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天限南疆北界(6)

最后一个西瞻士兵是个百夫长,身手很敏捷。他在这必死的境况下仍沉着应战,苑军越急他越稳,至少有十几个苑军在他神出鬼没的招数下一招毙命。这个百夫长用眼角余光看到一个将领打扮的苑军纵马逼近,趁他荡开几个士兵的空当,一杆长枪毒蛇般探向他的胸口。他不知道这个人是王庶,是大苑的亲王,但他知道这人和其他敌人不同,是个用枪的高手,如果依照自己挥刀的速度,枪尖会在他砍断枪杆之前送进他的喉咙。

于是这个百夫长挥刀格挡用了斜向上的力道,却并不去砍枪杆,而是刀头一斜,顺着枪杆滑向对手,如同燕子抄水,这是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招数。他变化,王庶的枪杆也突然起了变化,手腕一翻,枪背隆起再抽下,如同一个浪头要把燕子打进水里。百夫长立即抽刀,然而枪杆追击甚急,闪电般压住刀头,这个浪头还是打在他的脖子上,连着他自己的腰刀一起,血线发出哧哧的声音。江边最后一个西瞻士兵,就被自己的刀抹了脖子。

王庶骑在马上,任由敌人激射而出的热血喷在自己脸上。他紧紧握住枪杆一动也不动,不知为什么,他的耳朵里似乎还能听见敌人的歌声——我们是苍狼的子孙,苍狼的子孙……好像这歌声已经被大青山、小金川牢牢记住了,风每吹过一次,就会低低吟唱一次。

斯役,苑军亡万余人、重伤万余人、轻伤四千余。阵亡和重伤的人数多于轻伤,可见战斗之惨烈。而西瞻军事后统计,阵亡六千余,无重伤员。

在付出了六千条生命以后,西瞻最精锐的铁林军终于冲出了大青山屏障,来到大苑广阔平原的第一个落脚点——麟州。他们带着骁羁关冲下来的锐气,带着没有拖累的战斗力,带着没有补给、没有援军、没有退路的处境,向前方毫不停留地冲过去。

九、向前

激烈的战斗是在一夜之间突然爆发的,虽然事出突然,但麟州处在离骁羁关最近的雁门郡一直紧密戒备,所以当西瞻军整队冲来的时候,他们还抵挡了一阵。

雁门郡城池矮小,郡守集中全城的弓箭,对着迎面而来似乎望不到边的西瞻军一轮猛射。如蝗一般的箭雨带着点悲壮遮住了天空,所有的箭支毫无保留地射出去,并没有打算长久守城。西瞻军冲锋那种速度见所未见,让这个小小的郡守从战斗开始就看到了结局。

雁门郡的守军将巨大盾牌用长矛支起,竖在城门之前阻挡敌军。西瞻的士兵纵马上前,丝毫不做停留,他们收起腰刀,用长矛扎在盾牌上,借着马力向前猛冲,隆隆的巨响声中,巨盾被冲得连连摇摆,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咯声。

一面巨盾后面支撑的长矛经不住这巨大的冲击力道,突然崩成两段。一面巨盾轰然倒下,有如洪水冲垮长堤,西瞻人潮水般涌入,挥舞着马刀狂劈乱砍。雁门郡守军眨眼间就被冲得七零八落,城门在潮水般的人群中轰然倒塌。

而有“鱼雁双门”之称的麟州另一道门——鱼门郡,也在雁门郡遇袭的同时遭遇了敌人。他们面对的敌人只有几千,不像雁门郡那般无法抵挡,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城池比雁门郡破得更加快。

