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叛逆赵王偃

韩非终于振作起来。

他的眼中好像燃起了点点火焰, 撸起袖子加油干活。

朱襄总觉得韩非现在像一个热血漫的男主。

希望李斯能拉住他,让他别太热血了,否则韩国后续的事还会让他崩溃。

韩王和韩国宗室肯定是不会想再折腾了。

他们本是普通士人, 运气好救了赵氏孤儿, 与赵家结盟, 魏赵两家又需要一个较弱的家族成为他们之间的缓冲,才成为诸侯。

现在若能平稳回归到世卿贵族行列, 他们是能接受的。

但韩国的世卿不一定能接受。

新郑叛乱是六国贵族第一次举起反旗,可见他们对秦国非常不满。

这不满倒不是秦国对韩王做了什么。那时韩王虽被软禁, 但比饿死和流放深山的人,处境好许多。

朱襄猜测, 韩国世卿的叛乱主要在于秦国没有他们可以用的上升通道, 让他们阶级降级了。

秦国后期不得庶人心是因为庶人没有休养生息的时间;不得士人心是因为战争结束后, 军功制和客卿制的上升通道被堵住,六国原本的卿大夫几乎都面临沦为庶人的处境。

现在秦国虽然多了学宫推荐这一条上升途径,但若韩国世卿抢不过他国世卿或者普通士人, 就算不掀起谋乱,作为秦国非太子派系的唯一外戚群体,他们也肯定会折腾些事出来。

只要韩国贵族出手, 韩国宗室就得背锅。就像是新郑叛乱, 韩王安被处死一样。

希望韩非能撑住。

朱襄私下提点了李斯几句, 把韩非未来会遭遇的困境告知他。

李斯立刻保证, 他一定会看住韩非。

朱襄十分感动李斯对韩非的友谊,相信李斯会护好韩非。

他现在已经不会因为历史滤镜对李斯的品行有偏见。现在的李斯对韩非掏心掏肺的好,两人的友谊真挚无比,又志趣相合,如伯牙子期。

朱襄对李斯感慨了一番, 说他和韩非的友谊必定能成为历史佳话。

李斯回去时绷不住,拳头砸了两下树。

他听见朱襄说韩非可能会被秦国朝堂韩系势力裹挟的时候,他心中生出了些许激动。

难道朱襄公是让自己监视……不,监督韩非?朱襄公终于还是很信任自己了吗?

结果……

李斯蹲在地上抱头。

谁他祖宗的和韩非是生死至交啊!还让我护着韩非,我是韩非他奶娘吗!

我真是……

“师伯,你怎么了?”比韩非更早恢复的张良抱着一箩筐萝卜干路过。

李斯站起来,面色平静道:“朱襄公告诉我,虽然在秦国可以学宫考核和推荐为官,韩人世卿也有机会进入朝堂。但韩人世卿多庸碌,不一定比得过普通士人和其他六国世卿,倒是他们一定会走公子成蟜这个捷径,并道德绑架韩非帮忙,让我帮衬着韩非。”

“道德绑架?这可真是一个很准确的描述。”张良道,“师伯不用担心,我也会帮忙看住老师。”

李斯颔首道:“我知道你很聪明,才将这件事告知你。韩非在韩国一事上总是优柔寡断。”

他在韩非的弟子面前阴阳怪气韩非后,终于出了一口恶气,身心舒畅地去找韩非了说朱襄公对他的担忧了。

张良看着李斯的背影,表情有些古怪。

“你在看什么?”灌木丛里冒出一只小成蟜,头顶上还顶着树叶枯枝。

张良吓了一跳,怀里的箩筐差点掉下来:“小公子怎么躲在灌木丛里?”

小成蟜老气横秋道:“除了躲避大兄抓我去做数学题,我还能为什么躲?”

张良疑惑:“那小公子为何又不躲了。”

小成蟜的表情更加沧桑:“快开饭了。”

张良:“……”所以太子政只要在饭点蹲守,就一定能逮住你吗?

小成蟜催促:“你还没说你为何一直盯着李斯的背影看,你是不是发现了他的秘密!快告诉我!可恶的李斯,居然帮着大兄教我数学!”

张良再次无语。什么叫做“居然帮着”?

