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围州、论罪(二)

“主子,外面把城给围起来了,我看……”

“城中的粮食能坚持多久,我们就守多久。”卢德光坚定地说,“哪怕百姓想降,我也绝不能就这么开城送死!”

“军营撤回来了?”他问。

黎用想了想,“我先前派赵授去了,可他们已经投了朝廷。”

“若无这个叶永甲……”卢德光痛恨地咬牙道,“你先去把他杀了。”

叶永甲躺在椅子上,听见外面人的脚步不住地乱响,联想到那几声炮响,便长叹一口气。

“同知大人,”黎用推门进来了,“您命不该绝呀。”

赵授带兵奋命跑到城墙上,在垛口处架上弓箭,然后躲在墙后面,正欲朝着军兵发号施令,城下的炮却连招呼都不打,炸了他一脸灰。

“放箭!”他抹了脸上的灰土,拍了身边的士卒一下,大声吩咐。

箭便像飞蝗一般,扎堆地射下来。

城下的禁军立即架上团牌,结果一矢未中。

赵授急了,又喊了几声,可弓箭都无一例外地稳稳射在团牌之上。

该轮到城下的火炮说话了。那一排炮连声作响,火光在城上四处飞溅,赵授忙捂着脸飞一样地逃到城下,伏在城门角那里;待听见史修慎的军马停了火,才上城再瞧,那些弓手不是奄奄一息,就是连人带弓掉下城去,栽进护城河里了。

他赶忙朝城下的几个兵士叫道:“快来抬人!”

那几个人正要上去,忽见后头黎用带着同知衙门的兵,蜂拥杀来;黎用站在中间,高声呼道:“卢德光胆敢反抗官府,意谋造反!诸位听我之言,诛杀乱贼,出城迎接官军!”

“是!”他们一齐大喊,气势磅礴,手持刀枪,朝赵授这边的方向狠狠地扑来。

城下都督厅的兵还摸不着头脑,便被迫与黎用率领的军马短兵相接起来。因事情突然,加之人手不足,他们根本无力反抗,稍作抵挡,便都四下溃败开来。有运气好的,从乱军中钻进民居里躲了起来;但更多的则是被逼到巷子里,让赶上的军兵乱刀砍成肉泥,然后他们踏着血水又追杀别的去了,一时听见惨绝人寰的呼喊,看见街巷里、城门口一大片的血泊,闻见腐臭难闻的血腥味。

他们杀遍败兵之后,真是杀红了眼,直登上城,朝赵授凶神恶煞地追上来;赵授心慌,怕被他们要了性命,索性死生不顾,直接扒着垛口跳下城去,护城河瞬时激起一层浪花。

因城墙稍矮,初时他还能再水底挣扎,最后丝毫无了动静,直到尸首从河底浮了上来。

“放吊桥!”

史修慎刚听见城里头的人说罢,有几个军兵便高高站在城上。

“把炮撤了!”

史修慎一边看着吊桥缓缓放下,一面吩咐道。

吊桥稳稳当当地平放下来。

“进城!”

史修慎扯开嗓子命令下去,便率部众急匆匆进了淮宁城,后头的骑兵也顺势跟上。

百姓们见了这一大队人,不免都大惊失色,且呼喊着仓皇奔窜。

史修慎舞起臂膊,叫道:“吾等乃朝廷派来的义兵!特来剿灭乱贼!休要慌乱,吾等分毫不扰!”

这才有人止住步,而那些还在逃命的,见久无动静,也都慢慢地折身回来。

“卢德光!”

史修慎已带兵杀到知府府衙前,见大堂上空无一人,便霹雳一样大吼道。

“这外面有枪,有刀,有铳,有弓弩……你要还不出来,我们倒想放火呢……”

史修慎背着手在府衙前踱步,用恐吓的口气说道。这虽和里头隔着几道门,但他相信自己这巨炮般的嗓门能洞穿任何东西。

片刻,果然见大堂墙拐角那里慢慢走过一人来,正是卢德光。

“绑了。”

史司禁一招呼,三两个禁军就拿着绳索,上前便把卢德光拽过来,一人赶忙移步到他身后,死死抓着他的手腕,见他只是神情严肃,但不作挣脱,也不说话,便放心地松了手,将绳子这头拿过来,帮那几人给卢德光绑上胳膊,打了个死结。

