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九章 当年楚地有白楼

当那个快要年过半百,却仍旧不失风采,反倒是如同一坛有了岁月的老酒越发有味道的武宁府主开口说出谢淮阴三个字的时候,那个看门的门房却不是流露出惊讶的神色,反倒是脸色慌张。

谢淮阴站在原地,重复了一句之前言语,呵呵笑道:“麻烦通报一声?”

若是不是自报家门,谁能想到这么一位北海江湖板上钉钉的天下第一会如此温声笑语的与人交谈?

门房一怔,随即慌张向府内跑去,连大门都没来得及关上,实际上关不关上也都不是什么大事,在这位公认的北海江湖第一人面前,难不成多两扇大门就拦得下了?

只怕不是这个理儿!

谢淮阴伸手把那扇用漆刷的光亮的大门拉过来,算是替宅子主人关上门,而这位武宁府主则是只牵着那匹马,耐心等着府邸里来人。

显得极有耐心。

等了整整半柱香之后,大门才被一个华服老者重新打开,那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打开大门,一看到这位武宁府主,即刻便躬身行礼,“老夫魏迎春,不知道府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府主恕罪!”

在这个武宁府说话便是最管用的宁府城里,大抵人人见了谢淮阴都要做出如此姿态。

何况现如今这魏府里前些日子才出了一档子事,便是事关武宁府,今日又是谢淮阴亲自驾临,很难让人不觉得畏惧。

谢淮阴看了这个华服老人一眼,笑着把他扶起来,只是笑道:“魏仙武道修为高深,本该做出些有益于北海江湖的事情才对,可谁知道偏偏成了这般恶贯满盈之人,现如今被我击杀,原本不是大事,只是想着有关魏家,这才来给老爷子通报一声,并未生出其他心思,魏家是魏家,魏仙是魏仙,不可混为一谈。”

魏迎春如释重负,这才抬起头来,魏仙原本便是他魏家子弟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位,早在弱冠之年便在北海江湖闯出名堂,迈入不惑之后便更是稳居北海江湖前十,因为同时居住在宁府城里,期间曾几次上门挑战谢淮阴,虽然无一例外都是败在谢淮阴手上。

可谢淮阴对此人依旧是很欣赏,直言不出二十年,魏仙便有问鼎天下第一的可能,魏仙武道天赋不低,又有谢淮阴青眼相加,应当是前程似锦。

可谁也没有想到,在最后一次上门挑战谢淮阴之后的第二年起,北海江湖便传出了许多关于魏仙大肆屠杀江湖高手的事情,许多成名已久的江湖前辈都惨遭毒手,为此谢淮阴不惜亲自走出武宁府,将这位当初被他看重的后辈格杀,为得便是还北海江湖一个安宁。

如今魏仙已死,谢淮阴返回宁府城,顺便来告诉魏家一声,并非是要追责魏家。

魏迎春提起魏仙,也是哽咽不已,“那孽子当初练武便视府主为毕生追赶的对象,谁知道武道修为倒是追的很快,可品行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如今死在府主手上,也算是不枉此生,若是因此让府主受了伤,才是那孽子的罪过!”

谢淮阴低声劝慰道:“老爷子尽管操办丧事,若是有人为此刁难魏家,我谢淮阴定然要管一管,人死之后,所欠的都一一还清了,再没有什么债是需要未亡人来还的了。”

魏迎春本来便是强忍泪水,此刻听到谢淮阴这般说,竟然是再也忍不住了,泪流满面,让人看了也觉得心疼不已。

谢淮阴轻声劝慰几句,然后才告辞离去,牵着马消失在长街尽头。

等到这位谢府主的身影真是不可见之后,魏迎春才缓步走回府邸,身旁的门房轻声询问道:“老爷,这大少爷的丧事如何操办?”

魏迎春停下脚步,冷笑道:“自然是依着府主的意思大肆操办,以彰显他的仁义。这匹夫想做什么便由着他做,形势如此,何必担忧什么。”

门房有些为难,“若是大少爷的仇家来捣乱?”

