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二)

吴思经看他已然动摇,便轻轻一笑,接着说道:“所以我猜测,那边只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知县未曾拆视,为叶永甲等人所诈;二是知县徇私之事被人发觉,已处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了。至于这两者孰是孰非,还需要慢慢证实,这也不是我一两句就能讲清的,希望您和另外几位客商明白。”

尽管胖番商还不完全放心,但听了这一番肺腑之言,疑心也消减大半:“谁遇到这种事情都不好受,我理解主教您。不过问题尚在,这封假文书来历不明,眼下恐怕难以处置啊。”

吴思经揪着公文的一角,沉吟片刻,答道:“是的,怎么说都是官府寄来的,譬如一个石头,它投进水里总是要见个浪花的,我们不能置若罔闻,总得吭个声。”

“不如且将这份公文交给我,我派人送还宁河。若得以面见知县,亲听答复,便可免除你等的怀疑;若被叶永甲等人所阻,亦可将文书留在彼处,权当一个证据——毕竟假造公文也是个大罪。”

胖番商颔首道:“对,就算我们没法反击,也得让他难受一下。但我怕这是朝廷的授意,无论如何会死保他们。”

吴思经哈哈大笑:“这些汉人岂是铁板一块?反对新政的官员大有人在,到时候群起而攻之,钮远都保不住姓叶的。再换一个蒙昧不知的蠢材过来,连哄带骗一番,铸造鸟铳的计划照样成行!”

胖番商的笑容自然地浮现出来:“但愿能如你我所想,让此时的局面有个圆满的了结。”

叶永甲几日前的上奏已经到达了京师,钮远仔细读罢,深知当地的局势远比自己想象中要复杂,便果断听从了叶永甲的意见,仅以私书之名,批了个‘铸锻皆有其宜,各部议之未决,请北塘暂勿开工,以待诏旨’,火速送到宁河。

“暂勿开工,以待诏旨……”县令读到末尾,停顿了一小会儿,“如今是关键时节,朝廷怎么还不置可否呢?”

“这消息……要捅给吴主教吗?”垂手侍立的心腹瞅着公文说。

“你他妈闭嘴!”县令瞪起眼睛,随手抄起一本书,狠狠往他脸上砸去,“还跟我提这厮!我和他已经恩断义绝了,听到没有?!”

“是,是。”书办往后稍退两步,躬身道歉。

知县咬几下牙,慢慢收住脾气,压低了声音又说:“不是我朝你发火,那叶永甲太厉害了。咱的一举一动全在人家眼皮底下,谁知道安插的耳目正在哪里听着呢。这尊佛招惹不起,还是保命要紧,别的一概免谈。”

“禀大人,吴思经派人求见,说要把之前的公函献上。”一名衙役突然闯入书房,抱拳相告。

心腹以胆怯的眼神望着县令,县令也傻眼了,他茫然地左看右顾,犹豫一阵,才将将冷静下来,立刻令前者退去,藏好公文,转头说道:“那就,请……请他进来。”

“小人见过父母官。”两扇门轻轻关闭,光线灰暗,一个五短身材的奴仆纳头便朝前方跪拜。

知县不屑一顾,玩弄着笔杆:“堂堂天朝男儿,竟给一个异族人干活,不丢脸面?”

“县父母帮着我家老爷践踏国法、横行市肆,小人虽是丢脸,无非是跟着大人一起丢。”

“你……”

知县被他的话噎住了,顿时微笑起来:“看来吴思经能选你来此,是有一定原因的。说罢,他什么事?”

奴仆掏出一叠信来,高高举过头顶:“我家老爷十分疑惑,朝廷发去的公文怎么不带官印?故而送还回来,让大人给个说法。”

县令昨晚就已从叶永甲口中得知了真相,心中倒是波澜不惊,但戏总要做足。他伸手接过信来看,便一面苦叹,一面跺脚,一副悔之莫及的模样。

“哎呀,这封信我可从未拆开过,哪知道写得这些东西!”他拍着额头,像要急出眼泪了,“苍天啊……叶永甲这个王八蛋!他为何这般欺骗本官?”

