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沙丘之谋

春暖花开,暑去秋来,晃眼间又过了四年,这一年正是秦皇赢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皇政再次出游,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伏魔大将军姬召,还有秦皇政最宠爱的小儿子胡亥陪同前往。

秦皇政一行人,浩浩荡荡,向东南进发,途径楚地云梦,丹阳,折而向东至番阳,见彭蠡湖(今鄱阳湖)一望无际,烟波浩渺,驻足观望之余不禁想起在琅琊郡观望沧海的情景,想到海上的海市蜃楼和不死仙丹都是子虚乌有,心中不免悲恨交加,郁郁寡欢连连叹气。于是在番阳逗留数日后,秦皇政决定再去琅琊郡,希望能打听到徐福的一线消息。

秦皇从彭蠡湖始便改坐乘船,入长江又途径九江郡,会稽郡后便沿海北上,一个月后,又至齐地琅邪郡。回想当年在此地望仙台观看海上蜃景,对徐福海外寻求仙丹之事满怀希望,岂知时隔十年,徐福仍然音讯全无,不死仙丹从此化为泡影,秦皇政对着茫茫大海,望眼欲穿大失所望,心中闷闷不乐,又不甘心离去。悲愤郁闷交集,身体渐感不支,不得已又接着沿海西行,到了平原渡口后便一病不起。

待回到平原沙丘时,秦皇政病情日益加重,深感大限已到,才命中车府令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道:“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其中之意是令公子扶苏把部队交给蒙恬指挥,扶苏赶紧到沙丘来主持大局,把秦皇政送回咸阳安葬!诏书已封好,但却搁置在赵高处。不过几日,秦皇政在沙丘行宫平台驾崩。

丞相李斯因秦皇政在都城咸阳外病逝,唯恐各位皇子及天下发生动乱,于是就秘不发丧,将棺材停放在能调节冷暖的辒辌车中,由赵高在车旁陪乘,是以秦皇驾崩,只有胡亥、赵高及受宠幸的宦官五六个人知道内情。

赵高陪伴在秦皇辒辌车内,想到公子扶苏,德行高尚,爱民如子,大有当年赵三公子之风,深得举国百姓爱戴。秦皇下诏扶苏继承大统,必然深得百姓拥护,秦皇皇朝从此更是稳如泰山,不可动摇。

赵高手拿秦皇诏书,想到多年的亡秦之计终难实现,心中怏怏不乐,不禁冥思苦想,来回踱步,忽然计上心来:“这里除了丞相李斯,知道秦皇驾崩的都是自己的心腹之人,我何不篡改诏书,立公子胡亥为太子,胡亥生性愚钝,且又凶狠残暴,他若一朝为君,秦王朝灭亡,岂不是朝夕之事?”想到此便下定决心,找来胡亥。

秦皇政驾崩,立遗诏传位于扶苏,本是公子胡亥意料中事,但他心中仍然怏怏不平,正幻想如何趁朝中大臣不在身边,如何篡权夺位之际,忽听赵高有请,便来到赵高与秦皇政所乘的辒辌中。

赵高曾是胡亥的授业太傅,两人素来交好,见胡亥来到辒辌车内,便劝说胡亥道:“公子虽然深得皇上宠爱,可是皇上还是遗下诏书,立了大公子扶苏为太子,难道公子就毫无介意,甘愿位居人下?”

胡亥已听出赵高言外之意,故作叹道:“我又何尝不想继承皇位,像我父皇一样傲世天下,那该有多威风。只是我大哥扶苏英明神武,对外协同蒙恬抵抗匈奴,令北匈蛮人不敢窥视我长城以北,对国内百姓轻徭薄赋,深得百姓爱护敬仰犹胜父皇。反之,我胡亥无所事事,无功无德,我又何以继承皇位?”

赵高邪笑道:“秦皇驾崩,知其诏书者,唯有你我,丞相,还有姬召,如果我们篡改诏书,立公子你为太子,又再伪拟圣旨除扶苏,灭蒙恬,便可保公子顺利的登上大宝。”

胡亥听得赵高的计策,故作踌躇不决,又问赵高如何篡改圣旨,诛杀扶苏蒙恬的详细计划。赵高把心中预谋再重道一遍后,又道:“只是这件事如果不与丞相合谋进行,恐怕仍然不能成功。”

胡亥拜道:“还望先生替我出谋划策,若是事成,之后丞相之位非你莫属。”

赵高随即会见丞相李斯问道:“皇上下了诏书册立扶苏为太子,不知丞相怎样看待此事?”

