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人间事不新鲜

这位差一步就能沧海的剑士离开之前,去了摘星楼。

摘星楼这个时候在下雪,但是李扶摇很清楚,这不是去年的那场雪了。

那场雪下着的时候,李父和李母还没有死,叶笙歌还没有来见他。

这场雪开始下着的时候,什么都变成了过去。

李昌谷坐在摘星楼的楼顶,看着那些雪花在他眼前飘落,忽然叹了口气。

那道声音里充满了倦意。

李扶摇一惊,随即问道:“昌谷先生也觉得倦了?”

当初朝青秋离开人间,是因为生出了倦意,现在李昌谷也有些倦了,但是肯定离不开人间,甚至于还不能立即死去。

“同一样的风景,看了一两百年,是人都会生出倦意。”

摘星楼外的风景倒是一年四季都差不多,即便有些差异,在这一两百年里,也一样在变成李昌谷眼里变得一模一样。

看得多了,自然也就倦了。

李昌谷说道:“修士们想要长生,或许也不全是只是想要长生,更多的是想看看别的世界。”

修士们的寿命太长了,在同样一个地方待得太久,就会生出倦意,但是很多修士会因为畏惧死亡而克制住这样的倦意。

只有少数修士才会做些什么。

不过李昌谷对于人间,其实看得不多。

除去摘星楼,人间别处风景,这位剑仙似乎没有怎么看过。

“昌谷先生要出楼看看人间?”

李扶摇看着李昌谷,笑着问道。

李昌谷摇头道:“人间如此楼之前,不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耳,看不看也没有什么意义。”

李扶摇微微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你的心境,比去年好了些,是因为那个丫头这来说了些什么?”

去年的时候,叶笙歌来过一趟洛阳城,李昌谷这位沧海剑仙哪里能够不知道。

李扶摇点头说道:“到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说山上修行最好还是得空无一物,全无挂碍,这才能省去很多麻烦,但麻烦是省去了,又好像差点什么。”

李昌谷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其实说到底,还是得看你自己,这一点一直都没有变过。”

李扶摇点头,算是认可这种说法。

李昌谷说道:“之后破境还是回洛阳城来。”

李扶摇没说话。

李昌谷继续说道:“即便到时候你被这片天地针对,我也会出手救下你,况且你在洛阳城里,至少便有我和那位楚王殿下两人会为你保驾护航,在别处,我们一旦察觉不了,便容易出事。”

李扶摇洒然笑道:“不知道到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光景。”

李昌谷笑而不语。

那一定是整个人间这六千年来,最为壮阔的一次修士破境入沧海了。

李扶摇和李昌谷说了几句闲话,之后李昌谷说了些关于六千年前的时候,说是现如今即便是知道当年的事情,局势在短时间之内不会变化,剑士一脉若是想要重新执掌山河,也要面对儒教和道门的圣人,说不定之后惹急了,还得把妖族牵扯进来,反正怎么看,都不会太容易。

李扶摇对这个执念不深,六千年前的事情,或许真的不必要拿六千年之后的这些人来出气,况且一旦山河和妖土开战,他夹在中间,还是很难受。

最后李昌谷拍了拍李扶摇的肩头,送走了这位即将要离开洛阳城的登楼剑士。

……

……

李扶摇离开洛阳城之前去了一趟皇宫,只是这一次没有在皇宫里待多久,便去了程府,不是专门拜会那位才入沧海的陈酒,只是为了见一见程暮。

李父李母都已经离开人间,程暮自然不会再待在李府里,所以早在几个月前,她便回到了程府。

两个人坐在回廊下,看着那场雪。

李扶摇问道:“那个吏部官员还没有成家?”

程暮点头。

李扶摇说道:“你怎么想的?”

“耽误别人这么多年,总觉得对不起他。”

这言下之意便是要下嫁给那个人了。

李扶摇摇头,“你若是不喜欢,便什么都不用做,没有说他喜欢你你就应该喜欢他的,也没有因为他等了你这么多年,你就亏欠他的。”

这句话说得很认真,李扶摇说道:“一切都要以喜欢为前提,况且程家不存在什么别的因素。”

程暮点头道:“知道了,舅舅。”

李扶摇点头说道:“我要走了,离开洛阳城之后,也会回来,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或许是百年之后……”

话没有说得太多,但是程暮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李扶摇现在在意的亲人里,也就剩下李小雪和程暮了,李小雪境界高妙,自然能够再活数百年,但是程暮不懂修行,只怕百年之后便要离开人间,到时候李扶摇要是没能回来,那么这就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人间别离事,唯生死最难堪破。

