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五章 甘青辽湘建省

“皇上,曹帅已经班师回京,将士犒赏的方案兵部已经做出来了,经袁阁老审核通过,票拟到了司礼监。其中曹帅加左都督府都督衔,另外请吏部那边给一个太子少保。其余将领,各有封赏。总之,各类赏银加起来,一共是145万元。由于这一次北征,伤亡极少,所以抚恤什么的倒是很低,只有18万元。”

“哦,这个事情啊,朕已经让曹化淳批红了。大司马,兵部还有什么事情没有?”

“皇上,按照早先朝廷的计划,北征蒙古结束后,就准备清查军黄册,但是满帅这会儿正在西域狂飙突进,臣请圣意,是待满帅班师回来后再一起弄,还是先做一部分?”

“先做一部分吧,蒙古臣服,我朝从东到西的边防压力逐次减轻。清查军黄册的事情,今年就先从辽东开始吧。”

“臣领旨,会后兵部就协同户部、都察院先拿个方案出来,下次上会审定。”

“好。大司马还有事吗?”

“皇上,大同总兵李如柏上书请辞,理由是生性愚笨,本次北征,面对新式枪械、大炮带来的战术改变,已经完全不知所措。加之年事已高,完全没有精力来进行学习。所以......”

“让他坚持最后一班岗,军黄册清查后,大同总兵都没有了。朕总不能这时候任命一个任期只有几个月的末代总兵吧?”

“是,臣领旨。那臣这边没有需要上会的事情了。”

“嗯,那么,接下来,户部?”

1621年5月15日,又一次的国务会议召开。

说起来,通过国务会议,皇帝直接和朝臣对接。达到了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实际的政府总理的目的。以至于朱由栋这个皇帝手下,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但总体而言,朱由栋虽然累,却也没有开国的老朱那样夸张,身为穿越者,朱由栋深谙抓大放小的道理。作为皇帝,他的主要精力只抓人、财、物、军四个东西。最多在一些主要的方略上以超前的眼光做一些指示。其他的事情,仍然交给内阁和司礼监决定。所以,阁老和太监们倒也还能接受。

“皇上,本月上旬,煤矿和铁矿拍卖已经开始登记,各地豪商报名非常踊跃。户部准备在今年六月中旬在北京举行拍卖会。”

“好,到时候朕来给你站台。啊,说起来,徐先生,朕去年让你们负责新建的国家会展中心,现在进程如何了?”

“皇上恕罪,因为这个会展中心是一种全新的建筑,大量的钢结构和玻璃外墙,还要铺装地暖和预设冷气管道,还要预留什么臣完全不知道到底是啥的电线、电梯空间......这些对于工部的工匠们来说都要重新学习、适应,所以进程较慢。大半年的时间,我们只是完成了地基和底层建筑,怎么往上搭,还得再探索一番。”

“......好吧,此事不急。好歹大内目前也改装出来了不少面积不一的会议室,到时候就在紫禁城里开这场拍卖会吧。”

“......呃。”身为传统的读书人,徐光启听到朱由栋这话后本能的想说不妥。但稍微迟疑一下后就觉得还是算了吧,今上对商贾之事相当热衷早就不是秘密了,群臣已经习惯了。再说了,这些年正因为皇上大力整顿,使得朝廷财政收入翻了近十倍,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国家支出了。所以,在大内开拍卖会那就开吧——这些年经过六大报的反复宣传,估计百姓们都不觉得在大内弄拍卖场有啥问题了。自己还折腾个啥?

他不说话了,许弘纲就再次起身了:“皇上,从这个月开始,第一批迁徙台湾和南洋的本土百姓就陆续上船出发了。根据目前情势的变化,户部预计,今年可能会有五十万百姓迁徙海外。”

“嗯?可有什么问题?”

“问题当然是有的。皇上,出乎臣的预料,九边的军户们反而积极响应各地官员的号召,纷纷登记出海。比如台湾知府孙传庭籍贯所在的代州振武卫,那里的两万多军户,几乎全走光了。搞得振武卫千户和孙传庭打了一架,关键是还没有打赢!”

“哈哈哈哈~”参会众臣听到这个笑话,除了兵部尚书王象乾以及参会的锦衣卫、军方代表们脸上无光外,其他人都觉得:唉哟,咱们文臣还是很厉害的嘛。

朱由栋也笑了一会:“这挺好啊,反正九边军户迁徙至少八成以上是朝廷的既定目标,大司徒有什么好担心的?”

“皇上,问题就在这里啊。九边很积极,但是运河两岸的漕工们很抵触啊。那新加坡知州李嘉去运河区鼓动,收获寥寥不说,还被当地的帮会给盯上,直接在运河里凿沉了他的座船不说,还对其进行攻击。还好这家伙本身还有点武艺,护卫们也还得力,否则......”

