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试之后

当时那位端茶送水伺候别人的小厮只是小声的嘀咕了一句:“武皇和杨王他们武道修行再高又有什么用?这玉陵城内的武道高手再多又能如何?老百姓还不是照样过苦日子?该没吃的还是没吃的,该被富人们鱼肉还是鱼肉。”

那个上了年纪的小厮的声音很小但是还是被杨文锋听到了,那时的杨文锋还未行走江湖,还未看过很多这天渊真正的百姓的人间疾苦,所以对于那位小厮的话杨文锋虽然感觉有些凄凉但其实当时的感触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刻。

但毕竟是活过一世的人,对于这个心结杨文锋也曾有意无意的问过一些个品花楼的姑娘以及一些个龟工小厮,而他们的答案几乎都是如此。

在后来杨文锋远走江湖八千里,走了那么多的路见了那么多的人之后杨文锋才正真明白他们这些答案的意义所在。

而这些个答案也是杨文锋此次对于今科殿试的一个答案。

论修行之人与世俗的关系,或者说是王朝与百姓的关系无非就是那么几种而已。若能同兴而兴那么百姓才盼着有点关系,如若不然,即便是这天渊王朝吸纳再多的修行之人,再有人间天上的气象那也和百姓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若是王朝衰败会影响到那些泱泱百姓的过活,那恐怕便不是没有半毛钱关系了,到那个时候恐怕就是人人要恨要怨欲推翻而后快的关系了。

在那篇文章的末尾杨文锋写了几句话,而这些话多少有些“大逆不道”的意味在里面,只不过杨文锋料定武皇如今不会对他如何,既然大闹翰林院都忍了过去这区区一篇文章又算的上什么呢?

更何况那句话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问句。

杨文锋在那文章的末尾问道,这世俗是否只在天渊,这天渊是否只在一家之姓?

其实谁都没有注意到一点,就连杨文锋自己也没有注意到,他写的这些原本是不可能字字都留存在此方特殊书案之上的,除非他身负的文脉气运超出了此方特殊规则的约束,但如今场中的徐博温分明未曾感觉到半分的文脉气运的痕迹。

事实上在杨文锋写那篇殿试文章的时候中途他曾有好几次都有些神情恍惚,这对于文章讲究浑然天成的他来说是极为罕见的,这一次如此,上一次凝聚文魄的时候亦是如此。

他的脑海之中不由闪现过上一世那些个文坛先贤的传世文章,闪现过那些文章之中的道理与情形,似乎他化身为那些个先贤,又或者是那些个先贤与他融为一身一般。

杨文锋不知道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出现,只不过现在他隐隐觉得这似乎与他能够来到这一世有些关联。这是他迄今为止最大的秘密,就连他自己对于此事都一无所知。

之前很多人都曾说过他杨文锋身上不负半分气运,就连之前那武德宗化龙而来的老不死也这样说过杨文锋,但是杨文锋偏偏能够凝聚文魄,如今又能在这书案之上留下一整篇的笔墨文章,这一切在他自己看来都和他的来历有很大的关系。

但偏偏他根本没有半点映象,他只是记得他当初病入膏肓之后便与世长辞,之后重新有了意识便投身于杨文锋这个小小身体之中,便不得不接受如今这个身份和局面。

好在如今看起来似乎对于杨文锋来说影响并不是太大也不是到了那种必须解决的地步,如此一来倒是可以暂时搁置于一旁了。

如今的场上最为引人瞩目的那荀攸一人独占八分气运已经结束,而对于那些个观摩的官场大佬们来说值得他们为之惊叹的便也只有如此了,所以在这之后之前那份气势恢弘与举世瞩目的场面便只剩下余温而已了。

而今科殿试到了现在时间也确实差不多了,好在没有继续再起波澜,这倒是让徐博温松了口气,毕竟这一次殿试出现的波澜就已经够多了。

按照事先定下的时间但如今已经刚好到了,时间一到之后众人手中的毫笔便自然而然消散殆尽,唯一留下的便是他们之前的那方书案了。

“今科殿试到如今便结束了,而今科科举也在此时结束,诸位已经在会试榜上有名,之前也经过了问心之局如此一来诸位便皆是我天渊的贡士了,今日即便你们在殿试之中的成绩不太好也没有必要太过丧气,因为你们今后都将入我天渊仕途,无论是在这玉陵还是在玉陵之外广袤的天渊它处你们都将是我天渊朝堂的一员。

另外,我今日破例提醒诸位一句,未来我天渊朝堂会有变革,所以诸位未来还有的是机会一展宏图,至于最终能如何立足全看诸位的了。”原本立足于半空之上的徐博温此刻不知不觉已经站在了广场之上,他看着场中所有的士子眼神中出现了罕见的柔和之色。

原本徐博温这番话是没必要多说的,最终按照科举的规矩行事便好,至于那些有可能在此次殿试之中被打击到最终迷失本心的士子们按理来说也是被放弃的对象,未来能否在朝堂之上把握住那弥足珍贵的机会就看他们的造化才对。