当时场面混乱到无以复加,鱼门郡郡守刚刚看到雁门郡远远的一场大乱,随即就是一股人数千余的敌人向他们冲过来。郡守正觉抵挡困难,又见一队援军从敌军背后冲入战场,将他们杀退。鱼门郡郡守已经紧张得神经紧绷,见到援军欣喜若狂,没有确认对方身份,就命人打开了城门。打开城门后一切就结束了,被“援军”杀死的敌人全从地上爬了起来,跟着“援军”冲进城中。这是金鹰卫的精兵,只要让几个人守住城门,鱼门郡数目可怜的守军就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一炷香的时间不到,这座小小的县城就落入西瞻人手中。

鱼雁双门打开之后,大苑向侵略者敞开了胸怀。西瞻士兵的视野彻底开阔,他们面前再不是只有一条通道,而是四通八达,任由骑兵驰骋。

“我们是苍狼的子孙,

长生天赐予我们强壮的筋骨。

弯刀是我们的牙齿,

战马是我们的翅膀,

阳光下所有土地都是我们的牧场!

西瞻士兵一次次对无辜的百姓挥动军刀,鲜血在他们身后铺开道路,他们每一步都踏在血肉之上,每一步都带走无数生命。

苍狼的子孙,

快伸出你们的手!

将男人的头砍下来,

将女人拖进你的帐篷,

别理睬他们的哭泣与哀告,

这都是长生天赐予我的。

我是天生的狩猎者,

我是天生的狩猎者!”

西瞻士兵最让人憎恨的便是烧杀抢掠,然而几百年来熟悉的战术让他们不得不抢掠。西瞻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足够的资源,如果要像大苑那样准备充分才打仗,那么他们举国之力也打不了几场。尤其这次萧图南带出来的四万铁林军全部都是战士,根本没有大苑那种精兵、防务、补给、工程等区分,所以也根本不可能有人给他们运送粮食,不可能有人给他们稳定后方,不可能有人给他们铺路搭桥。可以说,不抢掠,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越来越多的土地流淌着鲜血,越来越多的山川如同大青山一样记录下西瞻人的歌声,每当有风吹过,都似有歌声传来:

我们身体里流淌着苍狼的血脉,

长生天的宠儿,

伸手去拿!

将男人的头砍下来,

将女人拖进帐篷,

用他们的血来见证我的荣耀,

这都是长生天赐予的恩典。

我是天生的强者,

我是天生的强者!

面对你死还是我死的关键时刻,这些苍狼的子孙不可能做出第二种选择。麟州八郡四十一城,被西瞻瞬间攻破的就有十一座。那十一座城从此再不能称为城,即便西瞻人退走后,那里在二十年之内都恢复不了生机。无一户不死人,无一家再完整。

风雨飘摇,大苑现在的形势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

麟州遭遇半毁灭式杀戮的消息传到京都后,从朝野到民间,人人为之震惊。战报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十几封,各种小道消息也随着这些极力奔驰的加急快马飞快地传播。走进大街小巷,人们口中议论的话题都是西瞻军今日又攻破了哪一座县城,明日又放火烧了多少民居,后日又杀了多少人。

普通的百姓不知道,西瞻军队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些透着血腥的数字,而是疾风闪电般的速度。如果仔细研究战报,就能发现这种速度的可怕。近四万西瞻大军在大苑的领土驰骋,是不可能隐藏消息的。但是翻遍所有的战报,却没有看见一座城池在他们到来之前做好迎战的准备。这是因为西瞻的骑兵速度比探哨更快,一些郡县的城守甚至都没来得及发出求援的信号,就被攻破了城池。远一些的郡县虽然从远方的烽火中知道来了敌人,但只凭本城千儿八百的驻军抵抗根本无济于事。有一个大郡准备充分,将周围三个郡县的兵力集中在一起等待敌军来袭,但是西瞻军已经拿到足够的物资,从旷野中绕过去了,没有为他们停留一步。

来如闪电、去如疾风、行如浮云、击若雷霆,这种游牧民族最习惯的攻击方式,让习惯了战争套路的大苑彻底陷入无比被动的局面。昔日金鹰卫转战北褐万里,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如今在大苑西南和草原一样平坦却远比草原丰饶的平原上,谁也不知道大苑能坚持多久。