张良道:“我只是没想到师伯对老师的友谊如此真挚。他听到老师可能会被韩国世卿利用时,愤怒得把手都砸伤了,还威胁我。”

小成蟜疑惑:“威胁你?”

张良道:“他骂韩国世卿全是庸碌,不敢走学宫推荐入学为官的道路,非要走攀附小道,逼迫老师为他们谋利。”

小成蟜明白了:“哦,要说韩国世卿,你们张家算是顶尖的。他确实在指着你的鼻子骂。李斯平时为人谨慎到近乎谄媚,除了骂韩非,几乎不与他人结怨。他看来真的很生气了。”

小成蟜抱着手臂,再次露出了老气横秋的表情:“舅父说,不常生气的老实人,生起气来最可怕。李斯就是这样的人吧。”

“我生起气来也很可怕。”

小成蟜点头:“对,大兄虽然经常生气,也不是个老实人,但他生气也蛮可怕。”

张良给了小成蟜一个怜惜的眼神,后退了几步。

嬴小政一把拎住小成蟜的后领,冷笑道:“是啊,你大兄经常生气,也不老实,但生气也很可怕。”

小成蟜一抖,两眼一闭,扯着嗓子就喊:“舅父!舅母!救命!大兄要兄弟阋墙煮豆燃豆萁了!”

张良好奇:“什么煮豆燃豆萁?”

嬴小政道:“舅父讲故事时编的一首兄弟相残的诗。”

他拖着小成蟜就走。

“舅父舅母救命!救命!”

小成蟜闭着眼睛一路高喊。

张良很好奇那首诗的全篇,但太子揍弟弟,他还是不去参观了,免得公子成蟜记恨他。

他摇了摇头,抱着装着萝卜干的箩筐继续往厨房走。

晒干的萝卜干拌上少许盐、花椒粉、辣椒粉,下饭特别香。

半路上,他先后遇到了朱襄和雪姬。

夫妻二人听到了小成蟜的惨叫,放下手中的事来寻小成蟜。

小成蟜这顿教训肯定得受,但他们得看着嬴小政别太生气,把弟弟罚得太狠。

适当的教训是为了让人学好,不是伤害。

饭点时,张良端着一盘炒南瓜子出来时,眼睛红肿的小成蟜正摊着红红的手掌,对雪姬抱怨兄长太恶毒。

见到炒南瓜子来了,小成蟜立刻停止了抽泣,抓着南瓜子嗑起来。

张良看着太子政的表情,知道太子政绝对在心里想,这弟弟揍得远远不够。

他不由笑了起来。

他有些想念家里的幼弟了。

韩国不到一年便被秦国灭亡,韩王正前往咸阳时,秦国攻打赵国的攻势却受阻了。

将军蒙骜与副将王龁一路直行,兵临雁门郡的郡治善无城下。

赵武灵王设置的北方边防三郡,即云中、雁门、代郡,依次从西向左排列,云中在内蒙古大青山附近,雁门是山西宁武向北到内蒙古古间一代,代郡为山西阳高至河北蔚县。

但其实北方边防三郡有四个,云中以西还有一个九原郡,辖区为内蒙古包头附近。

秦昭襄王时期得到太原之后,秦国便与雁门郡有了很长一条接壤边界线。

此次蒙骜入赵,主要战略目标就是攻占雁门郡。

雁门郡是漠北到中原的要冲之地,又称“北门锁钥”。

占领雁门郡,就截断了云中和九原与赵国的联系。云中和九原的粮食难以自给,没有赵国的粮食供给,云中和九原的驻兵只能因饥饿不战而降。

雁门郡经历李牧和信陵君的经营,庶民比赵国在中原的城池还好过一些。他们对赵国的归属感十分高。

信陵君离开赵国后,雁门驻军将领换成了司马尚。

司马尚虽然带兵本领一般,但遵循了李牧和信陵君曾经的治军治郡方阵,把雁门郡打造得如堡垒一样坚固。

赵国大将军庞煖自知赵军从燕国千里迢迢赶来,秦军以逸待劳,恐不能胜后,就退守善无,与司马尚一同以善无城为据点固守,消磨秦国兵力。

蒙骜啃上了一块硬骨头。

王龁笑道:“早知道该让武成君和长平君来打雁门郡。”

蒙骜无语:“秦王下令,武成君倒是会来。但你让长平君攻城?你是想被君上发配吗?”

