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乐院

看着杨旭拘谨的模样,明显的欢乐场新手,出于职业的本能秋韵一个劲的去挑弄他,奈何杨旭的定力不是一般的好,要不是不熟悉这里的规矩,杨旭宁愿一个人呆着,这人多了都是烧钱呢。

临近夜幕,远处的前院很是热闹,看来喜乐院的生意不错,一阵脚步从园子前面传过来,杨旭急忙迎上去,正是张赞安和谭榷两人,旁边的老鸨在一旁你来我往的说笑,看来关系不是一般的熟悉。

杨旭笑着上前拱手居礼,“给两位大人请安了。”

张赞安合上扇子,指了指杨旭,转头对着谭榷说道:“就知道这小子不是凡人,现在看来本公子的眼光不错吧!”

谭榷笑呵呵的接道:“安二哥的眼光,弟弟就是拍马也赶不上。”

杨旭一边张罗请他们进去,一边说道:“张大人的知遇之恩,小子现在感恩戴德呢,这不忙不迭的过来给两位请安不是?”

张赞安呵呵一笑,“你这小子,会说话!”

老鸨丽娘满面春风在旁边引路,“张公子,谭公子,还是以前的老规矩。”张赞安头也不回的迈步进屋,“照旧!”看着谭榷也迈步进去,丽娘对旁边的婢女喊了一声,“赶紧叫秋茵姑娘和春容姑娘进来服侍。”秋茵可是头牌,刚要迈过门槛的杨旭脚下一软被绊了一下,差点摔进门里,好在旁边的秋韵旁边扶了一把“大人慢点!”,然后一脸的看戏般的笑容看着杨旭,杨旭不是脚疼,是心疼——滴血的疼。

进了厅堂一边喝茶叙话,一边等待布置酒菜,不一会的功夫,院里的秋茵姑娘和春容姑娘就已经到了门前,张赞安坐在椅子上略点笑意的盯着佳人,而谭榷却是起身乐的屁颠屁颠迎了上去,摆手让秋茵请到张赞安身边,顺手就把旁边的春容拉进怀里,上下其手。

秋茵是头牌当然拿捏着一股子桀骜不驯的架势,端出一派高雅之气,先是微笑向周围颚首施礼,最后对着张赞安道了一个万福。看出来读书人特别吃这一套,尤其是旁边都是一带而过,而对自己的礼节相当注重,“起来吧,不要多礼!”张赞安稍一抬手,秋茵用三指稍微一搭,顺势坐在张赞安旁边的椅子上替他斟起茶来。

看的杨旭心理不舒服,按说自己还是买单的那个,直接被人无视了。杨旭原来话语就不多,都是自己肉麻到心理的恭维话,秋茵来的很好,这时秋茵陪着张赞安,春容陪着谭榷,自己喝茶就行了。

捎带两刻钟的样子,旁边的酒桌上就布满了菜品,看着张赞安食指大动的模样,就知道所谓的“老规矩”就是点自己喜欢吃的菜。秋茵如同女主人一般招呼大家入席,本就三个男人杨旭敬陪末座。

美人佐酒,快意日短,杨旭看着酒过三巡的模样,赶紧说话,不然大家都醉了谁还听你的,就把自己的地方建营的事情说了一遍,关键是想着挂靠在巡抚衙门旗下。张赞安是文人的个性,不喜武事,但是也不在乎,只是想拿乔一下。直言你一个文官管地方就行了,管理武事干什么?再说文武两条道,自己不能插手。

杨旭皱着眉头解释道,自己也不想关键是朝廷的旨意,山西南部太乱,毗邻之地又是时常作乱的地界,也是情非得已。加上自己不小心得罪绿营上司,所以想的挂靠在抚标旗下,也好为地方多做些事情。

既然有朝廷旨意,挂靠在抚标自己也可以拿一份花头,何乐不为呢?但是一张口就是四成,杨旭吓得一跳,一千人你吃四百人的饷,一年下来就是过万的银子,赶紧讨饶,苦着脸说道:“平阳本来就是穷困之地,近百万黎民嗷嗷待哺,还希望省里多给些钱粮支援,哪来的那么多饷银供营士们吃喝。”杨旭算是看出来了,都是些吃人不骨头的恶狼。