程暮眼眶有些红,只是从身后拿了幅画出来。

那是去年大雪之时,李扶摇和叶笙歌撑伞并行的那幅图。

李扶摇看了几眼,苦笑道:“你自己留着吧。”

程暮点点头,将画卷收好,看着李扶摇站起身,然后很快便身形消散。

……

……

叶笙歌是春日的时候登上沉斜山的。

不是这年春天,是去年春天。

作为沉斜山的观主,叶笙歌上山本来就很自由,没有任何人能拦下她,更没有人敢拦她。

虽然山上的气氛一直有些古怪。

面对这个既是道种,又有妖族血脉的观主,还是没有人做些什么。

张守清领着很多山上弟子在山顶等着她。

但是叶笙歌却没有急着上山。

她缓步上山,种下了好多桃花,随便也斩了许多树,那些树被她用道法斩断,来年不会再生出来,她种下的那些桃花树在来年春天会开满沉斜山。

只是这一年,沉斜山显得有些难看罢了。

这种事情,她做沉斜山弟子的时候不能做,因为会遭受很多非议,自己的师父梁亦会很头疼,现在她自己已经是沉斜山观主了,做这些的时候,便不会有任何人能做任何事了。

即便会有非议,但她不在意。

她来到山顶的时候,正好种完了最后一棵树。

张守清和一众弟子对她躬身行礼,高声喊道:“恭迎观主回山!”

这是叶笙歌成为沉斜山观主之后,第一次回到沉斜山,她看了一眼张守清,发现这位师叔的境界已经走到登楼尽头,看起来距离沧海也不过是一步之遥了,只是没有感受到意外,她看着张守清,没有想,只是说道:“山上之事师叔来管。”

在叶笙歌没有回到沉斜山的时候,山上的大小事务的确就是张守清来管的,只是他想着叶笙歌回山之后,虽然实际事物也会是他来操持,却没有想过叶笙歌如此直白便已经说了这么一句话。

张守清看着叶笙歌,忽然问道:“敢问观主,是要闭关了?”

叶笙歌嗯了一声,朝着前面走去,只留下一个背影。

这一个嗯字,让山上好些弟子心里都惊了一番,严焕然一直就在张守清身后,回过神之后,这位山上的又一位年轻天才不确定开口问道:“师父,观主这是要闭关去沧海了?!”

猜想是猜想,但是有人问出来,还是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叶笙歌成为登楼不过十几年的时间,怎么就要向着沧海走去了?

难不成这才是所谓的世间第一天才?

张守清笑了起来,“果然是云端叶圣的血脉,果然是梁圣的得意弟子,理该如此!”

叶笙歌登上登天楼,三千道卷里,她准确的在某个书架里找到了一本关于妖祖的典籍,上面对于妖祖有着记载,虽然不全,但也可以说明些什么。

然后她转头看向了别处,把那本典籍放下之后,她拿起另外一卷书,那卷书有关于那盏灯笼的。

两卷书看完之后,她站在登天楼里,开始看着那座沉斜山,这么多年了,她从来没有好好的看过这座山,现在自己一旦开始闭关,之后破境,便要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沉斜山了,所以想要趁着这个时间,再好好看看。

看了几眼,到底也不是这么矫情的人。

叶笙歌站在某一层的窗前,轻声说道:“你喜欢两个姑娘,我却只喜欢一个男子。”

在这一点上,那个被她喜欢的男子,是真的做得不对的。

不过叶笙歌不在意。

是真的不在意。

只是想到那个家伙,有可能会这件事担忧很久,叶笙歌便笑了起来,要是他全然不担忧,也不觉得这样的自己有什么问题,叶笙歌才会觉得有些意外。

那样的李扶摇不是她喜欢的李扶摇。

现在的很好。

想到这里,叶笙歌将自己的思绪都打住,然后说道:“就这样吧。”

没有人听见。

她只是关上了窗。

——

禅子在洛阳,没有回佛土,他只是写了一封信,于是没有要多久,从佛土便来了一队僧侣,人数不多,全然都是普通人,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修士。

