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饷(二)

新知府的到来不仅让杨旭如芒在背,岳布群更难受,原想把产业转移到平阳接受杨旭的照拂,没想到还没执行,就来了新知府,原来的同知大人现在混得连通判都不如。岳布群一肚子的愁肠。原来的酒坊,杂货店都停了下来,跑到杨旭的面前讨主意。

杨旭不想失去一个难得的“货源”,只能宽慰他,店铺照开,作坊也照旧,不过规模小一些,身为同知这一点照拂还是能做到的。岳布群慌了但杨旭不能慌,不仅不能慌还要沉着冷静给他一个定心丸。不过岳布群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不过杨旭毕竟还有上面道台的照顾,肯定倒不了就是,岳布群想到这里也平心静气了许多。

杨旭在发饷日之前必须要走掉,否则瓜田李下有些说不清,有心人往他身上一扯,那就是泥巴落在裤裆里,真的说不清了,鼓动士兵造反那可是大罪,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刘三炮和朱顾不好带着,让朱成带着二十个护卫跟着自己,官员去下面巡防是需要向府衙报备的。待一切准备好,杨旭告别家眷,一行二十四人,二十匹马带着一些干粮,喂马的饲料,开始巡防的第一站——黄河巡检司。

天气炎热,人马在路程中都是煎熬,反正也不是什么急事,杨旭走走停停,躲避正午的酷暑,两个月没回家了,杨旭首先直奔乡宁的赵家甸,烈日烘烤着大地,很多地方出现龟裂,尤其是田地,很多老百姓,在河里打水,或是肩挑或是独轮车运水到自己的田地里浇灌,小麦早已收割完毕,现在地里不是玉米就是高粱之类的作物,刚刚出芽,正是需要水滋养的时候,天气越发的闷热,马匹有些倦乏,杨旭等人只得牵着马步行。过了三合镇往西南的方向很多是自家的田地,杨旭看的更加仔细,这些都是旱田,土地的干涸程度比沿途看到的,强不到哪去,玉米苗都是一副萎靡状,杨旭看的心急。

路过小李庄的时候,瞧见赵老汉在庄子外面和一伙人说话,杨旭记得赵老汉的二女儿赵彩就是嫁到这里了。这里绝大多数的田地也是自家的,杨旭一伙人太多扎眼,二十几个人二十多匹马,声势 不小。赵老汉看到熟悉的身影,迎了上来。

“六弟怎么回来了?”赵老汉把旱烟袋抛到肩膀上,指着杨旭对周围的人说道:“这可是咱平阳的大老爷。”周围的人赶紧跪下磕头。

“都起来吧!”有时候让周围的人保持敬畏感才能有服从心,杨旭现在已经习以为常。“大哥怎么到这来了?”

“唉吆,这贼老天,一个月一点雨水都莫下,我是看着着急,这不是四处咂摸,看看田亩嘛!”

“河口镇那边怎么样?”

“河口还行,那边河水多,怎么着都旱不了,就这边,你看周围的河里都没多少水了,到秋的话,估摸着收成不咋地。”

两人聊一下庄稼,一会的功夫,一对脸色黝黑的夫妻还牵着两个年龄六七岁的孩子走了过来,一个护卫上前想挡住一下,杨旭没有注意,那个女人怯懦的喊了一声“爹”,赵老汉转过头,招手把女儿女婿连同外孙叫到面前,“叫你六叔。”

“六……叔!”

赵老汉对两个小孩说道:“这是你六姥爷,叫人。”

“六姥爷!”

杨旭不好拿架,笑着说道:“上次见侄女侄女婿还是那次五哥去世那回,这都一年半没见了,孩子长得真快……”说着从怀里掏了两个银锞子,孩子一人给一个,都是六钱重的。

“六叔,不用给,孩子太小了……”赵彩急忙摆手推辞,她的丈夫李涛却是手足无措的样子,低垂着脑袋。

“你们当然不用给,我做为长辈给孙辈一点彩头,不是应当应分的。”

赵老汉在一旁搭话,“给就拿着吧,都是自家人。”话里话外无不透漏着自豪。

从平阳城回来的营兵现在驻扎在赵家甸原来的军营里,这可是杨旭保本的家底,一分一毫都不舍得,赵江和黄远征带着作训。这里教堂已经修建完工,中间是硕大的尖顶哥特式建筑,前后左右还有四个小房子,像是护卫一般拱卫着中间部分。当然这五个房间都是相通的,这个丹尼斯乘着给杨旭购买军械的便利,获得杨旭的维护,但是杨旭十天半个月不会赵家甸一次,这样就给了丹尼斯可乘之机,这“洋鬼子”愣是在修建完中间部分之后,又加了四个小的房屋,杨旭不出声,别人也不敢管,只有任由他去,教堂旁边就是烧窑的地方,加上山上的木材多的是,愣是“平地起高楼”一般,建起了近三十米的颇为壮观的建筑。农村的地方基本上没有楼房,这座欧式建筑更显得突兀,高耸。