十、前路

京都南书房内,青瞳凝视着大苑西南地形图,容色憔悴。安州、益州、扈州,这三州都和麟州相连,西瞻军出了麟州之后会往哪里走,可真的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安州的嘉陵郡、樊城、采石郡,扈州的巴城郡、会稽、万春、长陵,都是人口众多的大郡,随便哪一个被西瞻人攻破,都会造成全国大规模的恐慌。益州更不得了,整个大苑一半的粮食产自此州,大苑十个最繁华的商业城中,三个都是益州的,若益州被占领,朝堂和民间不知有多少人对她的信心会就此崩塌。

青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如果是萧图南,会往什么地方走?很多时候,她觉得自己和萧图南是心意相通的,因为他们绝对是同一类人,他们要的是同样的东西,他们很有可能做出同样的行动,所以青瞳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往哪里走?

她冥想着,我刚刚从麟州杀出,军队士气如虹,但是武器损耗不小,需要补充。我直接去占领一个有武器储备的郡县自然是最方便的,但是有武器储备的郡县都是军事重地,全都有驻军,不但会增加难度,还容易被人测出行动方向。不如选择一个大郡占领,堵住城门,命全城铁匠加紧铸造,最多两天也就补充上了,并不比攻打一个军事重地更浪费时间。

那一瞬间,青瞳仿佛真的有了错觉,自己就是那个转战北褐万里的西瞻振业王,骑着战马,戴着金鹰面具,领着一群虎狼一般的骑兵,大苑的土地变成了自己要征服的目标。她竟然为这种假想而激动。

青瞳很诧异自己的这种激动,赶紧睁开眼睛重新盯住地图,回到自己的立场上来。安州八郡中有兵器库的是采石郡,超过五万人居住的是嘉陵郡和樊城。自从嘉郡王在他的封地嘉陵郡称帝以后,城池重新修建得十分牢固,那么说来……应该是樊城?青瞳霍然跳起,手一指陈文远:“拟旨——命霍庆阳与樊城城守……”

说到这里她突然停住了,陈文远写下了“与樊城城守”五个字以后,毛笔上的墨汁还是满满的,他也只能端着笔等着。又怕墨汁滴在纸面上,一支笔被他拿得小心翼翼,好像拿着一杆长枪般费力。他这里等着下文,谁知青瞳的目光突然有些迷茫,竟然就这么停住,没有下文了。陈文远实在等不了了,小心地问:“陛下!有何旨意给霍元帅?”

“先收起笔,让朕再想想。”青瞳用手指轻轻叩着桌面,许久才道,“陈文远……有什么能静心的文章,你给我读一遍。”

陈文远颇摸不着头脑,但还是应声“是”,略想想就道:“《宝箧印陀罗尼经》可让世人心与佛通。佛言,若人读诵此一卷经,即为读诵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说经典,最是……”

青瞳一摆手:“就是这个,读吧。”

陈文远只好在脑中搜索出《宝箧印陀罗尼经》,轻声背诵:“由如是故,九十九百千万俱胝一切如来、应供、正等觉侧塞无隙,犹如胡麻,重叠赴来,昼夜现身,加持其人。如是一切诸佛如来无数恒沙,前聚未去,后群重来,须臾推迁,回转更赴。譬如细沙在水旋急,不得停滞,回去复来。”陈文远的声音清越中带着一点甘甜,此刻放低放慢,本就有空山幽谷的感觉,用这种声音诵佛经,非常容易让人听得沉迷进去。

“好了!”等他读完,青瞳点点头,又道,“你盯着点,以后我要是再要给霍元帅下旨,你就直接背一遍《宝箧印陀罗尼经》再说。”

陈文远有些迟疑:“陛下……这是为何?”