经历过当年那么残酷的世道按理来说他早已该变得铁石心肠才对,但是今日看到如此多的士子见到如此多的斑驳文运徐博温一时间有些神情恍惚,心中也不由泛起了一丝涟漪。

或许是他更希望这些读书种子能尽可能多一些,尽可能在未来的路上少夭折一些,如此一来也算得上是他为这些士子们将前路略微铺平一些罢了。

听到徐博温的话一身正黄龙袍的武皇神色不由有些恍惚,看着场中那些已殿试完毕的士子们,他们虽大多数有些不甘与失望但实际骨子里还是挺意气风发的。相比较而已他想到了当初的徐博温和那个时候的李凉。

和如今的读书人相比较,那个时候的徐博温与李凉蕴袍傍身,面黄肌瘦如同难民,言语之中也没有所谓的之乎者也和圣贤道理,但就是这么两个人一个助武皇成就如今天渊国之局面,另外一个和杨继造就了天下最无敌的杨家军,想想就觉得如同一个传说。

“博温你当真是变了,和当初我认识的那个最为嫉恶如仇,最为义愤填膺的那个徐博温当真不可同日而语,是我对不住你,我天渊对不住你。”看着那个早已不在年轻的徐博温武皇在心里默默道。

他没有用朕这个字眼,在他的心里他和徐博温便一直不是君臣那样的关系,尤其是如今,能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身旁的故人似乎便只有一个徐博温了。

“接下来你们稍作等候,由陛下与我,以及各位中枢重臣来评定此番殿试的结果,此时此方天地为一残存的远古遗址,你们可静心感悟,至于能否有所得,则看你们机缘如何。”该说的徐博温已经说了,甚至于本不该说的他也透漏了一二,至于未来这些士子们能有几人脱颖而出便不归他徐博温去操心了。

接下来徐博温身形一闪便出现在了大殿之上,他先是拱手对着武皇遥遥一拜然后朗声开口:“呈我天渊陛下,今科殿试已完毕,幸不辱命,今科会试共录用贡士八百一十二人,如今殿试文章已成,当由陛下裁定。”

徐博温的声音在飘渺不定的虚幻大殿之中骤然响起,而群臣也彻底从之前的各种心思之中回过神来,相比较之前的殿试,这一次殿试的结果对于他们来说比之往昔更为重视。

刚才从武皇的话语之中他们已经得知了一些隐晦的消息,按照武皇的意思这一次科举很可能是天渊朝堂吏制改革之中的一个契机,如此一来此次科举之中的佼佼者一定是未来可期,甚至有些人在未来朝堂上的攀升速度注定会骇人听闻,如此一来他们则更该留心才是。

若是站对位置裹挟风雷之势扶摇而上还好说,若是一个不小心站错了位置得罪了不该得罪之人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博温请起,此番科举倒是辛苦你了,等此番得空了朕让皇后亲自下厨给你做几道可口的小菜,到时候你可莫要推说朝事不和朕喝个痛快啊。”武皇笑着抬了抬手示意徐博温免礼,他这番话说出口群臣早已见怪不怪了。

太师徐博温和武皇的关系这些年便一直如此,加之徐博温为人虽刚正不阿不苟言笑但是却生性淡漠名利,朝堂之事只要不触及底线徐博温一般也懒得计较,加之平素里行事极为谨慎低调,一时间有些人即便是看不过眼也无处使劲,所以徐博温如此木秀于林也一直和群臣相安无事。

