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有人出剑斩黄龙

(又是五千字章节)

“延陵不乏名山大川,这座坐拥山河将近三分之一陆地的王朝,早已经在世间矗立千百年,别的不说,光是延陵史官的史册便能将其推演至六千年前,延陵兵甲百万,军中优秀的领兵之才更是数不胜数,其实只要那位延陵皇帝愿意,延陵境内便不会有其他国家再存在,可就是这样一座王朝,依然还要受制于那座学宫,由此可见那些世俗王朝不管再如何强,再如何厉害,遇见修士也一样要俯首听命,就算是周国有些骨气,但下场却肯定不好,现如今一次灭不了周国,之后的第二次、第三次,未必撑得过去。”

一路往北走,为解旅途乏闷,李扶摇和青槐偶尔会谈论其这座山河的现状,可今日说起延陵和学宫的关系之后,李扶摇便显得有些反常,青槐对此并不在意,只是想着大致是他出生于洛阳城又在白鱼镇待过许多年的原因。

沉默了许久的李扶摇平静说道:“修士是方外人,世俗王朝管不了,可总归各行其事,但总有些修士又会为祸人间,比如罗桑河畔的那几位,对此,世俗王朝都应付不了,更妄论大周这个偏僻小国了。”

青槐轻声道:“对此,你什么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剑道一途走得更远些,倘若有一日能走到那位剑仙那般的高度,便自然而然能够护住周国,相信我,不管是山河还是妖土,不管是那些学宫道观掌教还是那些不出世的圣人,没有任何一位愿意去招惹一位剑仙,尤其是为了一个小国,这种代价,无论是圣人还是大妖,都不愿意尝试,剑山存世,便是如此。若是三教执意要灭此剑士一脉最后的传承,朝青秋早就一人一剑去和那十二位圣人将道理了,倒也不是圣人们拿这位剑仙没有办法,只是圣人们在乎的是如何成仙,如何愿意为一位剑仙便丢去了成仙契机?当然,若是有朝一日那位剑仙先十二位圣人成仙,那便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到时候不说别的,你们这座山河的剑士便应当是无人胆敢招惹了,毕竟一位已经超脱沧海境的剑仙,哪里是圣人可以力敌的。”

李扶摇转头看了看身后的这把破柴刀,心里一动,并没有就此放出什么豪言壮语,现如今他还没走到那座剑山,也不曾真正如陈嵊所说的那般上山之后又下山,也就称不上是一位真正的剑士,更为直接的说法便是他现如今连一柄剑都不曾有,哪里当得上剑士两字。只不过这些时日总是听到那位剑仙的名字,又知道他现如今很可能便在那座剑山上,李扶摇便实在是有些想去见见这位以一己之力便能让剑士一脉不断道统的天纵之才,要知道,这六千年来,山河之中的三教断断续续有人踏入沧海境,成为圣人,因此现如今的山河才有了十二位圣人的光景,可剑士一脉,自从六千年之前那场大战结束,便就只有一位朝青秋,剑道一途崎岖难行不假,可越是如此,便越是可以说明那位剑仙到底有多惊才绝艳。

自己修行大路上的远处便站着这样一位前辈,到底是谁都会发自内心的自豪的。

虽说是打定主意不入洛阳城,可当等远远绕过那座雄城的时候,还是能看到些雄城轮廓,这便勾起李扶摇许多思绪,他出生于这座三大王朝之一的延陵帝都,家世算不上多好,但殷实绝对是说得上的,若无当年学宫寻访,要带他去学宫求学,说不定他便就在这座巨城中老老实实长大,之后或许会干些其他活计,但大抵还是继承家里的小酒楼,做过酒楼少东家,然后娶个媳妇儿,生个孩子,传宗接代。

“李扶摇,那座高楼是什么?”

就在他失神间,青槐忽然扯了扯他的衣袖,指着远处的那座雄城说道。

李扶摇修为境界低微,看不到那远处的东西,但听着高楼两字,便知道青槐说得是洛阳城城之中的那座摘星楼。因为洛阳城之中其他建筑皆是不高于城墙,唯独这一座摘星楼才高出城墙不少,直入云端,依着青槐的境界,能够看到也不足为奇。

李扶摇出言解答,“摘星楼,洛阳城里的第一高楼,也可能是山河之中的第一高楼,当年建造此楼时,延陵皇帝曾经征发民夫八十万,修建三年才建造而成,取名摘星楼的原因,便大抵是延陵皇帝觉得站在楼顶的高台上,伸手便可摘星辰。只不过具体作用,依着洛阳城的闲人们说起应当是祭天之用,但我总觉着没那么简单,小时候我曾去过一次,只不过并未登楼,朝廷不允许其他闲杂人等登楼的。”