王龁道:“发配去南秦,倒也不是不行。”

蒙骜笑骂道:“你就是想继续给武安君当副将,嫌弃我是不是?”

王龁道:“我确实想再给武安君当最后一次副将,但肯定不是嫌弃蒙将军。我这一辈子都跟着武安君打仗,到老了却不能与武安君一同作战,真是遗憾。”

蒙骜嘲笑王龁:“那不是因为你自己身体差,有风湿,耐不住南秦湿热。”

王龁叹气道:“我此次肯定是会死在战场上,所以耐不住南秦湿热也没关系啊。”

蒙骜脸上的笑容淡去,拍着王龁的肩膀道:“放心,我虽不如武安君,但区区一座雁门郡还是能拿下来。”

王龁道:“那善无的先登之功让给我如何?”

蒙骜无奈:“你为何这么急?”

王龁笑道:“我这身体,我自己清楚,肯定活不到明年,现在全靠药撑着。”

蒙骜沉默了半晌,道:“随你吧。”

王龁得的是寄生虫病。

但什么寄生虫,怎么治,在这个时代都两眼一抹黑。

在外南征北战的将军常得寄生虫病,因为他们行军途中不仅抓着什么都吃,还常常不能生火。

壮年病死的将军比比皆是,何况王龁已经年老。

他的时常腹痛,全靠服用一种带有麻痹性质的草药撑着。

但这种草药有毒,大量服用就是让人死得没有太多痛苦而已。

在药效期间,王龁仍旧是一个很厉害的老将,连壮年将领都不一定打得过他。

药效一过,王龁就蜷缩在床榻上,成为垂暮的老人。

所以王龁自请上战场,并且在出发前就写好了遗嘱,安抚好了家人。

如果运气好,他是想死在先登上。

先登,即攻城时第一批上城门的人。

在攻城战中,先登功劳居首位,危险也居首位。执行先登的人,都做好了富贵死里求的准备。

王龁不求富贵,他只是求一个死得壮烈而已。

不仅蒙骜心知肚明,所有秦军将领都知道。

蒙骜本来以为给王龁一个先登之功轻轻松松,没想到被善无城拦了下来。

他不得不感慨,武成君和信陵君不愧是当世豪杰。他们为雁门郡留下的余泽,真是一块硬骨头。

但蒙骜心里是不惧的。

如果武成君和信陵君还在雁门郡,他就只有请求秦王先用一用离间计了。

现在,没有武成君和信陵君的雁门郡只是一个坚固一点的空壳子,只是难啃了一点。

蒙骜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兵器精良,虽与雁门郡的赵军消耗了一阵,仍旧层层推进,一步一步逼近善无城。

秦军在善无城以南的管涔山脚下安营扎寨,与赵军暂时对峙,消耗赵军的粮草,围城打援。

蒙骜做这个决定,是因为韩王突兀驱车找廉颇投降,廉颇让副将司马靳领兵支援蒙骜。

秦王子楚知道廉颇不愿意攻打赵国,所以让廉颇押送韩王回咸阳,军队交给司马靳带领,听从蒙骜调配。

就算雁门郡的壳子再坚固,待蒙骜和司马靳两路军队合流之后,围都能把善无城围死。

赵王自继位后多次与燕国动兵,国内兵源不充足,雁门郡也被抽调了不少青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国拼消耗拼不过秦国。

有识之士看着赵国和秦国对峙的场景,不知道为何想到了长平一战。

廉颇回咸阳时往东边望了一眼,心里也想到了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自己层层败退但层层退守,逼得秦军与自己对峙拼消耗,全看谁先撑不住。

