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智降洪承畴

皇太极虽说收到哲哲的信赶回来了,可是还是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这个爱了自己近十年,也被自己利用近十年的女人。皇太极看着海兰珠苍白的面容,想着哲哲说她临死之前还在喊着自己,皇太极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对她的利用。

玉儿自皇太极回来之后,就没在关雎宫内出现过,并不是因为她还恨着皇太极,而是因为她觉得既然海兰珠已经去了,自己还是不要再打扰她们俩人最后的团聚为好,因此,她将海兰珠让自己交给皇太极的信让哲哲转交,而她自己则待在永福宫内,专心教导福临。

皇太极在回来之后,听人说玉儿在海兰珠去世的前一天似乎来过关雎宫,并且两人似乎还有过争吵。皇太极本还担心以海兰珠的性子,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会疯狂地做出伤害玉儿的事,心里稍有些不放心。可是等他回来这么多日,不见玉儿,派人一查看,才知道玉儿好好的在自己的寝宫里,悠闲地看着书,睡着觉,教导着福临,皇太极不禁一阵气恼。他挥退了所有侍从,自己一个人打呆在海兰珠的寝宫,脸上是前所未有的愤怒:“好,玉儿,你真是好,你就那么不在乎?朕给你的荣宠你不在乎,朕专宠海兰珠你不在乎,朕册封八阿哥你不在乎,如今朕从战场上赶回来,你也不来见朕,你就那么不在乎,那么不愿见朕?那么你到底在乎什么?你是真的不屑和海兰珠争,还是你根本就不在乎朕?你到底还要朕怎么做?难道你的心就只能给那个人?”皇太极语无伦次地自语,如果说以前,他还可以肯定玉儿只是不相信爱情,不爱任何人,那么在他做了这么多努力之后,他越发怀疑玉儿其实对多尔衮的不只是好感,她爱他,所以这么多年才不愿接受自己。皇太极想着自己的心事,目光一转,落在了海兰珠留给自己的信上。他弯腰捡起被自己不慎丢在地上的纸张,看着海兰珠娟秀,却又显示这期虚弱的纸,伸出手,慢慢摩挲道:“这个后宫,恐怕只有你才

是真的爱朕吧。”说着,他的目光转向永福宫方向,双眸死死地盯着,好似穿过重重宫门,在盯着玉儿冷静笔直的身影,“好,既然你不在乎真给的荣宠,朕就把它给海兰珠,把它给真正爱朕的女人。”

大清开国皇帝皇太极宠妃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因病逝于崇德六年九月,太宗皇帝多有不舍,安排其葬礼按照皇后规格举行。

九月二十八日,宸妃初祭,帝亲笔写下祝文,皇太极下跪奠酒,宣读祭文。十月,追封海兰珠为元妃,谥“敏惠恭和元妃”。次年农历正月初一元旦大典,由于宸妃宸妃之丧被视为国丧而停止庆贺。

宸妃逝世之后,皇太极仍然不去玉儿那,玉儿也不在乎,这样一来皇太极更是生气,只是,这在外人看来,却是皇太极因为海兰珠的逝世而伤心过度,颓废了。因此很多大臣上疏皇太极,劝其保重身体,节哀顺变。

而此时的后宫中最高兴的莫过于贵妃娜木钟了,自从海兰珠过世之后,皇太极不再去玉儿的永福宫,相反,来麟趾宫的次数多了起来。此时的娜木钟已于去年十二月生有一子,如今皇太极对其的宠爱,使其想到了海兰珠的儿子,她满心希望皇太极也可以像对海兰珠那样,因为对她的宠爱而册封她的儿子为太子,可是让他失望的是,皇太极自始至终也没有表现出要立太子的意思。

而此时的永福宫,对于莫名其妙地开始和皇太极冷战虽是淡然处之,但是对于朝堂的关注却并未减少。她从各方面获得消息得知,皇太极的身体子海兰珠去世后便开始每况愈下,玉儿虽然觉得皇太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倒下,但是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的结局使得一直谨慎的玉儿不得不早做准备,玉儿知道,未来无论怎样,只要皇太极去世,倒时候自己和儿子,孤儿寡母,无论皇太极穿不穿位给福临,就凭皇太极对福临的宠爱,年幼的福临都难逃成为上位者眼中钉的命运,而自己,则毫无疑问,下场

不会比阿巴亥好多少,因此,她必须想办法,无论以后的局势怎样变化,都必须保住自己和儿子的命。这样想着,玉儿就开始找机会。巧的是,这样的机会很快就到了。

玉儿通过从多尔衮哪里得来的消息得知,最近大清抓了明朝的官员洪承畴,此人十分了得,皇太极一直希望此人能够为他所用,可是却苦于无法劝降,苏墨尔得到这个消息,觉得这个消息和其他消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在玉儿看来却不是如此了,她知道,虽说女子不可议政,但是战时却不比平时,不管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马皇后,还是唐朝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都以自己的方法,对开国之战做出过贡献,而在玉儿看来,自己虽不敢自比马皇后和长孙皇后,但在事后,女子只要可以全身而退,在战时,女子的智慧也是可以赢得文官武将的称赞的。于是玉儿略加思索,便向苏墨尔问及皇太极今夜的去处,苏墨尔见主子问起,边出去打探,不一会儿就回来回报说是还在书房。玉儿于是叫人准备了些吃食。