这些僧侣在洛阳城待了半个月,然后洛阳城外的一座寺庙开始动工了。

三个月之后,那座寺庙建成,由延陵皇帝亲自题名,名为白马寺。

禅子便是第一任住持。

他在白马寺里待了三年,没有一个百姓愿意剃度出家,那些僧人也没有外出传颂佛经,好似全然不关心这之后会不会能够让佛教重新回到山河一样。

直到之后某一年,有一个洛阳百姓因为妻离子散,来到白马寺门口,睡了两天,然后禅子与他相见,聊了半个时辰,后者痛哭流涕,最后决定要皈依佛门,禅子亲自替他剃度,最后给他取法号了空。

他便是六千年后,山河里第一个百姓进入佛门的。

禅子在接引这个人进入佛门之后,便要返回山河,僧侣们在寺外相送,禅子朝着半空走去,脚下生出了许多莲花。

宰辅黄近和一众百姓在洛阳城的街道上仰头而观,现在的洛阳城百姓没有了当年的那般害怕,只是觉得新奇。

黄近笑了笑,然后便去了宫里。

最近延陵已经开始打算要一统延陵境内,之后或许便是要对梁溪和大余兵戈相向了。

黄近作为宰辅,自然要承担起改承担起来的责任。

至于最后,到底如何,还得听那位皇帝陛下的。

但是看着最近皇帝陛下的意思,一统延陵境内是要尽快,不能拖沓,北境军府也好,南境军府也罢,都要很快将那些小国尽数灭亡才是。

世间之事,都是如此,一统必然是历史的走向。

黄近也明白,所以不会觉得有些什么。

现如今的延陵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延陵。

谁不明白呢?

……

……

北境军府的大军得了兵部的调令,很快便往北而去,很快便灭了好几个小国,最后大军停在了扶苏国的边境上,

距离流城,不过百里之遥。

流城的百姓,甚至于偶尔都能听见马蹄声,不过到底是真的还是他们自己臆想的,不好说。

刘衫送走了私塾里的老先生,这里便已经荒废了,他那个小院子原本还是个紧俏货,在这个时候,也卖不出去了,毕竟战事要起,不知道有多少人都逃离了流城,到处都是空着的院子。

黄家也是如此,那位女子前些年早已经嫁人,现在离开流城之后,只怕刘衫是真的再难和她再见了。

刘衫找了家已经荒废的铁匠铺子,花了半个月自己打了把不伦不类的铁刀,然后用布包好,就背在背上。

他原本是想要离开流城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大军临近流城的时候,又不想走了。

或许是有些眷念,舍不得这个家乡。

到底是个普通人,不会有朝青秋和李昌谷那样的感叹。

这一日黄昏时刻,北军府的大军临近流城,领兵的是温白楼帐下的一位陈姓将军,流城没有多少兵甲,他们只准备用一个时辰攻城。

刘衫清楚的在城里听到了马蹄声,这一次真的是知道了,知道不久之后这座小城便要被延陵的铁骑冲垮,想到这样,他便有些惆怅。

然后他解开了背后的刀,努力去握住刀柄,之后想要和那些延陵军伍生死一搏。

延陵军伍不杀百姓,而且这些国土本来就是延陵的,他们要将他们这些小国踏破,也是名正言顺。

只是身为扶苏国的百姓,他不能接受而已。

低头看着自己那颤抖的手,刘衫去后院挖了一坛酒,想着喝几口就要去出去拼命。

只是还没等他把酒挖出来,城就破了,延陵的军伍进入城中,还是一如既往的对百姓们秋毫无犯。

在院子里的刘衫能够听到街道上传出来的甲胄相撞的声音。

他潦草的喝了口酒,就想要跑出去拼命,但是不知道为何,有个青衫年轻人又出现在了他的院子里。

那个人一身青衫,来了之后也没有看他,只是给自己倒了碗酒,这才笑道:“喝了好酒去寻死,好像是有些浪费了。”

刘衫扭过头,一怔,随即喊道:“李先生。”

来人不是李扶摇还能是谁。

他喝了口酒,看着现在已经几乎要到了而立之年的刘衫,说道:“你现在要干嘛呢?”

刘衫看着手里那柄铁刀,认真说道:“去和那些年拼命!”

李扶摇问道:“你这不是拼命,不过是送命而已。”

刘衫有些倔强的说道:“那也要去。”

李扶摇乐了,想起好些年前,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这个家伙还怎么都不学剑,怎么都不愿意离开这里。

现在倒是都变了。

也可能没有变。

反正说不准。

李扶摇说道:“你一个人改变不了,再说扶苏国的开国之君本来就是延陵皇子,也留有遗训,说是以后一定要回到延陵去,你一个普通百姓,即便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又能怎么办?”

