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议事

今日的太极殿比往常时候要多一些人,最为明显的则是最靠前的三位身影,在平日里这三个人很少会出席早朝,即便是今日殿试这三人一起出席似乎也显得今日得早朝有些不同寻常。

跪安之后则是群臣上奏的时间,在武皇未早朝得时间这些个琐事则会发往六部的各个相关衙门,如若比较重要的事则是会上奏到三阁之中然后再由三阁阁老与武皇商议决断。

太极殿之上,武皇坐在那张龙椅之上手指轻轻敲动,不时有一两个臣子出列上奏一些事,但是这些个小事甚至都用不着他出声便有相应的人去响应,这都是太师徐博温的功劳。

各司其职,合管其事,治大国如烹小鲜。

“各位大臣们,今日恰逢殿试,一些日常事宜若是不是很重要便不必上奏了,发往各个衙门自行处理吧!”最终武皇听的有些无聊于是开口出声,他这么一说下面的人自然言听计从,于是一时间太极殿中陷入了一片安静。

“今日除了殿试之后朕还有一些事想要问问诸位的意见,看看你们都是什么看法!”武皇随意换了个比较舒服的姿势坐好然后重新审视众臣。

听到武皇如此一说下面的臣子一时间都有些紧张起来。

武皇平素里很少会亲自去议事,更多的时间则用在修行以及一些幕后的事上,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是平庸无能之辈。

武皇每次出声则代表整个天渊则会有大的变动出现,上一次则是让杨王出玉陵,这一次不知又有何事。

“首先要说的则是朕有一个想法,朕打算在这天渊国内建造三百六十座庙,庙起名为纵横!”武皇的语气很平淡,就如同再去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但这件事对群臣来说却如同波澜涌动一般。

听到三百六十座这个数字户部尚书来还富的眼皮子跳了一下,他伸了伸脖子然后准备想要说些什么,但看了看最前面的三位身影没有动作于是他又稍稍稳了稳身形。

户部尚书这位出银子的大佬都未曾发声,那么同样关系到他的范畴之内的工部尚书万井树自然也很懂得,所以他也选择先观望一番。

毕竟是武皇亲自提出来的事,自然不会无端随意提出,而且这与户工两部息息相关的事两人都没有出声,那么和其它几部更是关系不大,自然也不会有人先冒这个头。

除此之外,群臣之中最为有话语权的那三位大佬都没有出声,他们又哪里有什么说话的权利呢?

对于此事,武泰阁的阁主毋何雄挑了挑眉没有什么想要说的,武泰阁的阁主虽然是三阁之中年纪最轻的一位但却也是处事最为圆滑的一位,比之其它两位阁主倒是多了几分狡猾。

三阁之中读书人程珏最为方正,一身读书人的浩然正气让人极为佩服。而天星阁的阁主则最为神秘,甚至一般的大臣们连名字都不知道,露面也最少。

而毋何雄则与他们完全不同,毋何雄平日里最喜与下面的臣子们插科打诨。偶尔还喜欢喝点小酒。是平素里最为平易近人的一阁阁主。

这三人之中他毋胖子玲珑心思又如何会先出口呢?反正按照他的猜测,即便是他不开口,旁边这位素来极为不讨喜的程老夫子也会开口的。

“不知陛下所建这三百六十座纵横庙所为何事,是否为了民生社稷?”果然,果然程珏最先忍不住开口。

一听程珏的话旁边的毋胖子便咧了咧嘴有些无语,这程老夫子开口果然是带刀子的,一句话便让武皇有些难以接话。

他的话意思很明显,陛下如果若是觉得这纵横庙和民生社稷没有什么关系那可要找好一个理由说服我程珏了,不然我一定会“直谏”到底。

“果然还是你这个程铁牙最先忍不住,大家看看,朕还在想是户部尚书先憋不住还是工部这位尚书大人先叫苦,结果还是咱们这位程老夫子最先忍不住啊!”武皇笑着看着群臣开口,随之又摇了摇头颇为无奈。

“看起来今日朕要不给你个交代,你一定是抱着让朕放弃的态度准备好谏言的!”

“臣子直谏,圣君之恩,今日殿试,若是能多几个敢于直谏之臣,那一定是我天渊之幸。”程珏说的理直气壮,让原本想要开开玩笑的武皇一时间倒是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你一个就够朕受的了,若是再来几个朕这太极殿之内还要不要一刻安宁了!”武皇没好气道。

“陛下说的对,若是群臣人人都像你这程书呆子那别说是陛下,我毋胖子就最先受不了要被你烦死了,有一个就好,有一个就够。”对于武皇的话群臣不过是展颜一笑而已,一个是君主一个是文华阁阁主,他们之间的调笑除了同为三阁之一的武泰阁阁主敢于接茬,他们又哪里敢出声呢?

对于毋胖子的言语程珏混不在意,他很直言道:这并非我所说,而是圣人之言,莫非你觉得那些个圣人的话都没有道理?