“吴老爷说,这是他使出的离间之计,以此挑拨你们与客商的关系。”

“对对,离间之计!”吴思经慌忙一拍大腿,“不知道他们信了没有?”

“没有。”

“这就好……”知县一直愁眉苦脸着,“其实何止我,连李文守李参政都被他愚弄!可这叶永甲是当朝宰相的得意门生,即使我今日知道了,也不敢同外人讲,就只能和吴主教互相说说了。”

“李文守不与叶永甲一伙吗?”

“非也。李文守与他水火不容,所以叶、蔡二人跑去住客栈,他则在我衙门的客房里赖着。叶永甲借着这次挑拨,志在铲除异己,横行朝野。李文守攒着一肚子闷气,所以才在那天会谈上逼迫番商,大发雷霆,想要把他的新政搅黄。”

“可千万不能黄了。”

“是啊,那样我的脑袋也掉了。可叶永甲如此挑拨离间,迟早会坏了大事。我打听了,朝廷近一个月都不会有文书到,若吴主教那里收到公文,切莫相信。”

“如果有紧急情况,岂不是把您的信漏过去了?”

“这样,本官亲自写的就留个记号,于信头盖半个印章,于信尾盖另一半,叫你家老爷折齐了,若是相合,即为我本人的信件。”

那奴才再一顿首:“大人高明!小人一定牢牢记住,一字不差地回禀吴老爷。”

县令微笑摆手:“好,你去吧。等这次事件结束,我要与他好好吃上一顿大宴!”

奴仆满口应承,恭敬地退了出去。

知县吐出一口长气,见得他的影子远了,又将柜子里的公文拿出观看。

“你先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好。”

突然的一句话,吓得知县把公文赶忙一塞,抬头看时,竟然是兵部侍郎蔡贤卿。

“刚才来的,是不是吴思经的人?”他捋着胡子,冷笑着道。

“是,我全按您的要求说了。”

“看来你小子也不傻嘛!有了这一着,必叫那吴思经死无葬身之地!”蔡贤卿登时捏紧了胡须。

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五)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一)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一)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二)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三)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三)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六)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六)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一)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四)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六)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三)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决(二)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五)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五)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二)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三)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五)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三)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三)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六)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五)第十章 通盐、焚诬(一)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五)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一)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一)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一)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一)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三)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二)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一)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六)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五)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四)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三)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三)第十四章 围州、论罪(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六)第十二章 语失、谏事(二)第三十二章 赐匾、入惑(四)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四)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六)第十章 通盐、焚诬(一)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三)第三十二章 赐匾、入惑(二)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四)第九章 瞒情、谋符(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五)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二)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六)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一)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四)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三)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五)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六)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四)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五)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三)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二)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四)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决(三)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五)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一)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六)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四)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四)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四)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四)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一)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三)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决(一)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四)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一)第十章 通盐、焚诬(三)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二)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三)第十六章 义识、筹学(一)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一)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一)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二)
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五)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一)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一)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二)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三)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三)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六)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六)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一)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四)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六)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三)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决(二)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五)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五)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二)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三)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五)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三)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三)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六)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五)第十章 通盐、焚诬(一)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五)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一)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一)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一)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一)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三)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二)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一)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六)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五)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四)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三)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三)第十四章 围州、论罪(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六)第十二章 语失、谏事(二)第三十二章 赐匾、入惑(四)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四)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六)第十章 通盐、焚诬(一)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三)第三十二章 赐匾、入惑(二)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四)第九章 瞒情、谋符(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五)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二)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六)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一)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四)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三)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五)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六)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四)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五)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三)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二)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四)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决(三)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五)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一)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六)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四)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四)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四)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四)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一)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三)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决(一)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四)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一)第十章 通盐、焚诬(三)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二)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三)第十六章 义识、筹学(一)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一)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一)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