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东林也要办报(一)

“席之兄,席之兄!”

十二月的无锡,东林书院。

此时无锡的气温已经在零度左右徘徊,书院里的先生、学生们,也都穿上了厚厚的绸缎或者棉服。就是在如此情况下,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虽然穿得极为笨重,但却跑得飞快,一路之上,遇到台阶、花坛什么的,都是一跃而过,显得极为的轻盈。

“贤弟,何事急寻愚兄啊?”

“席之兄,恭喜恭喜啊,你的大作,上了昨天的金陵日报!”

“什么?”绕是这位席之兄刚才还稳如泰山,这会儿却是再也没有半点稳重的样儿。他的脸庞迅速的涨红,然后闪电般的伸出一只手:“报纸呢?”

“咯。”年轻人从自己的衣袖里拿出报纸:“报纸是方山杂货铺无锡分店的伙计送来的,说是作品被刊载的,其作者都赠送当日报纸一份。伙计还送来了二钱银子……”

“银子什么的无所谓,贤弟拿去买杯茶喝吧。”很是随意的挥挥手,这位席之兄迅速的接过报纸,然后飞快的打开报纸的第七版,精准的找到了自己的作品:那是一首七言诗。

别说,这油墨印刷的铅字,就是比自己写在纸上的看起来舒服一百倍。不!一千倍!一万倍!

这位席之兄在反复的看了几遍自己的作品后,猛的抬起头:“贤弟,多谢了。愚兄突然想起还有要事,先告辞了!”

说完这句话,他就把这份报纸珍而重之的叠好,放进自己的衣袖。然后飞一般的跑向了书院大门。

他是这么飞快的跑掉了,但是刚才那位少年郎满书院的大喊“席之兄”,早已惹得书院里多少学生瞩目。他这么一走,其他的学生们迅速的把留在原地的少年郎给围了起来。

“侯恂,方才你们说的是真的么?张玮的诗词真的在金陵日报上发表了?”

“什么真的假的,我今天来书院晚了点,刚好在书院门口碰上被拦在门外进不来的方山杂货铺伙计。签收单都是我亲自填的!”

“嘿……”随着这一声轻哼,一股怡柠檬的气息,顿时充斥在了书院的天井里。

无锡的东林书院,目前正处于它的鼎盛期。在这里讲学的先生,顾宪成、高攀龙、顾允成、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等东林八君子此时全部健在。巨大的学术声望,使得整个江南,甚至四川、河南、山东、广东的部分学子都南下到此就学。

具体到刚才那两个人,在历史本位面都不是普通人。

这叫侯恂的就不必多说了。在历史本位面上,他做到了户部尚书。还曾经主持围剿李自成农民军,吼出了:你们为什么不在家老老实实的饿死,起来造什么反的无耻名言。

当然,此时的侯恂,还只是个少年郎(生于1590,此时的时间点是1607)。由于其父侯执蒲此时在南京太常寺任职,所以他就到了东林书院就学。

而那位席之兄,则是常州府武进县的大才子张玮。此人在历史本位面,乃是应天乡试(南直隶没有巡抚或者布政使,南直隶十府都由应天府代管。所以应天乡试就是南直隶乡试)的解元。此人在政坛上建树不多,但其诗词却是有极高的水准。

“哎,席之兄的诗都登报了,我等,真的还要好好努力啊。”

“是啊是啊,侯恂,席之兄没什么大碍吧?方才怎么一下子就跑出去了?”

“呵呵,还用问?肯定是出去找报童把昨天的金陵日报买个几百份到处散发呗!”

这话虽然揭露了事情的真相,但是却也太不厚道了。一时之间,柠檬精们都有些讪讪的不好意思起来。

放下这些尴尬的学生们不讲,在书院的后院,顾宪成等人也在谈论昨日的金陵日报。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动,一种清孤不等闲……好诗,既有动静相对,也有志向表露。国端兄(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钱一本,和张玮同为武进人),你教的好学生啊。”

“呵呵呵,席之的天分是极出众的,自身也很努力。叔时(顾宪成)谬赞了。”

“哪里哪里,以愚弟在吏部干了那么些年,看过无数青年才俊的经验来看。席之这样的好孩子,只要继续这么用功下去。三元及第不敢说,但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必有其一啊!”