“哼,看来不给他们点压力,这些人是舍不得手里的蝇头小利的。如此......”朱由栋手指敲打了一阵桌面:“三位阁老,协调一下,今年南方的秋税,全部从海上走。另外,放开海运限制,对于东南各省的普通商人,完全开放海船运输。”

“臣等领旨。”

“另外,骆思恭,锦衣卫一定要把凶手给逮出来。哼,谋害朝廷命官,胆子真是大得没边了。”

“是,会后臣就责成专人负责此事。”

“好,你们的事情都说完了吧?朕也有两件事要安排一下。”

“臣等恭请皇上示下。”

“首先,朕准备新设四个省。其一是辽东军黄册清查完毕后,建省。吏部要给该省配齐布政司、按察司等机构。从今以后,这个省完全参照内地两京十三省进行管理。至于新省份的名字嘛,就叫辽宁如何?”

“辽宁,辽河流域终于安宁。好啊,皇上,臣无异议。”

“好,臣也无异议。”

辽镇作为大明最大的一个军镇,拥有的人口和土地面积,都不输于内地一个省份。但多年来因为边防压力,却始终只有辽东都司而没有布政司、按察司等民政、司法机构,整个儿就是一个大军镇。

众臣们早就对这种局面不满意了,但早年是迫不得已。而现在?女真臣服,蒙古也臣服了,还留着这么大的军镇干嘛?

所以,辽宁建省,大家一致同意。

“其二,朕准备在西北新设甘肃、青海两省。省城分别定在兰州和西宁。

其三,朕准备拆分湖广,以洞庭湖同纬度为界,将其分为湖北、湖南两省。”

“这......”

皇帝说出后两条后,参会众臣们却没有刚才辽宁建省那般一致同意了。

甘肃、青海建省当然是有道理的:以前这些地方都是陕西省管。但是陕西的省城在西安,与这些地方距离遥远不说,还隔了陇山和秦岭,交通极为不便,政令极不畅通。事实上,从大明建国开始,朝廷对现今甘、青两地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差——统治成本太高,统治效率太低。以至于后来干脆就彻底丢掉了。

现如今,满桂率军将其打回来了,那断然是没有再扔出去的道理。本来众臣以为这些地方可能会封实权亲王呢,没想到皇上居然想建省?看来皇上是铁了心要把海外领土分封给实权亲王,大陆上的土地,都要直辖啊。

这个世界上圣人早就没有了,便是朱由栋这一届内阁里的重臣们,谁都是有点自己的小九九的。在唐、周、福、桂四藩就国后,大明国内诸多亲王都红了双眼:只要有可能,谁愿意做一头被圈养的猪啊?出去做实权国王多好?

所以,最近这些年,会议室内的重臣们,几乎都收到了各路国内藩王的请托:那个,官爷,以后皇上分封的时候,能不能劳您把我们家王爷就国的顺序往前提一提?当然,若是能分个好地方,那就再好不过了。

总之,再让陕西管这么大的地方,肯定是不合适的。既然皇上不准备把这些地方分封给藩王想要建省,那就建吧。左右吕宋、帝汶什么的迟早都要拿下来的嘛。看地图,吕宋岛那么大,南边还有一个面积不小于吕宋岛的棉兰老。足够安置四五家亲王了。

至于说拆分湖广,这个,估计除了湖广籍的大臣外,其他的大臣都是支持的:湖广太大、太强了。一省的经济占了大明的七分之一!经济的强盛,必然促使楚党的强大。这对于非湖广籍的大臣是不乐意看到的。

参会大臣中,很多人想的是怎么削弱楚党。但是朱由栋看到的是:湖广虽然强,但其发展也有问题。北部太强,南部太弱。南部的资源被北部抽得太多,以至于南部的耕地明明比北部多,但就是发展不起来。

所以,为了充分发展整个湖广,必须把湖北、湖南给拆分咯。

“众卿如果对朕的这些想法没有意见,那湖南也建省吧?省城嘛,就定在长沙如何?”

“皇上思虑周全,臣等无异议。”

“那好,大冢宰,这个事情就交给吏部来主办了?”

“臣领旨,会后吏部立刻开始着手安排官员编制、新省份主官人选诸事,争取下一次国务会议上,拿出一个方案。”

“好。说完了新建省份的问题,那朕再说最后一个事情。”

“臣等恭请皇上示下。”

www⊕ ⓣⓣⓚⓐⓝ⊕ ¢ ○

“众卿,煤矿铁矿虽然拍卖,但国家必须有自己完全掌控的大型煤铁基地。毕竟,在可以预见的十年二十年内,煤铁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金标准。有鉴于此,朕准备设立大河套特别开发区。这个地方,有取之不尽的煤矿、铁矿以及发展工业需要的各种资源。朕要把这里,建设成一个标杆。以后,在辽宁鞍山、北直隶宣化、湖北大冶、南直隶的芜湖等地,都要逐一的以煤铁为基础,建设侧重点不同的重工业中心!”

