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扶上马送一程(三)

本来呢,以前东林的君子们在无锡讲学是很舒服的:都是下野官员,针对朝廷里做事的皇帝啊、官员什么的发表各种评论又不需要什么成本。反而为自己博取了巨大的声望。可是这些年下来,难得大家想要一起做一件实事的时候,居然败得如此之快!

这样下去,大家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名声,不就败光了吗?本来大家都没官位了,若是连名声都没有了。那还有什么希望呢?

自己这些所谓的君子年纪都大了,这辈子就算是能够重返政坛也就是那样了。可是东林书院现在的这群天才子弟呢?若是东林书院在这场竞争中败得狼狈不堪,让全天下的士绅产生了一种:东林的人都是嘴炮厉害,一做实事就抓瞎的不良印象。那这群天才子弟以后就算中了进士进入政坛。这段东林的学习生涯,也必将成为其终身的污点!

这些东西,现在只是这些君子们想到了。但能入东林的都不是笨蛋,要不了多久这些学生们反应了过来,怕不是会赶紧的退学?

到时候别说报纸办不下去,整个书院都会垮掉!

哎,早知道就不办这个报纸了。太孙殿下太厉害了,当初除了针对张以诚的弹劾事件对南京的御史们小小出手一次之外。对东林日报的发展都是乐见其成甚至大力相助!这让东林的君子们为失败找借口都找不到啊!

不行,这事情不能这样下去了。必须得想办法提振报纸的销量!

“各位,现在报纸的好坏,已经事关书院的生死。所以,很多事情由不得我们不做了。吾意,报纸必须做出改变。”

“叔时请讲。”

“其一,报纸扩版。现在我们的报纸只有八版,和金陵日报比起来,天然的给人一种印象便是我们是小报,是弱报。这在第一印象上就先输了一招。”

“嗯,叔时说的有理,但是如此一来,这报纸的成本?需知,现在用于办报的经费,已经不足三万两了啊。”

关于二十万两的资金储备如何在不到四个月里降低到三万两,顾宪成不准备去追究了:大明的文官嘛,致仕了的文官还不是文官。

“经费问题,吾亲自去凤阳面见道甫(李三才),然后再去华亭的徐家。恳请他们无论如何再支援我们十万两。”

“……好吧,经费的事情算是暂时解决了,但是这扩充的版面?”

“这正是余要说的。扩充版面之后,两个版面拿出来做广告,先解决报纸的生存问题。”

“呃……哎,那就先这样吧。涉及到书院的生死存亡,我等需要忍辱负重。”

“是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呢?”

“诸位兄长高义,余在这里先谢过了。”拱拱手,顾宪成继续道:“其三,剩下的六个版面,拿出其中四个版面来,放上各种时文(八股文)的范文,并且由我等分别讲述制艺技巧!”

“这……”

从古至今,知识的传播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公平。明代和先秦那种贵族政治以及两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比起来,是要好了很多,毕竟不少平民子弟也能通过科举出人头地了。但是真正通过科举制拿到好处的,绝大多数还是官宦子弟。

有明一代276年,一共产生了两万七千多名进士。这其中有七成以上都是官员子弟,有两成多出身豪富之家。真正平民子弟中进士的,十不足一。

造成这一局面的最大原因,当然还是知识的传播问题。普通平民子弟除非是天资特别出众,否则根本无法在同那些家学渊源并且有名师指导的天龙人们的竞争中胜出。

多年来,士绅豪商们有意识的维持着这一局面,对八股文的写作技巧,默契的对圈子以外的人予以了封闭。虽说这个时代的民间,也有各种书商购买各届新科进士、举人的时文装订成册进行售卖。但是,没有名师讲解,光看范文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所以,便是如张以诚这样的状元郎公开的为方山学校的教师们定期开办讲座,都已经是罪大恶极,引起了南京诸多御史的不满。而现在顾宪成居然想着把这样的技巧直接放到报纸上公开发表?

这由不得东林的诸君子们心生踌躇。

毫无疑问,如果东林日报这样做了,报纸的销量肯定大涨:全国的读书人肯定愿意为这样的报纸买单。但是这也会彻底的得罪全国的士绅阶层啊!

“叔时啊,我知道现下书院的局面很是危急。但是我们这样做了?”

“诸位,余是这样想的。”老脸红透了的顾宪成扭扭捏捏的说道:“国朝定鼎两百多年了,我们可以找现在还在两京礼部的故交,把宣德朝以前的时文拿出来做范本。”

在座的都是老奸巨猾,呃,不,是聪慧异于常人的君子。顾宪成这话一说,大家都明白了过来:宣德以前的,那不就是洪武、永乐两朝的时文嘛?那个时代是什么特点呢?士子们充满了朝气,而且特别有勇武、开拓精神,在外行走都是效仿汉代的士子人人佩剑。写出来的八股文也是锐意进取,阳刚之气溢于言表。

而现在是万历朝,大明的士子们现在都不再佩剑,而是携带纸扇,甚至往自己的身上撒上香粉乃至打上腮红……而且现在不少大明的官员们甚至对女色都不再有兴趣……若是那些普通平民考生真的傻乎乎的模仿洪武永乐两朝的文风。呵呵呵,以前是十不存一,以后可能就是百不中一了。

总之,顾宪成的意思就是:先用制艺技巧的噱头吸引各地士子,待得报纸销量上来之后再说其他。真本事?我教了的啊。但你还是不能中举,那真的是天分和刻苦程度问题了。

若是有人再问,现在都万历朝了,你不讲现在的时文,却讲洪武、永乐的时文用意何在。那东林这边就可以把大帽子扣下来了:本朝的任何东西,难道不都该从洪武朝讲起吗?

