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土地交易

杨旭笑了笑,“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头,你们侯家是不是被那个大户人家盯上了吧,随手雇佣一伙贼人劫你,大头的银子自然是那家的。”说完,对着侯奎点了点头,一副你懂的样子,侯奎想了想,一摊手说道:“我们家是我叔管家,我哪里知道得罪什么人啊?”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我那两杆洋枪什么时候还我?”

杨旭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瞪着他,“我为了救你大爷爷,在半路被人截杀,差点命丧黄泉,为了你家票号的银子,我又奔波几十里山地舍命去剿匪,你现在跟我要洋枪?”声音之大前面的杨辜和李文轩都听得一清二楚,停下脚步往这里看来,侯奎红着脸说道:“不还就不还吧,那么大声干什么?”

杨旭一把拉着侯奎的胳膊,“干什么?补偿我,你以为两把洋枪就够了?”李文轩和杨辜相视一笑,杨辜拿着纸扇指着杨旭说道:“介贤兄,你这下属可是不吃亏的人啊?”李文轩也笑着答道:“怀明兄,你们杨家出过几个做过赔本生意的?”说完二人哈哈大笑。

酒桌上其乐融融,众人围着县令和杨辜频频敬酒,根据好话不嫌多的原则,估计两位有点掉进蜜罐了,县令有意巴结侯家,毕竟找一个能给自己做后盾的晋商大户可是不好找啊!凭借侯家的财力和人脉日后飞黄腾达自然不在话下,但是侯奎却是无意,首先,李文轩年龄太大,还只是个七品县令,其次没听说他有过人之处或者政绩斐然,这样的人培养出来花费过多不说,还没有太大的收益,可谓得不偿失。

杨旭过来给杨辜敬酒,杨辜一饮而尽,“好酒!”然后轻声说道:“府尊大人对你可是青睐有加,日后要再接再厉呀!”杨旭早已干了杯中酒,先给杨辜斟满,在给自己续上,轻声说道:“人微言轻,想立功也无处施展。”杨辜笑了笑,“哦,在何处位置上可以大展拳脚呀?”杨旭先干为敬,“小子酒后失言,胡言乱语,大人一笑置之即可,听闻大人喜好读书,小子读书少尤其敬重读书人,偶然购得一本《武经七书》,里面很多不解之处,想请大人在上面解惑如果有知府大人的注解那真是小子的幸运了。”

旁边人都不是傻子,刚才县丞等人都悄悄塞过银子了,大的一二十两,小的五六两,不过论雅致还是杨旭高明,杨辜接过书,摸了摸厚度,随意翻开几页,而后合上,“我对此也是见解甚少,之后我请教知府大人后好好品读一番再说。”在嘴角止不住的外飘,大手笔,一次就是一千两,就是给何知府八百两自己还能捞二百两。

“谢大人!”杨旭转身离去,香火钱是送出去了,至于哪具菩萨显灵?还不好说?但这头功相必是跑不了的。

送走了上差,乡宁县又回到固有的宁静中来,生活的缓慢像一匹老马拉着破车,吱咯吱咯地走着,究竟去哪没人知晓,马上就是一个七月的到来,杨旭记得明年是甲午年,自己只能是一名看客,除此之外什么都做不了,一个国家的麻木仅凭着一个人的叫喊声音太弱,如果自己跑到李鸿章的家里告诉他明年日军就要主动进攻了,你要早点准备,最大的可能李鸿章就是认为杨旭有病拖出去弄死,弄死一个人和捏死一只蚂蚁在李鸿章的眼里没有什么区别,就算李鸿章知道又能怎么着,北洋舰队是李鸿章一个人的,不是朝廷的,那是花巨额白银建起来的,损失一艘伤的不是朝廷的心是他老李的心,驻扎在朝鲜的军队不是你一句话就可以多储藏弹药的,那是巨额费用,就凭你的猜想,想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很多列强使用的步枪是落后的单发步枪,清军围绕北京有十几万人,大部分装备五发制式步枪,机关炮、火炮齐整比列强只强不弱,那又如何,照样一枪不放,一触即溃,袁世凯的万人新军手持的武器正守在天津小站观看联军的表演。

所以现在杨旭准备做一个麻木的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古训。杨旭照例朝九晚五的去班房坐班,有事没事去牢里看看,最近天热瘐死了几个囚犯,为了少死几个杨旭折腾几个狱卒打扫环境,看着人手不够,杨旭还调十几个乡勇过来帮着清理,几个罪过轻的,老实巴交的囚犯跟着一块清理,原来的恶臭血腥味经过一通整理变得不那么恶心,牢头开玩笑说道:“大人准备把监牢变成客栈。”虽是玩笑话也是不无道理,环境好了,威慑性就降低了,里面的血腥味会给刚进来的压力,不过杨旭管不了那么多,其实整个县城就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什么生活垃圾都往大门外的路上倒,有些街道甚是熏得睁不开眼,就像美国记者在1887年去北京城里,到处都是便溺,连脚都放不下去,你想其他地方能好到哪去,唯一快意的就是树比较多,绿荫成片赶走几分厌恶。