李斯道:“扶苏公子建功立业,功绩显赫,他又是诸皇子之首,皇上立他为太子,本是我等预料中的事!”

赵高道:“只是扶苏公子宠信的却是蒙恬蒙毅二兄弟,他若继承了皇位,只怕你的丞相之位也是朝夕不保。”

李斯叹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我还能奈之如何?”

赵高邪笑道:“皇上赐给扶苏的诏书及符玺都在胡亥公子那里,诏书之事,也只有你我和胡亥公子得知,如今唯有改立胡亥为太子,才能保证你的丞相地位,不知这件事丞相如何看待呢?”

李斯大声怒道:“赵高!你这逆贼,你怎敢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先皇对你可谓不薄啊!”

赵高使眼色示意李斯小声,又小声道:“蒙恬现为内史,手中握兵三十万,扶苏为监军,他们共守北方边陲,关系堪比手足,扶苏若是上位,你还能保住丞相之位吗?

赵高见李斯不语,又道:“如果扶苏继位,他必定会任用蒙恬为丞相,就算你辞官不做,你能功成身退,能衣锦还乡吗?”

李斯大骇,暗暗思忖:“我李斯平时与扶苏及蒙恬兄弟意见分歧,朝议时,总是不欢而散,他们若是霸权朝野,我李斯辞官后,安能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反倒是胡亥公子厚道愚笨,我若是扶他为皇位继承人,一切大权更是全部落在我自己的掌握之中。”

李斯想到此,便与赵高共同谋划,诈称受了秦皇政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篡改秦皇给扶苏的诏书,指斥他多年来不能开疆拓土、创立功业,却使士卒大量伤亡,又指责皇上不趁早立其为太子,大有谋反之心,而将军蒙恬参与了扶苏的图谋,同样有谋反之心,因此着令他们二人自杀谢罪,将兵权移交给副将王离。

扶苏接到诏书,痛哭流涕不知如何是好,蒙恬知道是赵高篡改诏书忙劝扶苏道:“我等握兵三十万,皇上此时身在外地,怎敢立此诏书赐死你我?皇上就不怕我们派兵杀入咸阳?”

扶苏道:“我身为人子,你为人臣怎敢有此等不忠不孝之心?”蒙恬道:“皇上不早不晚偏偏在身处异地时赐你我死罪,难道这不可疑吗?若是他们能篡改圣旨,岂不预示皇上已然驾崩!”蒙恬突然跪下道:“皇上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镇守边陲,令公子担任监军,皇上如此委以天下重任,皇上对我等是何等的信任,皇上又怎么会下旨诛杀你我二人?”

使者见扶苏犹豫不决,便再次催促他们自行了断,蒙恬忙抽刀架在那使者的颈上喝道:“皇上驾崩,奸臣当道,还要赐死皇子,我们何不杀进咸阳,铲除奸佞!”

扶苏大声喝止道:“我父皇是否驾崩,一日未有证实,我等杀入咸阳,那我们不是造反吗?你怎可只凭猜测就可断言我父皇驾崩,那可是大逆不道啊!我父皇要赐儿臣之死,何须多番查证”说完随即挥剑自杀。

蒙恬见扶苏自尽,悲痛怨恨不已,那使者便将他交给官吏治罪,囚禁在阳周,改换李斯的舍人担任护军,然后把这一切回报李斯、赵高。

胡亥回到咸阳,要立即杀掉蒙恬蒙毅兄弟二人,扶苏之子子婴规劝道:“蒙恬蒙毅兄弟二人是秦国的股肱重臣,陛下却打算一下子就把他们都除掉。陛下诛杀忠臣而重用品行不端的赵高,只怕我大秦江山不久便会亡于奸臣之手!”