“提醒我自己别做蠢事。”青瞳咬着嘴唇,深深吸着气,“我真想告诉霍庆阳,试试在樊城设伏。绕道樊城绝对来得及,安州尚有八万驻军,只要烽火传信……前后截击……”她双手紧握,将嘴唇越咬越紧。

“那陛下为什么不拟旨?”陈文远迟疑片刻,终于忍不住道,“霍元帅如果能打一场小胜,陛下也不至于……”

他住口不语,这些话不应该由他来说,但是他作为弘文殿侍讲,连日来整理的奏章中,十个里有九个是弹劾霍庆阳的。当初霍庆阳在骁羁关拦截失败,将敌人放进内地,就有许多官员参奏要严惩他作战不力之罪。如今西瞻人如狼似虎地逼近,京都群臣越来越恐慌,参奏霍庆阳的奏章也就越来越多。甚至有言辞激烈的,说他这样跟着一战不打,有通敌的嫌疑,上奏希望另派主帅,将他押回京都审问。

皇帝对此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有上奏弹劾霍元帅的一律驳斥,让他们回家闭门思过。恐慌和矛盾得不到转嫁,群臣的情绪日渐激烈,在陈文远整理的奏章中,甚至已经有人用“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来暗指皇帝了。

陈文远觉得,京中的形势对霍庆阳始终一字不提,可以理解为皇上对霍元帅的信任和看重,但是有了战场上的主意,这是有利的事情,为什么也不说呢?

青瞳看着他的脸色,皱眉道:“你也觉得霍元帅作战不力?”

陈文远吓了一跳,连忙摇头,道:“臣岂敢胡言乱语?不过霍元帅始终和西瞻军队没有接触,恐怕是对西瞻人的行踪难以掌握。陛下信任霍元帅,哪怕不命令,给霍元帅一个意见也好啊。”

“我就是怕霍庆阳太重视我的意见了。”青瞳叹了一口气,“陈文远,你聪明能干、博闻强识,为人又小心谨慎,将来会有重用你之处。所以你要记得,并不是只有真正刀对刀、枪对枪打起来才叫战争。战争通常从整军行军就已经开始,几万、十几万人的军队出动,会是多长的队列,你没有亲眼看见过恐怕很难想象。我只告诉你,一直在主将视线范围内的最多五六千人,其余的都只能靠各级军官整肃,这中间士气的保持、首尾的呼应、士兵的休养,甚至吃饭、宿营、巡逻的顺序,一切皆是学问,尤其是疾行的时候,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引发大哗变。定远军的周元帅曾经和我说过,如果要一个不会养兵的将领领军,不必打仗,单单行军就可以让几十万人的军队,还没有走到战斗地点就自行崩溃。”

青瞳摇摇头道:“你和上奏章的人一样,光看到霍元帅带兵追击西瞻没有丝毫成效,可是没有看到,霍元帅已经带着军队以每天百里的速度,追着西瞻军走出麟州八郡四十一城,军队的人数不但没有因为日夜兼程的行军而减少,也没有因为急于追赶而被西瞻人伏击,我们没有成功也没有损失,这已经是霍庆阳称职最好的证明。”

陈文远认真地想着,道:“臣明白了。”

青瞳见他似乎还有话要说,眉毛一扬,问道:“你想说什么?”