魏迎春笑了笑,“不还有武宁府吗?怕什么。”

门房哦了一声,但实际上还是没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倒是魏迎春走进府邸之后,便独自绕过大半个院子,来到一处偏僻小屋子前,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口,轻声说了句,“果然如仙师所料,那匹夫登门了。”

屋子里传来不轻不重的一声嗯,然后很快便没有了声音。

即便是没有了魏仙这个顶梁柱,魏迎春还是有仍旧在江湖上有一席之地的魏家,原本怎么看都不该如此,但是就是这般奇怪,在里面没有了声音之后,魏迎春缓慢转身,就这样离开此处。

——

酒楼之中,鱼凫和常临不在,就剩下李扶摇一个人坐在桌前,看着不远处的那个壮汉。

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李扶摇之前的一声大侠,才打破了这份尴尬。

那汉子听到那年轻人一番言语,露出笑意,豪迈笑道:“请你喝酒!”

说是请,但实际上在话音落下的同时,他那桌上的一壶酒水瞬间从酒壶里倾泻而出,如同一条水蛇激射而来,绝非一般人能喝得起这酒的。

李扶摇一拍桌子,桌上的一个瓷碗被震荡而起,落下之后,移了位置,但是这便是正正好好的接住那条酒水所化的水蛇,更为难能可贵的则是这一一条水蛇入碗,没有洒出分毫酒水。

此刻酒楼里并无旁人,就连那个掌柜的都到了后厨帮忙,若不是如此,被旁人看见了两人之间的斗法,只怕会瞠目结舌,这种神通,想来也只能像是谢府主那一类的江湖顶尖高手才能做出来的吧?

李扶摇接到酒水,却没有端起来一饮而尽,在汉子眼中便是缺乏了些豪气,可李扶摇按住酒碗,轻笑道:“酒水不多,大侠独饮吧。”

话音尚未落下,酒碗里的酒水便如之前一般,尽数激射回去,这是来时是一条水蛇,回去的时候却是一柄水剑。

汉子哈哈一笑,拿起酒壶尽数接下,然后一饮而尽。

汉子抹了把嘴之后,笑着问道:“如此年轻,便有这份境界,只怕是小邑楼都没办法教导出这种弟子吧,阁下是逗留在北海未曾离去的山上人?”

北海圣丹一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三年,但是也绝不是此地已经没有了修士。

除去一些本就是北海人的修士之外,说不得还有一些外地修士仍旧为了圣丹,而留在北海,迟迟不肯离去。

只是看着李扶摇背负剑匣,那汉子是把李扶摇当作野修一类,没有往三教修士方面去想。

三教修士背靠大树,自然不好招惹,可若是一般野修,便没有这么多讲究。

李扶摇笑道:“孤魂野鬼,四处游荡。”

这般模棱两可的话,让人摸不清楚底细。

汉子思索片刻,方才试探问道:“阁下来宁府城,也是为了那本秘籍?”

李扶摇一怔,随即疑惑道:“什么秘籍?”

汉子仔细打量李扶摇的神色,发现不似作伪,这才心头有些苦涩,这种事情,自己直白问出口本来就不妥,现如今还问的是一个原本就不知道的修士,现如今他知道之后,若是想着喝一杯羹怎么办?

只是从刚才短暂交手来看,汉子倒是觉得这年轻人有极大可能不是他的对手,可若是真是一个根正苗红的三教修士,之后还藏有许多法器又当如何?

夺宝一事,只怕要平添几分意外。

李扶摇见汉子不再说话,也没有继续开口,行走江湖,本就忌讳交浅言深,尤其是他才和那人第一次见面,要是这样就各自像是倒豆子一样把各自的秘密倒出来,只怕也有些匪夷所思。

李扶摇现在有些疑惑鱼凫的去向,为何这么久了,都没回来?

那汉子思索很久,忽然提起那杆大戟走向李扶摇这桌,把大戟随意放在离着李扶摇不远处的墙角,然后坐下低声问道:“愿不愿意一起做笔买卖?”

李扶摇笑着低头,轻声道:“愿闻其详。”

对于秘籍,李扶摇本来便不感兴趣,只是想着是在宁府城里,这里的一静一动都要被那位谢府主尽收眼底,既然是如此,倒不如好好看看这到底是一桩什么事情,若是有可能和那位谢府主有关联呢?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汉子沉声道:“有些丑话我要说在前头,倘若你当真要做这笔买卖,便只能和我一头,当然,若是听了,不感兴趣,我也不会强求,只是若是让我发现你若是跟着旁人打这本秘籍的事情,别怪我痛下杀手!”