“哑巴?”史修慎一戳他,他立即投以憎恶的目光。

“乱臣贼子还敢动脾气了?”他拍拍卢德光的脸。

“你……”卢德光怒到极点,本想朝他脸上吐口痰,但还是吞下去了。

“我怎么了?你都快没了命了,没让你磕头都算你捡了便宜……押到号房,等会儿问罪。”

两旁的人押了知府下去。

“唉,你叫那个什么用的过来,我问他有事。”史修慎指着一个兵丁吩咐,那人便直去后面的队伍里找黎用去了。

“那个……这位兄弟,你叫什么用来着?”史修慎问站在面前的黎用道。

“在下叫黎用,是卢德光的奴才。”

史修慎用眼睛一打量他:“你可知叶永甲?”

“叶永甲?这是此处的同知,司禁大人如何知道……”

“这种事不必要告诉你吧?”史修慎一抬眉毛,露出那双尖锐的眼睛。

黎用没想到他对自己还深有戒备,一看那唬人的目光便吓得浑身发麻,慌道:“奴才多嘴,不敢问的……”

“叶永甲在哪?快说!”

“在……在同知衙门。”平常无尽威风的黎用见了他这样的大人物却腿软起来。

“引我过去!”史修慎命令道。

黎用带着史修慎进了同知衙门。这里的兵早撤出去了,但叶永甲肯定还锁在那个书房里。黎用拿了钥匙,启开书房的门,史修慎随之走进去。

叶永甲在椅子上发呆,一转头,看见一个并不认识的军官倚在门板上瞅着他。

他初时还不相信,后来才清醒过来,原是朝廷的人来了。

“朝廷的兵到了?”他还要再确认一遍。

“到了。”史修慎背着手过来,仍不解那副警惕的神情,好像在观察罪犯。

叶永甲兴奋地从椅子上跳下来,朝着窗外喊道:“我竟然还能活!我竟然还能活下来……”他说着,声音抽泣起来,最后竟趴在地上大哭不止;他苦笑着,抹了抹泪,嘴里仍念叨那句话:

“我竟然还能活下来……”

第十六章 义识、筹学(三)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一)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六)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六)第二十一章 请政、泄机(一)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六)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四)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四)第十三章 请符、舍命(二)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四)第一章 识旧、移基(一)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一)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四)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二)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一)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四)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三)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四)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六)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四)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三)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五)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三)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四)第二十七章 问坊、妾逃(二)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一)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五)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六)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五)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二)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三)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三)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四)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六)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一)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六)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二)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一)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六)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二)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五)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五)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四章 伪奏、恩绝(一)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一)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一)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一)第八章 止险、牵掣(一)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三)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六)第二十六章 受信、听祸(二)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三)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一)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四)第二十一章 请政、泄机(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五)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一)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五)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一)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四)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二)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四)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六)第二十七章 问坊、妾逃(三)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三)第三十二章 赐匾、入惑(一)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四)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二)第十七章 禁学、黜变(二)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六)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六)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二)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五)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五)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三)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一)第二十三章 述怀、寻情(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五)第八章 止险、牵掣(一)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三)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六)
第十六章 义识、筹学(三)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一)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六)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六)第二十一章 请政、泄机(一)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六)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四)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四)第十三章 请符、舍命(二)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四)第一章 识旧、移基(一)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一)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四)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二)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一)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四)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三)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四)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六)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四)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三)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五)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三)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四)第二十七章 问坊、妾逃(二)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一)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五)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六)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五)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二)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三)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三)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四)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六)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一)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六)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二)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一)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六)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二)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五)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五)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四章 伪奏、恩绝(一)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一)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一)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一)第八章 止险、牵掣(一)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三)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六)第二十六章 受信、听祸(二)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三)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一)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四)第二十一章 请政、泄机(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五)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一)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五)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一)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四)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二)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四)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六)第二十七章 问坊、妾逃(三)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三)第三十二章 赐匾、入惑(一)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四)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二)第十七章 禁学、黜变(二)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六)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六)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二)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五)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五)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三)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一)第二十三章 述怀、寻情(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五)第八章 止险、牵掣(一)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三)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