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

一波冷雨一波风,一个孤身一孤灯,玉阶锦檐听秋雨。

欲哭不成笑不成,自是无奈方无情,误人犹是说聪明。

一、形势

已是初冬时分,大苑东南部益州,一个叫永安的小县城却仍旧风和日丽,没有一点冬日的凛冽迹象。永安县有一条永安河,此河遥对青山,青山碧水上下呼应,微风吹过,河面泛起粼光,令人心旷神怡。

永安县城虽然不大,却出了个被朝廷封侯的人物——元承茂。虽说元承茂的父亲在他不足一岁的时候,就举家迁徙到千里之外的西南扈州,但关内侯的祖籍还是这里。作为永安县的骄傲,元侯祠就建在永安河畔,坐拥美景一片。

而与这般美景不合的,一声声惨叫正在不断传来。

只见祠堂前的空地上围着不少百姓和官差,一个官员打扮的人坐在摇椅上,正是县令李效贤,他拿着账册漫不经心地说:“下一个,二十。”

官差立即拉出一个后生,按在地上噼噼啪啪打起板子来,惨叫声又响了起来。

二十板子打完,后生已经皮开肉绽,挣扎着爬起来,李效贤道:“下个季度,不交租子还是二十板,你提早准备吧。下一个!”突然,他看着账册笑了笑:“这个有意思,三个季度的租子,一粒米也没交,好、好、好,一百二十板,有意思。”

两个官差这次拉出来的是一个老头,老头哆哆嗦嗦趴下,一板子下去就号叫起来,刚刚打了二三十下,老头直翻白眼,叫也叫不出来了。

人群中一个三十几岁的华服男子一直皱着眉头看着,突然道:“行了,再打要出人命了。”

李效贤吃了一惊,坐直身子望去,见男子衣着不俗、神态悠然,显然不是寻常百姓,心中有些忌惮,刚到口边的呵斥咽了回去。他咳了一声道:“这位公子,你是外乡人,不知道我们这里的情况。如今的百姓可是越来越刁,以往都是乖乖地交租,今年却都叫苦连天,半数都没收上来,若是不交租子的不打,这班刁民个个都会不交了。”

华服男子道:“你说得也是。”

前头被打的后生忍不住道:“我们不是不交,是实在交不出来啊!往年一亩地两石米,去年说是打仗,涨到三石,那也罢了。今年不是太平了吗?怎么反倒变成了四石?一亩地能出多少米?我们不吃饭也交不上啊。”

男子皱眉道:“益州气候得天独厚,是天下少有的粮仓,好像一亩地能出八九石米吧?”

后生悲道:“我们都是穷人,整个永安县算上,种地的没有一个是有地的,那地都是高门大姓人家的。收上来九石米先要交给他们五石,剩下的怎么可能交出四石粮食?”

百姓一起哀叫:“是啊!看看谁的家里还有米?我们吃饭都不够,实在交不出啊!就是打死我们也没用,只有那些员外老爷家才有米。”

“少说废话!”李效贤颇为恼怒,“高门世家都是祖上立了功的,或者是退下来的官员。多少辈子的规矩,免租免赋,要怪就怪你们祖宗不争气吧!你们这些刁民只知道自家辛苦,不知道北边六个州都受灾了,就靠着这些粮食救济呢。皇上给我们定下的租子是多少本官就得收多少,一亩地四石米,少一粒也不行!你有话,去金銮殿找皇上说去!”随即又瞪眼:“愣着干什么,接着打!打死倒好,好叫这些刁民看看,敢拖欠皇上的租子是什么下场!”

后生悲道:“这新皇上比原来的皇上还狠,我们没活路了!”

李效贤大喝一声:“大胆,竟敢诽谤皇上,来人,快把他抓起来!”

华服男子也皱起了眉头,伸手拦住要抓人的官差,问道:“县令大人,你说是皇上要四石租子,有凭据吗?”

李效贤脸色涨红,旁边的主簿董研喝道:“放肆,你是什么人,敢和县令大人这样说话?”

李效贤打量这个男子,越看越觉得眼熟,心中奇怪极了,口气放缓:“你有所不知,今年北方六个州遭灾,西北的收成也不如往年,算来只有南边这四个州丰收。我们益州又是产粮最多之地,本官吃着朝廷的俸禄,理应为皇上分忧才是。”

“分忧?”男子笑笑,“恐怕皇上受不起你的好心。益州今年收成好,我记得户部的调令上写的和去年一样是三石。皇上叹气说太重,唯恐百姓难以承受,遂下令减了八斗,一亩地两石两斗,已经是天下少有的重赋了!而这只是为了渡过眼前难关,必然不会长久如此。大人居然还多收一石八斗米,是要送给谁的?”

