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又是行刺

已是七月中旬的天气,空气中的热浪弥漫整个平阳城,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没有什么要紧事,老百姓都躲在庇荫处。杨旭也想找个清凉的地方,躲避热气的袭扰,但是不成啊!胡聘之的家眷临近中午抵达了距离平阳府城的官驿,差遣下人特意给杨旭送了口信,杨旭忙不迭的前去招待,家眷中的妇人自然属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出来会面的是胡家的三子——胡定文。

杨旭同胡家的关系好,原因在与胡聘之交流比较多,更主要的是杨旭想接近胡家,虽然带有拍马屁的性质,但是胡定文依旧对待杨旭表示感谢,并且热情的招待自己。什么样的父亲就要什么样的孩子果然没错,杨旭在心里对待这位胡三公子充满好感,最近地方上不平静尤其是陕地,杨旭都是听说,即使在历史上杨旭也没有看到什么匪贼那么猖狂,但是本着负责任和送佛送到西的态度,杨旭还是令随从通知刘三炮率百人马队从乡宁界开始护送。

虽然这个时代消息闭塞,但是朝廷的邸报还是按时的送到府衙、同知所,杨旭每次都拿过来翻翻上面的信息,无外乎都是某某官员任职某处或是某地干旱少雨,至于对外的消息基本上没有多少,还是前几日的邸报说大清和日本正在合议,双方态度不错,可期的未来会有好的结果,杨旭算算日子今个是七月十六号,应该是会谈结束,双方鸡同鸭讲,一方就是为了发动战争的目的而来的,再怎么谈也谈不出个好来。

傅学瀚学习日本的“三不猴”,对待杨旭就是不理、不问、不看。好像彻底把杨旭排除在府衙之外,自己这个辅助官做的如皮相一般。

杨旭也是乐的清闲,唯一的目的就是等明年慈禧把胡聘之调到山西,自己凭借这颗大树好一飞冲天,现在轻轻松松的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杨旭的回信到了胡聘之的手里,里面说自己年纪不大,在同知的位置子尚且缺乏历练,把自己扔到一个陌生而又重要的延安,可能会误事,所以大人的好意下官感激涕零,但是,身子单薄、难负重担。

胡聘之也知道有些强人所难了,毕竟一个官职,地方不一样,等级也不一样,但是自己毕竟不是巡抚没有提拔一个人当知府的能量,这件事还只能指望陕西巡抚鹿传霖。

其实杨旭挺喜欢巡视这个活的,虽然架到同知的头上,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但可以四处走动,比呆在府城好多了吧。

岳布群在平阳城里开了一家布铺一个酒场,都是和杨旭合开的,主要是想着依仗杨旭的权力不用交税也不用搭理黑白两道的烦恼。虽然杨旭平时不露面,但是杨旭的随从或是家人常常出现在店铺,有心人一打眼就知道怎么回事,变相的说明这是杨同知家的产业。

杨旭也不是心情一直顺畅,在府衙户房报备核准田亩数的时候,竟然在门口遇到一个熟人,这个熟人翻白的眼珠子恶狠狠的瞪了杨旭一眼,然后挪着肥大的身躯摇摇晃晃的进府衙内院。杨旭不禁纳闷,这傅学瀚怎么这么快就和侯奎勾搭上了。此人是敌非友,还需小心一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幺蛾子。其实侯家做局地方几乎是商人的共识,做生意尤其是票号生意不仅需要道路上当地官府的护佑,同时在地方上的生意也需要帮助,催贷放贷很多时候都是鲜血生意,没有当地官员的庇护,很容易扯上官司。平阳府距离介休不远,新任的知府一到侯家就得到消息了,拉关系正是侯家人的拿手好戏。

杨旭身穿官服不好在大街上走动,所以出行都靠马车,出了知府衙门杨旭正要上车,忽然一阵破空的声音传来,杨旭头也没回就地一个驴打滚,一支箭羽钉进了马车的侧柱上,后边的箭杆仍在抖动不已,隐隐的发出“嗡嗡”声。杨旭顺着箭羽的来向显然是衙门对面的酒楼射出的,隐隐约约还有一个成年人拉弓射箭的身影。