所以,这样做,既能吸引眼球提高销量。又不会引发士绅的普遍反感。实乃当前局势下最好的折中方法了。

看到众人缓缓的点头后,顾宪成长出一口气:“剩下的两版,余意,要发扬我东林书院恢复讲学以来的一贯浩然正气,纠正金陵日报上一些错误很明显的观点。”——这句翻译为人话就是:要主动向金陵日报挑衅,引发论战甚至骂战,借此吸引眼球,博关注度!

“好!叔时这个提议好。我辈读书人,秉持圣人之学,就有护卫圣教的责任。我们早该如此了!”

1608年七月一日,东林日报全面改版。除了八版扩张到十六版之外,售价也从三份一文提升到了一份一文——总之,完全与金陵日报看齐。

在这一期的最后两版,东林日报推出的主题是:驳《五蠹》论!

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渔网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五一零章 整顿吏治法令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对武士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四三六章 不改汉家衣冠第四五五章 许显纯在仰光第六八二章 流水账的战报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二三五章 历史未能重演(六)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四章 坑子孙的太祖第三十二章 原始资本积累(七)第六八五章 大维齐亲上阵第四十章 打脸就要打痛(一)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机构第五三零章 战事陷入焦灼第七七一章 雷击舰队登场第二九六章 扩军势在必行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湾海战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谨慎第六七七章 毛文龙的无奈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一四零章 卫所不堪一用第六三五章 冷热混杂战斗第二四一章 大坂的冬之阵(二)第五三零章 战事陷入焦灼第六零零章 大明准备出击第二九四章 许显纯论方略第九十八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七八三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六十八章 东北号角连营(三)第六零六章 飞白剑指恒河第一八零章 大金国没有了(二)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线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报布局第四三一章 准备远征蒙古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七九九章 绞索缓缓拉紧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军官团第四二四章 商税是要收的第二五七章 大坂的夏之阵(三)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九十七章 枪杆子出政权第三九二章 宗室们的分化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三四七章 东海上的决战(四)第五零七章 科举制度将变第七零零章 战争没有停止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二七零章 万历四十四年第一零五章 全面进行布局第六三六章 帝国开始崩溃第七五一章 亲王们的日常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贪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树(二)第四六五章 大明严厉禁毒第四九零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四七一章 这是鸦片战争第三四四章 东海上的决战(一)第二一二章 目标是法兰西第二四六章 仓储收归于一第二七二章 丙辰会试黑幕(一)第六四一章 皇长子的婚事第四五三章 奥斯曼的权臣第三七三章 氪金才是王道第四五零章 欧洲恢复和平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一八六章 吹皱一池春水(一)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国松丸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势压人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击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级密探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萨尔浒(五)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七九四章 军舰是牧羊犬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树(三)第五零二章 军备协调会议(二)第一四九章 未雨当先筹谋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转第六零一章 极低概率事件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线的第三五八章 恢复周之分封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二一八章 首战是在色当(一)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九十五章 国家根基已朽(七)第一六三章 山海关定方略(一)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机已现(三)
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渔网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五一零章 整顿吏治法令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对武士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四三六章 不改汉家衣冠第四五五章 许显纯在仰光第六八二章 流水账的战报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二三五章 历史未能重演(六)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四章 坑子孙的太祖第三十二章 原始资本积累(七)第六八五章 大维齐亲上阵第四十章 打脸就要打痛(一)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机构第五三零章 战事陷入焦灼第七七一章 雷击舰队登场第二九六章 扩军势在必行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湾海战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谨慎第六七七章 毛文龙的无奈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一四零章 卫所不堪一用第六三五章 冷热混杂战斗第二四一章 大坂的冬之阵(二)第五三零章 战事陷入焦灼第六零零章 大明准备出击第二九四章 许显纯论方略第九十八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七八三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六十八章 东北号角连营(三)第六零六章 飞白剑指恒河第一八零章 大金国没有了(二)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线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报布局第四三一章 准备远征蒙古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七九九章 绞索缓缓拉紧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军官团第四二四章 商税是要收的第二五七章 大坂的夏之阵(三)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九十七章 枪杆子出政权第三九二章 宗室们的分化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三四七章 东海上的决战(四)第五零七章 科举制度将变第七零零章 战争没有停止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二七零章 万历四十四年第一零五章 全面进行布局第六三六章 帝国开始崩溃第七五一章 亲王们的日常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贪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树(二)第四六五章 大明严厉禁毒第四九零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四七一章 这是鸦片战争第三四四章 东海上的决战(一)第二一二章 目标是法兰西第二四六章 仓储收归于一第二七二章 丙辰会试黑幕(一)第六四一章 皇长子的婚事第四五三章 奥斯曼的权臣第三七三章 氪金才是王道第四五零章 欧洲恢复和平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一八六章 吹皱一池春水(一)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国松丸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势压人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击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级密探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萨尔浒(五)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七九四章 军舰是牧羊犬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树(三)第五零二章 军备协调会议(二)第一四九章 未雨当先筹谋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转第六零一章 极低概率事件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线的第三五八章 恢复周之分封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二一八章 首战是在色当(一)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九十五章 国家根基已朽(七)第一六三章 山海关定方略(一)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机已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