李效贤脸色煞白,顿觉不妙,此人对朝中情况如此熟悉,定然和京都高官大有牵连。

董研没他那么机灵,还在一旁高叫:“大胆!谁让你在这儿胡言乱语,李大人是永安县的县太爷,他说收多少就是多少,岂容你撒野!”

“不要胡说!”李效贤拦住董研,转向男子赔笑道,“这位公子说笑了,收多少租子当然都要上缴户部,本官也是为朝廷办事嘛。”

“对!一亩地四石米,就是皇上定下来的!”董研平日里嚣张惯了,完全没有察觉不妥,叫道:“你说租子是两石两斗,有什么凭据?你知不知道假传圣旨是要砍头的?”

男子微笑:“这我倒是知道,难道你也知道?那你的胆子可真不小。我看你也只长了一个脑袋嘛,怎么不省着点用,这么急着想丢了?”

董研气得跳脚:“来人,把这个刁徒给我抓起来!扰乱公务,给我打四十板子!”

官差应声上前,男子身旁却突然闪出几名护卫,冷冷地望着董研。董研吓得一哆嗦,回望李效贤:“大人,这……”

李效贤见这几名护卫动作迅速、眼神冷酷,不像一般人家的护院,心里更加没底,道:“请问您是……”

百姓中一人突然指着男子叫了起来:“侯爷!是侯爷显灵了!”

众百姓皆面露惊讶之色,随即大喜,个个争着叫:“侯爷!”“是关内侯!”“侯爷,我每月都给您上香的,请您救救我们!”百姓纷纷跪下磕头。

李效贤猛然醒悟,怪不得此人好生眼熟,原来他长得和祠堂中关内侯的塑像十分相像,难道真的是塑像显灵?他毕竟是读书识字之人,一时不能接受这等鬼神之说,只盯着男子犹疑不定。

男子看出他的疑虑,笑道:“我曾是关内侯不假,却不是祠堂里的那位,那是我的父亲。我名叫元修,皇上任命我为益州督军,李大人,益州知州没给你看批文吗?”

李效贤恍然大悟,父子长得这么像,真是吓人!他赶紧过来赔礼:“下官知道大人会来我们永安县,只是没想到这么早。京都距离此地足有三千里,不愧是马上作战的将军,竟然半个月就到了。您真是辛苦,下官一早就准备好了府邸,请大人先进府休息。”

得知他是元修,倒让李效贤松了一口气。原先看他的派头,只当是什么王孙贵戚,督军官职虽大,却不能插手民间政务。

“且慢。”元修道,“大人还没回答我的问题,真是皇上要你一亩地收四石租子吗?”

李效贤有些尴尬:“这……长途运输,总有些消耗,不得多备一点嘛!”

元修皮笑肉不笑道:“李大人,我虽然是个武官,可在京都也做了半年杂务,六部的规矩随便你问,没一个能问住我,你信不信?银钱的损耗是半成,粮食的损耗是一成,你最多只能收两石四斗两升米。损耗居然到了快五成的程度,莫不是给大人运粮食的都是老鼠?”

李效贤脸上挂不住,干笑道:“将军真会开玩笑,呵呵……将军远来辛苦,还是请先休息吧。”

董研唯唯诺诺:“大人,其他人……还打不打?”

李效贤见元修微笑着看着自己,眼睛里却透出森冷的寒意,道:“既然侯爷为他们说情,就放了他们吧,下官这就去准备酒宴,为侯爷洗尘。”他不想留在此处,说罢站起,不料元修上前一把握住他的手腕。李效贤挣了一下,却像被生铁焊牢一样,纹丝不动。李效贤暗自叫苦,赔着笑脸问:“不知道侯爷还有何吩咐?”

元修笑眯眯地道:“多谢大人给我面子。我是粗人,记性有点不好,还想问大人一下,租赋到底是多少来着?”

李效贤咬咬牙,道:“是两石两斗。”

元修转向董研:“刚才你口口声声说是四石,县太爷此刻又说是两石两斗,真叫我为难,我该相信谁呢?”

董研支支吾吾,看着李效贤,终于道:“是……两石两斗,卑职、卑职记错了。”

元修笑嘻嘻地伸出手:“账册我看看!”董研拖拖拉拉地将账册递给元修,元修大声读起来,“张小郎,三石二斗,责八板;王春江,两石,责二十板;赵财,四石。果然叫财的有钱,这个居然交满了四石啊!”

董研脸色尴尬:“卑职回去就将多收的退回去。”百姓听了皆欢呼起来。

不料元修脸色突然一沉,再不似刚才的嬉皮笑脸,喝道:“你假传圣旨,退回去就算了吗?来人,拿下这个主簿。”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冷森森地道:“就地正法!”

