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烧香(一)

杨旭小心翼翼的扶着苏凌筱躺好,现在改成杨筱了,这名字让杨旭总觉得和一个男人睡在一起,苏凌筱小声的说道:“我现在身体也不好,伺候不了爷,让林妹子陪陪你吧。”

杨旭把她的头发理好,“别想那么多,我今晚就陪陪你,再说你以为我就光想那个事啊!”

苏凌筱脸色红了红,急忙辩解道:“不是,我不是心想服侍不好……”

“嘘……”杨旭捏住她的嘴,“知道你啥意思?别说了,好好睡觉,明天再给你补补生理盐水,现阶段不要多想,放下负担,把身子养好才是正事,以后我还需要你帮忙呢!”

“都怪奴家身子不好,把爷的骨血……”说着,眼泪哗哗的流了出来,杨旭就怕这个,赶紧宽慰她,“都说不要你瞎想了,咱们才多大,以后要多少生不出来,听我的,放宽心,睡觉!”

看着她闭上眼睛,杨旭帮着擦了擦脸庞的眼泪,附在耳旁喃喃的抚慰着,不一会两人一起进入了梦乡。

同样是家,乡宁县城里的居所就不如赵家这边更能感到身心的轻松,这边的早饭是赵大娘带着二儿媳妇一起做的,虽然与美味谈不上关系,但是也能堪堪入口,至于赵老汉则上工地与劳力们一起吃,虽然是口头上称呼赵大娘嫂子,但是赵家大娘却一直把杨旭当做自个的晚辈一样对待,除去赵河一家和赵老汉,一家人在一块气氛融洽的吃早饭。

这时候赵老汉推门进来,杨旭赶紧招呼他吃饭,赵老汉确是一挥手,坐在一旁,一言不发的抽烟,杨旭有些疑惑赶紧几口吃掉手里的饼子,到老汉身旁,轻声说道:“大哥有事?”

赵老汉看他一眼,“你吃完了,咱到院子里说话!”

杨旭一脸的疑惑,跟着去了院子里,老汉在院子的石凳上磕了磕烟袋锅,“昨个发生的事,今天早上得的信,屋里都是女人家家的,说了晦气,我有一个远方的堂兄弟,早先入赘到邻村,是个烧香的,年前身子不好,烧了快一年的香了,钱倒是不少花,人没了……”

杨旭听得一头雾水,“什么烧香的,你给我捋一捋?”

老汉不慌不忙的重新装上一袋烟,慢腾腾的说道:“不为别的,你过继到咱家,我的堂兄弟也是你的亲戚,虽然是倒插门的兄弟,你去送一程,说道起来也是符合老礼……”

“等等,大哥,这个不急,去,我肯定会去的,这烧香是怎么回事?你的给我说叨说叨。”

赵老汉有些怀疑,声音高了一度,“烧香你咋会不知晓呢,你以前没听过?”看着满脸惊诧的样子,赵老汉解释道:“烧香,就是拜灵山圣母,法号无生,喝了汤灵水,有病治病没病防身。”

“无生老母?”杨旭一摸脑袋,这他娘的传了几百年的邪教了,到现在还有人信啊?从明朝到清朝,反正只要是造反都有信奉无生老母教徒的掺和,在民间传教烧香基本上就是骗钱,资本攒足了就造反,前几年的捻军到后几年的义和团反正重在参与嘛。

无生老母起源于陕西灵山,陕西靠着晋西南,所以平阳这边有很多传教的陕西人,几乎每个县都起了一个“坛”,坛口的首领一般称之为大师兄,专门伺候无生老母,其余的供奉都是称呼为师兄师弟,按进坛先后论。赵老汉略微的说了一下,意思就是花三十文买一炷香,烧香拜老母,守坛的师兄们会给你一碗撒上香灰的灵水,喝了就能治百病,不管用说明你心不诚,为了显得心诚很多穷人花更多的钱乃至于去借钱去烧香,反正穷人都有一个心思,只要心诚了钱财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结果就是除了你有钱有点权力进了坛口当了供奉,除此以外的结局就是穷困潦倒,倒毙在路上。

“以前没人管吗?”

赵老汉赶紧吐了口烟,四周看了看,“别瞎说,”指了指天,“小心灵山圣母听到,把你拿了去。”

这个是邪教,就像后世的发 轮教派是国内的指定清除的教派一样,信奉无生老母的在清朝绝对是一个大忌,属于那种抓到杀了都不需要事先上报,之后还给你立功一样。不同的是信奉无生老母的人多,每个官员都怕牵一发而动全身,惹到老百姓暴动起来,到最后羊肉没吃到嘴,还惹一身骚。

“你不会也信这什么劳什子无生老母吧?”杨旭看着赵老汉。

“唉,信哪个作甚?没病没灾的,把钱往那里扔,多少钱也不够花的呀?”这话赵老汉都是说的理直气壮。

“咱这村里有多少烧香的?”