说这些话的时候,汉子故意显露出了一股磅礴气机,显然便是要让李扶摇知道轻重。

李扶摇想了想,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下来。

汉子这才开口说道:“谢淮阴前些日子出城去追杀宁府城里魏家的魏仙,说是为了为北海江湖铲除恶人,但实际上是因为魏仙因缘际会得到了一本秘籍,这本秘籍并不简单,应当是记载在一门高深术法,到底是儒教还是道教的,说不清楚,现如今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除去谢淮阴本人之外,一共至多还有三人,我算是一人,另外两人应该现如今也在宁府城里。”

李扶摇不傻,听懂了汉子的言下之意,“我替你拦下一人,我的好处是什么?”

做买卖,自然是有付出便要有收获。

汉子低声道:“拿到秘籍之后,上面术法,你我共学,甚至你把秘籍拿走,我自己抄录一份也不无不可。”

李扶摇沉默片刻,这才轻声开口问道:“那两个人境界修为如何?那位谢府主当真是个简单的江湖武夫?”

做买卖,还得知道其中利害。

汉子沉默片刻,轻声道:“这两人,一人叫做厉安,是前来北海打捞圣丹无果,但却没有急着离去的修士,听说和儒教有些关系,但是不管怎么看,关系都相当有限,若不是如此,怎会年过半百才是一个青丝境的修士?至于姜酆,则是楚国的国师……”

谈起楚国,便牵扯出一桩陈年旧事,山河之中,延陵与大余和梁溪三足鼎立,可在这三大王朝名义上的疆域内,也会有很多小国,比如李扶摇待了很多年的白鱼镇便是在周国境内,后来和谢应一同去的淮阳城,又是陈国都城,除此之外,都还有很多小国,只是这些小国要么偏安一隅,要么臣服于三大王朝之一,每年按时上贡,真像周国那般的能够引起一座王朝重视的,不会太多。

周国算一个,楚国也算一个。

不过同周国比起来,楚国的命运便要差了许多,那位楚国皇帝同样是野心勃勃,想着要将楚国疆域扩展到一个前无古人的境地,楚国铁骑在梁溪北境,让一众小国闻风丧胆,但楚国最后也因此被梁溪王朝灭国,数十万铁骑长驱直入那座楚国都城,将楚国葬送在历史的尘埃里。

整个故事并无波折,当梁溪铁了心要灭掉一个小国之后,楚国如何能撑得下来?

不过三个月,楚国便消失在山河当中,原本的楚人尽数都变成了梁溪人,可在这场战事落幕之后,仍旧还有人活着,不管是怎么活着,但总是活着。

比如那位楚国国师姜酆便是如此,不仅是活着,且机缘不小,这些年已经成了一位山上修士,不仅寿数大增,就连活得都比以前滋润。

李扶摇对于楚国的事情,其实也有些耳闻,知道当年那场战事,虽说是以梁溪以绝对的兵力碾压楚国,取得一场理所当然的大胜,但过程之中也遭受到一些阻碍,比如那位楚国大将温白楼,便是以十万铁骑生生阻止了梁溪五十万铁骑整整三月,当时还并未是依托关隘,只是一座矮小城池而已。

被誉为楚国历史上第一名将的温白楼善使大戟,统兵能力无可争议,若是改换敌我双方,只怕灭楚国的进程也要快上不少。

那位梁溪皇帝当年还特意提及温白楼,说是一定要将他带回梁溪,封侯拜将,都不无不可。

不过在楚国国灭之后,不知是梁溪大将刻意为之还是世事无常,这位楚国大将最后却真的是了无音讯,再不知所踪。

汉子低声道:“相比较拿到那本秘籍,我更倾向于杀了姜酆。”

汉子的身份呼之欲出。

汉子坦然道:“在下温白楼。”

这便是那位号称楚国历史上的第一名将。

若有旁人在场,又恰巧知道那段楚国历史,只怕要震惊不已。

李扶摇敲着桌面,笑道:“据我所知,梁溪灭楚是大势所趋,非一人一事能够阻拦的,为何温将军要如此耿耿于怀?”

温白楼冷声道:“当初若不是他投诚于梁溪,我楚国即便是要亡,也绝不可能是这般光景,他既然是楚国的罪人,便该死在我温白楼的戟下。”

李扶摇揉了揉脑袋,心想着自己是又遇到一个要报仇的故事吗?