“要是我当年让你跟着我学剑的时候,你就跟着我走了,现在说不定还有机会。”

十多年的时间,即便刘衫能够走上修行大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可能会成为一位境界高妙的修士,遇上北军府的随军修士,一样是会被斩杀的。

但是成了李扶摇的弟子,结果也有可能不一样。

刘衫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

李扶摇看着他,问道:“好些年前你说想要提刀走江湖,我还记着,现在来找你,是想问问你,要不要和我结伴走一趟江湖?”

李扶摇要在人间到处走走,一个人也会觉得无趣。

刘衫有些心动的问道:“去什么地方?”

李扶摇直白道:“很多地方,反正绝对比你之前所想的那个江湖要大很多。”

刘衫有些犹豫不决。

李扶摇继续说道:“现在我一句话,这些人便能退出流城,甚至我愿意,这座扶苏国都能留下来,但你不是我。”

刘衫样子有些颓然。

李扶摇拍了拍他的肩膀,就站起身来。

后者一言不发的要跟着李扶摇离去。

李扶摇转过头提醒道:“别忘了带刀。”

行走江湖,是一定要带刀的。

这毋庸置疑。

“李先生,我们要去什么地方?”

“往西南走,目的地是一座小国,叫做周国,那位皇帝陛下,用刀比你厉害太多了。”

……

……

位于延陵西南那边的那一座小国,叫做周国,延陵的南境军府早已经对延陵疆域南边的那些小国动手,但是唯独对于这一座小国,并没有做些什么。

没有多少人知道原因。

那位已经说不上春秋鼎盛的皇帝陛下知道,之前朝中的好些大臣也知道。

不知道的人在猜测,是不是因为延陵的那位宰辅是黄近的缘故,那位怎么看都是一位周国人,现在又在延陵做了这么大的官,理应是对周国有些照拂的。

但知道的人都知道,延陵的军伍没有踏上周国的土地,是因为李扶摇。

那位现如今已经是一位登楼剑士的男人,只要在这个人间一天,延陵便不会做些什么。

甚至于他离开人间之后,也不见得会有人做些什么。

周国这些年并没有开辟疆土,更没有发动什么战事,边军的战力还剩下几分不清楚,但是朝堂之中,文官势力却一直不大。

那座江湖倒是极为繁盛。

比很多年之前,要繁盛很多很多。

清欢渡,是大周南方的一处渡口,因为景色十分不错,因此这渡口常年游人如织。

除去游人如织之外,还有许多江湖武夫都喜欢在清欢渡旁的一座山上比武。

那座山有些怪异,在半山腰处生出一块石头,在清欢渡口,仰头便能看清楚全貌,许多江湖武夫把地方选在那个地方,自然便会引来许多人围观,想要在江湖上挣出些名头,光靠嘴肯定是不行,只能靠着拳头,一拳又一拳的打出来了。

打赢了某位江湖大侠,却是没有人知晓,这更没有意思。

这个地方便是一处天然的比斗之地。

即便是落败,也不过是摔落江水之中,并无性命之忧。

今日这里就有一场比斗。

两方分别是一位号称南郡剑仙的江湖武夫,和一位号称北地神拳的北地豪杰。

这两位之中,那位叫做唐余北地豪杰早已经是闻名江湖,在江湖上有北地神拳的说法,在北地反正也是个排得上号的人物,反倒是那位南郡剑仙林芳,只是初出茅庐而已。

聚集来此的江湖豪杰们其实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那位唐大侠要应战这么一个无名小辈。

后来才有人传出消息来,说是那位南郡剑仙之前在酒楼里和这位北地神拳相遇,对拳法甚是轻蔑,说了好些江湖上的剑道高人。

反正大概意思就是不管多厉害的拳法宗师,在那些剑道高人面前,也不过是一剑的事情而已。

原本林芳这样没有什么江湖名气的家伙说便说了,唐余要是和他置气倒是显得自己没有江湖前辈的样子,可谁知道,这位南郡剑仙在说了那些话之后,将唐余的好几位弟子都一剑挑了。