赵老汉伸出手数了一下,“也就村北边老蔫一家和老四家的寡妇,其余的要么没钱要么就是忙不过来,说句真的,这玩意吧,就是个念想,老蔫以前常得病,老四死的早,他那婆姨没着没落的,确实也是……”都说农民傻,其实都是心理揣着明白。信教烧香的什么时候最多,都是大灾大难兵荒马乱的时候最多,人一旦吃不饱穿不暖,疾病交加,意念完全崩溃了,教他信什么信什么。

赵老汉见杨旭考虑了半天,咳嗽了一声,说道:“你不去也成,我去的话,顺便给你捎点钱,就当接济一下吧。”

“不,大哥,我跟你一块去!”杨旭改了主意想去瞧瞧,到底是怎么一档子事。

邻村不多远,也就五里地,一个破败的小村子,这里土地虽然大多数属于杨旭,但是其中不乏大量的自耕农,顺着羊肠小道就到了村里,远远的听见哭声一片,几根竹竿做的门楼,上面扎了几朵白花,蒙了一大张白纸,七八个扎着黄麻头戴着孝帽的人跪在地上磕头,院墙几乎有大部分被推到了,家里的屋子也是倾斜的状态,前面三四根大木棍拼接在一起的木桩子顶住,看见赵老汉带着四五个人走过来,都是相隔不远的,老人基本上都面熟,一个年龄在四十上下的汉子领着一个四岁左右的孩子走了过来,先是磕了一个头,然后站起身来,“大伯来了?”然后往赵老汉的身后看了看。

赵老汉指着杨旭说道,“这是你本家六叔。”然后拽着赵江说道:“这是俺家的老二,老大在县城忙乎,没赶回来。”然后指着那汉子对着杨旭介绍道:“这是堂弟家的老大叫王广利。”

那汉子马上跪下来给杨旭磕头,起来后叫了一声“六叔!”对着赵江喊了一声“二弟”。小孩子不懂事,扑进王广利的怀里,王广利讪讪笑了两下,“家里的小孙子见不得生人!”

领着进门后,杨旭跟在赵老汉的身后三鞠躬,因为是同辈不需要磕头,赵江作为晚辈就得大礼的九作揖九扣头,整场的拜下来。到了院子王广利领着几个年龄偏大的,看起来都是赵老汉的熟人,上来叙话,赵老汉从怀里掏出一两的银子递给王广利,周围的人的傻眼一片,明晃晃的银子,农家人哪里见过这个,相互推搡了几次,王广利才勉强收下,杨旭也从怀里掏出一两递了上去,乡下间随礼都是几文的大子了事,哪见过这个,一两等于一千二三百文钱,粗粮才一斤四五文,围观的人唏嘘不已,赵老汉好像特别享受这个时刻,王广利和几个长辈把他俩拉倒一旁坐着叙话。

原来没有现成的开水,王广利从扯着嗓子把媳妇喊到院子里烧水,这时候的人平时渴了直接打井里的水喝,里面常常掺有动物的粪便,特别容易感染病,所以只有来客人了,才烧开水喝,毕竟柴禾也是来之不易。

相互之间絮叨了一会,杨旭问道堂兄是得的什么病走的,王广利满脸的愁容说不知道,就是人开始消瘦,没有食欲,最后吃不下饭,拖了几个月人就没了,至于烧香这件事,王广利很烦,指着家里的屋里说道:“俺们全家七口人都挤在这间破屋里,房子都要塌了,但是俺爹还是一个劲的去烧香,每次都是三十文,基本上隔一天就去一次,最后走不动道了我用板车拉着去镇上。”

杨旭疑惑的问道:“有用吗?”

王广利一歪嘴,“有啥用,就是往里面扔钱了,家里劝啥都不听,俺爹就一个念头烧香拜圣母,说就算是死后也能上天享福去。”

“镇上谁开的坛口?”

“是外乡来的,说是灵山脚下长大的,看到乡宁老百姓过的苦,所以大师兄带着他们跑来给咱们送福,三合镇刘老爷现在也是供奉了,那些师兄什么的都住在刘老爷家,在刘老爷的家里开坛做法。”

杨旭冷笑了几声,看来富人为富不仁是有来头的,这个刘老爷原来就是赵家甸的这一片土地的拥有者,说起来自己和这位老头还打了一番交道呢,不过他的儿子是明理的人怎么会让这自己的亲爹做出糊涂事?