李扶摇话音未落,青槐便直接反驳道:“祭天一说实在是荒谬,延陵身后是延陵学宫,学宫身后便是那座儒教,就算是这座摘星楼是要用来祭祀的,那高台上也一定放得是儒教几位圣人的木像。”

李扶摇不知道这其中到底是什么辛秘,只是笑着说起另外一件事,“在学宫挑选我入学宫那年,倒是没有特别出彩的孩子,有一位姓李的孩子资质好一些,但始终并不算太好,于是当时洛阳城便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便是这洛阳城未见第二个李摘星。只不过的确不知道这位李摘星到底是何人,但是想来应当是从洛阳城走出去的前辈吧,说不定这摘星楼便是依着这位前辈的名字要命名的。”

说完之后,李扶摇还不忘补充一句,“那位资质好一些的孩子可不是我。”

青槐脸上浮现一抹笑意,没有说话。

李扶摇没有去看她,继续说道:“故事中总有些厉害的人物,你总不会希望自己都和那些人物有些关联啊。”

这一次青槐反问道:“那你为何不能成为那一类厉害的人物,李扶摇可不比任何人差上半分!”

听着这话李扶摇脸上尽是笑意,和之前青槐如出一辙。

——

那位延陵皇帝下楼之后,径直返回皇宫,身为一座王朝的决策者,他身上的担子不轻,属于自己的时间也不算多,这座王朝每日都有些东西需要他拿主意,就比如现如今摆在他之前的两桩事,兵发周国一事在摘星楼上已经做了决定由着陈国和周国两败俱伤,之后无论谁胜谁负,他都将让延陵军伍之中的虎将领军去将这两国疆域重新插上延陵的军旗,然后便是将那些偏僻地方的小国一一全部从山河中抹去,这些本来就是延陵的国土,只不过以往不管不顾,现如今想要收回来都算是理所当然。至于要不要继续派人缉拿那两人,延陵皇帝其实并没有真正决定,十几位不到青丝境的修士,外人看来也是一份不小的财富,但依着延陵皇帝来说,其实不多,坐拥如此广袤山河的他,手下岂止只能驱使这么几人而已。只不过王朝脸面实际上才是他需要考虑的而已。

根据线报,这两人一路北行,明显便是要踏出延陵疆域去到那座大余王朝,并无其他想着要危害延陵根基的举动。

思虑良久,他在御书房的桌前写下自己的旨意,很快便由专人送往涉及此事的衙门。

又在桌前批示几封折子之后,便丢了朱笔,来到御书房外的御花园当中,微微仰头,有些无奈。

可等他抬头望向东边的时候,这位延陵皇帝神情微变,竟然开始在脸上出现些不可置信的神色。

片刻之后,他竟然好似失魂一般叫喊道:“昌谷先生,你果然乃是当世大才!”

——

洛阳城东边的那座高逾百丈的摘星楼上,此刻风起云涌。

那座高楼顶端正对着那片云海,原本静谧祥和,不知道为何,现如今竟然一反常态,整座云海波动,变幻莫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盘坐在高台上的李昌谷横剑于膝上,神情平静,身侧那卷诗稿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头顶开始电闪雷鸣。

惊雷声仿佛便是在李昌谷耳边炸响的一般,若是换做一般人,只怕早就被吓的神魂颠倒了。

七十余年以来都不曾发生过这般景象的摘星楼现如今便确确实实是发生了,那些学宫布下的禁制被惊,便成就了现如今这局面。

电闪雷鸣的云海之中,好似有一条金黄色蛟龙在云海翻腾,在阳光下,更是光彩夺目。

翻腾之间,那条身长超过十丈的蛟龙甚至便在李昌谷身侧盘桓。

而那位始作俑者,只是坐在高台上,平静不语。

如此景象,实在骇人。

之前延陵皇帝尚未下楼时,李昌谷便说要有一日,一剑破开此地。实际上自从七年前他不曾出窍神游下楼之后,境界便已经渐渐稳固,甚至在这禁制中,已经艰难的走到了之前的太清境顶峰,只差半步便可再度跨过那道门槛,重新回到朝暮境。

于是在延陵皇帝下楼之后,他便尝试着重归朝暮,只是并未想到会让摘星楼的禁制齐齐发动,竟然是成就了一条蛟龙困他。

看着这条金黄色蛟龙,李昌谷笑道:“世间从不曾见过真龙,李昌谷甚至都不太相信世上真有这种东西。”

果不其然,在李昌谷说出这番话来开始,便好似当真惹怒了那条金黄色蛟龙,它虽然不做出什么举动来,但围着李昌谷的距离便又近了几分。

李昌谷摇摇头,怀中铁剑蓦然出鞘。

随着一声清越的响声,这柄普通不能再普通的铁剑直入云端,带着无边剑气,对峙着这条蛟龙。

那条蛟龙龙须浮动,似乎是在相问李昌谷如此境界如何胆敢出剑?