温白楼继续说道:“对于那本秘籍,温某的确是没有太多的想法,这次前往宁府城,只是为了击杀姜酆,若是阁下愿意出手相助,斩杀姜酆之后,温某便倾力助你夺得那本秘籍。”

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

李扶摇苦笑道:“温将军怎么能断定我不是那种反复小人?”

温白楼爽朗笑道:“温某出身行伍,一辈子不知道见了多少人,看人只用看一双眼睛,若是你有什么歹意,温某即便是看不出,也感觉的出,断然不会和你说这么些,能说出的话,自然便是相信此事可行。”

李扶摇喝了口茶,他总不能告诉温白楼他对那所谓的秘籍也没多大兴趣吧。

揉了揉脸颊,见鱼凫还没回来,李扶摇叹了口气,“那位谢府主呢,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温白楼洒然一笑,“那位江湖武夫,即便是有了奇遇,踏上了大道,这才多少岁月,只怕并未有多高的境界,不是一合之敌,要是放在当年,温某在战场上遇见了他,只怕要喊上一声不过土鸡瓦狗尔。”

李扶摇哭笑不得,这种说法,不就是说那位北海江湖第一人和一个战阵之中的普通军卒没有差别吗?

李扶摇最后想了想,和温白楼说了些他的想法,最后才说道:“若是这样温将军答应了,自然替你拦下一人,让你放开手脚厮杀。”