但是胡亥不听从子婴劝告,一气之下,还把子婴放流外地,随即杀掉了蒙毅,并接着又要杀内史蒙恬。蒙恬苦笑道:“我蒙恬虽然被囚禁于此,可我手中仍然领兵三十万,我若要攻占咸阳岂用一朝一夕?只怪公子扶苏优柔寡断,不听蒙恬之言,公子扶苏已经自尽身亡,我蒙恬就算攻进咸阳又有什么用啊!”蒙恬大喊一声立即挥剑自杀身亡。

自从沙丘之变,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果不食言任命赵高代替李斯为左丞相之位,不久朝中大权便落入赵高之手,又有姬召为其暗杀那些与他作对的党羽,赵高在朝中指鹿为马,权倾朝野,令人怒不敢言。

这日姬召又出入丞相府,赵高笑道:“时至今日我们总算是大权在握,为所欲为再无后顾之忧,你要斩草除根,也不必再担心先皇给秦风做靠山了!”

姬召邪笑道:“我要杀秦风谈何容易,先皇刚刚驾崩,我本以为可以将他杀之后快,谁知突然之间,他又多了个舅舅做了丞相,是他命不该绝啊!哈哈哈!”

赵高也大笑道:“你以为我会看在皓月公主的份上护着秦风?我虽然与赵欣是同族兄妹,可是她何曾把我看在眼里,她何曾想到过她的国家是被秦王政灭亡的,我的父母兄弟都死于秦人之手,若不是她迷惑了秦天雨,秦天雨早就杀了秦皇政,我的家仇早就得报,又何须要等到现在?”

姬召道:“可是若不是她,你也进不了咸阳秦王宫,更加不会成为权倾朝野的丞相!”

赵高气道:“那又有什么用,我赵高只是一名宦臣,时至今日,年近五十依然无儿无女,还不都是因为赵欣不愿进去秦王宫,我才弄成这样!”

姬召笑道:“自从故国家园遭到变故后,彩云公主一直不知所踪,我的侄女姬紫嫣,都一直跟着莞兰公主,丞相膝下既然无儿无女,何不将她认了做义女?”

赵高不解问道:“何以二公子今日要提议我收那姬紫嫣为义女?”

姬召道:“那姬紫嫣生的花容月貌,可谓天姿国色,若是皇上见了之后一定会心生爱慕,会将其立为嫔妃,到时你不仅是当朝丞相还是当朝国丈,哈哈哈!”

赵高邪笑道:“如此就有劳二公子从中安排,至于那秦风我听说他与姬紫嫣早就互生爱慕,时常形影不离,你要把姬紫嫣许配秦二世,你就不怕秦风从中阻拦?你何不趁机将他处决算了。”

姬召笑道:“先皇驾崩,已无人再为秦风遮风挡雨,我要处死秦风,当然容易,可是我更想他伤心一辈子,让他一辈子都生不如死!”

赵高嘿嘿笑道:“天下除死无难事,你如何又能让秦风生不如死,本座倒是愿闻其详!”

姬召继续道:“秦风筋脉受损,至今仍然浑身无力,虽然他学会了各个门派的武功,可是始终不能使力发挥。当他知道我杀死他的父亲,只是因为他父亲给我的一鞭之仇,他有仇不能报,他是不是很痛苦?当他知道她的亲娘皓月公主,是因为他的娘亲莞兰公主的出卖才被我杀了,他会不会除了恨我,又恨透了莞兰公主?当他在与心爱的姬紫嫣结婚的那天,秦二世突然下旨册封姬紫嫣为妃嫔,他的心情又会怎么样?哈哈哈!”