虽然王广利执意的留饭,但是三人还是告别离去,毕竟入赘的兄弟,老礼上不属于本家人。

第二十四章 施恩第五十二章 农家根本第三十九章 娶亲第九十一章 有滋有味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旧识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饷(二)第六十四章 山西巡抚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旧识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九章 广交朋友第四章 救人归来第八十章 钱能通神第八十九章 抗婚第一百零三章 收获与反思第二十五章 平阳府事第一百零三章 收获与反思第一百三十七章 国内外乱局第五十八章 做戏第一百六十二章 闹饷(三)第五十九章 布政使大人第三十一章 我的小队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七十三章 闲散时光第一百一十三章 结亲第九十八章 各自利益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八十二章 囚牢酷刑第一百一十二章 复衙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宫中乱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 知府驾临第三十一章 我的小队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如草芥第二十四章 施恩第五十一章 一切从头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慈禧太后第五章 身份问题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九十六章 自缢迷案(四)第四十二章 武装巡游第八十七章 灭门的知县第一百三十六章 影响第一百零七章 胡聘之来信第三十八章 娶亲纳妾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一百零二章 扫除教匪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十三章 劫银车(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 知府驾临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暖大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民哀荣第八十三章 不寻常的女人第六十一章 私下谈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一百二十八章 以身作则第八十五章 新居落成第一百三十九章 再进一步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一百五十九章 百般刁难第一百三十二章 流贼攻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一百章 烧香(二)第一百三十章 吉州危机第一百六十六章 陕地乱局第八十四章 命悬一线第一百六十五章 返城调解第八十九章 抗婚第六章 生活态度第一百四十四章 都司的架势第一百一十三章 结亲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十六章 定居县城第九十七章 前贬后奖第七十六章 摇旗呐喊第十八章 新生活第八十七章 灭门的知县第五十一章 一切从头始第六十五章 我来当土匪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七十二章 冒匪劫道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六十三章 算计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四十章 初登官场第一百零二章 扫除教匪第九章 广交朋友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民哀荣第三十七章 走马上任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如草芥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一百二十一章 县治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三十二章 介休侯家第七十三章 闲散时光第八十四章 命悬一线第二十章 知县大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掣肘第十九章 曲意逢迎
第二十四章 施恩第五十二章 农家根本第三十九章 娶亲第九十一章 有滋有味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旧识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饷(二)第六十四章 山西巡抚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旧识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九章 广交朋友第四章 救人归来第八十章 钱能通神第八十九章 抗婚第一百零三章 收获与反思第二十五章 平阳府事第一百零三章 收获与反思第一百三十七章 国内外乱局第五十八章 做戏第一百六十二章 闹饷(三)第五十九章 布政使大人第三十一章 我的小队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七十三章 闲散时光第一百一十三章 结亲第九十八章 各自利益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八十二章 囚牢酷刑第一百一十二章 复衙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宫中乱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 知府驾临第三十一章 我的小队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如草芥第二十四章 施恩第五十一章 一切从头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慈禧太后第五章 身份问题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九十六章 自缢迷案(四)第四十二章 武装巡游第八十七章 灭门的知县第一百三十六章 影响第一百零七章 胡聘之来信第三十八章 娶亲纳妾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一百零二章 扫除教匪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十三章 劫银车(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 知府驾临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暖大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民哀荣第八十三章 不寻常的女人第六十一章 私下谈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一百二十八章 以身作则第八十五章 新居落成第一百三十九章 再进一步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一百五十九章 百般刁难第一百三十二章 流贼攻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一百章 烧香(二)第一百三十章 吉州危机第一百六十六章 陕地乱局第八十四章 命悬一线第一百六十五章 返城调解第八十九章 抗婚第六章 生活态度第一百四十四章 都司的架势第一百一十三章 结亲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十六章 定居县城第九十七章 前贬后奖第七十六章 摇旗呐喊第十八章 新生活第八十七章 灭门的知县第五十一章 一切从头始第六十五章 我来当土匪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七十二章 冒匪劫道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六十三章 算计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四十章 初登官场第一百零二章 扫除教匪第九章 广交朋友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民哀荣第三十七章 走马上任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如草芥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一百二十一章 县治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三十二章 介休侯家第七十三章 闲散时光第八十四章 命悬一线第二十章 知县大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掣肘第十九章 曲意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