董研大吃一惊,问:“什么?”

元修冷笑:“李大人,你这个主簿连正法都不懂,怎么当的官?”他上前摸着董研的脖子,笑道:“正法,就是杀头!”一摆手,护卫上前一左一右扭住了董研的胳膊,下手极狠。

董研不敢相信元修是当真的,叫道:“将军!将军!我冤枉啊!”

“冤枉?”元修坐在椅子上,“不知你有何冤情,我可是不能插手政务的。好在你们县太爷在这里,你和他说吧。”

董研哭丧着脸看着李效贤,这叫他怎么说?只好低下头道:“小人错了,小人没有冤枉,只求将军饶命。”

“你不冤枉了?那好,动手吧。”

几名护卫毫不手软,冲董研膝盖窝一踢,他便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一名护卫摘下他的官帽,拔出发簪,他的头发一下子披散下来,遮住脸面。

董研魂飞魄散,他主持过的杀人场面也不少,却没见过这样的效率,这才相信真的死到临头了。他拼命挣扎起来,叫道:“将军!卑职怎敢贪墨,粮食运到京都三千里路,光关卡就有几百个,处处都要截留,运送途中从上到下都要打点,加收一倍这是规矩啊!这还是看今年益州租赋太高,才只加了八成,谁也没有办法,人人都是如此,将军怎能只怪我一个?你要杀,这天下就没有官了!”

元修冷森森地道:“天下我管不着,皇上只任命我坐守益州。算你倒霉,在益州为官,那我就从你杀起吧。”

董研哭着转向李效贤:“大人救命!念在小人给大人效命十几年的分儿上,救我一命!”

李效贤转过头不去看他,董研心里顿时冰凉,再也顾不得,叫起来:“冤枉!租赋都是李大人要我收的,小人不过是个主簿,不能算在我的头上啊!”

元修转头看着李效贤,笑眯眯地道:“你这个主簿大概吓糊涂了,居然诬陷起李大人了,大人说该怎么办?”

李效贤看着元修心中暗骂,却毫无办法,只得大声道:“董研假传圣旨,其罪当诛,立即行刑!”

整个县城的功曹、捕快、衙役都面面相觑,董研号叫起来:“大人!大人!”

元修对自己的手下道:“没听到李大人的命令吗,还不帮忙?”随着“帮忙”两个字出口,董研的头颅冲天而起。从元修翻脸到董研被杀不过片刻,一时人人都被吓得呆了。

元修若无其事地道:“李大人爱民如子,怎么会做这种事?李大人,就因为这个主簿……”说着一指尸体:“很多百姓平白挨了板子,不如李大人出点补偿,安慰一下黎民。咱们还按照你这主簿定下的规矩,一板子算一斗米,如何?”

李效贤脸上肌肉抽动,望着地上身首两处、鲜血横流的尸体,道:“但凭将军吩咐。”

元修笑嘻嘻地道:“那我就告辞了,李大人可要保重。”

李效贤勉强与他施礼,双拳攥得紧紧的。

刚走过祠堂拐角,元修脸上便没了半点笑意,却带着无比沉重之色。一个护卫上前,小心地问:“侯爷,这明明是县令搞鬼,为什么侯爷只斩了一个主簿?”

元修叹了一口气:“李效贤是晋王的人。”

护卫有些不服气:“侯爷是皇上亲信,便是晋王也要卖几分情面。这个县令加赋加到将近一倍,就算晋王知道了,恐怕也不会明着包庇他。”

元修眉头紧锁,长叹道:“董研说得没错,没有一处不贪墨,没有一处不加赋,普天之下个个如此,就算杀了李效贤又能如何?何况晋王也不得不防,皇上登基时日尚浅,还摸不清那些亲王的态度。现在紧要的事是稳定下来,我总不能给陛下再惹麻烦。”他遥望京都方向,满面忧色:“灾民等着救济、边城急着修复、内部尚不安定……益州是最富庶的州府,永安也是大丰收的郡县,百姓尚且如此,这天下……这天下……唉!”

一阵风吹来,人人打了个寒战,终于从这不再和缓的风中感觉到了冬天。

梅竹何日报新春?愁绪万千萦苦身。

新晨盼得灵鹊至,空来不为传玉音。

二、辛劳

天渐渐亮了,光线透过窗棂,照在含元殿的黄花梨木长条书案上。书案上堆着满满的青色封皮书册,式样一模一样,墨香尚在,显然是新近抄录的,青瞳拿着其中一本正在看。她的面前点着两支手臂粗的大蜡烛,烧得只剩下短短的一点。一会儿后,蜡烛烧完,噗的一声熄灭,但因为窗外天色更亮,她竟然毫无发觉,就着天光继续看书,显然是十分投入才会如此。

突然,青瞳手中的书册像被什么拽了一下,从她眼前飘起,青瞳伸手去抓,那册书左飘飘右飘飘偏偏不让她碰到。青瞳放下手,抬起头不悦地说:“任平生,你又不是小孩,玩这个做什么?”