姬召哈哈大笑,迈步向忠义王府走去,眼前似乎已经看到了秦风因爱恨交加而痛不欲生,因大仇未报而求死不能的惨状。

第五十章 群龙有首第六十三章 金玉铃鸟第六十章 骊山寒水第二十八章 镇国神坛第八十九章 自毁容颜第八十四章 七色花草第九十一章 东胡部落第十三章 善心善行第一百零二章 心如止水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奇制胜第一百六十三章 信心十足第一百六十章 心慈手软第一百四十七章 携手同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显身手第六十一章 好心之过第一百六十五章 绝望到底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九十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七十二章 愧疚难安第二十一章 风雨夜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十三章 善心善行第十四章 心怀天下第八十五章 以身试毒第四十八章 忠义王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密室练功第八十章 绝地求生第一百零八章 老弱残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潸然泪下第六章 十三剑派第六十章 骊山寒水第三十四章 为国捐躯第八十三章 夜半歌声第十四章 心怀天下第五十一章 滥杀无辜第一百三十一章 犯颜直谏第四十章 风雪惊变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寻踪第一百六十章 心慈手软第八十八章 喜结连理第一百一十九章 巧出重围第一百二十五章 美人心计第一百三十四章 铁血大旗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水芙蓉第四十章 风雪惊变第一百六十五章 绝望到底第一百零六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六十章 心慈手软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涯海角第五章 天赋异禀第一百零四章 送别路上第一百零九章 僵持不动第三十二章 兵败临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妹情深第六十四章 手足情深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本善良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水芙蓉第八十八章 喜结连理第一百五十五章 临海寄语第二十五章 秦王朝议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显身手第一百四十九章 紫蓝花草第一百二十五章 美人心计第一百零五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零五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四十九章 紫蓝花草第一百四十三章 密室练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何以引渡第一百一十七章 青山之战第四十八章 忠义王府第六十二章 互相制衡第一百二十九章 秋雪融化第一百五十章 良知不改第一百零四章 送别路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传剑授业第一百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为天人第七十章 天下大事第七十七章 救世为怀第一百四十九章 紫蓝花草第五十章 群龙有首第三十一章 秦王亲征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楚部落第六十三章 金玉铃鸟第一章 天雨剑客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奇制胜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显身手第一百七十章 困兽之斗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一百四十九章 紫蓝花草第二十五章 秦王朝议第一百零八章 老弱残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酒后真言第六十八章 狼巢虎穴第五章 天赋异禀第四十九章 千刀再会第一百零五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奇制胜第二十章 竹叶桃花第三十六章 行医救世
第五十章 群龙有首第六十三章 金玉铃鸟第六十章 骊山寒水第二十八章 镇国神坛第八十九章 自毁容颜第八十四章 七色花草第九十一章 东胡部落第十三章 善心善行第一百零二章 心如止水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奇制胜第一百六十三章 信心十足第一百六十章 心慈手软第一百四十七章 携手同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显身手第六十一章 好心之过第一百六十五章 绝望到底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九十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七十二章 愧疚难安第二十一章 风雨夜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十三章 善心善行第十四章 心怀天下第八十五章 以身试毒第四十八章 忠义王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密室练功第八十章 绝地求生第一百零八章 老弱残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潸然泪下第六章 十三剑派第六十章 骊山寒水第三十四章 为国捐躯第八十三章 夜半歌声第十四章 心怀天下第五十一章 滥杀无辜第一百三十一章 犯颜直谏第四十章 风雪惊变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寻踪第一百六十章 心慈手软第八十八章 喜结连理第一百一十九章 巧出重围第一百二十五章 美人心计第一百三十四章 铁血大旗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水芙蓉第四十章 风雪惊变第一百六十五章 绝望到底第一百零六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六十章 心慈手软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涯海角第五章 天赋异禀第一百零四章 送别路上第一百零九章 僵持不动第三十二章 兵败临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妹情深第六十四章 手足情深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本善良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水芙蓉第八十八章 喜结连理第一百五十五章 临海寄语第二十五章 秦王朝议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显身手第一百四十九章 紫蓝花草第一百二十五章 美人心计第一百零五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零五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四十九章 紫蓝花草第一百四十三章 密室练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何以引渡第一百一十七章 青山之战第四十八章 忠义王府第六十二章 互相制衡第一百二十九章 秋雪融化第一百五十章 良知不改第一百零四章 送别路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传剑授业第一百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为天人第七十章 天下大事第七十七章 救世为怀第一百四十九章 紫蓝花草第五十章 群龙有首第三十一章 秦王亲征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楚部落第六十三章 金玉铃鸟第一章 天雨剑客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奇制胜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显身手第一百七十章 困兽之斗第一百七十三章 养虎为患第一百四十九章 紫蓝花草第二十五章 秦王朝议第一百零八章 老弱残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酒后真言第六十八章 狼巢虎穴第五章 天赋异禀第四十九章 千刀再会第一百零五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奇制胜第二十章 竹叶桃花第三十六章 行医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