“嗯,这一点,我也是极为赞同的。”当顾宪成和钱一本在谈论张玮诗词的时候,一个爽朗的声音从屋外传了进来,却是东林书院另一个灵魂人物高攀龙到了。他用力摇了摇手里的报纸:“两位,今天的射雕看了没?那完颜康果然认贼作父,非但如此,还要谋害自己的师叔啊!”

“看了的看了的,呵呵,我们哪天收到金陵日报后不是先看射雕再看其他?便是今日,也是把射雕看完后才注意到席之的咏梅诗上了金陵日报啊。”

“是嘞是嘞,这太孙殿下的文笔真是了不得!虽说文字过于浅白,几乎没有文采。但这情节的辗转起伏,整部小说架构的精妙,真是让人叹服不已!”

“存之(高攀龙),怎么你也觉得这射雕是太孙写的么?”

“难道叔时(顾宪成)还不相信?这可是南京户部尚书张士佩亲自证实的啊。”

“张士佩因为黄册的事情并不得太孙信任,他说出来的话未必准确,此其一。其二,这射雕的作者署名是王栋。在金陵日报的创刊号上,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作者署名也是王栋。呵呵,便是太孙真的天资聪颖吧,但是初见这样的诗,岂是一个孩童写得出来的?”

“这倒也是,那这些东西到底出于何人之手呢?莫非是状元郎?”

“呵呵呵,张以诚是松江人。我与其父早就相识,对此子也多有了解。总的来说,张以诚的字画是很不错的,但是诗词嘛,距离这首初见还是有些距离的。他应当是写不出来的。”

“嗯……看来这位太孙背后,还有高人啊。”

“叔时,叔时,哦,存之与国端兄也在啊。今天的金陵日报看了么?”

“看了看了,怎么,小范(安希范)也要来和我们讨论今日的射雕么?”

“唔,这射雕是好看,但是昨日的第三版,讲到了春秋战国呢。这其中可是大有名堂!”

“怎么回事?待我等看看。”

众人仔仔细细的把昨天的金陵日报第三版反复阅览后,个个脸色都很不好看。

这一天的金陵日报,刊登了韩非的《五蠹》部分原文不说,还用大白话进行了翻译。

在20世纪初期,民国的大家们为了开启民智,提倡使用白话文。但是那时候的大家们早年都是之乎者也这么过来的。咋然使用白话文,还是多少有些文绉绉。但是这对于穿越者来说,就完全不是问题。他用大白话翻译《五蠹》,那绝对能做到浅显直白。

如此浅白的语句,再加上标点符号的应用,只要你识字,你就能看懂。只要你智商正常,你就能听懂!

法家和儒家是彼此的大敌!即便中华帝国几千年来都是实行的荀子‘隆礼重法’(表皮是儒家,骨子里是法家)那一套。但至少表面上,儒家子弟面对纯粹的法家观点,那就必须否认和批判!

更不用说,五蠹里有这么一句话了: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混账!是何等无耻幸进之徒,居然如此蛊惑太孙?《韩非子》这样的书,也是皇家子弟该看的么?”

“金陵日报竟然敢刊登这种文章,那张以诚到底还是不是我孔孟子弟?”

“呵呵,存之不要发火,发火也没用。你没看到这个编者按?人家可是说了,只原文摘抄,不发表任何观点。”

“哼,不过是掩耳盗铃之计!无耻!什么叫摘抄?所谓五蠹,商人和匠人也是其中之一,为何就恰好是这一类人的段落被抄掉了?”

由不得东林诸君们生气,甚至有些慌乱。他们在东林书院里不管怎么玩,顶天也就是大明的读书人以及周边县府的百姓知道他们。距离稍远一些的普通百姓们绝对不知道他们东林书院是干啥的。

但是金陵日报不一样啊,据闻,现在连长江上游的四川布政司,北方的北直隶都有人前来订购报纸了。

而且东林诸君们都很清楚,靠着射雕积累起来的巨大人气,现在无锡的酒楼里,诸多食客在听完了当日的射雕章节后。若是还没有下席,也是要继续坐着听第三版中华历史和第四版世界历史的!

如此一来,如《五蠹》这样的文章,迟早会传入千家万户!

