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 俩老太太

<!--divstyle="color:#f00">热门推荐:

饭菜就摆在太夫人屋里,二奶奶带着栏姐儿和虎妞,还有五奶奶保文在她屋里吃饭,其他的刚好宽松的一桌,都是年纪大的,胡铁因身子不适,就让厨房其他人做的菜,秋桃留在府里照顾六奶奶了。大家都是来了聚会下,也就没在意饭菜做的如何了。

今天的太夫人格外的高兴,招呼着随国公、松柏夫人、陶氏吃菜,还给宋表弟和三姑奶奶夹菜,随国公看到堂妹这样也是宽心,终于安生了,没在念叨她的宝贝兄弟了。

但吃到最后,她却又落泪了,说她这么高兴的,可寺里的兄弟却在受苦,随国公皱着眉,松柏夫人和陶氏交换了下眼神,三姑奶奶说道:“我说娘,我舅舅可是有菩萨在寺里照顾,你要是成天为他哭哭啼啼的,惹了菩萨不高兴,到时你可要抓瞎了,我都白给娘说了呀,给你讲的那些娘都忘记啦?”

太夫人赶紧擦了泪道:“没忘,娘这不是一时难过了吗,娘就是为了你舅舅也得高高兴兴的活着,不然菩萨看我哭丧着脸,就提前把你舅舅找去了”

苏氏心道怪不得最近太夫人都是和颜悦色的,没怎么提宋家舅舅,原来是三姑奶奶哄了她,这样才好,你说一个老人在府里成天哭哭啼啼的,让小辈看了也不舒服,苏氏真想给三姑奶奶伸拇指点赞,也就她说的话,太夫人还听些,估计三姑奶奶胡诌了些故事哄着了太夫人。

苏氏赞赏的看了看三姑奶奶,她得意的冲着三嫂笑下,就是松柏夫人也拍了拍三姑奶奶的手,随国公是扭头看看三姑奶奶没吱声,心里也知是这个外甥女哄住了自己的傻妹子。

随即松柏夫人也说了些和佛有关的话,也说菩萨也是喜见参拜人都是笑模样,自己能活那么大岁数,就是天天高高兴兴的,每天拜佛保佑家人健健康康的,所以菩萨才让自己还活着看儿孙们的开枝散叶,你要是成天不高兴,菩萨就让你赶紧另外投胎吧,菩萨看着也心烦。

这话和三姑奶奶说的差不多,太夫人爱听,就又和松柏夫人请教长寿的秘诀了,这人老成精,松柏夫人还能不把个糊涂的太夫人说的喜笑颜开的?

就是散了都拉着松柏夫人的手非得挽留住到庄子里,苏氏也一个劲的邀请,但松柏夫人估计住不惯别的地方,还是带着三姑奶奶告辞了。

随国公也带着美姨娘走了,走之前一再交代三老爷好好照顾母亲,三老爷抱着旻山是连连保证,随国公这才放心的返回京里了。

苏氏安顿好太夫人,又去了大嫂屋里,陪着大嫂说说话的,回去后就赶忙洗了躺下,说啥也不陪还有精神的三老爷去外面溜达。

躺下的苏氏心里哎呦哎呦的,这哪是来散心呀,要是隔几天来招待应酬下,还不如呆在府里哪。

第二天苏氏大姨妈来了,刚好有理由不陪人不出去了,就在陶氏的屋子里窝着和大嫂聊聊天的,太夫人还关心的过来看望了媳妇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交代下人好好伺候,让苏氏觉得这时的太夫人也挺可爱。太夫人是个简单心思的人,所以她生的三老爷也是个简单心思的,三姑奶奶不算,身子虽然是太夫人生的,芯子换了的。

太夫人除开她偏帮宋家舅舅外,其实也是个单纯可爱的老太太,想起关心她也会关心小辈,没什么复杂心思,虽然有时会想一出是一处,但没恶毒心思。当年三姑奶奶让她别老是让儿媳天天来请安,自己还得早起候着,太夫人也就改在初一十五请安的规矩,三姑奶奶忽悠她不要和宋舅舅家结亲,说了太夫人不听,三姑奶奶和她闹她也就没强硬着来,儿子的话太夫人还想压住,但三姑奶奶的话,她虽然压不住,压不住就会听了。苏氏想这母女俩肯定是前世的冤家。

苏氏就想前世的自己也是个心思简单的,却在对待家人总用自己认为好的方式来对待,却让家人都离自己越来越远,最后明白了,可固执的自己又觉得改也来不及,就任由事态严重化。

如今的自己还是个简单的人,也会想一出是一处,这建庄子也好,开旻雕和旻福也好,都是心血来潮的冲动,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好在三老爷也是个不懂经商的,任由自己瞎指挥,苏氏想到这就希望菩萨保佑自己,可千万别赔钱,三房的全部身家都搭进去了,要是赔了钱,可真没法翻身了,等于自己把儿孙的钱都祸祸没了,这以后,就啥都别琢磨了,之前还说三姑奶奶不会经营,自己不比她强到哪去,还是乖乖的在府里抚养旻山长大吧。

就这么的窝到自己亲戚走了,才又精神抖擞的陪着太夫人和大嫂每日庄子里走走,一早磕磕长头,还带着俩老太太看了看后山养的鸡,陶氏对这到是感兴趣,还自己动手喂了小鸡子。

太夫人是看哪个顺眼就让人抓了说炖鸡汤喝,还笑眯眯的说道:“她大嫂,明年咱还来庄子,你可得一定要来,我觉得咱还能说到一块,我也爱听她大嫂说话”

