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受信、听祸(三)

“叶大人,您这才出衙门呢?”蔡贤卿走到叶永甲面前,微笑着说。

“怎么?蔡老先生……?”叶永甲瞟了瞟左右,问道。

“没啥事,就是来看看你。话说河道的事治理得如何了?”

WWW ◆тt kдn ◆c ○

“哦,如今只是差人去修修堤坝,待城内的情况恢复的差不多了,再商议疏浚内河的工程不迟。”

“自从出了这事儿以后,你真是越来越有当知府的样儿了!以前却老是无精打采的,那样如何成事。”蔡贤卿道。

“那是多亏卫先生点拨了我,我这才觉得以前的东西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与其对着那些旧事发愁,还不如堂堂正正的活着,好好干就是。”叶永甲答道。

他二人走到石狮子旁,蔡贤卿又说道:“卫先生果然是人中豪杰,待人真的没话说……”

他话说到一半,突然脚底打滑,一个踉跄,叶永甲连忙扶住。

“蔡先生,走路要小心!您老大不小了,摔一下可了不得。”叶永甲劝道。

“没事,没事……”蔡贤卿手正撑在狮子的前脚之上,“多谢叶知府了。”他说着,忽一抬手,将压在手心下的那张黄麻纸扫了过去,叶永甲眼疾手快,还不待寻思的功夫,便将纸悄悄收在袖筒之中。

“我在戏班那儿还有事忙呢,”蔡贤卿瞥了眼他的袖口,便作了揖:“改日再会,改日再会!”

叶永甲还了礼,见蔡贤卿已渐渐离去,便站在石狮子后面,抄出那张纸来。还没看清楚,他便听见脑后有脚步作响,惊出一身冷汗,忙不迭将黄麻纸塞了回去。

“知府大人在此处干什么呢?”

叶永甲回过头去,定睛一看,那人原是魏冲。

“无事。倒是这时候都已近黄昏了,你还来此作甚?”叶永甲一转话头,严肃地问道。

“工部叫我和大人说,西水门那边水道有些淤塞,应当拨库银出来,疏浚一番。”魏冲说道。

“除了淤塞,没有别的状况了?”叶永甲两只眼睛直视着他。

“还有什么呢?”魏冲真诚地笑了起来。

叶永甲又盯了他一会儿,便道:“既如此,明日再商议好了,挑浚的事儿暂且不用急。”

“明白了。大人回去早些休息。”魏冲说道。

“好,你也去吧。”

二人分别过后,叶永甲又走了一段路,看身后再无一人,便松了口气,拐进一个小巷,在角落里迎着霞光,看那黄麻纸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几段潦草的字:

‘魏冲今日瞒了叶知府一件事:他亲闻百姓所言,上游方家染坊每日只在河上漂丝,以致水质污毒,日久累多,害人性命。然他却叫我不要告诉知府大人。他忌惮方家财力,不想使官府介入,到底是何用心,贤卿猜度不得。我还有一句话告诉廷龙,这魏冲乃是万王爷的人,凡事都得小心。’

叶永甲见了前面的一大段话,倒是极为义愤填膺;待看到末尾,却将激动之情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全身遍体的一阵恶寒。他看了看灰白的天空,周围那些窥视他的眼睛似乎若隐若现,他不禁有点后怕。可叶永甲也庆幸当初自己长了记性,并没有在魏冲面前乱说些什么胡话。

他将黄麻纸撕成雪花般的碎屑,甩在墙根底下,便匆匆地从巷子里出来,回府去了。

明日,清晨。魏冲刚起了床,就见衙门里的人报说,知府大人请他有事相商。他不觉得是什么好事,便敷衍地回复道:“我这就去。”套上衣服,急忙赶去。

“我听人说,”叶永甲坐在书房内,正端着碗白粥,攥着一把木勺,嘴里喝着,“方剑才的染坊污浊水质,以致有民上告,可有此事?”

魏冲并不吃惊,只是略抬眼皮,笑道:“确有此事。”

叶永甲拿木勺刮了刮碗底的粥,“那为什么不上报呢?”