随行的只有朱成带着三个汉子,朱成一看有人行刺,顺着来时方向也看到刺客,当时大怒撒腿就往酒楼冲去,杨旭赶紧大声喊住他,让几个人都到马车的后面以马车为掩体,然后拨动马缰,缓缓的向客栈方向移动。

杨旭不清楚到底对方有几个人,但是自己手里有火器,只要近战对方就得不了好,所以只能求稳。

朱成在前一脚踢开门板,杨旭随着三个人的身后冲了进去,掌柜子和三个伙计账房已经倒在血泊之中,再找刺客,酒楼里哪还有人影,顺着略点血迹的脚印找到了后院,小门保持敞开状态,仔细辨别细微的脚印说明对方有三四个人,弓箭在当朝是违禁品,有弓箭的人本身就是大罪,不过刺客甚是聪明,这大热天的酒楼尤其在末时也没生意,路上也没有什么人。不过对方对于自己的行踪可是了解的很细啊。

杨旭面色上虽未有表情但是心中大吓,什么人这么恨自己。想想自己这两年做过的事,估计结识不少仇家,海龙寨的余孽,河口镇灵山老母跑掉的大师兄孙连康,还有甘泉贼匪逃了的乱民,自己身边也不缺,刚才不是看到侯奎了吗。

随行护卫的汉子赶紧向府衙报告,很快一种衙差就到了酒楼,四处搜寻,瞧着衙差的样子根本不知道正确取证的法子,都是一群无头苍蝇一般,东瞧瞧西晃晃,几个刺客留下的脚印一会的功夫就乱糟糟,分不清哪个是官差的哪个是刺客的,杨旭心中一阵暗骂废物。

不一会功夫傅学瀚带着一阵差役也赶了过来,一个同知遇刺,这可是个大案子,行刺命官,那是杀头的罪过。不过令杨旭没想到侯奎在后面一摇一晃的跟着。什么时候两人打的那么火热了。

傅学瀚一脸的阴沉,等着班头的回报,一边冷声说道:“杨大人平时做事检点些,不然也不会惹上这个乱子。”

杨旭瞪大的眼珠子,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有刺客行刺朝廷命官,当事主官不分青红皂白先把责任归咎到官员身上,这真是未曾听说的。“大人不问刺客,倒是先责怪下官来了,我杨某人虽说行为毛躁,但行事俯仰可见日月,大人不分黑白先定责于下官,杨某不服。”

“这杨大人错了就认,不丢人,知府大人好心提醒你,你怎么不领情啊?”侯奎摇着扇子,一脸的冷嘲热讽。傅学瀚倒是很受用,在一旁频频点头。

杨旭脸色一白,“这里应该轮不到你说话的份,官家的事你何职何位,什么时候轮到你插嘴了?”

傅学瀚却是一伸手,“杨大人此言差矣,所谓本朝与士绅共治天下,侯公子不仅是士绅还是生员,当然可以直抒己见。”

侯奎举起扇子抱拳,“还是知府大人英明。”转头望着杨旭,“杨大人平时不要招惹太多的仇人,你看今天的事情如果以后再发生,我是很担忧啊!”

杨旭瞧着他那张欠揍的肥脸,冷笑道:“好像我与侯公子也有间隙,这刺客该不会是侯公子找来的吧?”

“你……你不要血口喷人,”说着侯奎转向傅学瀚一个躬身,“求知府老爷做主啊!”

傅学瀚怒斥道:“不要瞎话,你也是堂堂命官,这种捕风捉影的话岂可胡乱戏言。”杨旭一脸铁青,看着差役草草的浏览一遍的现场,返回府衙,侯奎趾高气昂从杨旭的眼前走了过去。府衙既没有发搜查外来人员的命令,也没有四处海捕周围的陌生面孔,就这样做戏一样的返回府衙,傅学瀚是摆明态度不愿管这事。

他不给杨旭面子,杨旭当然自己要找回自己的面子,既然府衙不管用,杨旭亲自到平阳县衙报备,附郭的县衙当然不可能不理会同知,不一会的功夫县衙的三班衙役齐出,在城内搜索陌生面孔。

现在不比以前,清末几乎解放了人口,四处流动的人员比五十年前多了十几倍,过去的老百姓走南闯北都得到县衙开具保单,自从洋务的兴起,老百姓自由活动的行为开始加剧,现在做买卖,四处闯荡讨生活的人比比皆是,附郭县衙本来人手就不足,搜查起来更是费劲。最后还是草草的收场。