但是张赞安经过多少年的政务了,胃口已经被养起来了,根本不松口。杨旭盘算了一下,要是这样的话,地方就得收税,等到自己兵养起来了,地方也被祸害的差不多了,那这兵养起来干嘛,老百姓心里恨你,你还能在平阳待下去,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杨旭讪讪的笑着说道:“我也不是治兵的材料,这干脆就放在绿营下面,养了百余人管理平阳就成了,省得劳心劳力。”话一说完,在场的人都了解张赞安要价太高了,但是巡抚公子的名头岂能低头,心理对杨旭有些不满来,一方面拼命的叫些好酒过来,又是嫌人太少,不热闹,把不忙的几个当红姑娘都叫过来陪酒。

杨旭自然不敢得罪这位大少爷,本来想要贿赂的钱财都打了对折,张赞安给了一千两,谭榷二百两就行了,张赞安不太高兴,但是谭榷却是兴奋不已,他知道自己毕竟是个小喽啰一样的人物,能够跟着喝汤就成了,这次还得到块肉,已经很满足了,酒席散去,张赞安搂着秋茵就去了房间,杨旭拉着谭榷向后面闪了闪身子。“我也是地方主官,想去拜访一下巡抚大人,能顺利吗?”

谭榷看了看张赞安走的方向,“安二哥平时也不在府里,你午后的时候去后门,我给你通禀。”

杨旭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那就有劳谭兄了,这次好好玩!”

花了钱还把张赞安给得罪了,杨旭也是满肚子怨气,这群二世祖不好惹,以后除了官面上和定期上供的银子还是少打交道为好。

虽然心中不爽,但是杨旭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喜乐院,明天早上起来结账才能走,秋韵拉着杨旭的胳膊就往房间里带,杨旭赶紧撤手,双手抱拳说道:“秋韵姑娘,在下实在没多少钱,要不我再给你五两银子,你回去吧,现在时间还早,不妨碍你做生意。”

秋韵脸色涨红,眼珠子在眼里打圈圈,娇声道:“难到小女子实在不入公子的法眼吗?”杨旭急忙摆手,辩解道:“不是不是,开始不是跟你们说了吗,我身上的钱没带够,下次,下次来这里,我一定点你。”

看着杨旭一股穷酸气的表情,秋韵一甩手,“哼——”抽身离去。“走好!”杨旭摔着脑袋,回到酒桌前。准备来收拾剩酒剩菜的伙计刚好碰个正巧,杨旭屈指说道:“等会来收,我还没吃饱呢!”

大地方做的东西就比小地方的强太多了,满桌的酒菜压根没动过几筷子,“暴殄天物啊!”杨旭一边自斟自饮,一边自在的大快朵颐,旁边的几个丫鬟的表情,都是看“乡巴佬”模样。

杨旭买好了上品的笔墨纸砚,在客栈里等到午后,杨旭按照约定去了巡抚衙门的后门处,谭榷正在等候,见杨旭来了,说道:“二哥去处理政务了,姨夫在后院,我已经禀报过,你且随我来。”

张煦坐在院子的庇荫处,虽然满脸病容,但是浑噩的目光依旧闪着几束犀利。杨旭进了院子,快步上前,放下礼品,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三丈远大礼跪下磕头,“下官平阳同知杨旭给抚台大人磕头,抚台大人康安!”

张煦一抬拐杖,瓮声道:“起来吧!”眼睛看了一眼旁边的礼品,皱了皱眉头,“不要总搞这一套,你年纪这么轻,就偏好这一门可不是好事。”

杨旭腹诽,你自己的儿子搞这一套更在行,嘴上还是直言,“普通笔墨纸砚,供大人书写之用,算不得什么,常言道晚辈去看长者,无礼即无礼,晚辈年纪尚轻,不妥之处还望大人教诲。”

“一派歪理邪说!”不过面子上好了很多,“听闻你上次孤身救援邻县,不顾安危,本抚甚是欣慰,伤且好些了。”

“多谢大人挂念,已经痊愈了,不过朝廷命下官建营当地,担忧陕地纷乱再次祸患地方,下官与霍州都司关系不和,对方直言要五成粮饷,下官实在拿不出啊!”

“一群乌烟瘴气之徒!”张煦面色赤红,有些气恼,“那你想怎么办?”