看到杨旭回来了,负责砖窑的老何头可是涕泪交加啊,握住杨旭就不撒手,“老爷啊,你是不知道这洋鬼子(杨旭戏谑称呼丹尼斯,后来背地里所有人都叫丹尼斯洋鬼子),您一离开他就无法无天了,这些日子烧着砖块还不够这洋鬼子使的,赶紧停住吧,这洋鬼子最近再倒腾修院子呢。”

杨旭带着老何头直接进了教堂,丹尼斯正在诺大的教堂里站在上面向下面寥寥的三四个人用怪里怪调的中国话念圣经。都是老头老太太,看起来还都是赵家甸的长辈,想想也是,这农忙抗旱的时候,除了不能干活,还真没那个闲工夫过来听人讲经。

见到杨旭过来,丹尼斯暂停了一下,张开双臂笑呵呵的过来,“杨,终于又见到你了。”杨旭往后闪了一步,把老何头突出到前面,丹尼斯只好抱了一下老何,“谁叫你修那么大的?你这是陷我于不义,不是说修一间教堂吗?你这是一间,你这是一群吧?”

“杨,不要生气,一间和一群都是修,没有什么区别的?”

杨旭差点气乐了,这洋鬼子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真牛啊,“不花我的钱?听说你还要建院子,教堂,那是喜迎八方客的地方,你见过哪国的教堂有院子的?”

“这是大清国,家家都有院子的,入乡随俗!”

“滚!入了毛的乡,你这是教堂,不是客栈,咱得算算账了,这多余的钱我可不出,不仅不出,还有算一下其余四间教堂的钱。”

丹尼斯急了,双手一摊,“杨,我们是朋友,不能计较金钱的。”

“废话少说,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丹尼斯双手合十,“我是传教士,没有钱的。”

杨旭呵呵一笑,“你没钱,你那太原的法国佬主教不是有吗?让他付,没钱,用枪或者子弹代为偿还,我不挑。”

丹尼斯自然知道杨旭缺这些东西,但是这军火都是洋行运进来的,也是不容易,加上主教也不好说话,于是上前拉着杨旭,陪着笑说道:“我们是朋友,以后,以后有钱一定给你,太原那边捎信过来说没有枪,枪都让别人买走了。”

杨旭又往后退一步,“我不管,要是没钱,我看着几个房间作为住宅或者办公室也是不错,又大又宽敞,心情好还可以登高望远……”

“杨,我这几天就给主教写信,他要是不回,我去太原找他,想办法一定给你弄来。”

杨旭哈哈大笑,主动上前拥抱了一下,“这就对了,咱们是朋友嘛,有什么事情不能商量的,不过这院子是不能建,好好教堂,狗尾续貂就不好了。”

“狗……什么貂?”

查点完赵家甸,杨旭等人直奔乡宁县城,直到进了城,也不见乡宁知县相迎,杨旭过来巡查是报备过的,报备完等同于各县都知道的差不多了,身为一个下官不主动城外相迎,要么是知府衙门封锁消息,要么就是乡宁县令沈钧对自己不喜,杨旭估计第二种可能性大。

进了城回到自己的宅子,朱志远被带到平阳城的宅子了,这里就剩下刘正烨的母亲,还有冯忠义夫妇俩,这两口年龄偏大,加上都是老实巴交的乡民,带出去也没有多少用处,所以留在乡宁。

县令沈钧没过来,但是县丞薛成章、主簿齐敏、典史姬四宝、捕头宋大明和牢头果尚武倒是一个不差的过来问候,估计是守城乡勇看到了杨旭进城,把消息传给了几人。虽然几个月没见,除了薛成章其余几个人的变化都不大,但是薛成章却像是胖了一些,举手投足间一副举轻若重的威严。看来薛成章对于衙门,把持的不错,杨旭笑着问县衙的形式,薛成章还未搭话,旁边的果尚武一脸的得色,嚷嚷道:“现在没县令大老爷什么事?里里外外都得老薛点头。”

杨旭一愣,“不错啊,才不过旬月间,老薛手段见长。”

薛成章虽想装作谦虚,但是嘴角止不住的上扬,“还不时大人手把手教导的,要不然还真没有属下什么事?”