《五蠹》还算好的,毕竟韩非的攻击火力比较分散。要是哪天这金陵日报的主编丧心病狂到了极致,把墨翟那个孔圣头号敌人的《非儒》也刊登出来呢?

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四十九章 打脸就要打痛(十)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六七七章 毛文龙的无奈第一二七章 东林陷入颓势(二)第三五零章 东海上的决战(终)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四一四章 一次会战结束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二零七章 唯有坚持不懈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萨尔浒(一)第六二八章 明军转入防守第三二五章 滨海厂的木匠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机感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二三三章 历史未能重演(四)第七三二章 又见声东击西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异第三零四章 会合与反会合第七八四章 昆阳赤霄计划第四五五章 许显纯在仰光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战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六三三章 带路党的作用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复朝鲜第二七四章 丙辰会试黑幕(三)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盘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机第三三七章 破军星的后手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儿戏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觑第一二六章 东林陷入颓势(一)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一零五章 全面进行布局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四八六章 援军正在路上第二十八章 原始资本积累(三)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七六五章 战略就是调动第五四六章 工业冲击农业第六九五章 进击的商丘号第六一三章 敌人有了反应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七三七章 前后方的配合第三七六章 廉贞走向末路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六一四章 莫卧儿的炮击第四十八章 打脸就要打痛(九)第六八三章 归国人员安置第一四四章 横海卫的薪酬第一八八章 吹皱一池春水(三)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脑补第三零二章 暹罗气势汹汹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栋第四八四章 一块都不能少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毕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级密探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机构第三六零章 三万里的远征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遗忘第三十九章 赚钱必须高尚第一二二章 扶上马送一程(四)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觉悟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三八六章 现在扭头向东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动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一零五章 全面进行布局第一一一章 射雕英雄火爆第五八九章 一环套着一环第六一零章 比哈尔邦出兵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七五一章 亲王们的日常第七三四章 曹变蛟的夜袭第一零四章 真是时不我待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击第四一二章 燧发枪的对决第二七四章 丙辰会试黑幕(三)第四十五章 打脸就要打痛(六)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三十八章 东瀛岛的变化(二)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战启动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一四零章 卫所不堪一用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二二一章 拿骚的莫里斯(一)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三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一)第四零一章 登陆逐步推进
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四十九章 打脸就要打痛(十)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六七七章 毛文龙的无奈第一二七章 东林陷入颓势(二)第三五零章 东海上的决战(终)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四一四章 一次会战结束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二零七章 唯有坚持不懈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萨尔浒(一)第六二八章 明军转入防守第三二五章 滨海厂的木匠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机感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二三三章 历史未能重演(四)第七三二章 又见声东击西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异第三零四章 会合与反会合第七八四章 昆阳赤霄计划第四五五章 许显纯在仰光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战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六三三章 带路党的作用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复朝鲜第二七四章 丙辰会试黑幕(三)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盘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机第三三七章 破军星的后手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儿戏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觑第一二六章 东林陷入颓势(一)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一零五章 全面进行布局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四八六章 援军正在路上第二十八章 原始资本积累(三)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七六五章 战略就是调动第五四六章 工业冲击农业第六九五章 进击的商丘号第六一三章 敌人有了反应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七三七章 前后方的配合第三七六章 廉贞走向末路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六一四章 莫卧儿的炮击第四十八章 打脸就要打痛(九)第六八三章 归国人员安置第一四四章 横海卫的薪酬第一八八章 吹皱一池春水(三)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脑补第三零二章 暹罗气势汹汹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栋第四八四章 一块都不能少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毕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级密探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机构第三六零章 三万里的远征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遗忘第三十九章 赚钱必须高尚第一二二章 扶上马送一程(四)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觉悟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三八六章 现在扭头向东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动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一零五章 全面进行布局第一一一章 射雕英雄火爆第五八九章 一环套着一环第六一零章 比哈尔邦出兵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七五一章 亲王们的日常第七三四章 曹变蛟的夜袭第一零四章 真是时不我待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击第四一二章 燧发枪的对决第二七四章 丙辰会试黑幕(三)第四十五章 打脸就要打痛(六)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三十八章 东瀛岛的变化(二)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战启动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一四零章 卫所不堪一用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二二一章 拿骚的莫里斯(一)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三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一)第四零一章 登陆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