第一百三十八章 甲午阴云第一百一十八章 主客具欢第九十六章 自缢迷案(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准备府试第六十九章 行霹雳手段第六十三章 算计第八十五章 新居落成第三十六章 命不该绝第一百二十三章 掣肘第一百三十九章 再进一步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一百六十五章 返城调解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二十五章 平阳府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起波澜第四十五章 载誉而归第一百四十一章 准备府试第五十一章 一切从头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陕地乱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宫中博弈第十一章 背后谋划第六十六章 捞钱第四十二章 武装巡游第九十章 白捡一媳妇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五十七章 拜见岳父第五十九章 布政使大人第十八章 新生活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要团结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一百零五章 拜访道台第一百一十八章 主客具欢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六十八章 希望的曙光第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三章 不寻常的女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掣肘第一章 这就是命第一百一十九章 吉县行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乐院第七十六章 摇旗呐喊第二十二章 生活乐趣第三十三章 侯家太爷第十二章 劫银车(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准备府试第一百一十三章 结亲第一百三十四章 惨烈的胜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百般刁难第三章 遭遇土匪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暖大地第六十五章 我来当土匪第三十三章 侯家太爷第三十二章 介休侯家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十六章 定居县城第十六章 定居县城第二十章 知县大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捣乱第二十二章 生活乐趣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起波澜第三十四章 另有所图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之间第九十四章 自缢迷案(二)第九十二章 修路第八十四章 命悬一线第九十三章 自缢迷案(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春役第八十三章 不寻常的女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豪奢的请客第一百二十四章 捣乱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六十六章 捞钱第七十二章 冒匪劫道第三十九章 娶亲第一百二十八章 以身作则第一百三十二章 流贼攻城第十五章 有麻烦第九章 广交朋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复衙第二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九章 再进一步第二章 田园生活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一百三十四章 惨烈的胜利第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七章 灭门的知县第一百零二章 扫除教匪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三十八章 娶亲纳妾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六十九章 行霹雳手段第一百四十二章 战事与府试同行第二十七章 代理典史第一百六十三章 闹饷(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肉战场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乐院第十八章 新生活
第一百三十八章 甲午阴云第一百一十八章 主客具欢第九十六章 自缢迷案(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准备府试第六十九章 行霹雳手段第六十三章 算计第八十五章 新居落成第三十六章 命不该绝第一百二十三章 掣肘第一百三十九章 再进一步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一百六十五章 返城调解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二十五章 平阳府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起波澜第四十五章 载誉而归第一百四十一章 准备府试第五十一章 一切从头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陕地乱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宫中博弈第十一章 背后谋划第六十六章 捞钱第四十二章 武装巡游第九十章 白捡一媳妇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五十七章 拜见岳父第五十九章 布政使大人第十八章 新生活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要团结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一百零五章 拜访道台第一百一十八章 主客具欢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六十八章 希望的曙光第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三章 不寻常的女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掣肘第一章 这就是命第一百一十九章 吉县行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乐院第七十六章 摇旗呐喊第二十二章 生活乐趣第三十三章 侯家太爷第十二章 劫银车(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准备府试第一百一十三章 结亲第一百三十四章 惨烈的胜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百般刁难第三章 遭遇土匪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暖大地第六十五章 我来当土匪第三十三章 侯家太爷第三十二章 介休侯家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十六章 定居县城第十六章 定居县城第二十章 知县大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捣乱第二十二章 生活乐趣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起波澜第三十四章 另有所图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之间第九十四章 自缢迷案(二)第九十二章 修路第八十四章 命悬一线第九十三章 自缢迷案(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春役第八十三章 不寻常的女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豪奢的请客第一百二十四章 捣乱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六十六章 捞钱第七十二章 冒匪劫道第三十九章 娶亲第一百二十八章 以身作则第一百三十二章 流贼攻城第十五章 有麻烦第九章 广交朋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复衙第二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九章 再进一步第二章 田园生活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一百三十四章 惨烈的胜利第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七章 灭门的知县第一百零二章 扫除教匪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三十八章 娶亲纳妾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六十九章 行霹雳手段第一百四十二章 战事与府试同行第二十七章 代理典史第一百六十三章 闹饷(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肉战场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乐院第十八章 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