洋教士丹尼斯原本和赵河被杨旭留在乡下,一个洋人在县城太招眼了,不知为什么突然进城了,原来杨旭答应给他建一座教堂,这都一个月过去了,一块砖头都没见到,所以过来要杨旭兑现承诺,赵家甸的土地没法占用,那是三合镇刘老爷的土地,杨旭不知道刘老爷是谁,连全名都不知道,唯一的办法就是说通刘老爷把地卖给自己,杨旭打算拜访一下这位神秘的刘老爷。本来衙门就没有什么事情,李县令为离职做准备,点卯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县丞老爷有事来一下,没事整天呆在家里,也就是杨旭勤勤恳恳的每天上下班,自己也是有点烦了,和薛成章说了一声,顺便拜访县令大人,给他报备一下,离乡太久,回家探亲,合情合理。

三合镇不远,离乡宁县城差不多二十里地的样子,杨旭和赵江、刘三炮三人骑着马,一个时辰便到了,顺着赵江的指认,在一户宽门大院的人家门口翻身下马,泥胚子砌成的墙体,表面开始斑驳脱落,黑漆的大门,没有过多的装饰,看上去就是一户普通人家,杨旭指着房子对着赵江问道:“这里?你确定没错。”

赵江挠了挠头,“是这里没错,上次和族长五叔押粮食过来就来这家。”

刘三炮上前敲了敲门,不一会一个年纪不小精瘦的老头,打开一侧门,疑惑的看着三人,“找谁?”

杨旭上前说道:“找你们刘老爷,就说乡宁的典史找他。”

这老仆上下打量了一下年纪不大的三人,疑惑道:“典史大人在哪呢?”

赵江朝着老仆唾一下,大声叫嚷着:“你瞎啊,看不到我们家大人。”看来赵江以前没少受这刘姓地主的欺负,老仆不知所以,不过看着三人衣着打扮不像是撒泼打诨的恶人,首先的一位,衣着华丽,虽然一身的布衣,但是脚下的布鞋的面料却是绸子的,自家老爷平日都是亚麻料的衣裳,除非出门见客才是一身的布衣。

老仆腿脚麻利的前去通禀,不一会,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头被一个中年人搀着走到门口,中年人见到杨旭明显一愣,附在老者耳朵上说了几句,老头马上跪在地上颤颤巍巍地说道:“小老儿拜见大人。”这时代见官低三分,很是恭敬,杨旭与他们刚见面不好拿大,赶紧上前扶起老头,口称:“使不得,使不得,折煞小子了!”

中年人随即单膝拜见杨旭,“上次在县城得以窥见大人得胜归来的雄姿,给大人请安了。”杨旭微笑着虚扶一下,说道:“既然见过那就好说了,咱们别客套了。”

中年随即站立起来,搀扶着老者请杨旭三人进屋。

中年人是刘老爷的儿子,也是年近五旬,差不多是赵老汉同岁的人,但是容貌看起来就另当别论了,杨旭把大意说了一下,就是买块地盖房子,刘老爷听说买地当场不干了,说自己祖辈辛辛苦苦五辈人的积攒才到今天的模样,土地买还来不及,卖就更不可能了,看到老爷子气急败坏的样子,杨旭无奈的笑了笑,本来就是谈生意的意思,好说好买的,没想到这老头开始骂骂咧咧的,杨旭也是上了脸色,耍起了官威,讥讽的说道:“何至于,老爷子这土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卖几亩下等的孬田就行了,每年春种秋收的不容易,这田里的赋税也是不少,握在手里不如早早的卖点钱出去,谁知道以后怎么样?”话里话外,夹带着威胁。

刘老爷子正要发火,中年叫老仆过来扶老人回去休息,待老人走后,向杨旭敬了一杯茶说道:“老爷子没见过世面,唐突了大人,求您宽恕一二。”

“无妨!”杨旭挥挥手,“刘先生的意思呢?你知道田赋的多少都是先皇仁宗皇帝(嘉庆)时候的事了,这可多可少?你看呢,刘先生?”嘉庆到现在七十多年了,地主的土地不知道拓荒开了多少亩的良田,土地是原罪,没有人不怕查的,更何况官子两张嘴,好事坏事就是上嘴皮搭下嘴皮的事情,杨旭不是坏人但是对于这帮子地主士绅从来没有好感。

“其实都是几亩田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不知杨大人要哪里的土地?”