“我叫了你三次,你终于肯跟我说一句话了。”任平生离她远远的,挂在椅子上摇摇晃晃,笑着问道,“我这手隔空取物怎么样?可没几个人能抓得起这么大的东西。”

“我又不懂这些。”青瞳眉头紧锁,将书册拿回面前又翻了起来,“你去找别人吧。”

任平生摇头:“那可不行,今晚我值夜,我得负责保护你的安全。”

第18章 烟尘一长望(3)第165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4)第142章 此别难重陈(14)第10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3)第97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1)第209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6)第148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2)第156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0)第9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2)第133章 此别难重陈(5)第172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1)第35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6)第10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3)第52章 谋国尽书生(7)第163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2)第121章 天限南疆北界(6)第188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2)第70章 番外:苑廷芳第74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3)第179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2)第23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1)第2章 无物似情浓(2)第75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4)第109章 偷羡鸳鸯(9)第194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8)第84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3)第44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5)第107章 偷羡鸳鸯(7)第43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4)第45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6)第23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1)第78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7)第83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2)第189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3)第176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5)第81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0)第26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4)第44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5)第208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5)第189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3)第106章 偷羡鸳鸯(6)第168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7)第92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6)第106章 偷羡鸳鸯(6)第39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0)第157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1)第8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1)第148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2)第54章 谋国尽书生(9)第10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3)第170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9)第201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5)第71章 番外:花笺第69章 番外:萧瑟第215章 番外:赵如意第179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2)第147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第13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6)第136章 此别难重陈(8)第26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4)第161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5)第104章 偷羡鸳鸯(4)第209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6)第56章 谋国尽书生(11)第211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8)第143章 此别难重陈(15)第25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3)第1章 无物似情浓(1)第195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9)第117章 天限南疆北界(2)第199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3)第54章 谋国尽书生(9)第43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4)第210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7)第54章 谋国尽书生(9)第101章 偷羡鸳鸯(1)第129章 此别难重陈(1)第104章 偷羡鸳鸯(4)第123章 天限南疆北界(8)第109章 偷羡鸳鸯(9)第96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0)第154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8)第90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4)第80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9)第147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第188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2)第42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3)第160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4)第186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9)第187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第1章 无物似情浓(1)第16章 烟尘一长望(1)第179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2)第182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5)第136章 此别难重陈(8)第23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1)第118章 天限南疆北界(3)第2章 无物似情浓(2)第56章 谋国尽书生(11)第93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7)
第18章 烟尘一长望(3)第165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4)第142章 此别难重陈(14)第10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3)第97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1)第209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6)第148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2)第156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0)第9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2)第133章 此别难重陈(5)第172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1)第35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6)第10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3)第52章 谋国尽书生(7)第163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2)第121章 天限南疆北界(6)第188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2)第70章 番外:苑廷芳第74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3)第179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2)第23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1)第2章 无物似情浓(2)第75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4)第109章 偷羡鸳鸯(9)第194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8)第84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3)第44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5)第107章 偷羡鸳鸯(7)第43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4)第45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6)第23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1)第78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7)第83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2)第189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3)第176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5)第81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0)第26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4)第44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5)第208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5)第189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3)第106章 偷羡鸳鸯(6)第168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7)第92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6)第106章 偷羡鸳鸯(6)第39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0)第157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1)第8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1)第148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2)第54章 谋国尽书生(9)第10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3)第170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9)第201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5)第71章 番外:花笺第69章 番外:萧瑟第215章 番外:赵如意第179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2)第147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第13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6)第136章 此别难重陈(8)第26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4)第161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5)第104章 偷羡鸳鸯(4)第209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6)第56章 谋国尽书生(11)第211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8)第143章 此别难重陈(15)第25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3)第1章 无物似情浓(1)第195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9)第117章 天限南疆北界(2)第199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3)第54章 谋国尽书生(9)第43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4)第210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7)第54章 谋国尽书生(9)第101章 偷羡鸳鸯(1)第129章 此别难重陈(1)第104章 偷羡鸳鸯(4)第123章 天限南疆北界(8)第109章 偷羡鸳鸯(9)第96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0)第154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8)第90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4)第80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9)第147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第188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2)第42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3)第160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4)第186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9)第187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第1章 无物似情浓(1)第16章 烟尘一长望(1)第179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2)第182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5)第136章 此别难重陈(8)第23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1)第118章 天限南疆北界(3)第2章 无物似情浓(2)第56章 谋国尽书生(11)第93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