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机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六三零章 朱由栋的决心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应对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炼内功第三二二章 巨人开始觉醒(一)第六五二章 两个人的汇报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四十六章 打脸就要打痛(七)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关国本第五一六章 对奥全面战争第二七零章 万历四十四年第七五八章 鱼饵已经放下第六八七章 请随意做梦吧第二二一章 拿骚的莫里斯(一)第一四六章 曹文诏的家信第九十八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四零零章 王师登陆仁川第四五八章 当家真的不易(一)第二七二章 丙辰会试黑幕(一)第二四一章 大坂的冬之阵(二)第二四四章 大坂的冬之阵(五)第五四三章 五千吨铁甲舰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状第五七七章 农业未雨绸缪第四五五章 许显纯在仰光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东西第三三零章 大明准备反击(一)第三四六章 东海上的决战(三)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七五三章 西路军的统帅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进士们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五一六章 对奥全面战争第五七一章 除恶必须务尽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进士们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鲜(一)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战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四零一章 登陆逐步推进第四章 坑子孙的太祖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二三八章 选妃并不简单(三)第三四六章 东海上的决战(三)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讲纪律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六九一章 燃烧的马六甲第三三二章 大明准备反击(三)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复朝鲜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三九三章 无敌朝阳群众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练甩锅第七四九章 改国策备大战第二六五章 官员们的俸禄(二)第三四四章 东海上的决战(一)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四七一章 这是鸦片战争第三零七章 万历四十五年(一)第二三七章 选妃并不简单(二)第六零二章 奥朗则布代位第四六六章 开阳援助天玑第一六二章 太孙殿下出征(三)第一零一章 我们的海贼王(三)第六二三章 奥朗则布背刺第一零五章 全面进行布局第三一七章 海军事海军了(一)第五十八章 有矿就要守住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三六七章 开阳御驾亲征(二)第二九三章 太孙焦头烂额第一五零章 布局毕欲发动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东西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国松丸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七一五章 后勤陷入窘境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条第六九三章 还有廿六小时第一六五章 山海关定方略(三)第一五零章 布局毕欲发动第一五三章 萧伯芝的表演第一一一章 射雕英雄火爆第七零零章 战争没有停止第一三八章 贫弱的琉球国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报布局第五八九章 一环套着一环第三零四章 会合与反会合第六零六章 飞白剑指恒河第六八七章 请随意做梦吧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劳动法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异
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机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六三零章 朱由栋的决心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应对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炼内功第三二二章 巨人开始觉醒(一)第六五二章 两个人的汇报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四十六章 打脸就要打痛(七)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关国本第五一六章 对奥全面战争第二七零章 万历四十四年第七五八章 鱼饵已经放下第六八七章 请随意做梦吧第二二一章 拿骚的莫里斯(一)第一四六章 曹文诏的家信第九十八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四零零章 王师登陆仁川第四五八章 当家真的不易(一)第二七二章 丙辰会试黑幕(一)第二四一章 大坂的冬之阵(二)第二四四章 大坂的冬之阵(五)第五四三章 五千吨铁甲舰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状第五七七章 农业未雨绸缪第四五五章 许显纯在仰光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东西第三三零章 大明准备反击(一)第三四六章 东海上的决战(三)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七五三章 西路军的统帅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进士们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五一六章 对奥全面战争第五七一章 除恶必须务尽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进士们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鲜(一)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战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四零一章 登陆逐步推进第四章 坑子孙的太祖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二三八章 选妃并不简单(三)第三四六章 东海上的决战(三)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讲纪律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六九一章 燃烧的马六甲第三三二章 大明准备反击(三)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复朝鲜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三九三章 无敌朝阳群众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练甩锅第七四九章 改国策备大战第二六五章 官员们的俸禄(二)第三四四章 东海上的决战(一)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四七一章 这是鸦片战争第三零七章 万历四十五年(一)第二三七章 选妃并不简单(二)第六零二章 奥朗则布代位第四六六章 开阳援助天玑第一六二章 太孙殿下出征(三)第一零一章 我们的海贼王(三)第六二三章 奥朗则布背刺第一零五章 全面进行布局第三一七章 海军事海军了(一)第五十八章 有矿就要守住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三六七章 开阳御驾亲征(二)第二九三章 太孙焦头烂额第一五零章 布局毕欲发动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东西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国松丸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七一五章 后勤陷入窘境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条第六九三章 还有廿六小时第一六五章 山海关定方略(三)第一五零章 布局毕欲发动第一五三章 萧伯芝的表演第一一一章 射雕英雄火爆第七零零章 战争没有停止第一三八章 贫弱的琉球国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报布局第五八九章 一环套着一环第三零四章 会合与反会合第六零六章 飞白剑指恒河第六八七章 请随意做梦吧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劳动法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