“赵家甸!”杨旭喝了一口茶,虽然不太会品尝但是好坏还是能品出一二,这就是下下等了,杨旭放下茶碗,摆在一旁。

“没问题,赵家甸靠近坡地有近十亩地,全归大人了。”

杨旭喜笑颜开,上道,双手一搭,“谢了!”就要告辞。

那中年人急忙站起身来,“且慢,大人,有一事还望大人允许,我在赵家甸隔壁的黄庄开了百亩田地这契约一直不好写,求大人帮忙!”开垦田地需要上报县里收档,地是不是你的都不好说,更何况百亩,县里估计吃的连渣都不剩。

果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十亩下等换上等百亩,刘先生做的好生意啊!”

“大人,坡底处三十亩全归大人,明天一早我就去县里办转让手续。”

杨旭在屋里转了几圈,思虑了一下,“行了,我知道了。”带着赵江和刘三炮,便出了门去。

第一百四十六章 豪奢的请客第一百六十章 闹饷(一)第四十二章 武装巡游第三章 遭遇土匪第六十五章 我来当土匪第一百零二章 扫除教匪第五十五章 砸场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十三章 劫银车(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闹饷(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闹饷(四)第六十八章 希望的曙光第一百章 烧香(二)第六十章 乞丐军营第一百一十五章 侯家有求第七十四章 热闹婚礼第一百三十一章 甘泉起义第一百零八章 过年福利第一百零九章 赵家老汉第十四章 买奴购仆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七十八章 县里谁最大第七十一章 夜袭海龙寨第一百零四章 河口镇第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二章 农家根本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四十六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旧识第八十五章 新居落成第三十三章 侯家太爷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暖大地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八章 野味生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惨烈的胜利第八十一章 东窗事发第一章 这就是命第三十一章 我的小队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之间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暖大地第四章 救人归来第十三章 劫银车(二)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民哀荣第一百五十九章 百般刁难第四十九章 土地交易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乐院第一百二十一章 县治第一百三十六章 影响第十四章 买奴购仆第一百一十三章 结亲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六章 生活态度第四十一章 剿匪备战第三十一章 我的小队第七章 乡宁县城第一百零八章 过年福利第二十章 知县大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如草芥第十九章 曲意逢迎第十三章 劫银车(二)第五十七章 拜见岳父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四十章 初登官场第八十七章 灭门的知县第六十六章 捞钱第六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要团结第一百零九章 赵家老汉第九十四章 自缢迷案(二)第八十章 钱能通神第六十九章 行霹雳手段第四十一章 剿匪备战第一百三十章 吉州危机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十章 恶贯满盈第一百二十章 狗皮膏药第一百三十一章 甘泉起义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一百三十六章 影响第一百零四章 河口镇第四章 救人归来第三十九章 娶亲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饷(二)第八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十三章 劫银车(二)第十四章 买奴购仆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之间第一百三十二章 流贼攻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又是行刺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四十八章 我的女人—无价第一百四十章 意气风发第四十六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
第一百四十六章 豪奢的请客第一百六十章 闹饷(一)第四十二章 武装巡游第三章 遭遇土匪第六十五章 我来当土匪第一百零二章 扫除教匪第五十五章 砸场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税剿匪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十三章 劫银车(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闹饷(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闹饷(四)第六十八章 希望的曙光第一百章 烧香(二)第六十章 乞丐军营第一百一十五章 侯家有求第七十四章 热闹婚礼第一百三十一章 甘泉起义第一百零八章 过年福利第一百零九章 赵家老汉第十四章 买奴购仆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七十八章 县里谁最大第七十一章 夜袭海龙寨第一百零四章 河口镇第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二章 农家根本第一百五十七章 忠心为谁?第四十六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旧识第八十五章 新居落成第三十三章 侯家太爷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暖大地第九十五章 自缢迷案(三)第八章 野味生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惨烈的胜利第八十一章 东窗事发第一章 这就是命第三十一章 我的小队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之间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暖大地第四章 救人归来第十三章 劫银车(二)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民哀荣第一百五十九章 百般刁难第四十九章 土地交易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乐院第一百二十一章 县治第一百三十六章 影响第十四章 买奴购仆第一百一十三章 结亲第五十四章 官升一级第六章 生活态度第四十一章 剿匪备战第三十一章 我的小队第七章 乡宁县城第一百零八章 过年福利第二十章 知县大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如草芥第十九章 曲意逢迎第十三章 劫银车(二)第五十七章 拜见岳父第二十八章 张家小姐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碰面第四十章 初登官场第八十七章 灭门的知县第六十六章 捞钱第六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要团结第一百零九章 赵家老汉第九十四章 自缢迷案(二)第八十章 钱能通神第六十九章 行霹雳手段第四十一章 剿匪备战第一百三十章 吉州危机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三十章 麻烦又来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十章 恶贯满盈第一百二十章 狗皮膏药第一百三十一章 甘泉起义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展军容第一百三十六章 影响第一百零四章 河口镇第四章 救人归来第三十九章 娶亲第一百零六章 霍州之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饷(二)第八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十三章 劫银车(二)第十四章 买奴购仆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之间第一百三十二章 流贼攻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又是行刺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获全胜第四十八章 我的女人—无价第一百四十章 意气风发第四十六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