杨旭悄悄瞟了张煦一样,“下官想着地方绿营实在难以相处,即使最后成事,养出来的兵恐怕也是不堪一击,下官缪言,能否挂靠在抚标旗下,一则遇事抚台大人如臂使指,二则避免绿营那些鸡毛蒜皮的差事搅扰,下官说的如有不当之处,请抚台大人责罚。”说完,又跪在地上。

张煦想了一会,发觉这不为一个好主意,绿营糜烂众所周知的事情,南方各省取消的不在少数,挂靠在抚标之下,可以更好的独立出营。张煦是个正直的人,三两下叫来师爷,把事情传达下去,杨旭没想到事情却是如此的顺利。

但是张煦不是没有条件,建成营要为晋南地方扫清匪患,最重要的是晋商不满平阳的山匪横行,要求旬月之内肃清平阳之地。杨旭一猜肯定是侯家人在支使,但是上官的话当然应承下来。

下面的经手政务不能麻烦张煦了,杨旭跟着师爷和谭榷上下忙碌,当然红包没少出,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九十三章 自缢迷案(一)第二十六章 结交侯奎第一百零八章 过年福利第九十二章 修路第四章 救人归来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肉战场第一百二十三章 掣肘第三十一章 我的小队第一百一十五章 侯家有求第一百五十九章 百般刁难第二十七章 代理典史第一百六十八章 日头时光第九十四章 自缢迷案(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捣乱第一百六十三章 闹饷(四)第二十九章 县衙牢房第一百六十二章 闹饷(三)第七十章 整备计划第一百二十六章 宫中乱事第一百三十章 吉州危机第一百一十四章 洞房花烛夜第七十三章 闲散时光第一百六十八章 日头时光第一百零三章 收获与反思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如草芥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五十七章 拜见岳父第七十三章 闲散时光第三十三章 侯家太爷第四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八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民哀荣第八十三章 不寻常的女人第二十七章 代理典史第四十五章 载誉而归第一百六十六章 陕地乱局第五十九章 布政使大人第十五章 有麻烦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民哀荣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十三章 劫银车(二)第五十六章 政事家事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国内外乱局第九章 广交朋友第一百三十四章 惨烈的胜利第六十一章 私下谈事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一百一十一章 慈禧太后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十二章 劫银车(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洞房花烛夜第九十四章 自缢迷案(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旧识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乐院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一百一十九章 吉县行第七十七章 懊糟世道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一百一十六章 宫中博弈第四十三章 一举灭之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起波澜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七十二章 冒匪劫道第二十二章 生活乐趣第四十九章 土地交易第六十八章 希望的曙光第七十一章 夜袭海龙寨第四十五章 载誉而归第十八章 新生活第五十八章 做戏第一百零七章 胡聘之来信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一百六十五章 返城调解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肉战场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六章 生活态度第十五章 有麻烦第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六章 影响第七十九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零五章 拜访道台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起波澜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 知府驾临第二十章 知县大人第五十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如草芥第十六章 定居县城第六十九章 行霹雳手段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宫中乱事
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九十三章 自缢迷案(一)第二十六章 结交侯奎第一百零八章 过年福利第九十二章 修路第四章 救人归来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肉战场第一百二十三章 掣肘第三十一章 我的小队第一百一十五章 侯家有求第一百五十九章 百般刁难第二十七章 代理典史第一百六十八章 日头时光第九十四章 自缢迷案(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捣乱第一百六十三章 闹饷(四)第二十九章 县衙牢房第一百六十二章 闹饷(三)第七十章 整备计划第一百二十六章 宫中乱事第一百三十章 吉州危机第一百一十四章 洞房花烛夜第七十三章 闲散时光第一百六十八章 日头时光第一百零三章 收获与反思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如草芥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五十七章 拜见岳父第七十三章 闲散时光第三十三章 侯家太爷第四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八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民哀荣第八十三章 不寻常的女人第二十七章 代理典史第四十五章 载誉而归第一百六十六章 陕地乱局第五十九章 布政使大人第十五章 有麻烦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民哀荣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十三章 劫银车(二)第五十六章 政事家事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国内外乱局第九章 广交朋友第一百三十四章 惨烈的胜利第六十一章 私下谈事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一百一十一章 慈禧太后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十二章 劫银车(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洞房花烛夜第九十四章 自缢迷案(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旧识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乐院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一百一十九章 吉县行第七十七章 懊糟世道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一百一十六章 宫中博弈第四十三章 一举灭之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起波澜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七十二章 冒匪劫道第二十二章 生活乐趣第四十九章 土地交易第六十八章 希望的曙光第七十一章 夜袭海龙寨第四十五章 载誉而归第十八章 新生活第五十八章 做戏第一百零七章 胡聘之来信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一百六十五章 返城调解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肉战场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六章 生活态度第十五章 有麻烦第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六章 影响第七十九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零五章 拜访道台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起波澜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 知府驾临第二十章 知县大人第五十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如草芥第十六章 定居县城第六十九章 行霹雳手段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宫中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