“详细说说!”

沈钧是读书人出身,自然对衙门里的刑名钱谷之类的一窍不通,加上这六房书吏里里外外都是自己人,沈钧根本指挥不动,三言两语就敷衍过去,沈钧浑身难受还找不到哪里是痛点,尽管有个师爷,一出头,银子早已喂饱了,就是不喂银子,这地头蛇也不是一个师爷拿捏的住的。

第八十章 钱能通神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四十九章 土地交易第一百四十四章 都司的架势第七十六章 摇旗呐喊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四十八章 我的女人—无价第七十七章 懊糟世道第一百四十章 意气风发第八十章 钱能通神第三十三章 侯家太爷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一百二十六章 宫中乱事第九章 广交朋友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来访第八十二章 囚牢酷刑第三十四章 另有所图第八十一章 东窗事发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一百二十章 狗皮膏药第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章 这就是命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饷(二)第五十九章 布政使大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八十一章 东窗事发第二十六章 结交侯奎第三十五章 命悬一线第一百六十八章 日头时光第四十五章 载誉而归第八十九章 抗婚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三十四章 另有所图第一百二十二章 春役第六十六章 捞钱第二十六章 结交侯奎第一百四十一章 准备府试第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四十六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第五十一章 一切从头始第三十六章 命不该绝第二十四章 施恩第一百三十八章 甲午阴云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一百零一章 烧香(三)第六十章 乞丐军营第十四章 买奴购仆第一章 这就是命第十七章 剪除苗头第四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要团结第六十章 乞丐军营第一百零四章 河口镇第五十二章 农家根本第十七章 剪除苗头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饷(二)第二十七章 代理典史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九十三章 自缢迷案(一)第七十二章 冒匪劫道第七十七章 懊糟世道第六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九十九章 烧香(一)第十一章 背后谋划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五十五章 砸场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以身作则第二十三章 小辈婚事第一百三十章 吉州危机第五十五章 砸场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甘泉起义第七十七章 懊糟世道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六章 生活态度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饷(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吉县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吉县行第二十三章 小辈婚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一百一十四章 洞房花烛夜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六十六章 捞钱第二十一章 交易第七章 乡宁县城第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四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八十九章 抗婚第一百零二章 扫除教匪第十章 恶贯满盈第一百六十章 闹饷(一)第八十一章 东窗事发第一百三十一章 甘泉起义第三章 遭遇土匪第七十四章 热闹婚礼第二十九章 县衙牢房第八十五章 新居落成第三十七章 走马上任
第八十章 钱能通神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四十九章 土地交易第一百四十四章 都司的架势第七十六章 摇旗呐喊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四十八章 我的女人—无价第七十七章 懊糟世道第一百四十章 意气风发第八十章 钱能通神第三十三章 侯家太爷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一百二十六章 宫中乱事第九章 广交朋友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来访第八十二章 囚牢酷刑第三十四章 另有所图第八十一章 东窗事发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一百二十章 狗皮膏药第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章 这就是命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饷(二)第五十九章 布政使大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八十一章 东窗事发第二十六章 结交侯奎第三十五章 命悬一线第一百六十八章 日头时光第四十五章 载誉而归第八十九章 抗婚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三十四章 另有所图第一百二十二章 春役第六十六章 捞钱第二十六章 结交侯奎第一百四十一章 准备府试第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四十六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第五十一章 一切从头始第三十六章 命不该绝第二十四章 施恩第一百三十八章 甲午阴云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一百零一章 烧香(三)第六十章 乞丐军营第十四章 买奴购仆第一章 这就是命第十七章 剪除苗头第四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要团结第六十章 乞丐军营第一百零四章 河口镇第五十二章 农家根本第十七章 剪除苗头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饷(二)第二十七章 代理典史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九十三章 自缢迷案(一)第七十二章 冒匪劫道第七十七章 懊糟世道第六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九十九章 烧香(一)第十一章 背后谋划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五十五章 砸场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以身作则第二十三章 小辈婚事第一百三十章 吉州危机第五十五章 砸场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甘泉起义第七十七章 懊糟世道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六章 生活态度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饷(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吉县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吉县行第二十三章 小辈婚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一百一十四章 洞房花烛夜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六十六章 捞钱第二十一章 交易第七章 乡宁县城第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四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八十九章 抗婚第一百零二章 扫除教匪第十章 恶贯满盈第一百六十章 闹饷(一)第八十一章 东窗事发第一百三十一章 甘泉起义第三章 遭遇土匪第七十四章 热闹婚礼第二十九章 县衙牢房第八十五章 新居落成第三十七章 走马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