李昌谷则是爽朗大笑,“有何不敢?”

实际上在摘星楼上,用儒教修士的手段效果要比剑士手段高出不少,但李昌谷自从走出学宫之后便立志不再用半分学宫术法,此刻只有举剑而已。

看着这条黄龙,李昌谷平静道:“今日我只入朝暮,下不得楼去。但也须你看看这一剑到底如何。”

话音未落。

铁剑朝着黄龙硕大的龙头而去。

带着一股平和剑意。

铁剑与龙身才相遇,便迸发出一道耀眼金光,那柄原本已经是锈迹斑斑的铁剑,在这道金光当中,竟然是开始褪去那些铁锈,剑身变得雪亮。

这柄原本只是李昌谷在某座山崖下捡起并且取名苦昼短的弃剑,现如今一点都不畏惧那条黄龙。

李昌谷默然在心中数了三个数。

三个数数完之后,他便站起身来。

就是这一刻,这位被困于此楼七十余年的剑士重归朝暮境!

整座摘星楼剑气大作。

李昌谷握住苦昼短,一剑挥出,剑光闪现。

铁剑深入龙颈,没有鳞片横飞,没有鲜血迸射而出,只有那条黄龙化作金光,缓缓重归云海。

李昌谷持剑而立,神态像极了七十多年前,一人一剑走下学宫时的样子。

那一日,他站在京口山下,对自己说,“既然读书到了最后是道貌岸然,那我提剑求一个问心无愧好了。”

是的,这位半路练剑的读书人并未遇到过什么教他用剑的前辈,只是觉着用剑能直抒胸臆那便练剑去了。

别的并不求什么,实际上学宫将这位困在此楼,并没有选择将其斩杀,原因之一,还是希望他有朝一日,迷途知返。

站在此楼高台上,李昌谷忽然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候写就的那首诗,不由得轻轻念叨出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念完之后,又自顾自笑道:“哪里有什么天上人?”

——

京口山上的学宫今日无课,实际上这样的日子实在不少,学子进入学宫之后,大抵都是跟着自家先生学习,集体一起上课的时间便实在是不多,今日无课也不算是什么怪事。

前些时日学宫的读书种子顾缘在祭礼大殿前突破自省踏足青丝一事,过去了这么些天,都还被学宫众人津津乐道,除此之外,那位之前登山的周国读书人,登山之后便成了藏书阁的杂役也是引起了不少波动,要知道,这说是杂役,可藏书阁的杂役可不比其他地方的杂役,那位掌管藏书阁的师叔周宣策辈分大的吓人,又握有藏书阁这么些重宝,山上有不少学子都希冀能够得到这位的亲眼,到时候不说是杂役,就连每日替那位师叔端茶倒水都可,可惜那位师叔性情本来就古怪,这些年来一直都不愿意让外人踏足这个地方,现如今才终于破例,竟然是个才登山的周国读书人,自然便有些令人觉得意外。

今日午后时分,黄近从藏书阁走出,来到前面的一处空地,翻出自己在藏书阁翻出的一本诗稿,之前在藏书阁打扫时便看过这本诗稿,翻阅时便看到一句: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便觉得实在不错,因此忙完了之后,便将这本诗稿带出来看了看,只不过才翻了几页,远处本来在一颗树下闭目养神的周宣策便悠然开口说道:“这本诗稿的原主人不受学宫待见,你要看也只能自己藏着悄悄翻阅,要是被其他学子看到了倒是无妨,他们不知旧事,可要是被其他的先生夫子们看见了,你小子说不定也要吃些苦。”

听着这么一说,黄近的心思便完全不在这本诗稿上了,他转过身子看着这位据说辈分大的吓人的周师叔,笑着问道:“周师叔,那写这本诗稿的那位前辈,真做了错事?”

