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国内外乱局

1894年一月十号,朝鲜原来的一个穷汉全琫准带着一群食不果腹的农民在朝鲜全罗道古阜郡起义,起义的苗头甚是清楚,就是当地的郡守赵秉甲在当地盘剥的太过厉害,诸不知竟然把三个国家都卷了进去。这就是***,主要原因是一个贪官把老百姓欺负太惨了。然后朝鲜李氏王朝太过无能,不仅没有剿灭起义军,反而让起义军越来越壮大,三月末攻克朝鲜要地白山,到了四月末直接占领全州,全州紧邻汉城,李氏王朝吓坏了,说不定过几天打到京城里了。就在杨旭扑灭陕西起义军的时候,朝鲜王朝一方面赶紧派官员找起义军议和,另一方面马不停蹄的前往大清国向清廷求援,五月初的时间,慈禧数次召开内廷议事,救不救,怎么救都是问题,这钱粮、军备都是国家大事,慈禧一脑门官司。

一身疲惫的回到宁寿宫,李莲英捧着一匣子奏本,亦步亦趋的跟在慈禧左边后退半步的位置。进了屋子上了榻,宫女替太后脱掉累人的旗鞋,慈禧躺在厚实的枕头上歇息。斜眼看了一下一匣子的奏折,一脸的疲惫,但是还是得处理,今天不处理明天积压的很多,慈禧是个勤快人,不勤快的话,早就被权力摔在一边了,想站在山峰顶上,不努力爬是不行的,这就是贪权的代价。

“莲英啊,念念吧,要紧的先念,那些说吉祥话的,拉家常的,最后再说。”

李莲英一低头,“嗻!”然后翻了几眼奏本,前几本都是李中堂要开拔费,粮饷,火器,后面是各淮军的主官上折子要子药钱,后勤粮饷物资,李鸿章的做法就是不仅自己说话,下面的人都要说话,这样声音才大。慈禧不停的皱眉头,“都要钱,哀家就是卖了宁寿宫也没有啊!”下面侍女太监不敢说话,一片寂静。

慈禧在半年前就开始筹备自己的六十大寿,朝廷打算拨出近千万两白银修建庆寿工程,把奏折上的钱粮都满足了的话,自己的寿宴干脆在宁寿宫吃碗长寿面得了。慈禧冷笑了几声,底下不是一个个都有钱吗,自己为国尽忠就不能出点银子。

下面是江苏巡抚上奏洋人寻衅滋事,在江南不仅开建洋教堂,更是出卖军火,一时间有小民居心不良。慈禧一摆手,斥道:“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给他回,什么事情都要中枢出主意,那要你做这个巡抚何用?”李莲英赶紧上红枣银耳羹,笑着念叨:“老佛爷这等事情就不要费神,身子是最要紧的。”

慈禧喝了一口,放下羹碗,“下一个是什么?”

李莲英掏出一看,“吆,是山西报捷的奏本,这没灾没涝,报哪门子捷?奴才给老佛爷念念。”念到一半,讲陕西流贼攻入山西人数近万,慈禧皱了皱眉头,“哀家没记错的话,上个月陕西报过捷,匪首也是李忠奇,难道这李忠奇是两个人,陕西杀一遍,跑到山西再被杀一遍?”

李莲英快速浏览一遍,说道:“后面把李忠奇的尸体运到山西巡抚衙门,其胞妹全部抓获,逆贼李忠奇被官兵杀了,上面说其妹妹刺杀时候被活抓。”

“你信哪一头?”

李莲英低头说道:“奴才信山西一方的,原因是山西表现有好有坏,证据确凿,陕西上奏的一片叫好之声,都在忠勇用事,奴才知道绿营已经不成样子了,对付上万乱贼是有难度。”

“山西表现如何?”

“奏折上说,这一开始啊,乱贼进攻吉州县城,平阳把头一触即溃,自己骑马跑回平阳府城,吉州县令自缢殉国,后来是……是杨旭,吆、吆,还是奴才师傅的女婿,带领一百二十三人前往救援,结果仅存七人活了下来,所有人宁死不退,几乎全军覆没,镇斩李忠奇,杨县令更是满身是伤,昏迷达十日之久,那个李忠奇的胞妹就是刺杀的杨旭。”

慈禧拿过奏本,快速浏览一遍,扯着奏本说道:“你瞧瞧,同样是作乱,朝鲜那边千人的队伍就能把整个国家搅个稀烂,咱们一个县令带着百余人直接平定,唉,说到底朝鲜没能人啊,乱匪……那个叫李忠奇的妹妹,直接诛杀。”

李莲英翻开,道台衙门上的副本,“杨县令还为这刺杀自己的女子求情。”