现在雁门郡也是如此。

只是当初长平之战中,秦军是孤军深入,打下来的野王、上党一地还未消化,运输线十分长,又已经经历了几年战争。

而长平就在赵国,背后是赵国大片腹地,无论是运粮还是兵源补充都较为轻松。

廉颇若与秦军硬拖,秦军只能退兵。

所以秦国才会一边使用离间计让赵括代他,一边悄悄让白起赶来,连秦王都亲自来到了长平。

那时秦国打仗就像是走在悬崖边上,每次都是拼极限。

但现在已经不同了。

大不相同了。

廉颇收回视线。

邯郸城内的赵国卿大夫们也有了长平之战的既视感。

赵王还什么都没做,就有卿大夫谏言,让赵王可千万别派什么年轻将领替代老将庞煖,就像是先王当初用赵括替代廉颇一样。

与秦国作战,还是老将最可靠。

按理说,有长平之战前车之鉴,赵王又得到了提前提醒,肯定不会插手善无城的将领更换。

但他们都不明白赵王这性格,正是听不进忠言逆耳的时候。

郭开很了解赵王偃。

赵王偃在还是公子的时候,见到朱襄一个庶民居然让他君父灰头土脸,就深恨朱襄。

赵王偃认为廉颇和李牧被赵国送给秦国之后,他们应该自杀。

当信陵君和春申君自杀时,赵王偃就私下对大臣说,这样的臣子才是好的臣子,廉颇和李牧这种人是奸邪小人。

他还骂蔺相如也是奸邪小人。

先王对蔺相如那么好,蔺相如养出朱襄这样祸害赵国之人,先王都没有训斥蔺相如。

蔺相如却让他的儿子蔺贽去秦国为相,实在是不当人臣。

赵王偃甚至想要抓捕蔺家还在赵国的族人,还动了挖蔺相如的墓的心思。

还好赵国卿大夫都不听他的。

各国士人频繁在六国间流动做官,若是因一人在外国做官而杀掉他所有的族人,那赵国的士人都要逃离赵国。

更何况蔺相如对赵国只有功劳没有过错,怎么能做掘墓之事。

本来赵孝成王在蔺相如、朱襄、廉颇和李牧一事上,就是昏君逼走贤臣。赵孝成王都已经反省了很多次,你这个当儿子的居然还要继续给赵孝成王抹黑?

就算是顺着赵王偃的郭开等人都劝赵王偃收手。

蔺贽是秦国丞相,秦王子楚的好友。

秦昭襄王为了给应侯范雎出口气,又是出兵,又是扣留别国封君。

秦王子楚现在有横扫六合之势,比秦昭襄王当年更强盛。你敢挖蔺相如的墓,秦国大军明日就朝着邯郸奔来。

赵王偃惧怕秦国,这才打消了主意。

不过蔺家人也心寒了。

他们全部辞官,留在祖地观望。一旦形势不对,他们就准备把蔺氏先祖的墓迁走。

秦王子楚也得知了此事,没敢告诉朱襄。

他直接让使臣登门拜访赵王偃,说他今日敢侮辱蔺相如的墓,他明日就派兵把赵王祖陵焚了。

别忘记楚国祖陵那一把火。秦国说到做到。

赵王偃吓得大病一场,不敢怨恨秦王,更怨恨庶人朱襄和他的友人了。

赵王偃继位之后,几次对燕国作战都获胜了。

他志得意满,以为自己是如曾大父赵武灵王一般勇武的国君。

但赵孝成王晚年时,手中政务基本都分给了朝堂卿大夫。他自知无能,选择相信有能力的卿大夫的劝说。

平原君和平阳君为相时,赵国虽然没有什么起色,但也没有什么灾祸,国内局势十分平稳。

赵王偃想要独揽大权,赵国卿大夫纷纷反对,让赵王偃学习赵孝成王晚年的无为而治。

赵王偃感觉自己做什么,都有人与自己对着干,心里早就不满。

他的不满想要废后时爆发了。

赵王偃心情苦闷时,常常微服去邯郸城狎妓。

一位美貌的倡人迷住了他的心。他显露了自己的身份,在心爱之人仿佛看仙神的目光中,将那位倡人接到宫中。

赵王偃想要给这位倡人一个妃嫔的份位。

赵国宗室第一次集体跑到赵王宫静坐示威。连朱襄被逼走,廉颇和李牧被送人的时候,他们都没有这么激动。

赵王你收一个倡人在后宫取乐可以,但给份位绝对不行!

赵王偃倔脾气上来了。

这不准那不准,连我后宫的女人都管,你们究竟有没有当我是王?!

