从和778 突发430 紫菀738 不详378 三姑奶奶的演技384 苏叶氏348 郝家姨娘250 兔唇可以手术900 翻脸166 赤玉413 胡铁伤人553 真男人122 五爷的懵逼665 出动745 为难124 棒槌也是有好处的563 吕姨奶奶446 以其少有利焉812 方舟910 端和郡王府896 暗藏主意546 熏肉889 惹不起049 二太太的鹦鹉事件152 五体投地长磕头752 何名?778 十万个为什么300 行万里路753 大饼663 嫉妒584 被骗入庵396 偷跑的妾473 我嫁妹子236 初步想法943 把你捧在心上937 礼之用,和为贵809 伦理纲常573 主意706 背媳妇856 梁修的异常281 遐想379 如花415 玩伴354 摆脸子140 出月子就像出牢774 偏心眼153 三太太又冒新主意067 三老爷的主意802 糊涂人家095 虎头山下天慈庵552 不当妾934 我冤呀784 养子589 旧识494 老乡不是拿来让你坑081 戏台 二441 抢爹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