这俩个只差个十岁吧,却是两辈人,所以,陶氏就不看着小姑子的面子,是个晚辈也都是哄着太夫人说话的,陶氏心里嘀咕,我又不是来你谢府打秋风的亲戚,明年还来奉承你呀。

苏氏在旁笑着不说话,看着大嫂笑眯眯的婉转拒绝太夫人。大嫂每日的和太夫人说话,也忘记苏府的烦心事了,在这陶氏要维护小姑子的面子,又要奉承太夫人,可不就忘记自己府里的糟心事了。

这也是苏氏叫大嫂来的原因,头疼应付太夫人总比记挂自己府里糟心事要好,没那么闹心。

苏氏还让厨房变着花样给俩老太太做吃食,尽量是清淡又新颖的菜,还逗着太夫人和陶氏吃芥末木耳,这木耳和芥末都是可以清血管的,每日吃点对身体有好处。

太夫人还能吃点芥末,陶氏是说啥也吃不下,苏氏也就罢了,以后交代伺候的人,每天做些木耳菜让大嫂吃吧。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607 小弟弟536 江南之事350 夫妻吵架369 没有爱的内心是荒凉的789 掩护171 复杂的人琢磨事,简单的人忘事222 有些傻的三太太739 避灾压邪369 没有爱的内心是荒凉的968 不嫌弃784 养子915 云娘的道理137 谁说养儿容易090 拜托随国公742 预定531 陀螺883 提出和离098 随时都脑补的三太太202 胡搅蛮缠太夫人867 只羡鸳鸯不羡仙567 玛丽苏465 燕皮501 教孙123 是儿他娘聪明889 惹不起853 舅为大185 糊弄三老爷233 御宴回家来碗面条697 走着瞧522 文大夫049 二太太的鹦鹉事件640 闹出805 侍卫793 基友谈心271 宋舅分家601 叶府397 教训二太太775 省银子809 伦理纲常862 你对我的情意我明白929 混淆皇家血脉945 骨子里的执着858 天真烂漫716 喜了又喜184 没那个本事就别瞎逼噌噌651 打发二太太244 大嫂的不甘217 大嫂的抱怨222 有些傻的三太太764 恨铁不成钢?118 亲家来拜访上架感言188 放榜846 谁知728章突发104 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070 个性的莲房538 溺爱342 素娘330 臭流氓268 岔辈了812 方舟297 春雪夏墨401 表妹董氏022 头一回思索677 设局459 神仙养大的787 白首之约206 美姨娘补刀521 慈母心肠044 长英县主的情思631 拜访157 晋王府268 岔辈了012 孝顺的三太太361 信你还是信我?961 你俩干啥303 投奔的人909 好女婿687 绊倒588 请教747 夭折326 吃辣椒的都是好汉834 洗脑822 借戏暗示373 百合轩746 眼熟341 谁睡睡呀139 小儿的小名934 我冤呀231 妇联主任的表现311 感官动物127 郡王妃母女680 劝君惜取少年时919 历练机会758 一根筋002 好脾气的苏氏242 偷狗和偷牛187 普及磕长头415 玩伴
607 小弟弟536 江南之事350 夫妻吵架369 没有爱的内心是荒凉的789 掩护171 复杂的人琢磨事,简单的人忘事222 有些傻的三太太739 避灾压邪369 没有爱的内心是荒凉的968 不嫌弃784 养子915 云娘的道理137 谁说养儿容易090 拜托随国公742 预定531 陀螺883 提出和离098 随时都脑补的三太太202 胡搅蛮缠太夫人867 只羡鸳鸯不羡仙567 玛丽苏465 燕皮501 教孙123 是儿他娘聪明889 惹不起853 舅为大185 糊弄三老爷233 御宴回家来碗面条697 走着瞧522 文大夫049 二太太的鹦鹉事件640 闹出805 侍卫793 基友谈心271 宋舅分家601 叶府397 教训二太太775 省银子809 伦理纲常862 你对我的情意我明白929 混淆皇家血脉945 骨子里的执着858 天真烂漫716 喜了又喜184 没那个本事就别瞎逼噌噌651 打发二太太244 大嫂的不甘217 大嫂的抱怨222 有些傻的三太太764 恨铁不成钢?118 亲家来拜访上架感言188 放榜846 谁知728章突发104 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070 个性的莲房538 溺爱342 素娘330 臭流氓268 岔辈了812 方舟297 春雪夏墨401 表妹董氏022 头一回思索677 设局459 神仙养大的787 白首之约206 美姨娘补刀521 慈母心肠044 长英县主的情思631 拜访157 晋王府268 岔辈了012 孝顺的三太太361 信你还是信我?961 你俩干啥303 投奔的人909 好女婿687 绊倒588 请教747 夭折326 吃辣椒的都是好汉834 洗脑822 借戏暗示373 百合轩746 眼熟341 谁睡睡呀139 小儿的小名934 我冤呀231 妇联主任的表现311 感官动物127 郡王妃母女680 劝君惜取少年时919 历练机会758 一根筋002 好脾气的苏氏242 偷狗和偷牛187 普及磕长头415 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