程珏的话一说出口一向能言善道的毋何雄也为之气结,他向来不会在读书上下功夫,哪里能知道程珏这句话是不是哪个圣人所说的话?

“算了算了,毋胖子你也别说了,要论讲道理,你和朕加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朕还是乖乖交代了算了。”武皇摆了摆手阻止了想要继续开口的毋何雄。

武皇这么一说群臣的注意力立刻开始重新集中起来,其实他们自然也想知道这三百六十座纵横庙的用意在何。

要知道自天渊建国之后虽然不反对那些修行之人但要说支持也够呛,尤其是经历了杨王梁王两人灭两宗门之后朝堂和江湖的关系则一直比较尴尬。

江湖四教已灭其二,余下一个为儒教和天下读书人息息相关,和天渊国祚荣辱与共自然不必多说。另外则就是道教,而自天渊建国之后道教则一直很支持天渊朝堂的一些规矩,另外加上后来的武德宗又被武皇封为道家正统,这样一来这两教算是得以幸存。

但即便是如此,天渊国也从未大规模建造过什么类似于那种得以享受人间香火的建筑。和天渊国关系极为要好的武德宗尚且不过是在九龙山之上可以享受天渊百姓朝拜而已,至于相对比较偏激的魔教祭坛以及和天渊国国祚不合的佛教则是被明文禁止的。

当然,这四教之中除了儒家除外。不同于其余三教,儒家的思想在几位圣人的变革之下一直都和世俗王朝的利益相统一,尤其是在之后的儒教儒尊董圣人的提倡之下更是如此,所以对于儒家不只是天渊,其余几国的王朝也并未太过排斥。

更何况儒家从来未曾有过什么需要普通百姓朝拜上香之类的教义宣传,至多也就是各个书院学宫之中会有一些处于礼待的祭祀供奉一些个儒家圣人,这些对于那些王朝统治没有半分坏处,甚至反而有利于长治久安,他们自然何乐而不为。

如今武皇亲自提出要在这天渊境内建庙三百六十座,既然是庙那么难免会有祭祀的东西,究竟会是什么则需要武皇来揭晓了。

“朕所建纵横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庙宇建筑,自然也不可能用来求佛拜神,所谓的纵横庙只在两个字,纵横而已。”武皇面对群臣正声道。

听到武皇所说程珏的脸色有些变化,而下面有几位懂得比较多的,对于大秦以及更为早的上古时代了解比较深的大臣听到武皇的话都有些神情愕然。

据说上古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就有一家名为纵横。纵横一家最为擅长纵横捭阖,通过合纵连横而游说于世,只是这一派过于刁钻而左右迎合最终不复存在了,没想到如今又被武皇重新提了出来。

“这三百六十座纵横庙主要的作用则是加强我们整个天渊之间的联系,到时庙宇建成之后我和博温以及天星阁老等人将会辅之以矩阵和一些特殊的法门,到那个时候所有纵横庙之间则会存在一定联系,自可用于相互交流甚至于来往传送一些个东西,如此一来各个州府路台联系起来就没有那么困难了。”武皇很简单的讲了一些关于这纵横庙的作用。

武皇说的云淡风轻但是下面的大臣们则面面相觑,这真是在朝堂之上,若非如此,若非武皇在这里恐怕早就炸锅了。

虽然天渊世俗与修行之人早已相互交融,而很多个山上修行之人的法门也见过不少。比如玉陵城的百姓就曾见到过芈平一人造成一**日从天空砸下,也曾见过杨王开天门之时的滚滚天雷以及一人裹挟天雷而登天,但是像是武皇所说的这种纵横庙的法门还从未有人见过。