这才让唐余动了真怒,决意和这位南郡剑仙约战在清欢渡。

时间就是半月之后。

这是定死的事情,绝对不会更改,哪怕那一日周国被延陵灭了。

也是如此。

这半月之间,不知道有多少江湖武夫闻讯赶到了这个地方,就是想要看看这一场不仅是拳剑之争,还是南北之战的比斗。

这样一来,清欢渡可是多了好些人,让许多小商贩都卖出了好些东西。

反正相较于这一些,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半月之后的那一战。

一条渡船从别的渡口前来清欢渡,船上满载一船的江湖武夫,全然都是来这边看那场比斗的。

几乎都带着兵刃。

只有一个青衫年轻人,孑然一身。

这条渡船走得不快,反正是要在那场比斗之前来到清欢渡的,所以即便如此,也没有人说什么。

船上一大片江湖武夫,有的豪迈,有的城府深沉,这些日子,刘衫算是见识过了这个江湖,原来根本不是自己所想的这样。

夜幕之时,天边挂了一轮明月。

刘衫披了一件外衣,来到甲板上,发现李先生在凭栏远观,这才凑了过来。

李扶摇注意到他,但是没有说话,自顾自的喝了一口酒,也没有把酒壶递给他的想法。

刘衫想了想,鼓起勇气说道:“李先生,这些日子我听到好些关于你的事情。”

李扶摇扭过头,这是在周国境内,有些关于他的事情,其实很正常。

毕竟他可以说是周国历史上境界最高的修士,当然了,他可能也说不上是个周国人。

李扶摇嗯了一声,来了些兴趣,说道:“说说。”

刘衫从怀里拿出一本之前花了几文钱买的书籍,这才说道:“上面说李先生是现在所有的山上修士里,最年轻的几位登楼之一,还是李先生要不了多久,肯定是能够成为剑仙的。”

李扶摇有些笑意,自从延陵王朝将那些关于山上修士的事情传出去之后,现在整座山河,很多普通百姓都对修士有了新的认识。

“上面还说,李先生的红颜知己也不少。”

李扶摇看了刘衫一眼,“有多少?”

刘衫一本正经的说道:“光是书上写的,便已经超过了七八个,不知道李先生是不是还有,这就说不准了。”

李扶摇一怔,随即低声骂了句娘。

随着对山上修士的了解增多,这俗世里的百姓除去明明白白记载那些修士之外,便出了好些那些修士轶事。

李扶摇作为最出名的那一拨修士,自然故事更多。

李扶摇虽说无奈,也无能为力。

刘衫把那本书放入怀中,笑着说道:“不过上面对李先生还是说了很多好话的。”

李扶摇这一辈子本来就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上面有着许多记载,实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扶摇点头笑道:“但愿都是些真的。”

然后就又喝了口酒。

刘衫说道:“李先生能说说那些山上的修士吗,是不是和这江湖都不一样?”

李扶摇摇头道:“并无不同。”

山上山下,其实都是一样的,山下的那些江湖武夫,想要成为天下第一,想要名利双收,山上的那些修士,其实也差不多,都有所求,求长生也好,求境界也好,都是求。

“人间之事不新鲜。”

李扶摇轻声说道:“什么地方都一样,你不练刀的时候,流城是什么样子的,等你练刀之后,那座江湖就是什么样子的,江湖是大一些的流城,山上是大一些的江湖,整个人间都如此,没有不同的。”

刘衫哦了一声,显得有些失望。

李扶摇这个时候忽然想起了之前李昌谷说的话,原来真是人间都一样,怪不得李昌谷在摘星楼看着那些风景倦了之后,便对整个人间都倦了。

原来如此。

李扶摇也有些特别的情绪。

刘衫说道:“但这个人间,还是有些有趣的事情吧?”

李扶摇点头,要是人间连这样一些不同的人都没了,还真的没有什么意思了。

像是朝青秋林红烛那样有意思的人,还毕竟是少数而已。

李扶摇一口喝完了酒壶里的酒,来了兴致,忽然问道:“你以为这船上全部都是人?我要是告诉你还有只妖,你怎么想?”

刘衫当即被吓得脸色煞白,有妖?

这可是对于他刘衫来说,是活在传说中的东西。

刘衫咽了口口水,担忧道:“李先生能够应付吧?”

李扶摇没说话,只是把目光放到了远处的那两人身上。

在栏杆那头,有一男一女,男子生得俊俏,女子也说得上面容姣好,在注意到李扶摇看向这边之后,那男子朝着李扶摇点头微笑。

女子则是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师兄,你在看什么?”