另外最重要的依旧是武皇的态度使然,若是武皇对于徐博温的态度也和杨王那般晦暗不明说不准如今徐博温的处境也和杨王一般无二。

第一百四十章 陈年旧事第五十八章 杨家二郎美名传第七十六章 一抚一刀散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人并肩而行第八十八章 书生入城 少年读书第二十五章 入一塔再入一塔第一百零三章 儒圣一脉两三人第一百零七章 遇到最好的杨文锋第四十九章 就是有银子第十九章 江湖影子往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今日之事多烦忧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代桃僵的布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能者多劳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八十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七十八章 有人闲庭信步战成势第一百五十章 拉开序幕第三十九章 前不见文,后不见武第二十六章 一剑斩天龙第一百八十二章 塔中心酸唯自知第一百三十三章 相看两相厌第三十五章 愿持你所持之剑第二百零二章   师徒相见第六十章 各方猜忌第八十九章 儒风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第三十三章 坐等局势开第三十四章 一步超脱的是心第二百零二章   师徒相见第一百八十二章 塔中心酸唯自知第一百三十一章 木刀少年的往事第四十四章 仙人一指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五章 痛之为痛视至痛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领其职第八十八章 书生入城 少年读书第十章 世人于我如镜花第一百三十七章 纵横庙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一百九十六章 剑圣出剑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人夺魁,两人古怪第一百三十八章 若教我身死第二百章 人间之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杨家有子露峥嵘第三十五章 愿持你所持之剑第一百五十六章 仙人不敢胡闹第二章 铁令,如王亲临第七章 无知是把杀人刀第一百七十一章 群臣无力又无奈第三十三章 坐等局势开第九十八章 我杨家将一往无前第九十章 天地正气流于朝堂第七十五章 向天借一刀第十六章 父子二人齐上殿第一百七十五章 离开玉陵前的准备(二)第三章 往事如烟欲登楼第六十八章 各自归位第二十五章 入一塔再入一塔第三十六章 谁道纨绔不成龙第一百零六章 我于此时起,不为蛰虫伏第四十九章 就是有银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羲颐的请求第一章 归京,一人惊一城第一百五十章 拉开序幕第一百七十八章 态度转变第十六章 父子二人齐上殿第一百七十六章 重登太极殿第五十六章 一指不知第六十八章 各自归位第八十一章 与天上地下讲道理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入塔第九十二章 千万人争相而上的科举第四十七章 柳暗花明后无村第四十四章 仙人一指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对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掌中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议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往昔流年似云烟第七十一章 飞扬跋扈为谁雄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杨家倾覆第一百零四章 峰回路转又一途第十一章 府依旧,人依旧第四章 嬉笑胡闹风起时第二百零三章 一人碾压仙人第三十六章 谁道纨绔不成龙第一百三十三章 相看两相厌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上人间齐齐登场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相看两相厌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脉气运为一斗第一百二十七章 相敬也相杀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人携带世界拦路第一百六十章 气象蔚为大观第八十三章 我欲乘风归去第一百七十四章 离开玉陵前的准备第一百三十八章 若教我身死第三十二章 一剑便是一品第五十四章 我来不代表输第十章 世人于我如镜花第二百零一章 与仙人对峙
第一百四十章 陈年旧事第五十八章 杨家二郎美名传第七十六章 一抚一刀散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人并肩而行第八十八章 书生入城 少年读书第二十五章 入一塔再入一塔第一百零三章 儒圣一脉两三人第一百零七章 遇到最好的杨文锋第四十九章 就是有银子第十九章 江湖影子往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今日之事多烦忧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代桃僵的布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能者多劳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八十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七十八章 有人闲庭信步战成势第一百五十章 拉开序幕第三十九章 前不见文,后不见武第二十六章 一剑斩天龙第一百八十二章 塔中心酸唯自知第一百三十三章 相看两相厌第三十五章 愿持你所持之剑第二百零二章   师徒相见第六十章 各方猜忌第八十九章 儒风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第三十三章 坐等局势开第三十四章 一步超脱的是心第二百零二章   师徒相见第一百八十二章 塔中心酸唯自知第一百三十一章 木刀少年的往事第四十四章 仙人一指第一百一十章 一张卷子引起的轰动第五章 痛之为痛视至痛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领其职第八十八章 书生入城 少年读书第十章 世人于我如镜花第一百三十七章 纵横庙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一百九十六章 剑圣出剑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人夺魁,两人古怪第一百三十八章 若教我身死第二百章 人间之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杨家有子露峥嵘第三十五章 愿持你所持之剑第一百五十六章 仙人不敢胡闹第二章 铁令,如王亲临第七章 无知是把杀人刀第一百七十一章 群臣无力又无奈第三十三章 坐等局势开第九十八章 我杨家将一往无前第九十章 天地正气流于朝堂第七十五章 向天借一刀第十六章 父子二人齐上殿第一百七十五章 离开玉陵前的准备(二)第三章 往事如烟欲登楼第六十八章 各自归位第二十五章 入一塔再入一塔第三十六章 谁道纨绔不成龙第一百零六章 我于此时起,不为蛰虫伏第四十九章 就是有银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羲颐的请求第一章 归京,一人惊一城第一百五十章 拉开序幕第一百七十八章 态度转变第十六章 父子二人齐上殿第一百七十六章 重登太极殿第五十六章 一指不知第六十八章 各自归位第八十一章 与天上地下讲道理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入塔第九十二章 千万人争相而上的科举第四十七章 柳暗花明后无村第四十四章 仙人一指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对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掌中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议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往昔流年似云烟第七十一章 飞扬跋扈为谁雄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杨家倾覆第一百零四章 峰回路转又一途第十一章 府依旧,人依旧第四章 嬉笑胡闹风起时第二百零三章 一人碾压仙人第三十六章 谁道纨绔不成龙第一百三十三章 相看两相厌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上人间齐齐登场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相看两相厌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脉气运为一斗第一百二十七章 相敬也相杀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人携带世界拦路第一百六十章 气象蔚为大观第八十三章 我欲乘风归去第一百七十四章 离开玉陵前的准备第一百三十八章 若教我身死第三十二章 一剑便是一品第五十四章 我来不代表输第十章 世人于我如镜花第二百零一章 与仙人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