可在一国之内互通有无,甚至可以传送一些个东西这简直是骇人听闻,别说是天渊,便是整个大陆五大王朝怕是也从未有人能实现过。

一国之内别说是其他,只要信息可短时间之内互通便足矣改变整个国家的运作,如此一来天渊离发展成为整个大陆最为强盛的王朝又近了一步。

第四十二章 山顶风景大好第一百零五章 不能纵虎便杀虎第三十五章 愿持你所持之剑第一百零一章 不管与我无关之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连番大战(二)第三十章 出塔不可同日而论第一百四十章 陈年旧事第八章 愿此生可护你安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榜第七十九章 不知是否天上来人第五十四章 我来不代表输第一百零六章 我于此时起,不为蛰虫伏第一百五十一章 国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剑圣出剑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的文脉道统第三十五章 愿持你所持之剑第一百六十八章 战国旧事第三十七章 秋水亭合会第三十六章 谁道纨绔不成龙第一百四十三章 记忆中的分道扬镳第一百三十八章 若教我身死第二十七章 相望泪两行第三十六章 谁道纨绔不成龙第一百六十四章 独占八斗第一百四十二章 是非分明也是空第一百三十四章 满城扬我名第一百五十章 拉开序幕第三十二章 一剑便是一品第一百九十九章  合书之人(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外第六十三章 你不求道,可曾求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波澜而兴第二百零一章 与仙人对峙第一百九十二章 联手镇压第一百六十章 气象蔚为大观第一百三十六章 世上不缺天纵奇才第一百八十三章 说服第十章 世人于我如镜花第二十七章 相望泪两行第四十六章 我心所属,南楚之南第二十四章 当杀戮成为一种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想对这个天下讲道理第六十六章 感知不感知第一百七十三章 困龙升天的契机第四十二章 山顶风景大好第六章 旧人旧景不依旧第二十八章 身化飞仙种子第五十九章 连番激战第八十五章 真人拦圣人第一百七十章 战国旧事(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前日之事不可留第一百零六章 我于此时起,不为蛰虫伏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领其职第二十三章 一步可成势第一百九十五章 连番大战(三)第九十四章 笔下万千气象生第四十六章 我心所属,南楚之南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一百七十章 战国旧事(三)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一百八十三章 说服第九十五章 经史文章笔落惊风雨第七十七章 有人守阵,有人破阵第九十七章 杨家于人间的意义第一百三十二章 来自宫里的帖子第六十三章 你不求道,可曾求心第二十六章 一剑斩天龙第一百零三章 儒圣一脉两三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连番大战(三)第二百章 人间之人第二十六章 一剑斩天龙第三十八章 要挟第四十八章 端坐于此,静候佳音第一百六十四章 独占八斗第一百六十四章 独占八斗第一百六十九章 战国旧事(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人夺魁,两人古怪第一百一十七章 离开玉陵的少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人夺魁,两人古怪第九十六章 文魄第二十八章 身化飞仙种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入塔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羲颐的请求第二十四章 当杀戮成为一种第六十章 各方猜忌第一百零五章 不能纵虎便杀虎第二十八章 身化飞仙种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能者多劳第二百零七章  路见山村第六十九章 悠悠之口保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剑圣出剑第一百零九章 千篇文章一人惊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杨家倾覆第六十八章 各自归位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的文脉道统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羲颐的传承(三)第七章 无知是把杀人刀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议事
第四十二章 山顶风景大好第一百零五章 不能纵虎便杀虎第三十五章 愿持你所持之剑第一百零一章 不管与我无关之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连番大战(二)第三十章 出塔不可同日而论第一百四十章 陈年旧事第八章 愿此生可护你安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榜第七十九章 不知是否天上来人第五十四章 我来不代表输第一百零六章 我于此时起,不为蛰虫伏第一百五十一章 国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剑圣出剑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的文脉道统第三十五章 愿持你所持之剑第一百六十八章 战国旧事第三十七章 秋水亭合会第三十六章 谁道纨绔不成龙第一百四十三章 记忆中的分道扬镳第一百三十八章 若教我身死第二十七章 相望泪两行第三十六章 谁道纨绔不成龙第一百六十四章 独占八斗第一百四十二章 是非分明也是空第一百三十四章 满城扬我名第一百五十章 拉开序幕第三十二章 一剑便是一品第一百九十九章  合书之人(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外第六十三章 你不求道,可曾求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波澜而兴第二百零一章 与仙人对峙第一百九十二章 联手镇压第一百六十章 气象蔚为大观第一百三十六章 世上不缺天纵奇才第一百八十三章 说服第十章 世人于我如镜花第二十七章 相望泪两行第四十六章 我心所属,南楚之南第二十四章 当杀戮成为一种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想对这个天下讲道理第六十六章 感知不感知第一百七十三章 困龙升天的契机第四十二章 山顶风景大好第六章 旧人旧景不依旧第二十八章 身化飞仙种子第五十九章 连番激战第八十五章 真人拦圣人第一百七十章 战国旧事(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前日之事不可留第一百零六章 我于此时起,不为蛰虫伏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领其职第二十三章 一步可成势第一百九十五章 连番大战(三)第九十四章 笔下万千气象生第四十六章 我心所属,南楚之南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一百七十章 战国旧事(三)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一百八十三章 说服第九十五章 经史文章笔落惊风雨第七十七章 有人守阵,有人破阵第九十七章 杨家于人间的意义第一百三十二章 来自宫里的帖子第六十三章 你不求道,可曾求心第二十六章 一剑斩天龙第一百零三章 儒圣一脉两三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连番大战(三)第二百章 人间之人第二十六章 一剑斩天龙第三十八章 要挟第四十八章 端坐于此,静候佳音第一百六十四章 独占八斗第一百六十四章 独占八斗第一百六十九章 战国旧事(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人夺魁,两人古怪第一百一十七章 离开玉陵的少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人夺魁,两人古怪第九十六章 文魄第二十八章 身化飞仙种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入塔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羲颐的请求第二十四章 当杀戮成为一种第六十章 各方猜忌第一百零五章 不能纵虎便杀虎第二十八章 身化飞仙种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能者多劳第二百零七章  路见山村第六十九章 悠悠之口保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剑圣出剑第一百零九章 千篇文章一人惊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杨家倾覆第六十八章 各自归位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的文脉道统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羲颐的传承(三)第七章 无知是把杀人刀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