男子转过头来,低声说道:“师妹急躁什么,这船上说不定有好些江湖好手,要是一个不注意,恐怕便要出事。”

女子娇笑道:“有师兄保护我,哪里有问题。”

男子没说话,只是微笑,显得温文尔雅。

女子则是看着江面说道:“师兄,我们这趟出门,能不能谈成那笔生意?”

这一趟出门,这两人并不是宗门派遣的,只是在清欢渡那边有一笔早就想和宗门里要谈的生意,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位宗门帮主一直都没有派遣弟子来清欢渡去谈那笔生意,她作为那位帮主的大弟子,早已经想在老帮主西去之后便执掌宗门,只是老帮主一直犹豫不决,不知道要选谁作为下任帮主,她这才跑了出来,想着只要和清欢渡那位谈好,便一定能够在帮主之位中胜出。

男子则是因为不放心她,所以才跟着她一路出来,只是这路上,还真的没有遇上过什么大事,也算是相安无事。

现在看着要临近清欢渡,男子悬着的心也放下不少,觉得之后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这才在月色之中,出来和自己的师妹一起看看月亮。

两个人正说着闲话,远处那边,李扶摇就已经要回房了。

刘衫也也觉得有些冷了,这就跟着李扶摇回房,但是李扶摇走了几步,忽然说道:“你不留下来看看?”

刘衫一怔。

“李先生这句话什么意思?”

李扶摇说道:“这么一场好戏,你应该喜欢的。”

刘衫目瞪口呆。

而在远处,那边栏杆前,那一对男子女子还没回到房中,远处甲板上便出现了一个白袍男子,他身形不算太过高大,但是还是有一种特别的气态。

站在远处,他看着那边喊道:“柳姑娘。”

那女子名为柳月,听到这道喊声,便转过头来,看着那个男子,很惊异的出声道:“是林剑仙?”

来人就是那位号称南郡剑仙的林芳,也就是那场大战的两位主角之一。

但是也只有这柳月和柳月的师兄才知道,这一次来,就是要和这南郡剑仙所在的宗门谈生意的。

柳月说道:“没有想到林剑仙居然不在清欢渡,而在这船上。”

林芳看起来没有那么嚣张跋扈,只是笑道:“和唐余一战之前,得到消息说是柳姑娘要来,便想着和柳姑娘在船上把事情谈了就是,免得之后柳姑娘等着在下。”

柳月抱拳道:“那便多谢柳剑仙。”

林芳扭头看着不远处对那个男子说道:“我先和林姑娘谈些事情。”

那个男子点头离开,这边就只是剩下了林芳柳月和柳月师兄。

柳月原本要开口说一说他们宗门的报价和这份买卖的前景,林芳却是摇头问道:“听闻柳姑娘和你这位师兄,是神仙眷侣?”

柳月脸一红,不知道这位南郡剑仙为什么有此一问,但也是很快便说道:“不过是倾慕师兄而已,不曾有过别的。”

林芳看着这边这位柳月师兄,轻声问道:“杨公子觉得呢?”

那男子微笑不语,这时候眼里有些极为怪异的情绪。

柳月说道:“林剑仙神通广大,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的眼睛。”

林芳没有理她,只是说道:“柳姑娘,我有一件事想要问问你。”

柳月点头,“有什么事情,林剑仙尽管开口便是。”

林芳说道:“若是在杨公子和贵帮帮主之位上,柳姑娘怎么选?”

柳月神情凝重,问道:“林剑仙此言何意?”

那位南郡剑仙笑道:“就这个意思,要是想谈成这笔买卖,那林某就想柳姑娘离你这位师兄远些!”

林芳声音不大,但是言语太过锋利。

真有剑意在柳月身侧。

柳月看着林芳,整个人的神情不变,但是脑子里却在想着很多事情。

自己和这位南郡剑仙虽然是从未碰过面,但是对方知道她也不是不可能,况且要是对方真是对她有意,要以这种方式来让她妥协,其实也不必如此。

他本来就是南郡剑仙,在宗门里地位举足轻重,虽然在江湖上还没有什么大的名声,但绝对不会太差,或许这一战,之后便会走上江湖巅峰。

反观她的师兄,虽说在宗门里也算厉害,但是比起来这位南郡剑仙,却是差远了。

林芳看着柳月问道:“柳姑娘意下如何?”

“我和师兄,情深义重,只怕……”

柳月还在犹豫,但其实已经是松口。

那位杨公子已经叹了口气,倒不是因为柳月这个样子,而是因为了一些别的。

他看着林芳,张了张口,到底还是没有说出什么来。

林芳问道:“柳姑娘犹豫不决,那在下便再问过,若是柳姑娘在性命和杨公子之间,想选谁?”