“哦,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私情?”慈禧接过副本,仔细瞧了一遍。

“回老佛爷,私情是没有,这一战可能就是杨县令觉得杀孽过重,镇斩了千余人,余者大都是老弱妇孺四处溃逃,这生计也是难寻,加上女子没有杀过人做过孽,仅仅是乱贼的妹妹,杨县令慈悲心而已。”

慈禧翻到最后,“这慈悲心的事情等会说吧,你看看这平阳一地的乱象,一个同知跟府里的把总是叔侄关系,住汛的兵丁不是老弱病残都有,还贪墨粮饷,你说这大清国有多少个府跟这平阳一个德行。”

“还是有好的。”

“就你这张嘴能宽慰人,好的到底是少啊!”

“这平阳知府识人不敏,怕不是也是上下其手了吧,既然如此让他致仕吧。”

李莲英敢紧拦住,“老佛爷怕是不知,这平阳知府是晋商侯家的门生,介休几大家可是朝廷的供奉,不好太过于直白,要不然,老佛爷再想想?”其实根本原因就是何崇涣紧急上供了五千两银子救命,看在银子的面子上李莲英还是得说说,求求情。

慈禧摸了摸头,想了一会,正起身来,“这样吧,”李莲英和旁边记录的太监立刻屏气凝神,仔细听着,“平阳知府算是监护不力,来京里候任吧,那谢氏叔侄罢官去职押解到山西按察使司好好审审,吉州县令升一级给个告慰吧,关于你那师傅的女婿,按照老祖宗的回避法令,他是不是不能在乡宁当地任职啊?”

李莲英忙着上前说道:“老祖宗唉,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下面可是不管这些,再者杨旭那小子以前都是在外地游历,一年半前才回到乡宁,算起来,还是外乡人的铺面大。”

慈禧看了一眼李莲英,李莲英在注视下稍微低了一下脑袋,要不是张伯芳寄来三千两银子,李莲英万万是不肯张这张嘴的。一个地方官的面子慈禧一定会给李莲英的,这些年忠心用事,小小的地方牧——给了!考虑到年龄因素,慈禧想了想,说道:“就从五品的平阳同知吧,提一级管理平阳事。”

李莲英马上跪下来,嚎啕大哭,嘴里念叨着,“感谢老佛爷维护,奴才替师傅,替那杨小子谢老佛爷恩典。”

老佛爷抬手虚扶一下,“都那么大人了,这般像什么样子,堂堂二品执事,也不怕别人笑话。”

“在老佛爷面前,奴才就是老佛爷的小李子,伺候老佛爷,哭笑都是老佛爷的恩典,奴才眼里没有别人。”

“行了行了,知道你的忠心,起来吧,老胳膊老腿了,悠着些,小顾头扶你家大人起来。”李莲英顺杆爬,被扶了起来。

“老奴不明白,这同知可是佐贰官,怎么就知 府事呢?”

慈禧伸出指头,“你呀还是糊涂,同知和府里通判都是六品,哀家提了一级,就是为了在府里掌事,这个杨小子还是年轻,知府怕是不合适,但是其能力不错,所以就熬在平阳任上,还可以顺便照顾一下你师父,朱芳年龄不小了吧,侄子在京城,就一个侄女,唉!那个平阳知府就不派了,不过哀家要看看这小子能干出什么青亮的事儿来。”

“谢老佛爷……”

“不要再来了,你这奴才!”

慈禧一脚把李莲英踹到在地上,好在慈禧脱了花盆鞋穿着厚袜子,李莲英一脸皮笑的站起身来。

“总是说你师傅的女婿,有时间让他来见一下,哀家要看看什么人能在近万人丛中,率着百人左右突杀,那是何等的威猛。”

“老佛爷说见那还不容易,那是这小子的福气,等这小子病好,奴才一定让他过来侯见。”

真正的事主杨旭被挪到摇椅上在院子里晒太阳,身上包裹的跟粽子似的,所有的事情都得让人服侍,有些期待的美好。不过这天气不冷,不知道别人有念叨自己的嘛,连连打了三四个喷嚏。

家中妻妾第一次凑齐,其乐融融的陪在杨旭周围,在别人家是不可想象的,不过这个时候的妇人都穿着类似圆锥的大褂子,颜色往往是以青蓝色调为主,显示不出一点女人的曲线美。加上妇人的头饰,杨旭祈祷着哪天推翻掉这万恶的封建旧社会,好,饱饱眼福。