周宣策没有睁眼,笑道:“是不是错事,也说不清楚,只不过那家伙就算是做了一万件对的事情,最后所做那一件,就大错特错。”

黄近说道:“学生洗耳恭听。”

周宣策耐着性子说道:“那家伙同你一般也是登山上来的,只不过登山之前,还走了数千里路,从洛阳城到这座京口山,好像算不得什么,只不过他登山时才八岁,所以就连他登山之后老夫都想着要收他当学生,毕竟不是谁都是言余那个运气极好的小子,随便下山游历都能遇上一位读书种子,老夫要收学生,倒是谁都不敢和老夫抢,只不过却被那小子拒绝了,你敢想一个八岁的孩子就敢拒绝老夫?好,被人拒绝了也不是一件坏事,于是老夫便看着这小子究竟能走到什么境地,竟然敢大着胆子拒绝老夫,可越到后来便越觉得这小子实在是有些门道,想起来他下山之前,便已经是朝暮境了。如此天资,倒是也有些自傲的资本。只不过这小子性子太过于执拗,在学宫里见了些自己觉得不对的事情,便偏执的觉着读书无用,转而去练剑了。那剑道一途最是崎岖,前路遥遥,老夫不知道这小子去练这个作甚,此事自然是大大的错事。至于到了最后,这小子也没有悔过之心,便被囚禁起来了,仔细想来,也有七十多年了,也不知道那家伙在那座楼上有没有悔过。”

黄近诧异道:“依着周师叔说的,练剑便是做了错事?”

周宣策恼怒道:“不算是错事,只是老夫有些恼怒这小子自己去选了一条羊肠小路而已。”

黄近呵呵一笑,对于这位师叔的脾气到底还是喜欢的很。

周宣策喟然叹道:“他本是有机会在这条修行大路上越走越远的人物,就算是以后成为我儒教的第五位圣人,老夫也一点不奇怪,到底还是可惜了。”

黄近突然插嘴道:“要是那位前辈不觉得可惜呢。”

周宣策蓦然一怔,是啊,依着那小子的性子,出学宫便出学宫,不读书便不读书了,怎么会觉得可惜呢。

半响之后,周宣策转过头来看着黄近,威胁道:“别怪老夫没有提醒你,你这小子要是也有一日鬼迷心窍,非要去练什么剑,别怪老夫出手把你送去与他作伴。”

黄近对此不以为意,“倒是没有那位前辈那般的大气魄,只不过能遇见那位前辈,说到底也是极好的。”

——

摘星楼上的异像被学宫所下禁制笼罩,倒是外人看不真切,就连洛阳城里的众人也只是以为摘星楼那边风雨大作而已,根本不见那条黄龙,在城外数十里的李扶摇和青槐便更是看不真切,只是之前李昌谷出剑之时,李扶摇忽然心有所感,望向那边摘星楼,喃喃道:“怎么觉得那位剑仙便就在附近?”