柳月瞪大眼睛,林芳已经把手搭在了她的脖子上,似乎有些锋芒剑意就在这四周,反正总能让柳月感受到死亡。

林芳面无表情的说道:“说啊,怎么选?”

柳月颤颤巍巍的说道:“林剑仙何至于此?”

杨公子此刻终于开口,“够了,师妹。”

柳月一怔,但很快便意识到,原来喊得不是她,而是林芳。

林芳看着面前的杨公子,平静笑道:“师兄,你这一走是多少年,我还以为师兄把我这个师妹都忘掉了,谁知道师兄还想得起来。”

杨公子说道:“师妹一如当年,倒还是件好事。”

林芳咧嘴笑道:“师兄你也看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如何,现在便和我回山去如何?”

杨公子摇头道:“既然已经离开山林,这便不愿意回去了。”

林芳冷漠道:“那师兄是想看着她死在你面前。”

杨公子早已经看出来自己的境界已经不如自己的师妹远矣,现在他更是连一动都不能动,哪里还能讲条件。

“你杀了她,我也不会跟着你回去,更是不会喜欢你,师妹,你死了这条心吧。”

林芳冷笑道:“那我就要看看,师兄到底是不是真的这样铁石心肠。”

世人哪里知道这位南郡剑仙竟然是个女子,也不会清楚她和这个杨公子的往事。

只有刘衫知道,那个白袍男子要杀了那个手里的女子,他看了一眼身侧的李扶摇,问道:“李先生,这样都不出手啊?”

李扶摇说道:“你急了?那你先上。”

刘衫一咬牙,便朝着前面走出两步,大喝道:“住手!”

林芳抬眼看去,在远处看到李扶摇和刘衫两人,李扶摇那个青衫男子没有动作,之前喊住手的,是那个看着有些瘦弱的男子。

林芳没有说话,只是船头杀机已起。

杨公子开口说道:“师妹不要妄造杀孽。”

林芳说道:“只要师兄肯跟我走,谁都可以不用死,你本来是个修士,能够活好几百年,为什么非要在这俗世里打滚?这于修行无益!”

杨公子没说话,好像是在考虑什么,但又不太像。

林芳冷笑道:“那就只能先杀个人了。”

说着话,她伸手将剑抽出,对着刘衫便扔了出去。

那柄剑掠过栏杆,眼看就到了刘衫身前。

刘衫脸色煞白,但还是赶紧喊了一声李先生。

片刻之后,铁剑悬停在刘衫身前,不再前行分毫。

船上响起一道声音,“一介山妖,居然也会用剑?”