魏冲巴不得他去动染坊,只是碍于王爷心腹这一层身份,必不能明里劝谏,便满怀羞惭地一跪:“大人,我瞒报实情,实在对不起您啊……还望大人宽恕!”

叶永甲将粥喝了个干净,咽下肚去,方才说道:“我知道你怕我惹麻烦,本是一片好心,就休要跪了。”

“是……”魏冲爬起来,“不知染坊……”

“染坊先放在一边,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以治理西水门为要,别被这些杂事乱了心神。秋后算账也不迟。”

魏冲颇为失望地低下头:“谨遵大人之令……”

“你且将工部尚书叫过来,商量一下治理河道的问题。”

叶永甲将碗推在一边,从工部尚书手中取过那张南京府的地图,上面大小山川、河流俱勾勒分明,十分详备。

“这里是西水门,”工部尚书指了指地图左侧,“此处夏月就因秦淮入水极多,西边排不出去,而致淤塞不通。我工部递奏到兵部,让兵部出军修浚河道,兵部不允,故耽搁到今日。秋天一下雨,这灾患不就来了吗。”

“你们推脱责任倒有一套……”叶永甲的眼睛沿着地图上的秦淮河往下走。

工部尚书红着脸,却哑口无言了。

“当时为何不在北面的支流上再建一道水闸来排水?”他看着秦淮河出了南京城,曲曲拐拐地奔向南方。

“前时建了,可惜年久失修,官府早就废弃了。”

“按你上报的公文来看,西水门积沙石甚多……这次水患,恐怕不止入水的缘故吧?”秦淮河又在他的眼皮底下涌进了句容县。

“这……”工部尚书瞥了眼旁边的魏冲,“下官就不知道了。”

叶永甲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了句容南部的赤山湖上。“我看原因不出在内河上面,而在于外河。”

“外河?”

“你们工部连外河的情况都不知道?河水挟沙卷石,必是赤山湖这里未能蓄水,顶不住东卢山等山地的山洪,才导致内河被害!”叶永甲带着满腔愤怒,猛然地一拍桌子:

“这种道理你们工部能不明白吗!算盘打得精,好事怎么办不上一件?”

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五)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五)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六)第二十四章 试心、纵去(四)第十章 通盐、焚诬(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二)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四)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六)第八章 止险、牵掣(一)第十章 通盐、焚诬(三)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五)第二章 赠贿、谋府(一)第七章 裁吏、疑铳(二)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二)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二)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三)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一)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五)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四)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四)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六)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五)第六十章 棋和、弈决(四)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五)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六)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六)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五)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四)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一)第二十三章 述怀、寻情(二)第六章 名归、饬法(二)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六)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五)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一)序章 葬女、隐世(二)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四)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六)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一)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二)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七)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五)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一)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一)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六)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六)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二)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二)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一)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一)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二)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五)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二)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五)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六)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四)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三)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听祸(二)第九章 瞒情、谋符(二)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六)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六)第八章 止险、牵掣(三)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一)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三)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决(三)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二)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一)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一)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五)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六)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四)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四)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三)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二)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四)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三)第二十七章 问坊、妾逃(三)
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五)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五)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六)第二十四章 试心、纵去(四)第十章 通盐、焚诬(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二)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四)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六)第八章 止险、牵掣(一)第十章 通盐、焚诬(三)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五)第二章 赠贿、谋府(一)第七章 裁吏、疑铳(二)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二)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二)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三)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一)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五)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四)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四)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六)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五)第六十章 棋和、弈决(四)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五)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六)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六)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五)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四)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一)第二十三章 述怀、寻情(二)第六章 名归、饬法(二)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六)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五)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一)序章 葬女、隐世(二)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四)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六)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一)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二)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七)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五)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一)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一)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六)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六)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二)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二)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一)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一)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二)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五)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二)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五)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六)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四)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三)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二十六章 受信、听祸(二)第九章 瞒情、谋符(二)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六)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六)第八章 止险、牵掣(三)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一)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三)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决(三)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二)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一)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一)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五)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六)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四)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四)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三)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二)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四)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三)第二十七章 问坊、妾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