温白楼是个爽快的汉子,既然已经认同了李扶摇,便不在这些小事上纠结,谈妥大事之后,说着要和李扶摇一醉方休,李扶摇不好拒绝,最后也喝了几碗酒。

黄昏时刻,温白楼离去。

李扶摇也等来了鱼凫和常临。

眼见天色渐晚,李扶摇说就在这里住下吧,开了三间房,价格不贵,算得上物美价廉。

夜色笼罩整座宁府城。

李扶摇推开窗户,站在窗边想着事情。

他却是没有注意到,此刻内城之中,武宁府方位生起了一场大火。

火光照耀了整个内城。

可就是这短暂片刻之间,一场大雨突兀而至。

很快便淋湿街道。

瓢泼大雨,打乱了某人的布置。

黑夜当中,有一道修长身影临近武宁府。

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的小的,男的女的第三百一十章 当年星月第一百九十章 有一剑看着洛阳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是你的,山河是我的第七百五十九章 天幕之上,天幕之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千言万语,说和不说第九十四章剑山脚下绿水湖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狗走狗死狗第三百六十七章 终于等到你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难第一百八十一章 这个道理怎么说第五百七十一章 恰如小雪故人归第四百一十五章 天下烦心事一大把第三百九十四章 白茶无别事第两百三十九章 可惜了,是个和尚第七百一十八章 抢剑,没事的第十章离别第七百五十五章 暮登楼第三百六十六章 两代之争第五百零九章 禅子找不到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子儿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又是一局棋第七十八章取剑(二)第七十七章取剑(一)第八百七十二章 世上不可无之物第五百零七章 朝暮第七百零六章 云端的杀意第一百二十一章满天星辰第五百七十五章 看剑第两百二十八章 情就一字第两百七十章 人间处处是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叫王富贵第四百二十二章 那些各有千秋的剑第两百五十二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六百四十六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帝出西山第七百八十一章 寒风却有些第六百三十二章 金光收,云端乱象第八百五十七章 都要前行第六百四十一章 晓看天色暮看云,各不相同第四十九章天凉杀个假读书人第六百三十章 夜里来了许多剑第六百五十二章 山上有光,是始第二章山河有妖,以及陈年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是你的,山河是我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阳城里有一剑第八百七十二章 世上不可无之物第八百一十二章 旧时风光此时景第八百六十八章 背水一战第四百七十九章 师兄有事,师弟解决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们都很想看看以后第四百六十章 倘若是你第七百六十一章 流衫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地虽大,我只一剑(二)第六十一章剑山脚下的破庙第五百四十一章 相望,人忘第三百一十四章 六千年前的万尺第一百三十二章 两个客卿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只六千年前的鬼第三百零三章 我们所做的第六百三十八章 云海里的剑第八百七十七章 哥哥第八百九十四章 风雨已扑面而来第一百七十七章 有些重逢会有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那个喜欢的姑娘第两百二十四章 仙岩书院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战(二)第十一章官道路遇一书生第四百五十章 他们的故事(六)第八百三十章 那些喜欢李扶摇的姑娘第二十五章迂腐第八百一十六章 借剑第四百三十二章 朝青秋的剑(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问白茶(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风雪中第八百五十六章 远来是客第三百九十三章 遥远的预言第三百八十九章 离了人间第六百六十六章 那是个不好惹的女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娘亲第六百八十四章 夜里的大好姻缘第五百一十九章 所谓道种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战之前(中)第六章愚蠢且害怕的少年第七百零五章 谁曾见她笑第一百五十九章 皇城夜幕里第五百二十五章 神奇女子的神奇想法第三十六章山上尽是读书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来了,老弟第七百六十三章 妖土风云第一百五十七章 几个局内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旧两位剑仙第两百四十六章 那里有海第六十四章妖怪上山,道种下山第九十八章上山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间可否别忘了我的剑第七百二十八章 那我们来重新书写这个故事第三百零七章 世间的禅第一百七十八章 北上远行第七百七十章 李扶摇啊,那个最好的年轻人
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的小的,男的女的第三百一十章 当年星月第一百九十章 有一剑看着洛阳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是你的,山河是我的第七百五十九章 天幕之上,天幕之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千言万语,说和不说第九十四章剑山脚下绿水湖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狗走狗死狗第三百六十七章 终于等到你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难第一百八十一章 这个道理怎么说第五百七十一章 恰如小雪故人归第四百一十五章 天下烦心事一大把第三百九十四章 白茶无别事第两百三十九章 可惜了,是个和尚第七百一十八章 抢剑,没事的第十章离别第七百五十五章 暮登楼第三百六十六章 两代之争第五百零九章 禅子找不到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子儿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又是一局棋第七十八章取剑(二)第七十七章取剑(一)第八百七十二章 世上不可无之物第五百零七章 朝暮第七百零六章 云端的杀意第一百二十一章满天星辰第五百七十五章 看剑第两百二十八章 情就一字第两百七十章 人间处处是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叫王富贵第四百二十二章 那些各有千秋的剑第两百五十二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六百四十六章 追着星光的人们(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帝出西山第七百八十一章 寒风却有些第六百三十二章 金光收,云端乱象第八百五十七章 都要前行第六百四十一章 晓看天色暮看云,各不相同第四十九章天凉杀个假读书人第六百三十章 夜里来了许多剑第六百五十二章 山上有光,是始第二章山河有妖,以及陈年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是你的,山河是我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阳城里有一剑第八百七十二章 世上不可无之物第八百一十二章 旧时风光此时景第八百六十八章 背水一战第四百七十九章 师兄有事,师弟解决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们都很想看看以后第四百六十章 倘若是你第七百六十一章 流衫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地虽大,我只一剑(二)第六十一章剑山脚下的破庙第五百四十一章 相望,人忘第三百一十四章 六千年前的万尺第一百三十二章 两个客卿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只六千年前的鬼第三百零三章 我们所做的第六百三十八章 云海里的剑第八百七十七章 哥哥第八百九十四章 风雨已扑面而来第一百七十七章 有些重逢会有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那个喜欢的姑娘第两百二十四章 仙岩书院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战(二)第十一章官道路遇一书生第四百五十章 他们的故事(六)第八百三十章 那些喜欢李扶摇的姑娘第二十五章迂腐第八百一十六章 借剑第四百三十二章 朝青秋的剑(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问白茶(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风雪中第八百五十六章 远来是客第三百九十三章 遥远的预言第三百八十九章 离了人间第六百六十六章 那是个不好惹的女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娘亲第六百八十四章 夜里的大好姻缘第五百一十九章 所谓道种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战之前(中)第六章愚蠢且害怕的少年第七百零五章 谁曾见她笑第一百五十九章 皇城夜幕里第五百二十五章 神奇女子的神奇想法第三十六章山上尽是读书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来了,老弟第七百六十三章 妖土风云第一百五十七章 几个局内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旧两位剑仙第两百四十六章 那里有海第六十四章妖怪上山,道种下山第九十八章上山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间可否别忘了我的剑第七百二十八章 那我们来重新书写这个故事第三百零七章 世间的禅第一百七十八章 北上远行第七百七十章 李扶摇啊,那个最好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