第五百一十四章 我们手里的东西第六百三十一章 风雪敛,沧海无边第四百八十四章 来来去去的年轻人们第八百二十一章 野花盛开第三百二十八章 见你有缘第一百零一章一丈之内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战之前(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她是不是妖第三十四章那位走出大帐走进山河的少年第三百三十章 人心最不足第一百九十七章 那个少年的愁思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山大阵第五百八十五章 人间舍不得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入沧海第三百六十七章 终于等到你第四十八章药引子第一百一十章旧事重提第八百六十八章 背水一战第两百四十五章 云里的事第八章上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讨喜的江湖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不可为第一百四十八章 远去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合道之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离开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一章 那些离我们很远的星光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是一场秋雨第八十四章青丝第七百五十二章 两个姑娘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不可为第七百九十七章 一柄剑的故事第六百四十四章 佛下有僧第六百九十八章 等雨第一百五十八章 被忽略的某个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师兄有事,师弟解决第三百四十五章 来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寄人间雪满头第五百二十五章 神奇女子的神奇想法第七百零三章 人间不同,风光好第七百零三章 人间不同,风光好第四百六十一章 那谁才是那个合适的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日月者,人间也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地虽大,我只一剑(四)第九十七章相逢应不识第五百四十六章 给我的,我都给你们第四百八十四章 来来去去的年轻人们第四百四十五章 他们的故事(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人间舍不得第一百一十五章下山去山河第三百二十七章 海上见佛第九百零八章 大战将起两柄剑第三百四十一章 圣丹第四章山河诸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人事,山上大事(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早该死去的两个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们都很想看看以后第三百五十九章 重生第两百六十章 剑仙第四百零七章 白茶有事求(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问过我,我的剑不同意第三百零七章 世间的禅第八百五十章 苏夜这个人第六十五章山上有人第五十七章无剑杀此龟第一百一十三章酒少第九十七章相逢应不识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间万家灯火此时休第一百四十九章 秋雨连绵的时节里,有剑气第二十一章两者之间第八百九十三章 李大胆第五百二十章 时间这条河,流啊流第五百八十六章 师兄第七百一十八章 抢剑,没事的第六百六十八章 风雪不停剑还在第九百零九章 你们还能怎么办第三百六十二章 那些不为人知的剑士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愿就此死去的第二个人第三百六十章 有朝一日,他会御剑千万里第六百五十五章 山上大事,问过我第七十二章下山的老祖宗和三两个小家伙第七百五十五章 暮登楼第八百七十二章 世上不可无之物第三百三十章 人心最不足第三百七十三章 请等一等第两百零三章 这个故事写在风雪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地虽大,我只一剑(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恰如小雪故人归第八百零三章 天不容我,我也……不想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呦呦鹿鸣第十六章人世乱如麻,浮沉之间第八百三十五章 薄雾遮人眼第七十六章山脚有柄剑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人知我出海去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们这样的修士第五百零一章 我的剑,你还是胜不了第一百六十章 大侠、王妃第两百七十七章 应是故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人知我出海去第一百七十三章 这个局总得要人来破(下)第四章山河诸事
第五百一十四章 我们手里的东西第六百三十一章 风雪敛,沧海无边第四百八十四章 来来去去的年轻人们第八百二十一章 野花盛开第三百二十八章 见你有缘第一百零一章一丈之内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战之前(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她是不是妖第三十四章那位走出大帐走进山河的少年第三百三十章 人心最不足第一百九十七章 那个少年的愁思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山大阵第五百八十五章 人间舍不得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入沧海第三百六十七章 终于等到你第四十八章药引子第一百一十章旧事重提第八百六十八章 背水一战第两百四十五章 云里的事第八章上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讨喜的江湖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不可为第一百四十八章 远去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合道之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离开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一章 那些离我们很远的星光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是一场秋雨第八十四章青丝第七百五十二章 两个姑娘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不可为第七百九十七章 一柄剑的故事第六百四十四章 佛下有僧第六百九十八章 等雨第一百五十八章 被忽略的某个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师兄有事,师弟解决第三百四十五章 来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寄人间雪满头第五百二十五章 神奇女子的神奇想法第七百零三章 人间不同,风光好第七百零三章 人间不同,风光好第四百六十一章 那谁才是那个合适的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日月者,人间也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地虽大,我只一剑(四)第九十七章相逢应不识第五百四十六章 给我的,我都给你们第四百八十四章 来来去去的年轻人们第四百四十五章 他们的故事(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人间舍不得第一百一十五章下山去山河第三百二十七章 海上见佛第九百零八章 大战将起两柄剑第三百四十一章 圣丹第四章山河诸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人事,山上大事(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早该死去的两个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们都很想看看以后第三百五十九章 重生第两百六十章 剑仙第四百零七章 白茶有事求(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问过我,我的剑不同意第三百零七章 世间的禅第八百五十章 苏夜这个人第六十五章山上有人第五十七章无剑杀此龟第一百一十三章酒少第九十七章相逢应不识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间万家灯火此时休第一百四十九章 秋雨连绵的时节里,有剑气第二十一章两者之间第八百九十三章 李大胆第五百二十章 时间这条河,流啊流第五百八十六章 师兄第七百一十八章 抢剑,没事的第六百六十八章 风雪不停剑还在第九百零九章 你们还能怎么办第三百六十二章 那些不为人知的剑士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愿就此死去的第二个人第三百六十章 有朝一日,他会御剑千万里第六百五十五章 山上大事,问过我第七十二章下山的老祖宗和三两个小家伙第七百五十五章 暮登楼第八百七十二章 世上不可无之物第三百三十章 人心最不足第三百七十三章 请等一等第两百零三章 这个故事写在风雪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地虽大,我只一剑(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恰如小雪故人归第八百零三章 天不容我,我也……不想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呦呦鹿鸣第十六章人世乱如麻,浮沉之间第八百三十五章 薄雾遮人眼第七十六章山脚有柄剑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人知我出海去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们这样的修士第五百零一章 我的剑,你还是胜不了第一百六十章 大侠、王妃第两百七十七章 应是故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人知我出海去第一百七十三章 这个局总得要人来破(下)第四章山河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