第五百一十六章 假如雾山塌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等雨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尽之时,便见光第五百二十五章 神奇女子的神奇想法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们的故事(四)第八百二十一章 野花盛开第九十五章青山多妩媚第六百二十七章 圣人至第八百零九章 人间二十位沧海第七百三十一章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你们第两百六十七章 踏上一条老路的少年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剑刺去便是第六百一十七章 借吾一剑第两百九十九章 当年楚地有白楼第两百七十二章 跪不跪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讨喜的江湖第四百四十一章 那些离我们很远的星光第两百八十五章 人心没豆腐白第七百五十五章 暮登楼第一百五十七章 几个局内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白翁的故事(二)第两百七十三章 死了就躺着第十四章山河第一关第两百七十七章 应是故人第两百五十八章 都来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仙舟第八百二十八章 心安处是吾乡第三百六十五章 做不到的事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尽之时,便见光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们去看看真相如何第六百三十七章 起风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战(二)第六百零三章 我来到我的剑山第八百六十一章 灵山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山大阵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地虽大,我只一剑(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问白茶(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风上危楼第七百三十四章 别急着走第七百四十四章 这件事应当是这样第八百八十章 看看自己第七百四十四章 这件事应当是这样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雪时我便回第三百六十章 有朝一日,他会御剑千万里第两百六十九章 各有想法的那些剑士第一百九十二章 这剑为谁出第八百二十八章 心安处是吾乡第九百零七章 我是柳巷啊!第六百二十一章 陈前辈的大弟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那些各有千秋的剑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尽之时,便见光第两百七十五章 一个关于剑的故事(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世道不如常,到处都是妖第两百八十四章 人心不耐寒第八章上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们都很想看看以后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不愿这样死去第五十八章此山十年无人来第三百七十七章 那个御剑乱飞的年轻人第八十七章讲道理的观主上了这座山第八百三十七章 远在天边第六百六十八章 风雪不停剑还在第六百一十八章 风雪中第六百八十三章 千言万语,说和不说第八百六十章 许多不如当初第一百零一章一丈之内第四百七十七章 星光之下的人间有朝青秋第二十五章迂腐第四百零三章 春至草渐青第八十一章取剑(五)第二十九章为某些人难受而出手第七百八十二章 春寒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间是赌注第八百二十四章 铸剑(上)第两百七十三章 死了就躺着第五百九十八章 很好看第五百四十四章 同样的事情第九百一十三章 离去是最好的选择第三百二十章 御剑法门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的小的,男的女的第四百零二章 无心之人第一百一十五章下山去山河第六十章一缕剑气下山去第八百三十九章 人间大事一两人而已第三百六十九章 死人和怕死的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笑了笑第八百八十六章 闲谈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会来吗第五百九十六章 灯火下三人第八十章取剑(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六千年前的万尺第五百九十六章 灯火下三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尸第六十章一缕剑气下山去第四百零九章 有那么些人(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是谁?我是柳巷啊!第六十章一缕剑气下山去第八百二十五章 铸剑(中)第七百三十五章 无趣的故事里有无敌的武帝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雪来时
第五百一十六章 假如雾山塌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等雨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尽之时,便见光第五百二十五章 神奇女子的神奇想法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们的故事(四)第八百二十一章 野花盛开第九十五章青山多妩媚第六百二十七章 圣人至第八百零九章 人间二十位沧海第七百三十一章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你们第两百六十七章 踏上一条老路的少年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剑刺去便是第六百一十七章 借吾一剑第两百九十九章 当年楚地有白楼第两百七十二章 跪不跪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讨喜的江湖第四百四十一章 那些离我们很远的星光第两百八十五章 人心没豆腐白第七百五十五章 暮登楼第一百五十七章 几个局内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白翁的故事(二)第两百七十三章 死了就躺着第十四章山河第一关第两百七十七章 应是故人第两百五十八章 都来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仙舟第八百二十八章 心安处是吾乡第三百六十五章 做不到的事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尽之时,便见光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们去看看真相如何第六百三十七章 起风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战(二)第六百零三章 我来到我的剑山第八百六十一章 灵山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山大阵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地虽大,我只一剑(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问白茶(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风上危楼第七百三十四章 别急着走第七百四十四章 这件事应当是这样第八百八十章 看看自己第七百四十四章 这件事应当是这样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雪时我便回第三百六十章 有朝一日,他会御剑千万里第两百六十九章 各有想法的那些剑士第一百九十二章 这剑为谁出第八百二十八章 心安处是吾乡第九百零七章 我是柳巷啊!第六百二十一章 陈前辈的大弟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那些各有千秋的剑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尽之时,便见光第两百七十五章 一个关于剑的故事(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世道不如常,到处都是妖第两百八十四章 人心不耐寒第八章上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们都很想看看以后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不愿这样死去第五十八章此山十年无人来第三百七十七章 那个御剑乱飞的年轻人第八十七章讲道理的观主上了这座山第八百三十七章 远在天边第六百六十八章 风雪不停剑还在第六百一十八章 风雪中第六百八十三章 千言万语,说和不说第八百六十章 许多不如当初第一百零一章一丈之内第四百七十七章 星光之下的人间有朝青秋第二十五章迂腐第四百零三章 春至草渐青第八十一章取剑(五)第二十九章为某些人难受而出手第七百八十二章 春寒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间是赌注第八百二十四章 铸剑(上)第两百七十三章 死了就躺着第五百九十八章 很好看第五百四十四章 同样的事情第九百一十三章 离去是最好的选择第三百二十章 御剑法门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的小的,男的女的第四百零二章 无心之人第一百一十五章下山去山河第六十章一缕剑气下山去第八百三十九章 人间大事一两人而已第三百六十九章 死人和怕死的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笑了笑第八百八十六章 闲谈第三百三十七章 他会来吗第五百九十六章 灯火下三人第八十章取剑(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六千年前的万尺第五百九十六章 灯火下三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尸第六十章一缕剑气下山去第四百零九章 有那么些人(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是谁?我是柳巷啊!第六十章一缕剑气下山去第八百二十五章 铸剑(中)第七百三十五章 无趣的故事里有无敌的武帝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雪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