不过主次顺序一样就可以看清,杨旭和张月菀并列躺在躺椅上休息,而林霜和苏凌筱只得在半米远的距离坐凳子,紫云就负责拿些果子零嘴过来。不过张月菀能做到现在这一步,已经是贤妇典范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国内外乱局第七十二章 冒匪劫道第四十章 初登官场第一百四十章 意气风发第七十七章 懊糟世道第十一章 背后谋划第四十二章 武装巡游第二十二章 生活乐趣第六十五章 我来当土匪第二十三章 小辈婚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都司的架势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五十九章 布政使大人第七十八章 县里谁最大第一百三十一章 甘泉起义第一百六十七章 又是行刺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姨娘第四十八章 我的女人—无价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游第五十九章 布政使大人第九十章 白捡一媳妇第九十九章 烧香(一)第一百零一章 烧香(三)第三十五章 命悬一线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五十一章 一切从头始第七十六章 摇旗呐喊第四十九章 土地交易第十七章 剪除苗头第一百二十五章 县令请客第九章 广交朋友第二十三章 小辈婚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乐院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六十章 乞丐军营第六章 生活态度第一百零一章 烧香(三)第一百零八章 过年福利第一百一十三章 结亲第一百二十四章 捣乱第九十九章 烧香(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宫中博弈第一百三十四章 惨烈的胜利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一百六十四章 闹饷(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以身作则第四十八章 我的女人—无价第六十五章 我来当土匪第九十三章 自缢迷案(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闹饷(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县令请客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七十三章 闲散时光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一百零二章 扫除教匪第二章 田园生活第一百二十章 狗皮膏药第一百六十六章 陕地乱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战事与府试同行第八十一章 东窗事发第三章 遭遇土匪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来访第六十八章 希望的曙光第一百六十二章 闹饷(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要团结第五十二章 农家根本第三十四章 另有所图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要团结第七十章 整备计划第六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九十一章 有滋有味第十八章 新生活第二十九章 县衙牢房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肉战场第十四章 买奴购仆第一百一十四章 洞房花烛夜第七十三章 闲散时光第一百三十章 吉州危机第三十一章 我的小队第四十九章 土地交易第十四章 买奴购仆第七十四章 热闹婚礼第六十四章 山西巡抚第十八章 新生活第七十二章 冒匪劫道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六十八章 希望的曙光第一百零八章 过年福利第四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三十三章 侯家太爷第九十一章 有滋有味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姨娘第一百三十二章 流贼攻城第四十章 初登官场第一百二十三章 掣肘第一百三十七章 国内外乱局第二十章 知县大人
第一百三十七章 国内外乱局第七十二章 冒匪劫道第四十章 初登官场第一百四十章 意气风发第七十七章 懊糟世道第十一章 背后谋划第四十二章 武装巡游第二十二章 生活乐趣第六十五章 我来当土匪第二十三章 小辈婚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都司的架势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五十九章 布政使大人第七十八章 县里谁最大第一百三十一章 甘泉起义第一百六十七章 又是行刺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姨娘第四十八章 我的女人—无价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游第五十九章 布政使大人第九十章 白捡一媳妇第九十九章 烧香(一)第一百零一章 烧香(三)第三十五章 命悬一线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五十一章 一切从头始第七十六章 摇旗呐喊第四十九章 土地交易第十七章 剪除苗头第一百二十五章 县令请客第九章 广交朋友第二十三章 小辈婚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乐院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六十章 乞丐军营第六章 生活态度第一百零一章 烧香(三)第一百零八章 过年福利第一百一十三章 结亲第一百二十四章 捣乱第九十九章 烧香(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宫中博弈第一百三十四章 惨烈的胜利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一百六十四章 闹饷(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以身作则第四十八章 我的女人—无价第六十五章 我来当土匪第九十三章 自缢迷案(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闹饷(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县令请客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七十三章 闲散时光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一百零二章 扫除教匪第二章 田园生活第一百二十章 狗皮膏药第一百六十六章 陕地乱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战事与府试同行第八十一章 东窗事发第三章 遭遇土匪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来访第六十八章 希望的曙光第一百六十二章 闹饷(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要团结第五十二章 农家根本第三十四章 另有所图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要团结第七十章 整备计划第六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九十一章 有滋有味第十八章 新生活第二十九章 县衙牢房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肉战场第十四章 买奴购仆第一百一十四章 洞房花烛夜第七十三章 闲散时光第一百三十章 吉州危机第三十一章 我的小队第四十九章 土地交易第十四章 买奴购仆第七十四章 热闹婚礼第六十四章 山西巡抚第十八章 新生活第七十二章 冒匪劫道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六十八章 希望的曙光第一百零八章 过年福利第四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三十三章 侯家太爷第九十一章 有滋有味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姨娘第一百三十二章 流贼攻城第四十章 初登官场第一百二十三章 掣肘第一百三十七章 国内外乱局第二十章 知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