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别无他法唯分治

bookmark

好一会儿,赵鸿运才问道:“史肇庆妻子何在?”

这妻子,包括老婆孩子,泛指家人,可不单单是老婆啊!

林盛保连忙答道:“池国夫人在京中,已被武德司控制住了。不过史家长子、次子皆在外为官,臣已令人追索,不知可能抓住。”

周承唐制,五品以上文武官员之母、妻为外命妇,其中一品官员及国公之母、妻为国夫人。

史肇庆虽然之前的散官和职事官都是正二品,但他的爵位乃是正一品的国公,故而其妻从其爵封为池国夫人。

“嗯。”赵鸿运点点头,重又陷入沉思。

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来,但林盛保知道自己安全了,当下脑筋急转,想要体现一下自己的作用。

只是还不等他想出一个头绪出来,就听赵鸿运道:“去把政事堂和枢密院的四位相公请来。”

“喏。”林盛保应了一声,再次拜下,然后爬起来倒退出殿。

独留赵鸿运一人在殿中翻阅奏章、文书。

过了约半柱香时间,殿外传来林盛保的声音:“官家,四位相公请见!”

赵鸿运抬起头来,朗声道:“进。”

林盛保侧身领着四位相公进入殿内,他十分乖巧地立到赵元昌右侧,而刘明四人则是站在殿中长揖到地:“臣等参见陛下!”

“诸卿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四人按照次序在座椅上坐好。

史肇庆踞汉中自立的事情他们也都知道了,自然能猜到这个时候赵鸿运召集诸相,是要商议什么事情。

果然,待四人坐好,赵鸿运就开口道:“史肇庆擅杀将领,自领兴元节度使,强占成、阶、金三州,攻凤州辖地,卿等可以对策?”

四人对视一眼,其实都明白史肇庆有叛周的理由,但却想不到他真的会下定决心走出这一步。

史肇庆比赵鸿运还大两岁,石晋时期虽比不上赵鸿运的权势,但也是一个实权大将。三年前赵鸿运篡晋,史肇庆虽没出力,但也没反对。

之后赵鸿运为了拉拢他,给了一个国公爵位,之后又让其担任枢密副使。

问题就出在这里!当时杨邠因曾以文臣身份领过兵,被任命为枢密使,赵鸿运的心腹吴峦也早早占了一个枢密副使的位子。这样一来,史肇庆这枢密副使就当得很没意思了。

这也就算了,毕竟他还有一干旧部,在军中威望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消去的。

可是后来赵鸿运开始削弱武将权力,限制各节度使驻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外战争完成各军将领的调换。

吴峦等心腹借此统领大军在外,同时也提拔了刘承泽这等新贵。

史肇庆的旧部要么改换门庭,要么失去兵权,他可以说是威望虽在,但实际权力剩不下多少了。

他也明白赵鸿运对自己的提防,故而一直恭谨小心。

直到这一次事发突然,身在京中的两位皇子都没有领兵经验,一时之间也来不及宣调有足够威望且可以信任的老将。

相比起西边那些节度使,赵鸿运最终还是选择了史肇庆。

毕竟这几年他比较乖顺,两个儿子也都在周国各自发展,顾虑还是不少的,

好一会儿,枢密使杨邠才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当严惩。否则此例一开,怕是天下将乱。”

“杨卿以为,当如何严惩?”

杨邠犹豫了一下才道:“臣以为,当趁其立足未稳,遣各军攻汉中。”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道:“可许诺,先入汉中者为王。”

“荒谬!”首相刘明当即呵斥,“杨枢相此言断不可行!汉中难攻,强攻者怕是要损失巨大。只怕皇命下达,诸节度使无一人愿战,此置朝廷脸面于何地?”

“若非如此,又能遣何人前去京兆备战?”杨邠却是毫不在意,“朝廷要表达的是一个态度,如今蜀中正僵持,此番史肇庆入蜀又带了数万战兵、民夫,实在不宜再战。”

听到这里,朱庆尧突然开口道:“此次入汉中,所起兵马民夫皆是自诸州征集,怕是战后还需回归各州吧?”

此话一出,殿中众人皆是眼前一亮。

杨邠考虑一番后道:“那史肇庆已经攻下了成、阶、金三州,凤州也有县城沦陷,怕是就有此考量在内。”

“如此一来,汉中必然空虚。”朱庆尧补充道,“史肇庆立足未稳便急取诸州,着实是一着臭棋。”

“非也。”刘明摇头道,“臭棋与否,全看朝廷如何应对。”

说着,他朝赵鸿运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对汉中叛军,宜分裂之。”

其余三人皆道:“臣附议!”