第41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2)第23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1)第134章 此别难重陈(6)第197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1)第155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9)第90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4)第55章 谋国尽书生(10)第30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第133章 此别难重陈(5)第110章 偷羡鸳鸯(10)第133章 此别难重陈(5)第166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5)第184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7)第134章 此别难重陈(6)第187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第166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5)第116章 天限南疆北界(1)第219章 番外:苑爱(二)(2)第142章 此别难重陈(14)第86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5)第167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6)第111章 偷羡鸳鸯(11)第151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5)第30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第124章 天限南疆北界(9)第210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7)第14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7)第203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7)第162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第144章 此别难重陈(16)第154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8)第169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8)第27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5)第219章 番外:苑爱(二)(2)第164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3)第96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0)第60章 谋国尽书生(15)第177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6)第113章 偷羡鸳鸯(13)第159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3)第154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8)第160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4)第40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1)第95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9)第108章 偷羡鸳鸯(8)第52章 谋国尽书生(7)第59章 谋国尽书生(14)第5章 无物似情浓(5)第157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1)第163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2)第196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0)第93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7)第33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4)第59章 谋国尽书生(14)第137章 此别难重陈(9)第125章 天限南疆北界(10)第211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8)第144章 此别难重陈(16)第144章 此别难重陈(16)第137章 此别难重陈(9)第71章 番外:花笺第126章 天限南疆北界(11)第95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9)第37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8)第111章 偷羡鸳鸯(11)第183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6)第91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5)第198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2)第142章 此别难重陈(14)第110章 偷羡鸳鸯(10)第133章 此别难重陈(5)第22章 烟尘一长望(7)第36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7)第91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5)第30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第69章 番外:萧瑟第52章 谋国尽书生(7)第10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3)第20章 烟尘一长望(5)第110章 偷羡鸳鸯(10)第217章 番外:苑爱(一)第28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6)第21章 烟尘一长望(6)第34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5)第104章 偷羡鸳鸯(4)第203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7)第114章 偷羡鸳鸯(14)第107章 偷羡鸳鸯(7)第211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8)第103章 偷羡鸳鸯(3)第115章 偷羡鸳鸯(15)第82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1)第209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6)第105章 偷羡鸳鸯(5)第2章 无物似情浓(2)第206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3)第145章 此别难重陈(17)第9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2)第181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4)第153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7)
第41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2)第23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1)第134章 此别难重陈(6)第197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1)第155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9)第90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4)第55章 谋国尽书生(10)第30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第133章 此别难重陈(5)第110章 偷羡鸳鸯(10)第133章 此别难重陈(5)第166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5)第184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7)第134章 此别难重陈(6)第187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第166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5)第116章 天限南疆北界(1)第219章 番外:苑爱(二)(2)第142章 此别难重陈(14)第86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5)第167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6)第111章 偷羡鸳鸯(11)第151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5)第30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第124章 天限南疆北界(9)第210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7)第14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7)第203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7)第162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第144章 此别难重陈(16)第154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8)第169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8)第27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5)第219章 番外:苑爱(二)(2)第164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3)第96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0)第60章 谋国尽书生(15)第177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6)第113章 偷羡鸳鸯(13)第159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3)第154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8)第160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4)第40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1)第95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9)第108章 偷羡鸳鸯(8)第52章 谋国尽书生(7)第59章 谋国尽书生(14)第5章 无物似情浓(5)第157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1)第163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2)第196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0)第93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7)第33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4)第59章 谋国尽书生(14)第137章 此别难重陈(9)第125章 天限南疆北界(10)第211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8)第144章 此别难重陈(16)第144章 此别难重陈(16)第137章 此别难重陈(9)第71章 番外:花笺第126章 天限南疆北界(11)第95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9)第37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8)第111章 偷羡鸳鸯(11)第183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6)第91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5)第198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2)第142章 此别难重陈(14)第110章 偷羡鸳鸯(10)第133章 此别难重陈(5)第22章 烟尘一长望(7)第36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7)第91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5)第30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第69章 番外:萧瑟第52章 谋国尽书生(7)第10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3)第20章 烟尘一长望(5)第110章 偷羡鸳鸯(10)第217章 番外:苑爱(一)第28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6)第21章 烟尘一长望(6)第34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5)第104章 偷羡鸳鸯(4)第203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7)第114章 偷羡鸳鸯(14)第107章 偷羡鸳鸯(7)第211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8)第103章 偷羡鸳鸯(3)第115章 偷羡鸳鸯(15)第82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1)第209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6)第105章 偷羡鸳鸯(5)第2章 无物似情浓(2)第206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3)第145章 此别难重陈(17)第9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2)第181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4)第153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