赵王偃也因此深深厌恶劝谏的赵王后。

最后开始郭开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一个富商收倡人为义女,先送给一位破落贵族,再让那位破落贵族将倡人送到宫里。

朝中世卿贵族总有些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只认钱不要脸的穷亲戚。他们可不会顾及什么族人的脸面。

倡人摇身一变,成为商人之女和士人义女。

赵王偃这才能封倡人为妃。

当朝堂卿大夫发现赵王这个骚操作的时候已经晚了。

他们又不能再次公开反对掀开这层遮羞布,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假装赵王偃的新宠妃不是倡人。

赵王偃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

这次他其实没想换掉庞煖,但卿大夫提前给他打招呼,又仿佛把他当孩童对待,他倔脾气又上来了。

郭开适时地顺着赵王偃心意道:“庞将军自然是忠于君上,但司马尚曾是李牧副将,可就不一定了。”

他针对赵王偃对李牧的厌恶,对司马尚等雁门郡将领进谗言,说他们通秦。

包括九原郡在内的北方四郡因为地位特殊,将在外君命难从,所以赵武灵王、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给北方主将的权力等同于封君。

李牧世代在赵国北方四郡为将,现在北方四郡的将领基本都在李家手下干过。

李牧离开时,特意叮嘱下属不要改变自己的政策。

信陵君去了雁门郡后,也延续了李牧的政策。

司马尚继任将军后,也拒绝了赵王派来的人的干预,说雁门郡自有情况在,现在很好,不需要改变。

本来这只是朝堂意见争执,支持司马尚的人胜利了,所以雁门郡的旧制没有改变。

但在郭开口中,变成了司马尚仍旧心向李牧,没有把赵王视为君王。

郭开道:“我听闻李牧和朱襄多次给雁门郡写信,指挥雁门郡众将领的行为。虽然他们远在南秦,却仿佛是雁门郡的封君,雁门郡的将领和官吏比起君上你派去监督的大臣,更愿意听李牧和朱襄的话。”

“他们自诩雁门郡牢固,却被秦国围住了善无城。如果他们没有心向秦国,就是以前在说谎,雁门郡的治军和治理并不好;如果他们没有说谎,那就是他们故意输给秦国。”

“无论哪一点,他们都有罪啊君上。”

“现在秦国大军压境,我们怎么能将希望寄托在更愿意听从李牧和朱襄命令的司马尚?”