赵鸿运考虑一番,也道:“便如此,政事堂拟制书。”

“制:史肇庆擅杀将臣、据地自立,褫夺爵位、官身,贬为庶民。”

“敕:凡得史肇庆首者,官则至紫,民则至绯,无论官民,皆赐为伯爵。”

“敕:苏恒为武定军节度使、石谓为成州刺史、朱玉昭为阶州刺史、杨志辉为金州刺史。”

这四人皆是随史肇庆入汉中却又没反对史肇庆自立的各军都指挥使。如今史肇庆的兴元节度使不被周国承认,然后又封此四人为一州之主,这就是要让汉中分裂了。

说完对叛军的处置,赵鸿运又道:“敕:田重忠于王事,然为逆贼所害,追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怀化大将军、上护军。着有司议定美谥以褒忠臣,恩荫其子以慰英灵。”

田重原先只是一个五品上四品下的都指挥使,如今追赠为正三品,还罕见地追加官谥,再加上恩荫子女,可以说是死得其所了。

同时,这山南西道节度使正是驻守汉中兴元府,给一个被史肇庆杀死的周臣赠以这样的官职,也不知道史肇庆心中会不会膈应。

不过也仅此而已了,一时之间周国也腾不出手来进攻汉中,中枢权威受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只不过这一番动作下来,至少能让那些节度使心有顾忌。

接下来就看汉中数个月之内能否平稳。若能,则那些本就不满权力受限的节度使就要有新的想法了;若不能,周国中枢正可借此威望撤换一些不安稳的节度使。

只不过无论是谁,都没提如何对待史肇庆的家人。

毕竟就算是全部诛杀,也没什么作用,只能让史肇庆更坚定地反周。

现在终究是乱世,说不得此次就奈何不得史肇庆,也算是为以后合作、招降留一条路。

当然,若是史肇庆最后败亡,那他的家人是铁定保不住的。

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六百四十九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一)第七百十三章 农事从来不简单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三)第一百四章终拜师庭院问对第四百三十六章 为寻钱粮出新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当如何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乱国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七)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诱推物理(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七百十九章 开辟新路为后学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计在教育(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舍我其谁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四十一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三百六十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八)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八)第二百三十九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七)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二)第五百七十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五)第六百六十二章 谁料竟会遭背刺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后谁顾命第六百九十七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三)第七百十九章 开辟新路为后学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书院之内真理存第二百三十八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三)第三十三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九)第十八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当慎行第四十一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抚兵制度齐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五)第六百八十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四)第七百六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二)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八)第七百十三章 农事从来不简单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往淮南保皇子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诱推物理(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四百三十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三)第十八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六)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后谁顾命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二)第一百二十一章当有同志共前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一)第三十二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百五章 空辩不若实为证(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论道德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斗角汴京城第四百三十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旧人只听新人笑第二百七十六章 两姓永结秦晋好(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员可行否?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与空气斗智勇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七百十三章 农事从来不简单第五百四十四章 内外兼修望紫宸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一百九十三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四)第五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一)
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六百四十九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一)第七百十三章 农事从来不简单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三)第一百四章终拜师庭院问对第四百三十六章 为寻钱粮出新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当如何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乱国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七)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诱推物理(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二)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七百十九章 开辟新路为后学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计在教育(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舍我其谁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四十一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三百六十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八)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八)第二百三十九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七)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二)第五百七十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五)第六百六十二章 谁料竟会遭背刺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后谁顾命第六百九十七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三)第七百十九章 开辟新路为后学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书院之内真理存第二百三十八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三)第三十三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九)第十八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当慎行第四十一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抚兵制度齐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五)第六百八十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四)第七百六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二)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八)第七百十三章 农事从来不简单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往淮南保皇子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谈为政(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诱推物理(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四百三十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三)第十八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六)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后谁顾命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二)第一百二十一章当有同志共前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一)第三十二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百五章 空辩不若实为证(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论道德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斗角汴京城第四百三十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旧人只听新人笑第二百七十六章 两姓永结秦晋好(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员可行否?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与空气斗智勇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七百十三章 农事从来不简单第五百四十四章 内外兼修望紫宸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一百九十三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四)第五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