皇太极此时正在书房内对着满书桌的折子为难,他下旨让大家说说对洪承畴该如何处置为好,不想,只一日间,就有这么多折子呈上来,上面观点不一,却没有一条具体可行的方法,这样一来,皇太极的烦恼不但没减少,反而更头疼了。他搁下笔,伸手揉了揉额头,烦躁地在书房内踱着步,却忽听有人回报,永福宫庄妃娘娘求见,皇太极听到来人通报,先是一愣,随即忙命来人让她进来。

皇太极看着内侍匆匆出去的脚步,不禁心里有些期待,这是玉儿第一次主动来自己的书房,曾经有那么多的后妃以送补品为名进来自己的书房,自己多么希望玉儿也能如此,多次明示暗示的,没想到这一次玉儿竟然主动来了,这个倔强的小女人,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才肯主动向自己低头。虽是这么想,皇太极的心情还是不由得好了起来。

..

(本章完)

第六十八章争执第一章出生第六十章处置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七十二章封妃第一章出生第七十六章难产第二十八章出征之事第三十二章再见努尔哈赤第四十六章敬茶、迁都第十八章后宅第四十七章迁都盛京第二十七章再回大金第二十三章莽古斯病重第七十章称帝第四十八章攻打宁远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八十六章冲冠一怒第八十五章明朝灭亡第八十五章明朝灭亡第一百零六章福临大婚(三)第七十九章智降洪承畴第一百零三章顺治大婚(一)第五十五章即位(二)第十五章阿哥洛格第四十一章姐妹之间第十二章前往后金第十五章阿哥洛格第九十五章孝端文皇后第七十章称帝第四十三章婚礼(二)第十四章初次觐见第七十七章真相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一百零四章福临大婚(二)第七十一章算计再起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五十七章规整土谢图汗第十二章前往后金第九十六章皇父摄政王第一百零六章福临大婚(三)第四十七章迁都盛京第一百零三章顺治大婚(一)第八十章皇太极之死第四十章赐婚第四十四章洞房第八十五章明朝灭亡第三十六章算计第六十七章后宫算计第五十五章即位(二)第七十三章保护第五十五章即位(二)第三十三章新年第七十五章福临降生第二十七章再回大金第六十六章探听心思第十六章争端初显第三十一章洛格之死第二十八章出征之事第一百零一章逝世第十一章面见众人第五十九章算计第八十九章一统天下第三十九章变数第二十章掌权第五十七章规整土谢图汗第七十五章福临降生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三章莽古斯受伤第四十七章迁都盛京第六十九章尔衮归来第一百零一章逝世第二十九章梳妆第五十九章算计第七十章称帝第九十九章探病第四章谋划第三十七章哲哲生产第十八章后宅第三十三章新年第八十一章皇位之争第三十四章元宵节定情第七十九章智降洪承畴第五十六章即位(三)第二十五章逝世第七十章称帝第六十章处置第七十二章封妃第二章深谈第三章莽古斯受伤第六十章处置第五十七章规整土谢图汗第十三章到达盛京第九十六章皇父摄政王第九十九章探病第十二章前往后金第二十四章日益病重第三十章教导第四十九章宁远之战第六十八章争执
第六十八章争执第一章出生第六十章处置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七十二章封妃第一章出生第七十六章难产第二十八章出征之事第三十二章再见努尔哈赤第四十六章敬茶、迁都第十八章后宅第四十七章迁都盛京第二十七章再回大金第二十三章莽古斯病重第七十章称帝第四十八章攻打宁远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八十六章冲冠一怒第八十五章明朝灭亡第八十五章明朝灭亡第一百零六章福临大婚(三)第七十九章智降洪承畴第一百零三章顺治大婚(一)第五十五章即位(二)第十五章阿哥洛格第四十一章姐妹之间第十二章前往后金第十五章阿哥洛格第九十五章孝端文皇后第七十章称帝第四十三章婚礼(二)第十四章初次觐见第七十七章真相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一百零四章福临大婚(二)第七十一章算计再起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五十七章规整土谢图汗第十二章前往后金第九十六章皇父摄政王第一百零六章福临大婚(三)第四十七章迁都盛京第一百零三章顺治大婚(一)第八十章皇太极之死第四十章赐婚第四十四章洞房第八十五章明朝灭亡第三十六章算计第六十七章后宫算计第五十五章即位(二)第七十三章保护第五十五章即位(二)第三十三章新年第七十五章福临降生第二十七章再回大金第六十六章探听心思第十六章争端初显第三十一章洛格之死第二十八章出征之事第一百零一章逝世第十一章面见众人第五十九章算计第八十九章一统天下第三十九章变数第二十章掌权第五十七章规整土谢图汗第七十五章福临降生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三章莽古斯受伤第四十七章迁都盛京第六十九章尔衮归来第一百零一章逝世第二十九章梳妆第五十九章算计第七十章称帝第九十九章探病第四章谋划第三十七章哲哲生产第十八章后宅第三十三章新年第八十一章皇位之争第三十四章元宵节定情第七十九章智降洪承畴第五十六章即位(三)第二十五章逝世第七十章称帝第六十章处置第七十二章封妃第二章深谈第三章莽古斯受伤第六十章处置第五十七章规整土谢图汗第十三章到达盛京第九十六章皇父摄政王第九十九章探病第十二章前往后金第二十四章日益病重第三十章教导第四十九章宁远之战第六十八章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