赵王偃觉得郭开说得简直太有道理了。

他立刻召开朝议,将郭开的话说成了已经有情报证明司马尚勾结秦国。

司马尚一直为李牧和信陵君的副将,名声不显,战绩也不显,且他确实非常推崇李牧和朱襄。

赵王偃这样言之凿凿,赵国朝堂的卿大夫们都有些不确定了。

他们决定缓一手,让人替代司马尚为将,再慢慢查探。

只是换一个地方守将,又没有换掉主将庞煖,肯定没事。

第79章 大葱蘸蒜泥第155章 刀削柰果皮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37章 落雪裹尘泥第52章 豆叶小米粥第233章 船迟打头风第149章 瓦罐煨莲藕第232章 屋漏连夜雨第1章 羊奶稻米羹第84章 军屯地南瓜第196章 桂花甜点宴第2章 猪油蒸鸡蛋第192章 破牛阵夺旗第266章 论迹和论心第218章 灭六国号角第44章 肉粥卤肉片第24章 白水煮豆饭第105章 归秦九鼎粟第268章 番外一第269章 番外二第75章 澡堂泡澡水第40章 茱萸土豆粉第200章 祭天后夏收第265章 论迹和论心第235章 太子政及冠第221章 诸老将请战第170章 摆事实证据第75章 澡堂泡澡水第220章 将老当益壮第96章 桌上茶水痕第52章 豆叶小米粥第123章 干锅土豆片第213章 过年庆典日第106章 牛奶鲜果饮第70章 李牧坛中酒第121章 红烧牛肉面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252章 太子丹出逃第234章 无害我田稚第257章 梓棺费鲍鱼第188章 沿江内迁令第81章 水患后钉螺第117章 糖渍南瓜干第128章 糖醋鲈鱼花第263章 楚王启殉楚第264章 楚王启安葬第57章 粟米酒醉鸡第167章 赵姬诉无辜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256章 想听故事吗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128章 糖醋鲈鱼花第70章 李牧坛中酒第43章 冰凉烤羊肉第112章 芜菁芦菔菘第231章 历史的转折第29章 庆典土豆花第253章 秦王政谋划第54章 凉水硬干粮第187章 燕王喜报仇第269章 番外二第133章 老坛泡青菜第230章 武安君威名第131章 台风后淤泥第90章 咸菜熏香肠第15章 香卤猪内脏第133章 老坛泡青菜第180章 新鲜全鱼宴第247章 太子抓周宴第53章 墓前细绒棉第141章 子楚手中箭第106章 牛奶鲜果饮第31章 水蒸红枣糕第167章 赵姬诉无辜第68章 赵王悔恨泪第151章 子楚脸上粉第87章 油炸南瓜饼第213章 过年庆典日第30章 瓦罐煨猪肉第97章 猪油酸菜面第93章 友人庆祝酒第41章 干菜炒腊肉第72章 长平税赋钱第138章 墙上楚地图第144章 蔺贽新田律第246章 秦王政养儿第190章 城墙楚歌声第150章 廉颇大礼包第191章 夜袭孔明灯第224章 冰镇甜豆花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122章 始皇崽兔子第198章 始皇崽游记第185章 成家立业梦第242章 念来存故人第61章 棉花地花蕾第180章 新鲜全鱼宴第12章 始皇鼻涕泡第144章 蔺贽新田律
第79章 大葱蘸蒜泥第155章 刀削柰果皮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37章 落雪裹尘泥第52章 豆叶小米粥第233章 船迟打头风第149章 瓦罐煨莲藕第232章 屋漏连夜雨第1章 羊奶稻米羹第84章 军屯地南瓜第196章 桂花甜点宴第2章 猪油蒸鸡蛋第192章 破牛阵夺旗第266章 论迹和论心第218章 灭六国号角第44章 肉粥卤肉片第24章 白水煮豆饭第105章 归秦九鼎粟第268章 番外一第269章 番外二第75章 澡堂泡澡水第40章 茱萸土豆粉第200章 祭天后夏收第265章 论迹和论心第235章 太子政及冠第221章 诸老将请战第170章 摆事实证据第75章 澡堂泡澡水第220章 将老当益壮第96章 桌上茶水痕第52章 豆叶小米粥第123章 干锅土豆片第213章 过年庆典日第106章 牛奶鲜果饮第70章 李牧坛中酒第121章 红烧牛肉面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252章 太子丹出逃第234章 无害我田稚第257章 梓棺费鲍鱼第188章 沿江内迁令第81章 水患后钉螺第117章 糖渍南瓜干第128章 糖醋鲈鱼花第263章 楚王启殉楚第264章 楚王启安葬第57章 粟米酒醉鸡第167章 赵姬诉无辜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256章 想听故事吗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128章 糖醋鲈鱼花第70章 李牧坛中酒第43章 冰凉烤羊肉第112章 芜菁芦菔菘第231章 历史的转折第29章 庆典土豆花第253章 秦王政谋划第54章 凉水硬干粮第187章 燕王喜报仇第269章 番外二第133章 老坛泡青菜第230章 武安君威名第131章 台风后淤泥第90章 咸菜熏香肠第15章 香卤猪内脏第133章 老坛泡青菜第180章 新鲜全鱼宴第247章 太子抓周宴第53章 墓前细绒棉第141章 子楚手中箭第106章 牛奶鲜果饮第31章 水蒸红枣糕第167章 赵姬诉无辜第68章 赵王悔恨泪第151章 子楚脸上粉第87章 油炸南瓜饼第213章 过年庆典日第30章 瓦罐煨猪肉第97章 猪油酸菜面第93章 友人庆祝酒第41章 干菜炒腊肉第72章 长平税赋钱第138章 墙上楚地图第144章 蔺贽新田律第246章 秦王政养儿第190章 城墙楚歌声第150章 廉颇大礼包第191章 夜袭孔明灯第224章 冰镇甜豆花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122章 始皇崽兔子第198章 始皇崽游记第185章 成家立业梦第242章 念来存故人第61章 棉花地花蕾第180章 新鲜全鱼宴第12章 始皇鼻涕泡第144章 蔺贽新田律